第993章 再獲大勝(1)

是以,善闡府軍中的將領硬是折損不少。上到千夫長,下到百夫長,幾乎只要是冒出頭的將領,便很少有人能夠倖免。他們旁側的袍澤、親兵便是想護,也護不住。往往將領死了,他們都還不知道子彈是從哪裡射擊過來的。

劉諸溫無疑算是兵家奇才了。

大宋之中,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就精通火器之戰打法的,除他之外,再無他人。

當然,他肯定也在這其中下了番苦工,也和他以前沒有領軍作戰過有關係。

沒領過兵的他,沒有形成以往冷兵器作戰時的慣性思維,要接受這種火器新型打法,自是更快。

正如趙洞庭所料,在他發明出火器以後,這年代的作戰,越來越向着現代戰爭接近。特別是大宋禁軍,除去火器的威力還是有所限制以外,其實和近現代的軍隊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而這樣超時代的近現代軍隊,和善闡府軍這樣仍用刀槍的軍隊廝殺,將會佔據何等的優勢可想而知。

這便和當初西方殖民者攻打尚且還未開化的美洲土著相差無幾。

密林中槍炮聲不絕於耳。

猛虎、神鼎兩軍士卒躲在樹後或是石頭後,也很快習慣這種打法,個個都是神情昂揚。

這樣打仗,和他們在軍營中練習打靶時好似並沒有太多區別。只是在軍營打的是稻草人,在這裡,打的是真人而已。

而他們中間多數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卒,又豈會懼怕這樣的場面?

在這樣戰火紛爭的年頭裡,人命,其實是不值錢的。上沙場越多,也就自然而然地會變得淡漠。

打仗本就是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善闡府軍付出極大代價衝進密林。

好在他們也有轟天雷,纔不算是完全被動挨打。也有人向着深處拋雷,予以還擊。

至於那些弓箭,在面對猛虎、神鼎兩軍時卻是收效甚微。

大宋禁軍特種部隊可謂是趙洞庭傾全國之力武裝起來的部隊,身上甲冑俱是新型鋼鐵所致。這,不是箭矢輕易能射得進的。

有箭矢偶爾射在躲在障礙物後的特種士卒身上,卻只是發出叮噹的響聲,然後箭矢便向着地面落去。

新型甲冑上,多數只不過留下淡淡的印痕。

想要射破這樣的甲冑,不是那種能拉開幾石弓的猛人,怕是難以做到。

而等到終於有士卒衝到猛虎、神鼎軍的面前,卻又發現,這些猛人的手上功夫也要較之他們強過許多。

兩軍士卒身上皆不過是帶着匕首,但個個,都幾乎能將匕首玩出花兒來。

更有猛人直頂敵軍槍矛,不做閃避。

結果,是槍頭被甲冑硬生生擋住,刺不進去。

這點,軍科部是做過實驗的。要以槍破甲,沒有些武功功底的人根本做不到。

大理、元朝等國冶煉出來的鐵器,質地較之大宋的新型鋼鐵實在是要差得太遠了。

下元境高手當然有以槍破甲的實力,可善闡府軍中,又能有多少下元境高手?

要知道,這樣的高手,便是猛虎、滅煞、大聖等大宋特種部隊中,也是不多的。連究竟訓練的飛龍軍中,現在也還不到半數。

趙洞庭的精兵政策之效,在這場算不得浩蕩的戰事中,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大宋禁軍二十餘萬,或許真有和百萬雄軍廝殺的實力。

這場廝殺,並沒有很快結束。

萬餘人的善闡府軍攜帶人多勢衆之盛,雖然在衝殺過程中飽經摧殘,但後頭到底有大將坐鎮,不會那般輕易潰敗。

而劉諸溫,卻始終只是盤膝坐在青石上,好似在釣魚的姜太公。

勝負,似乎在他心中早就已有定論。

槍炮聲自始至終就沒有斷絕過。

善闡府軍士卒的損失,不知道要比猛虎、神鼎兩軍大多少。

日頭向着西邊越偏越多。

本就晝夜溫差極大的大理,在這種時候,空氣中便是瀰漫有浸人的寒意來。

這股寒意,並未能澆滅廝殺中的熱血。

猛虎、神鼎兩軍主動進攻,又佔盡優勢,自是不會撤退。

而善闡府援軍,大概是將領們覺得要是被區區兩千人打得潰敗太過丟臉,軍中也始終沒有鳴金聲響。

直到,張紅偉率着後頭大軍攜帶寒意和殺氣,從官道南側襲來。

雖然只是約莫兩千餘騎作爲先鋒部隊,但這兩千餘騎,卻是讓得善闡府軍的將領們心中泛起濃濃苦意與懼意。

“進攻號。”

坐在青石上的劉諸溫終於首次開口,三個字淡淡的吐出來。

號角聲在密林內忽然響徹。

“殺!”

