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敘對奪茶

石鶴老頭恭謹地施了一禮,這才側身說道:“這是我道教三清之一原始天尊。三清三號雖殊,本同爲一,是爲我道教至高之神。”

李君閣對着雕像鞠了一個躬算是行禮,說道:“這雕刻相當不錯啊,開臉開的可真好,很有感情啊。贛州有這麼好的木雕工藝?四大派裡邊沒有贛州的啊?”

石鶴老頭不服氣:“可不是隻有你們李家溝纔有非遺,雖然不在四大派之內,可贛州木雕近年來也算是非常厲害的!廣豐籍木雕藝人現在就有兩萬多,餘江木雕造像清代就聞名,就離龍虎山不遠!這尊元始天尊像,就是餘江大師傅的手藝!”

李君閣讚歎道:“厲害厲害,對了他們說這是什麼木頭沒有?”

石鶴老頭說道:“這個還真沒有人能夠斷定,只說從視感上看起來,和金絲楠倒是很相似,不過金絲楠的金色沒有這麼明豔,密度也不如這麼大,而且,香型也大不一樣。”

李君閣說道:“這味道可真香,都不用另外上香了。”

石鶴老頭說道:“是的,野蔬果品供奉就行了。這裡現在是我晚間清修之所,這味道讓人忘俗,易於精進。等小藥師過完年,就抓他到這屋子裡邊修煉。這就是我三臺觀第二件鎮觀之寶。”

兩人出來,石鶴又摸出一個小包裹,說道:“這是雕剩的木料做的,給果山弄了一串小念珠子,還有給你四爺爺弄了一個筆架,你一併帶下去吧。”

李君閣笑道:“大年初一要陪奶奶去法王寺燒香,有了這個,換老和尚一道頭柱香應該問題不大吧?”

石鶴老頭翻着白眼說道:“果山可沒你說的這麼市儈!你要這樣就把珠子還我,到時候我親自給他!”

李君閣笑道:“哈,跟你開玩笑你還當真了!到底誰俗?行那我下去了,事情可多呢,接着還得守着薰臘肉,這就給您拜早年了。”

石鶴老頭笑道:“難得你年前還特意上來看我一趟,那皮娃你也給我替你家裡,還有你四爺爺大伯他們帶聲好,出家人節前就不上門打擾了,等春節之後我再下山拜會。”

下山回到祠堂,四爺爺正在和老伯老堂哥一家子閒聊,其樂融融。

阿音也正陪在一旁。

李君閣將茶壺裡的陳茶去掉,給四爺爺看過新帶下山來的茶葉,然後衝起了一壺,頓時滿室生春。

老伯訝異道:“李家溝還有這樣的好東西?”

李君閣勻出幾杯,笑道:“這是我發現的兩棵山裡茶樹,見葉子奇特,便試着移栽到三臺觀。”

“正好石鶴老頭也懂製茶,便制了這麼點,說是什麼鎮觀之寶,要求四爺爺給起個名字。我嚐了也感覺的確不錯。”

四爺爺端起杯子嗅了嗅,然後輕品了一口,說道:“果然好茶,實在是難得。”

老伯心癢難耐,伸手便要端杯子,四爺爺制止道:“慢來,如此好茶,不可牛飲,我們也要做件雅事與之相配。”

老伯笑道:“父親這是要考校兒子了。”

四爺爺笑道:“我們就以李姓的名人爲題,誰想出上聯就說出來給大家對,誰最先對上,誰就有資格領一杯茶,怎麼樣?”

李君閣就打趣道:“那Shirly和Alice只怕是喝不成嘍……”

倆妹崽表示不服,比就比!

四爺爺笑着說道:“那就來了啊,上聯,隴西望族。”

這是最出名的李家族繫了,開創了大唐盛世。

Shirly趕緊舉手:“我來我來,北海名流!”

四爺爺大爲高興:“雨湘連李邕都知道?能說說嗎?”

Shirly說道:“他是初唐大書法家,當時朝中高官和各處寺觀都拿金帛請他題寫碑誦,李白杜甫都曾經爲他寫過詩,當過北海太守,被稱爲‘李北海’,喜歡結交名士,他的書法當時人稱‘北海如象’。”

四爺爺將杯子遞給Shirly:“能說得出這個,算是對典籍涉獵頗豐了,當得這一杯茶。說起北海太守,還有一位名人,也喜歡結交名士,Alice你知道嗎?”

