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最佳攝影

司星準和小芷下來後,燈光熄滅,然後音樂響起。

背景屏幕上,恢弘的蜀山展現了出來,正是日出前雲海翻滾那一刻,然後化爲山溪,森林,接着化爲孤峰和月色。

呢喃般的歌聲響起:“緣種何方,情生何許,不過虛與渺……”

追光轉亮,傑傑穿着一身寬厚的布袍出現在舞臺上,歌聲似乎在回憶甜美的過去。

第一段過去,聲音轉爲痛苦:“世情冷暖,人心翻覆,徒留紛與擾……”

烏德琴伴奏響起,世界變得詭譎可悲,一道女聲詠歎從幽渺到清晰。

第二道追光,落在了舞臺左側一處高臺之上,從暗轉明,阿音身着雪白的漢服,烏絲輕挽,赤足站在那裡,詠歎中滿是迷惘和疑惑,終於戛然而止。

傑傑的聲音再次跟上,這次變成了悲傷與嘆息:“爲愛所生,爲愛所困,嘆如今化作斜陽衰草!真情所願何至,荒鴉亂樹古道!”

兩番吟唱後,傑傑右手橫舉,如同一個折翼的天使,垂頭不動。

之前阿音就已經深深代入了音樂的情緒裡邊,眼神裡已經出現了淚光,還有出現了一絲慌亂和驚恐。

目光搜尋着臺下,終於看到那個特別的身影,雙目含淚坐在那裡,正癡癡地看着自己。

阿音笑了,眼神轉爲幸福和溫柔,眼波流轉,唱起了最後一段誓言。

“唯守一心,唯鍾一意,唯念一人好。

敢欺霜負雪,櫛風沐雨,何證魔與道!

無恨白髮,無恨蒼顏,無恨病與老。

此生不負,此情不渝,回憶中那一笑。”

李君閣在臺下低聲應和,此時的他與阿音心神交匯,融爲一處。

他們沒有拍過婚紗,沒有讀過婚誓,但這一刻兩人都明白,這歌詞,就是他們相互的表白,相互的心聲。

最後一句,傑傑似乎被阿音的歌聲所鼓舞,重新擡頭加入,變成雙聲部和聲:“此生不負,此情不渝,夢中那……一笑…………”

掌聲如同暴雨般席捲過演播大廳。

《爲愛所生》,所有人都已經耳熟能詳,可這次傑傑將獨唱改編成了合唱,又賦予歌曲新的意境。

接下來的頒獎典禮,李君閣已經完全不關心了,阿音下臺換裝回來後,李君閣就握着她的手,兩人親密地依偎在一起,臺上臺下的熱鬧,和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的確是大滿貫光環加身之夜,這一晚註定屬於《蜀山》劇組。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電視劇……

司星準拿獎拿了個手軟。

一通熱鬧過後,小沙說道:“其實啊,我們的頒獎禮還有一些特別的單項獎,因爲節目時長的關係,讓那些獲獎者沒法站上這個舞臺,站到大家前面來。”

小何說道:“但是他們也是一部電視劇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剪輯,比如照明,比如錄音,比如音樂和美術……”

小沙說道:“每一部電視劇,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身後都站着無數默默奉獻的人。”

小何說道:“因此組委會決定,以後的玉鷹節頒獎禮,每年會抽取一個這樣的單項獎,讓他們走到前臺來,和大家見見面,說說話。”

小沙說道:“今年挑選出的單項獎,是最佳攝影,因爲這次的獲獎者非常特殊。”

小何說道:“下面有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古秘書長,宣讀本屆玉鷹獎的最佳攝影獎獲獎者。”

一位身着西服的五十來歲的中年人走上臺來,簡單說了幾句,然後打開電子信封:“獲得本屆玉鷹獎最佳攝影獎的是——《問情記·蜀山》,麻頭!”

司星準首先跳了起來:“快快快!麻頭獲獎了!”

李君閣正和阿音眉來眼去呢:“啥?”

司星準哈哈笑道:“麻頭獲獎了,快上臺領獎!最佳攝影!”

李君閣說道:“靠,你叫我帶麻頭來就是爲了這個?”

