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習相遠

應付了幾波記者,李君閣帶着娃子們一路前行。

人挺多,還挺擠,李君閣害怕娃子們走丟了,一路想辦法。

看到一家超市門口的小攤上堆着龍頭,龍尾,面具等玩意兒,李君閣停下腳步,指着最大的那個龍頭:“老闆,你這龍頭賣嗎?”

老闆說道:“哎喲這個不賣,這個是裝飾品。”

李君閣說道:“老闆求你個事兒,這裡實在是太擠,我想扎個龍給孩子們舞着,這樣就不會走丟了。”

說完又供手道:“拜託拜託。”

老闆說道:“這樣啊,哎喲你怎麼帶這麼多娃子出來啊?”

李君閣說道:“都是村裡的孩子,帶他們出來見見世面。”

老闆問道:“現在農村都這麼有錢了?你們是哪兒人啊?”

李君閣說道:“蜀州,夾川縣李家溝的。”

老闆一拍大腿:“巧了我蠻州的。”

李君閣拉着老闆,夾川土話立馬出來了:“那還扯啥子普通話嘛!這就是叔伯老鄉三!老闆兒你發財,打個照應打個照應!該多少錢你說個話,不得佔你的欺頭!”

老闆拉着李君閣看了幾眼:“你龜兒……怕不是得李二皮喲?!”

李君閣笑道:“對頭對頭,我你可能不大記得歸一,我媳婦兒你怕是印象還深些。”

老闆一看旁邊笑吟吟的阿音,一拍腦門:“當真話說!硬是阿音得嘛!希狠希狠!”

李君閣說道:“那這龍腦殼……”

老闆搖了搖頭笑道:“你狗日就是耗兒掉米缸——落到福罐兒頭了,騙了弄巴適一個媳婦兒,簡直就是給我們鄉下人長臉!不看你面子也要看阿音的面子,龍頭拿起去!”

李君閣說道:“要不得要不得,還要買些東西這龍才置辦得起來,該多少是多少,弄完先給你舞一臺哈!”

老闆樂得都沒邊了:“我這小鍋小竈的請不起班子,就說擺個龍應景,想不到還有這出!”

李君閣進入超市,先翻出一圈過年用的裝飾紅綢,再翻出針線,讓阿音和樑慧麗將綢布開頭和龍頭縫到一起。

自己找出來十幾個拖把,去掉拖把頭,翻出十幾個大小合適的垃圾桶,在側面正中打個洞,將拖把頭插進去用粘膠粘牢,再用幾股長繩串起來,這就成了龍燈的筋絡。

最後把龍頭龍尾繫上,同樣插入拖把杆子,娃子們一個個將拖把杆子拿上立起來,紅綢一耷拉下來將垃圾桶蓋住,頓時一條紅色龍燈便完成了。

老闆看得目瞪口呆,這戲法怎麼變的?!

還沒完,李君閣又取了一根拖把杆子,拿鐵絲在上邊用鉗子扳出幾個鐵圈,阿音拿剩下的紅綢一紮,一個挺好看的紅繡球就出現在李君閣手裡。

不過笑頭和尚腦袋是真沒有辦法了,李君閣只好挑了一個大阿福的面具頂腦門上:“老闆,結賬!”

老闆看得哈哈直樂:“不慌不慌等下我去給你們找樂器!”

沒一會從樓上抱了一箇中式小鼓下來:“家裡娃子學校興趣班用的,先給你們使着,我明天再給他買一個!這趟耍的好,龍燈錢免了!”

shirly一把搶了過來:“這個我會這個我會!”

李君閣將面具拉下來:“鼓點,走起!”

shirly立刻咚咚咚地敲打起來。

王美嫺使頭,李雨鬆掃尾,李君閣領着他們掃了一圈,在店門口掃出來一小空間,高喊一聲:“多謝老闆好情誼!”

娃子們脆生生一起發喊:“一年到頭好生意!”

