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遷徙

天氣越來越熱,爲短暫的春天塗脂抹粉的小野花們紛紛退場,草甸長得近乎齊腰高了,溫暖的陽光爲這片遼闊無邊的大草原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

一羣龐然大物漫步在金綠色的草原上,它們高高隆起的肩部格外寬大,略顯細窄的腰腹處長滿結實的肌肉,憨厚的大腦袋上頂着長角,成羣挨在一塊兒,黑壓壓一片。

成千上萬頭野牛結伴而行,所過之處,豐美的草甸被啃食一空,留下一道滿是蹄印的寬闊土徑。

或許是因爲彼此之間捱得過於近了,濃烈的汗臭味不僅刺激嗅覺,更影響心情,它們忽然發足狂奔,霎時間,塵土飛揚,大地震動。

蹲在附近草叢裡的虎頭擡手至眉,遮擋刺眼的陽光。

他生平頭一次見到數量如此驚人的牛羣,直覺告訴他,這羣忽然發狂的野獸最好不要招惹,原本打算動手的他只得按捺情緒,率領大河部落的獵人們悄悄尾隨,等待適當的時機與適合獵殺的目標出現。

埋伏在附近的不止他們。

六個部落的獵人們從四面八方包圍上去。

奔跑一陣,緊挨着的野牛羣分散開來,有的仍閒庭信步,俯首吃草;有的遙望遠方的羣山,怔怔出神;有的走到淺溪邊,大口飲水。

虎頭瞄上了一小羣脫離大部落的年輕公牛,他帶獵人們潛行過去,等靠得足夠近了,立刻發出動手的信號。

衆人奮力擲出長矛,鋒利的矛頭很輕易地刺穿野牛黝黑的皮膚,扎入它們壯碩的軀體。

勢大力沉的攻擊令野牛幾乎站不住,但生死關頭爆發出來的潛能讓它們穩住了身體,本能地扭頭就跑。

接下來便進入獵人們最熟悉的追獵環節,只要是受了傷的獵物,就沒有能逃出兩腳獸的魔爪的,何況這羣兩腳獸還攜帶着強弓。

獵人們一邊追擊一邊補箭,野牛一頭接一頭轟然倒下。

怡然自得的牛羣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一大跳,再度聚攏一處,嚎叫着發足狂奔,溪流裡水花飛濺,塵土漫天飛揚。

獵人們立刻退避到安全的距離之外,對着狂躁奔逃的牛羣挽弓射箭,又放倒數頭野牛,等牛羣跑遠了,這才收手,開始清點戰利品。

他們踏上南遷之路已有半個月,已經深入草原腹地,不管是舉目眺望前方,還是回首來時路,都只能看到一片茫茫無際的金綠色。

若非來自山林,他們簡直要懷疑這片草原和天空一樣沒有盡頭。

冷天的草原是一派寒冷肅殺之景,暖天的草原則徹底顛倒過來,在這片平坦豐潤的土地上,生長着上千種草本植物,其中有不少是人類能夠消化的。

順着地上蔓生的藤蔓找去,可以找到富含澱粉、帶點兒甜味的紫雲英,它的豆莢脹鼓鼓的,包裹着成排的橢圓豆仁。

黃花雖然已經過了盛開的季節,不過它的根莖還很鮮嫩,和牛肉一起涮十分美味。

在低處爬行的醋栗科植物已經變色成熟,結出一串串殷紅的香甜多汁的果實。

而莧菜、芥菜、韭菜花、蕁麻等植物更是遍地可見,它們早已長出翠綠的新葉,等待着被人採擷。

女人們初來乍到,許多植物都是頭一回見,她們把採集到的植物拿給神農傳人辨認,學習新的知識。

在此之前,她們對這位巫師的認知僅停留在治病療傷上,經過遷徙途中的朝夕相處,她們才發現原來林掌握如此多的知識,不禁肅然起敬,而她的教導又是如此耐心細緻,沒有絲毫高高在上的態度,令女人們倍感親近。

女人們的挖掘棒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男人們的弓箭也不愁沒有用武之地。

草原鼠兔、地松鼠、土撥鼠、跳鼠、倉鼠等鼠輩滿地亂跑;各種野兔也從窟穴裡鑽出來享受陽光和美食;遷徙的候鳥更是多不勝數,它們低飛着從草原上掠過,最終落入兩腳獸的鍋裡,成了打牙祭的美味。

這還只是小型動物,此外還有馴鹿、馬鹿、斑鹿、狍、狗獾,以及腿雖短跑得卻不慢的草原馬、長相滑稽的野驢,偶爾會碰到成羣的牛羊,剛出生的牛犢、羊犢貪戀地吮吸着母親充沛雪白的奶水。