Alice拍手笑道:“‘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孔融孔北海。”

四爺爺哈哈大笑:“好!思遠教得不錯,雨淮也當得起喝一杯。”

倆妹仔搶得頭彩,得意得都不行了。

四爺爺笑道:“接着來啊,上聯:詩禮趨庭,人羨鄴侯卷軸。”

這聯有點難度,老伯笑道:“父親這是考我了,我的下聯是:忠貞體國,世瞻元禮門牆。”

李君閣對阿音解釋道:“上聯說的是唐代李泌,這人自幼有神童之說,十歲不到便粗通黃老,從小就往來於皇家宰相之家,深受他們喜愛。”

“七歲時他偶然得玄宗接見,玄宗當時正在和燕國公張說下棋,就讓張說用下棋實驗李泌的才氣。”

“李泌就請問怎麼玩,張說說用方圓動靜來形容好了,舉了個例子,‘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李泌對道:‘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才,靜若遂意。’張說大喜,贊他是宰相之才。”

“後來他隱居嵩山,曾給玄宗進策,被時人稱爲‘山中宰相’。到後來也真成了宰相,被封鄴候,著作等身,有二十卷。這就是四爺爺‘鄴候卷軸’的用典。”

“下聯說得是東漢李膺李元禮。李膺先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縣令害怕他的嚴明,聽到他要來青州的消息,嚇得提前跑掉了一多半。”

阿音噗嗤一笑:“這些官是有多腐敗?!簡直了!”

李君閣笑道:“東漢末年,你說有多腐敗?後來他因得罪宦官被免官,回到家鄉綸氏縣居住,開學授課,教授學生每每近千人。”

“當時的大名士荀爽曾經去拜訪他,爲他趕車,回來後高興壞了,逢人便講:‘我今天居然爲李君趕車了。’被人敬慕到了這種地步,當時人稱‘天下楷模李元禮’。”

阿音笑道:“做人到這地步,不名留青史都難了。”

李君閣繼續說道:“他雖然爲人正直誠實,以威嚴聞名。但是持家簡樸,對宗族親屬照顧十分優厚,按人口多少將自己的俸祿散發給他們,剩下的錢就拿來請人抄書。罷任揚州時,他的書籍多得要用好多大車來拉。”

“他曾對子孫說:‘我秉性不愛財物,因此以至貧乏。但仰仗京城有賜田十頃,可以耕種,足夠食用;在河內有千棵桑樹,務桑可以穿衣;在江都有書籍,努力攻讀可以進身求官。我死後,子孫能勤於這三件事,就不用求助他人了。’”

“他一生和姦宦作鬥爭,當年曾有投靠奸宦的人去求學,被李膺拒絕。老伯下聯裡的‘元禮門牆’,說的就是這件事情。心思不正的人,他是不會收爲學生的。”

老伯於是也得到一杯,接過來喝了,笑道:“果然妙品!雨湘,雨淮,多向二皮叔學習,你們的功夫,還差得遠呢。”

說完笑道:“我也出一個,狂歌痛飲雙仙骨。”

李君閣笑道:“那這杯輪到我了,索句嘔心一錦囊。”

老伯拿起茶壺添茶,笑道:“皮娃,估計雨湘雨淮要懵,你給她們解釋解釋。”

李君閣說道:“上聯說的是李白,這位詩酒雙仙:下聯則是‘詩鬼’李賀,相傳他喜歡帶着一個小奴,背一個古破錦囊,每到靈感出現,便將詩句寫到紙上投入囊中存起來,待有空時再慢慢成詩。”

“這方法我曾經教過秋丫頭,也是成語‘錦囊佳句’的由來。”

大伯將茶端給李君閣,李君閣交給身後的阿音,然後大家繼續。

什麼“岷江水利千年頌;昌谷詩風萬里香。”說的是李冰和李賀。

什麼“鳴鳳朝陽,諫諍均推御史;宮袍帶月,神氣鹹飲謫仙。”說的是李善感和李白。

偶爾李君閣也出幾個簡單的穿插一下,讓Alice和Shirly保持興趣。

比如“經傳道德;功濟世民。”說的是李耳和唐太宗。

比如出“衛公勳業”說李靖,讓Alice白撿一個“元禮門牆”的便宜。

四爺爺看不下去了,又開始上難度:“田可耕,桑可蠶,書可讀,襲譽可推家寶。”