司星準說道:“它難道不應該獲獎嗎?趕緊上!”

李君閣罵道:“哎喲你給我惹大麻煩了!”

司星準笑道:“別廢話了,趕緊上臺領獎,特意瞞着你們呢!就是爲了現在的驚喜!”

李君閣說道:“驚喜還是驚嚇?!算了老子先上去和稀泥,回來再找你算賬。”

說完將肩膀一抖,麻頭頓時飛了起來,在會場盤旋。

等李君閣來到臺上,麻頭重新降下,落在他的肩膀上。

這個亮相可以的,臺下頓時響起一片驚呼和掌聲

古秘書長估計也是剛趕到會場,有些沒搞清楚情況,將金盃接過來,遞到李君閣手裡:“麻頭同志,恭喜你。”

李君閣朝肩膀上的麻頭一指:“呃,我姓李,它纔是麻頭。”

小沙又開始使壞:“小何,你說要讓電視劇的幕後工作者上來,和他們見見面,說說話,現在你去和它說吧。”

臺下又開始起鬨鬨笑。

小何走過來,硬着頭皮將話筒遞到麻頭嘴巴下面:“呃,麻頭……”

麻頭“噗”地啄了話筒一嘴。

小何嚇得趕緊收手,臺下又是一片笑聲。

小何說道:“呃,我還是問這位吧,請問,你是麻頭的馴養人嗎?”

李君閣說道:“其實,我覺得稱爲監護人更恰當。”

小何樂了:“我想問問你是怎麼教會它拍戲的?”

李君閣對着舞臺下,表情嚴肅地說道:“首先我要聲明的是,麻頭是一隻遊隼,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任何私自捕獵都是違法行爲。”

“早在遇到麻頭之前,我們集團就向省政府申請過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因此收養麻頭的行爲是合法的,當時也只有我們有能力能照顧好它。”

“我們集團,一直將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當做我們的職業。除了鳥類,這些年來我們已經繁育成功了四種長江特有魚類,竹鼠,林麝;以及珍稀蘭科植物野蘭和石斛,蕨類植物桫欏,蜀州種金花茶。這些物種,我們每年都要完成向大自然的放歸和移栽,從來沒有停止過。”

“明年我們還將繁育兩種長江特有魚類,以及獨水溪野生甲魚,實現甲魚的遷地恢復,還原我們李家溝最大一條溪流,盤鰲溪的生態。”

“到目前爲止,我們李家溝人投入到環保和物種保護當中的資金,已經高達三千多萬元。和西南農業大學,德國漢堡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建立起了相關的學科聯繫和專項研究項目。”

“我們李家溝集團,和山水基金一起成立了李家溝專項保育子基金,籌集了三千萬元專門用於李家溝的環境和物種保護工作。”

“大家現在熟知的,由德國企業奧迪集團,德萊恩集團,梅希安霍克集團,中國長江水產研究所,李家溝集團,幾方聯合實施的名爲‘孩子的夢想’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計劃,就是我和阿音去德國訪問時倡議促成的。目前李家溝有十頭江豚,已經有一頭成功懷孕。”

“截止目前,到過我們李家溝的環保志願者,參與過我們保護工作的志願者,已經高達五千六百多人次,我們的工作,他們可以作證,都是實實在在落到實處的。”

“我們李家溝人,世世代代立足李家溝,保護當地環境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歡迎大家訪問我們網站,看看我們都做過哪些工作再加以判斷,也希望大家提出指導意見和批評。”

臺上臺下先是鴉雀無聲,然後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和掌聲。

小沙都傻了:“呃,你叫什麼名字?”

李君閣說道:“我叫李君閣,我是李家溝村的村民,大學返鄉後開了一個小公司。”

小沙趕緊打斷:“我其實想問,你剛剛噼裡啪啦那一大堆,跟電視節有關係嗎?”