當然了,在這片廣闊的草原上,大型的獸羣並非每天都能碰到。

因此每當遇上,獵人們就會盡可能多地狩獵,有充足的食物,接下來的幾天就可以專心趕路,爭取早日抵達巫師口中的桃源鄉。

草原上的四足捕食者並不少見,但不曾出現過狹路相逢的情況,都是遠遠地一瞥,對面便望風而逃了。

野獸的直覺相當敏銳,論數量,這羣兩腳獸自然比不過動輒成千上萬的獸羣,論面相,他們顯然不是好惹的。

所幸這片草原足夠大,容得下多個捕食者,這一路雖然走得不算快,但非常順利。

三隻猞猁又長大了一圈。

剛到草原上時,小猞猁對周圍陌生的環境惶惶不安,整日粘着它們的人類媽媽,尋求安全感。

猞猁本是森林裡的捕食者,它們的體型不大,在地形複雜、林木交錯的森林裡,憑藉過人的速度和敏捷,幾乎沒有對手,就算是狼羣,也不敢輕易招惹猞猁,因爲大貓最是記仇,今天你搶我獵物,明天就偷你的家,把你的幼崽統統乾死。

然而到了草原上,猞猁就是弟弟,無論速度還是體型,獅虎豹都遠超這位小兄弟,而且爲了減少競爭,它們很樂意送弟弟上路。

對於草原的恐懼大概已經銘刻在小猞猁的基因裡。

不過,當它們看到獅羣望風而逃,虎羣退避三舍,立刻便支棱起來了,仗着有兩腳獸撐腰,在草原上肆意奔跑,到處刨小型動物的窩。

起初林鬱還擔心它們跑了不再回來,但它們不僅每次都回來,而且帶回來的獵物一次比一次多,顯然它們的狩獵技巧也在日漸提高。

每當小猞猁叼回來獵物乖巧地放到她跟前,林鬱總是樂得合不攏嘴,儼然一位望子成龍並最終得償所願的老母親。

男人們原地切割野牛,女人們就地安營紮寨,清理出一塊塊空地,生起一處處火堆。

六個部落雖然已經結下盟約,融合成一個氏族,但在日常的生活中,仍然是各自爲政,互不干涉,只在碰到重大問題或產生分歧的時候,纔會聚在一起討論,請教張天的意見。

只有孩子們做到了毫無隔閡,一起玩,一起吃,一起睡,也一起聽天空祭司講故事,發出同樣的驚呼和歡笑……或許真正的融合,要等到孩子們長大後才能夠實現。

張天心裡想着,看到巫師又在擼貓,便走過去在她身旁坐下,問:“你知道我們現在大概走到什麼地方了嗎?”

“我哪裡知道……去玩吧,別跑遠了啊,一會兒給你們梳毛。”

小猞猁早就被擼厭煩了,呲呲叫了兩聲,頭也不回地跑去撒歡了。

林鬱拍拍手,轉過頭來,用很深沉的語氣搖頭晃腦地吟誦道:“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張天明白她的意思,想在這一成不變的草原風光中確定位置,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他認爲林博士理應知道點什麼。 шωш⊙ тtκan⊙ C○

“說真的,這裡的植物你都認識,難道不能從中瞧出一些端倪嗎?”

“這裡的植物都是草原上常見的,而且,和一萬年後相比,這個時代的植物種類雖然沒有太大差異,但植被類型卻大有不同。”

見張天疑惑,林鬱指向西邊延綿不絕的羣山:“你知道那是什麼山脈嗎?”

在這片平坦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那座橫亙在遠處的山脈格外醒目。

更離奇的是,他們在草原上走了半個多月,羣山竟也尾隨他們一路延綿至此,而且一直向南方延綿下去,似乎也和草原一樣沒有盡頭。

位於內蒙東北的如此雄偉的山脈,張天只能想到一處:“大興安嶺?”

林鬱點點頭,接着問:“內蒙有好幾處大草原,你猜猜我們現在在哪一處?”

“呼倫大草原?”

張天只知道這一處。

林鬱搖搖頭:“呼倫大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原,位於大興安嶺西側。”

她頓了頓,徑直揭曉答案:“我們現在位於大興安嶺東側的平原地帶,在一萬多年後,大興安嶺以東要麼已經被開發成耕地,要麼已經因爲過度放牧而變成沙地,不存在這麼廣闊的草原,所以對我來說,這片草原也是陌生的。”

緊接着,她給張天上了一堂地理課。

大興安嶺是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內蒙境內的草原植被由東北平原經大興安嶺南部山地和蒙古高原,一直綿延到陰山山脈以南,組成一個連續的整體,所以一提起內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草原,但事實上,內蒙並不只有草原而已。

末了,林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有一點我可以確定,我們現在還沒有到赤峰。”

赤峰境內發現了以興隆窪、紅山爲首的大量史前遺址,這些遺址對於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雖然沒有參與發掘,但在現場待過很長時間,對那一帶的地理環境十分了解。

“行吧……雖然不知道還要走多久,至少知道我們行進在正確的方向上。”

聽他說得勉勉強強,林鬱忍不住問:“你似乎有些焦慮?是因爲當了氏族首領嗎?”

