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入譜

李君閣看了一圈,問道:“咦,許老大呢?”

吳曠就說道:“帶着阿里木和核桃逗鬥魚呢,這阿里木也奇怪了哈,連你奶奶這麼慈祥的人都怕,可許思從畫室裡出來的第一天,滿身滿臉的油彩,頭髮老長跟個野人似的,阿里木竟然就一點不怕,還跟着他進畫室看畫!”

李鳴岐就樂了:“我倒覺得沒毛病,一大一小連那猴,整個就是仨娃子嘛!娃子們能玩到一處去,正常!”

李君閣就問道:“許老大那畫怎麼樣了?搞得這麼神神叨叨的,要是出不了好東西,那可就髒班子了。”

丁老頭就嘆氣:“唉,本以爲師妹的《祭》這回要名動中國畫壇了,結果許思來了這麼一出,我嘉州畫派的風頭,又要被分走一多半!”

“這麼厲害?”

丁老頭說道:“就是這麼厲害,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幅照見心靈的作品。我有種感覺,畫裡那曠遠的星空和唐芷那近在咫尺掌中的螢火,都是人心的反應,其實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東西……二皮我這理解深刻不?哎喲要是那小子在這裡,怕是又要罵我過度解讀了……”

李君閣笑道:“這個還真不是過度解讀,那天我也在場,許老大說那天他摸不到小芷的情緒,反而覺得小芷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了許老大他自己的情緒。你們藝術家的道道實在玄奧我是不懂,不過你說的一而二二而一,似乎有點這個意思在裡邊。”

丁老頭就捋着鬍鬚琢磨:“我說這娃的風格怎麼變了,以前的畫作上,都是被畫的對象赤裸裸的情緒表達,而這次,小芷是那麼的空靈,但是畫作面裡邊卻明明有種暗藏的情緒在流動,然人能感受到,卻看不見摸不着,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嗯,我得再看看去……”

說完揹着手向畫室走去,其餘幾人也趕緊跟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研究別人的作品對自己也是一個促進和砥礪。

沒一陣子,許思也從坡下上來了,還是那樣沒心沒肺,肩膀上跨騎着阿里木,然後阿里木肩膀上,還跨騎着核桃,就像一座三層塔。

一個“舉馬馬肩”,都能被這三位玩出花兒來。

許思見到李君閣就笑了:“二皮,結婚開心不?”

李君閣就翻白眼:“你這問的都是什麼鬼話?開不開心把唐芷搞定不就知道了?”

許思呵呵笑道:“你知道任何人都是瞞不住我的,自己都開心得要炸了,還裝什麼穩重……”

李君閣罵道:“許老大,你這樣會把天聊死的。”

許思說道:“阿音呢?讓我看看她高不高興。”

李君閣伸手將阿里木接下來,說道:“別!阿音可不是你的小白鼠,哦,回來了。”

就見老媽拎着一籃子瓜菜,牽着阿音一起回來,老爸拎着鐮刀跟在後邊。

嘉州四老聞聲也走了出來,繼續當他們的萬年觀禮嘉賓。

敬茶這程序現在婚禮大多還保留着,也不用細說。

敬完茶,老媽將阿音牽起來,說道:“家裡以前都窮,也沒啥老東西傳下來。現在的這些,又都是你們倆掙下的。老媽要是還矯情給你封紅包什麼的,那就是沒臉沒皮了。總之阿音你以後就是我們家親閨女,要是二皮敢讓你受什麼委屈,你就來告訴媽,看我揍不死他!”

然後李君閣就在心裡默默地翻白眼,老媽你這就過了啊,好歹這邊纔是親生的呢!

然後就見許思在偷偷做口型:你在說壞話。

李君閣就真翻白眼了:滾!

許思擺了兩下腦袋,繼續做口型:就不!