這是娃子們使老了的套路,李君閣只需要開一個頭,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怎麼接話,每年春節沒少從鄉親們店鋪和遊客那裡撈紅包。

現在的李家溝大小龍燈都是歡脫三人組親自調教出來的,這下架勢一抖開,龍雖然一般般,但舞龍的技術絕對槓槓的。

再配上彩詞鼓點,頓時吸引來一大幫看客,老闆自己個也笑得後槽牙都快露出來了,一邊點頭一邊拿着手機猛拍。

李君閣一抖繡球。

“繡球挑起半天高!”

娃子們齊聲大喊:“金山銀山往家撈!”

接下來一頭一句:“先耍一個龍擡頭!”

“老闆今年起高樓!”

“再耍一個龍翻身!”

“家有孝子理賢孫!”

“三耍一個龍擺尾!”

“日進斗金如流水!”

“四耍一個龍穿花!”

“賢鄰睦里人人誇!”

“五耍一個龍下海呀——”

“百齡高壽把宴擺呀——”

“六耍一個龍掛灘!”

“前人積德厚如山!”

“七耍一個龍飛舉呀——”

“媳婦進門親妯娌呀——!”

“八耍一個兩連環!”

“家宅清寧免波瀾!”

“九耍龍燈當歸去——”

“老闆新年盡如意!”

“銀錢落地滾滾來——”

“明年再來耍一臺!”

一個套路耍完,sherly打起密點兒,繡球顫動,紅色小龍也圍着繡球一陣歡舞,小賣部前邊氣氛都燃爆了,周圍人羣齊聲喝彩:“好娃子!好手藝!好彩詞!”

李君閣對着老闆一拱手:“老鄉,萬事如意!我們告辭!”

老闆在新年伊始就看了一套原汁原味的家鄉民俗,聽了一套家鄉方言的彩詞,樂得,滿臉堆笑連連揮手:“要得多謝!二皮阿音,還有娃子們!明年還來啊!”

有了這個就不怕娃子們走丟了,李君閣正大光明地加入到遊行隊伍裡,一路從街頭舞到了街尾。

兩個爭搶小鼓的長腿妹崽,兩個在一邊笑得不行的大美女,一個大阿福面具的繡球,後邊是一羣戴着福神財神諸般帽子的萌娃耍着的龍燈,這一路下來可是吸引了好多的眼球。

沿街多商家好喜歡這支舞龍隊:“別走啊——來我們店門口也舞一臺啊——紅包管夠——”

李君閣沒有搭理他們,這玩意兒主要是當牽引繩在用。

走到孔子大廈前方的孔子銅像下停了下來,剛纔那個女記者又衝了上來:“哈!又遇到你們了!請問你們這龍是哪裡來的?”

李君閣將大阿福面具抹到額頭上笑道:“我們剛剛臨時做的。”

“你們爲什麼會想到臨時做一條龍?”

李君閣隨手一指身後孔子的雕像:“他老人家說過,‘禮失求諸野。’還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兩句論語一出,反倒把記者整得一愣一愣的,對面這張嘴,真是說來就來不假思索,一時間愣是接不上話。

李君閣只好自說自唱:“我們這也是臨時起意,既然會這技能,何妨演示一下。讓外國朋友也能瞭解一下中華文化。”

“我們雖然‘習相遠’,但是其實‘性相近’。讓大家喜歡上中華文化,我想對我們李家溝的孩子們本身也是有教育意義的。”

記者終於接過話題:“額,我看你們舞得非常專業。”

“是的,‘禮失求諸野’。我們李家溝的新春民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保留了家鄉民俗的原汁原味。包括那套蓮花落唱詞也是。”

“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指導,這些傳統活動也是我們的孩子們的必修課程,他們舞龍比很多成人團隊還要專業的。”

記者說道:“那太好了,我正好需要一個場景做背景,能不能讓孩子們在這裡再舞上一次,我給我的採訪做一次總結陳詞?”

李君閣笑道:“這個簡單得很,娃子們,我們再舞一場!”