這是個嵌名聯,而且一聯雙人,明面上是說李膺的家訓,其實嵌了另一個人的名字,唐初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江南巡察大使李襲譽。

當時揚州江吳都會,民喜經商,李襲譽帶着軍民疏雷陂水,建句城塘,溉田八百頃,地盡其利,使老百姓重新樂於耕種。

李君閣笑道:“四爺爺你別搞這麼難的啊,這就是一個遊戲而已,那我對:少之壯,老之憤,休之難,懋功無慰平生。”

老伯對倆妹崽解釋:“這難度不是你們現在能玩的了,祖祖上聯說了李膺,嵌了李襲譽。皮娃下聯說的是李鴻章,嵌了李懋功。”

“李鴻章,清末三重臣之一,青年時曾有‘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的豪言;老了簽署諸多不平等條約,肝病纏身,激憤易怒;臨終寫下‘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的遺詩,一生豐功偉績,卻終不能挽回國運。”

“李懋功你們應該熟悉了,就是《說唐》裡徐茂功的原型,原名徐世績,後獲賜姓李。和李靖齊名,封英國公,陪葬昭陵。”

這就又得了一杯,阿音端着茶杯笑眯眯地說道:“怎麼都是男的呀?我們李家有沒有女性名人,可以做成一副對聯的呀?”

李君閣笑道:“怎麼沒有?清照花間,女兒詞中猶漱玉。”

老伯一拍大腿:“平陽關外,娘子軍下莫爭鋒!”

四爺爺撫掌大笑:“好!一文一武,李清照和平陽公主,當得起女中豪傑!”

第四百一十六章 渾水粑第九百九十七章 開槍第八十八章 打針第九百零九章 樟茶鴨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河李家坐不住了第八百二十章 別墅(求月票求推薦)《李氏宗史?良儲公傳》第七百六十三章 認真作弊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五百八十九章 東西合流第七百七十一章 高山冷水魚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六百六十章 石鶴老道的粥第五百四十七章 儺技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四百六十六章鹽茅第三百六十二章 端午第一百七十四章 洗榜的來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第五百九十四章 聯書,寫春聯第四十五章 廢墟第二百七十章 盡孝與盡心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二百一十九章 劇組服裝第七章 酸菜魚第二百零二章 好米吃出健康來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說第七十三章 講古第五百六十五章 蕭灑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七百五十九章 洗腳大娘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見人心第九百八十二章 大祭第一千章 飼料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菜第四百九十四章 車盤竿第四百七十四章 紅吉羅第一百九十六章 技術的優勢第四百五十三章 《無人島》第五百二十章 笛與歌第一百五十二章恐怖的中秋夜第五百三十三章 離真正的青花還差得遠第七百五十二章拍廣告第四百九十七章 蝦和田雞第二百一十三章 採石第四十一章 買船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穀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棧道老鷹嘴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孽們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同事重逢第五百一十八章 刀鞘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釣第七百八十五章 動議第九百五十八章 掰手腕第三百二十一章 它的名字叫啥好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八十六章 老石頭,小石頭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九十五章 油底肉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二百九十三章 拯救金雕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牛第四百七十七章 暴雨第四百一十一章 連番折損第五百五十二章 伴郎伴娘第四百二十三章 匪夷所思的解決方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子衍宗丸和金毛狗第四百七十七章 暴雨第五百四十二章 論文題目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趣的小零碎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六百四十二章 尋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烤牀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打無準備的仗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九百三十八章 比賽(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一章 最佳攝影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魚鍋貼和冷吃兔第九百章 吃我的菜不認識我第六百五十三章 何其相似第六百五十五章 自然之法第七百八十九章 芒果頻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它的名字叫啥好第六百四十五章 密室第二百一十章 三腳金蟾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藝術的又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四章 小宴第五百四十六章 蚩尤祭第九百零二章 爲子孫計第三十六章 論蘭第五百四十四章 出活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