李君閣抹了一下腦門:“我怕網絡輿論和媒體誤會和曲解,認爲我們非法捕獵野生動物,這個必須解釋清楚。”

“其實我們李家溝本來不是遊隼的遷徙途徑地,因此麻頭是作爲一隻迷鳥來我們李家溝的,這恰恰說明了各地候鳥遷徙環境的惡化,一些候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改變遷徙路線。”

“鷹類的最大威脅來自人類播撒的化肥和農藥,這些東西在鷹類捕食的獵物體內積累,最後傳遞到食物鏈頂端,導致鷹類蛋殼薄脆,胚胎畸形……”

小何說道:“停,你是生物學家?”

李君閣說道:“不是,不過我們李家溝有山水基金保護站,唯唯是那裡的站長,她是鷹類研究專家。”

“然後李家溝還有長江水產研究所前哨基地,江豚遷地保護試點基地,長江水產研究所野生魚類繁育中心。我跟着他們學得多了,好歹知道一些。”

小沙對小何說道:“君閣這顧慮是正確的,這個真得解釋清楚,否則私自捕獵國家保護動物,的確是違法行爲。”

李君閣說道:“對對對,根據《中華人民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不過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必須持有各類相關證件。”

小沙說道:“觀衆朋友們,歡迎收看《本日說法》……”

臺下一片鬨笑。

小何說道:“喂喂!小沙你串臺了!既然麻頭沒問題,我們還是回到正軌上來吧,你們怎麼想起用麻頭參與拍攝工作的?”

李君閣笑道:“這其實是唯唯的一項鷹類研究工作,然後正好蜀都冠海信息技術公司研發出了一套軌跡模擬技術,我們李家溝能提供拍攝環境和麻頭,三方結合,創造了讓麻頭拍攝的可能。”

小何說道:“那你能給我們展示一下嗎?”

小準開心地交給阿音一個手提箱,阿音拎着上臺來,打開正是麻頭平日裡拍攝用的裝備。

小沙又糊塗了:“等等,你不是剛剛和傑傑合唱《爲愛所生》的那位……”

李君閣說道:“是的,她叫阿音,正職是我們李家溝村村委會主任,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大學生村官。”

小何驚訝道:“哎喲,那這得是最美女村官了吧?”

阿音笑道:“沒有,其實所有鄉村建設者,他們都是最美的。”

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第二百一十七章 帶着老頭撿石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野豬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牛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學詩第五百六十章 鬥嘴第六百五十五章 自然之法第八百三十五章 求婚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純化過度第八十二章 冰粉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車賽第八百九十九章 小英和小東東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三百零一章 制藝交流會第六百八十章 早茶第六百四十二章 尋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首映禮第七百六十一章 迷宮第四百九十章 朱羽玄牙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四百五十二章 杜卡迪第四百零一章 拍婚紗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三百零九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六章 考察站第二十四章 小宴第五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第七百六十三章 認真作弊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給老大的信第一百六十五章又見林旺財第一百六十二章蜜炙板兔第八百八十五章 朱䴉試飛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角尺,泡菜第四百五十八章 竹樓第九百五十二章 老熟人第七百零四章 孩子般的小芷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技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五十二章 拉塘網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蟾清嘯第九百零九章 樟茶鴨第二百七十五章 掛墳第八百五十一章 產卵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字的課程第八百二十四章 受困第五百零四章 入侵者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回家就好多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車賽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八百四十章 六個一工程第二百一十章 三腳金蟾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農經濟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九百二十章 河水汗蒸芝麻劍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七章 酸菜魚第九百章 吃我的菜不認識我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九百六十三章 過年好第七十七章 米級大關刀第五百八十章 長嫂如母第三百二十二章 星光鬥魚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四百七十一章魚卡第一百七十六章 洗榜第七百八十八章 製藥第一百六十七章風起青萍之末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七百八十章 進蜀山第五百八十八章 偷吃第八百三十三章 種茶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木薯粉,新棚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詞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第七十九章 溼地是寶庫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牛新地第九百八十四章 入門(求票求各種票)第三十一章 調教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八百九十八章 抓鳥第三百八十六章 鵝蛋金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魚鍋貼和冷吃兔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四百零五章 第三產業的利潤第七百六十一章 迷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電影第六百零四章 考察站的建議第八百四十章 六個一工程第九百八十三章 下山第三百二十章 小獼猴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廣告第七百五十五章 駐紮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七百九十九章 周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