“殺……”

一聲聲吼。

猛虎、神鼎兩軍士卒不再隱藏,紛紛從掩體後衝殺出來,發起衝鋒。

善闡軍頓時陷入三面受敵的困境。

軍中主將不知道是何許人,見得此狀,面色難看,但終究還是下令鳴金。

再打下去,顯然也只會是徒增傷亡,甚至全軍覆沒在此。

他自是不甘的,可不甘,又能怎樣?

持有神龍銃的大宋禁軍,作戰能力要遠遠超過他的意料。甚至他以前連想也不敢想,這世間竟有如此精銳的部隊。

或許,在持冷兵器廝殺的情況下,只有全軍皆是下元境以上高手的軍隊,才能發揮出這樣威能吧?

可天下下元境高手又有多少?

甘願參軍的又能有多少?

朝廷忌憚江湖,江湖,何嘗又不是始終寧願遊離在朝廷之外。

鳴金聲響。

官道上的善闡府軍沒敢迎上從北面殺來的輕騎隊伍,率先如潮水般向着南面撤去。

兩側樹林中已經在和猛虎、神鼎兩軍正面交鋒的軍卒們亦是紛紛涌出密林,跟在大軍後頭拔腿狂奔。

士氣在鳴金聲響的那刻起便散了,這刻,誰都恨不得爹孃給自己多生兩條腿纔好。

劉諸溫從青石上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

從官道北面疾馳而來的軍卒沒有去追擊逃竄的善闡府軍,在官道上駐足,射殺兩旁密林中躥出來的善闡府軍。

第2358章 2034.健王之子第886章 強勢公主第8章 罰楊儀洞(2)第933章 暗查廣王(2)第1918章 1594.試探虛實第595章 龍虎大劫(下)第1292章 毅然留下第1415章 1091.軍中隱患第2094章 1770.前因後果第433章 廣西決戰(二)第1600章 1276.空竹之計第1688章 1364.無力開戰第1443章 1119.囊外安內第2529章 2205.帝國邊境第2111章 1787.準備抗命第2124章 1800.夜襲城門第354章 兩軍對壘第1733章 1409.洛陀出宮第1852章 1528.元老太監第2332章 2008.全部認了第2532章 2208.活捉鐵穆爾第703章 元皇震怒(1)第676章 誅心爲上第1806章 1482.無人入眼第1638章 1314.主動進攻第343章 也速兒(1)第1725章 1401.女帝失心第2482章 2158.終到極境第1728章 1404.丹巴稱臣第2196章 1872.破除心魔第722章 初說遷宮第2175章 1851.信傳到了第661章 邵武之戰(三)第1379章 1055.西夏欲戰第2260章 1396.一行圓滿第603章 天師之怒第1476章 1152.到興元府第1391章 1067.攻襄陽府第1711章 1387.使者來到第178章 斬殺降將第780章 鬥北威風第1983章 1659.張良東被抓第2504章 2180.以武破法第1142章 襲營之戰(下)第2223章 1899.闖金虹幫第1195章 前往宋營(1)第2605章 2281.撕開缺口第935章 膏粱齊現第1041章 消息傳開(1)第1577章 1253.兩敗俱傷第1244章 刺客襲城(1)第109章 琴音綿綿第2454章 2130.健王駕到第587章 性情天師第1115章 寨內周旋(2)第1677章 1353.參加詩會第1262章 大理王爺(1)第1451章 1127.城頭血拼(中)第2351章 2027.三等屬國第86章 城外斬官(2)第280章 清查細作第1920章 1596.谷孰苦戰第1888章 1564.京兆苦戰第1310章 986.文煥投誠(下)第1021章 段興智死第2240章 1916.攻營奪糧第1356章 1032.黃華書報第676章 誅心爲上第1805章 1481.玲瓏回朝第2677章 2353.書房密談第2449章 2125.齊蘇求救第657章 曝屍三日第2518章 2194.苦修士第983章 攻破秀山(上)第2087章 1763.社安公事第2242章 1918.深入敵後第1041章 消息傳開(1)第573章 殺機凜然(2)第1511章 1187.見圖蘭朵第2313章 1989.有人行刺第402章 火速奪鎮第2155章 1831.深陷重圍第1498章 1174.紅袖香消第981章 大才諸溫(1)第2647章 2323.過去式第764章 東沙海盜(1)第1269章 陷入險境第1617章 1293.事情嚴重第2450章 2126.驚動中樞第1605章 1281.薩摩大名第1110章 主帥驚魂(1)第188章 決戰平南(六)(2)第1825章 1501.國主下跪第1585章 1261.宣李慶雲第834章 往事成煙第1405章 1081.到褒州城第2378章 2054.嘉定動盪第1737章 1413.斬破天地第502章 送亡魂(2)第2008章 1684.老卒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