一個大阿福在孔子像前揮舞着繡球,一條紅色小龍在靈動的翻飛,娃子們的臉紅撲撲的,在歡樂的鼓點中舞動着花式,充滿了喜慶。

記者在前面拿着話筒對着攝影機講話:“這是由一支遊客臨時組成的舞龍隊伍,他們來自蜀州的李家溝。爲了向全世界朋友展示中華文化,他們自制了一條龍燈。”

“感謝身後這羣可愛的孩子,爲我們這個祥和歡慶的節日增添了光彩。這是央視記者從紐約前方發回的報道。”

採訪結束,記者和李君閣一行人告別,李君閣才指着遠處一個地方對娃子們說道:“前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中式樓閣,應該是一處廣東早茶館,我們去那裡吃完點心再回去好不好?”

娃子們都開心地叫好,一羣人便朝着那處所在走去。

走到那裡,李君閣都傻了,紅漆大柱,朱漆大門,飛檐拱頂琉璃瓦都沒錯,就是兩邊門柱從上到下襬着一副對聯模樣的紅色板子,上邊從上到下,整齊對稱地寫着兩行文字:“mmmmmmm”

再一看匾額,正宗的黑色匾額,三個淺黃色的繁文黑體大字:“麥當勞”。

“我的個去!”李君閣轉身就要走,被娃子們團團圍住:“二皮叔不許耍賴皮!說好的在這裡吃的!”

阿音和樑慧麗捧着肚子都笑得蹲下去了:“這麥當勞也太能整了!中國沒有這樣的,卻跑這裡來整了一個簡化版的全聚德門臉!”

這下騎虎難下了,李君閣被娃子們簇擁着進去,漢堡薯條可樂點了一大堆。

看着一羣娃子們吃的津津有味,李君閣捏着個巨無霸無法下嚥。

對阿音哭笑不得:“就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好,娃子們這麼喜歡?明明是史上最寒酸年夜飯有沒有?”

阿音笑道:“娃子們喜歡就行了唄,你還當跟家裡一樣呢,那麼多講究?!趕緊吃吧,吃完回去看春晚守歲。”

李君閣只好舉起可樂杯子:“好吧,以……可樂代酒,阿音,樑丫頭,shirlyalice,新年快樂!”

第一百三十一章 箭豬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七百一十二章 差點養過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耍心眼第七十七章 米級大關刀第八百六十七章 學部委員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溫暖感恩第六百三十二章 抓魚第二百八十一章 掛紅鋪牀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技第七百四十三章 苗家婚禮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一千零三章 再見第八十七章 非遺項目知多少第八百八十五章 朱䴉試飛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五百三十三章 離真正的青花還差得遠第五百二十六章 前期工作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第七百五十八章 帶漂遠投第六百四十五章 密室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工獎第五百三十八章 工程進展第五百八十一章 火了第三百零四章 妖術般的傳統釣第一千章 飼料第三百一十四章 考察六人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八百二十四章 受困第三百七十四章 甜皮鴨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過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小長假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一章 辭職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覲見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取香第六百八十六章 慶功會第六百九十章 洪峰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五百五十二章 伴郎伴娘第四百七十七章 暴雨第六百五十章 風水第五百一十九章 燒炭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珠茶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麥雞婆第七百二十六章 啤酒節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號第九十章 一路上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第三十章 黃豆筍乾燉竹鼠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第十九章 野豬第八百一十章 石鶴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游泳場第五百二十七章 該蒸的蒸該炸的炸第三百九十三章 耍心眼第三百五十三章 古代工科狗的悲哀第四十四章 進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一百六十八章 護林隊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農經濟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六百四十一章 失蹤事件第五百四十四章 出活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九百零九章 樟茶鴨第四百六十九章 木薯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電影版蜀山第八百七十九章 去首都第一百七十六章 洗榜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豐收第六章 塘釣第二百七十六章 鄉下婚俗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二百七十章 盡孝與盡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進入第七百三十九章 訂準第二百一十一章 擡工號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米第六百四十一章 失蹤事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葷豆花第六十九章 又來一個胖子(大家繼續給力推薦推薦)第四十五章 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