“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張天並不否認,當了首領自然要對每一個族人負責,所有人都相信他得到了天空的指引,相信未來一定是光明的,也是基於對他的信任,他們充滿信心和勇氣,敢於踏上這條漫長的遷徙之路。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對前路一無所知,要說完全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

不過令他感到不安的,還有另一個原因。

“你覺不覺得有點奇怪,我們走了這麼多天,竟然沒有碰到一個人?”

以狩獵採集爲生的原始人和四足捕食者一樣,會追隨獵物的腳步,如今正是狩獵、儲備食物的大好時機,然而他們一路走來,碰到了好幾個數以萬計的龐大獸羣和尾隨其後的四足捕食者,但一個兩腳獸也沒有見到。

難道數萬年來,就沒有人發現這處繁衍的天堂嗎?

“唔……”

聽他這麼一說,林鬱也覺得奇怪,想了想說:“可能是沒碰到吧,畢竟草原上沒有洞穴,這一帶如果有土著,應該住在對面的山裡,離我們挺遠的。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

她忽然停下不說,她看見張天的神色變得凝重,知道他更傾向第二種可能性。

張天替她說了出來:“他們有充足的食物,甚至有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並不急於狩獵。”

他們一行近四百人,持有先進的武器,尋常的部落頂多百八十來人,不足爲懼。

但如果,生活在這一帶的土著擁有充足的食物,繁衍到數百人上千人也不是不可能,足以對他們造成威脅。

一想到本地的土著大概率不會對他們這些外來者懷有善意,張天就惴惴不安。

林鬱也想到了這點,不禁蹙起愁眉,不過她生性樂觀,很快便展顏,說:“我們做好最壞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張天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在林鬱帶領女人採集植物,教她們辨認百草的時候,張天從每個部落裡挑選了十個年輕強壯的男人,教他們排列陣型,每五人組成一個小隊,包含四名近戰戰士和一名弓箭手,教他們如何協同作戰。

用的提高狩獵效率的名義,實際上是爲了以抵禦潛在的敵人。

夜裡他讓各部落的酋長留下更多守夜的人,以免遭遇襲擊。

即便如此,他仍然無法完全安心,而今草甸長到齊腰高,既然他們可以藏在草裡靠近獵物,敵人自然也可以藏在草裡偷偷靠近他們。

一旦產生這種想法,放眼望去,廣闊的草原裡似乎隨處都有可能藏着敵人,當真是草木皆兵。

這導致張天神經緊繃,這幾天都沒有睡好覺。

第22章 聽阿媽的話第219章 王的審視第305章 起始之地第279章 天譴第285章 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第110章 一鳥多吃第47章 說出你的故事第115章 更快更高更強第1章 仰望天空的人第285章 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第73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65章 今兒個真高興第168章 俘虜第248章 鹿奔豕突第119章 最後一課第229章 從掠奪者到生產者第236章 宿命之地第140章 傳播第243章 冬去春至第173章 才能第46章 世界的參差第202章 巨人與洞穴與牙第139章 大地祭司第188章 時髦的草原人第134章 擔保第34章 移山第93章 現身說法第68章 陶與鹽第73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131章 往事第48章 繩結第107章 敘舊第262章 牛頭部落第304章 故地重遊第118章 選擇第306章 終章請假條第200章 女媧的傳說第215章 人面猴心第234章 新家園!第221章 獸羣大軍與狼孩第274章 基建興邦第129章 巫師出馬第52章 刀耕火種第80章 有鹽部落第258章 燒磚蓋房第259章 不一樣的冬天第79章 無知者無畏第124章 冬狩第275章 日空中最亮的星第10章 熊出沒請注意第234章 新家園!第19章 打道回府第19章 打道回府第257章 規劃與建設第75章 幸運星第283章 河東之行第106章 抵達第265章 桃源style第140章 傳播第31章 失散多年的姐妹第5章 滿載而歸第144章 月圓之夜(二合一)第234章 新家園!第274章 基建興邦第58章 射藝大賽第213章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第170章 石匠第62章 放箭!第37章 得意忘形第120章 放逐第22章 聽阿媽的話第73章 我在東北玩泥巴第293章 海邊之行第172章 赤石第104章 河谷營地第43章 再不治療就痊癒了第203章 消失的坑洞第101章 趁少年青澀第236章 宿命之地第270章 星核第295章 東海之濱第294章 共識第5章 滿載而歸第177章 文化入侵第88章 好苗子第262章 牛頭部落第102章 通靈第82章 初雪第289章 來自星星的祭司第110章 一鳥多吃第78章 風勁角弓鳴第263章 集會與雷石第255章 融合與情報第68章 陶與鹽第72章 馴養第156章 春日遲遲第214章 新王當立!第17章 足跡第126章 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