老爸笑道:“好好,這下我們就放心了,那我們趕快去祠堂,拜過祖宗後,讓四爺爺把阿音記族譜裡去。”

於是大家又一起去祠堂。

四爺爺可以說是整個李家溝除李君閣外最瞭解最喜歡阿音的人,早就在門口等着了。

帶着阿音,李君閣,老爸老媽先去淨手,然後來到祖宗靈前,讓大家敬香之後,四爺爺命李君閣和阿音跪在德茂公牌位和清勤二公畫像之前,老爸老媽側立於左。

然後取出一張青藤紙,上面有硃砂書寫的一段文章,這就是啓稟祖宗的青詞了。

青詞又叫綠章,一般都是駢文。四爺爺站在供桌旁,朗聲念道:

“良人比配,佳氣清揚;鶼鰈同好,蘭菊和芳;

聊具馨香,薄抒果饌;敬錄煩辭,誠稟宗上:

有子君閣,慕梁鴻之尚節;其侶阿音,齊孟光之舉案。

效力前營,不以貪碌爲期;盡忠後食,不以非財得養。

素心靜志,裘葛衣尤褒綺錦;達理知書,釵荊簪而豔琅環。

仁孝忠義之心,規乎細舉;清正賢良之行,務於本觀。

承耕讀以傳家,勿苛聞達;命介直以繼世,但比琮璋。

木有本而葉茂,水因源而流長;人周族而賢舉,祖拱德而世昌。

主中和以布信,秉公敘以持莊;夫婦和則家順,子孫教則行光。

滋命父母,謹書譜稿。唯肅唯恭,以宣以告。”

李君閣帶着阿音對祖宗叩了三個頭,四爺爺將青詞送入香爐中焚掉,取過族譜,在族譜上李君閣的旁邊,寫上了一個小小的“妻”字,然後再提行,用和李君閣三字一樣大小的字體,寫上了“阿音育龍天”五個大字。

寫完自己也笑了,說道:“起來吧,禮儀結束了,阿音這名字可真夠長的。”

阿音是第一次見識到漢家宗祠規矩的嚴肅,莊重和正式,不由得雙眼含淚,對四爺爺深鞠一躬:“謝謝四爺爺看重,阿音一定牢記您老人家的教誨,做好李家媳婦。”

四爺爺親手寫青詞焚表上告先靈,上下河李家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得此待遇,可見他對阿音的看重。

四爺爺拉着李君閣和阿音的手,怎麼看怎麼歡喜:“佳兒佳婦,四爺爺心裡高興啊!走走,我們出去敘話。”

祠堂裡戲臺前的小帳篷已經撤了,監控站建好,志願者們除了一小部分住在兩廂,大多數人已經返回德國。

老伯一家也過來敘話。

姚瑜寧拉着阿音的手說道:“阿音,你們想好去哪裡度蜜月了嗎?”

阿音說道:“沒有呢,村裡好多事情,手尾沒完一時還走不開,二皮說有空了去洗腳溪轉轉,就算度蜜月了。”

蘭冰笑道:“其實出國玩玩也不錯。”

老媽就說道:“別別,外頭兵荒馬亂的,這次去那個德國就遇到那事兒,嚇死人了都!”

李君閣就說道:“老媽你這是聯播看多了,哪裡有這麼誇張,這不是寸趕寸地趕上了嗎?”

大家聊過一陣,李君閣又向老伯稱謝,說道:“老伯昨天押禮先生當得精彩。”

老伯揮手:“沒你往外趕人那詩精彩!哈哈哈!”

李君閣笑道:“那不是被你們逼急了嗎?!”

老爸笑道:“這倒是讓我想起一個笑話,酸秀才寫詩寫不出來,他老婆路過,就問說:‘怎麼見你寫首詩比我生孩子還難?’秀才就說:‘是比你生孩子難,你生孩子是肚子裡有,我寫詩,是肚子裡沒有啊!’哈哈哈哈……”

衆人都是大笑,然後笑聲把石鶴老頭引出來了:“咦?二皮你沒有出去玩?”

李君閣笑道:“哎喲還有等着收債的?!”

石鶴老頭自己都不好意思:“嘿嘿嘿,這個,要不再等幾天?”

李君閣說道:“算了吧,你等幾天我四爺爺還得管飯,那我們現在就去?”

石鶴老頭欣喜萬分:“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阿音也站起身來說道:“那爸媽你們陪老伯先聊着,我也去村委處理些事情。”

看着三人出去祠堂的背影,老媽就嘆氣:“我這兒媳婦,真是操不完的心啊,這纔剛結完婚,又開始做事情了。”

四爺爺就說道:“阿音這樣的性子好,我們皮娃啊,就得有這麼個堂客拽着。”

老堂哥就忍不住笑:“哎喲那不成耍猴的了?”

老媽就直拍大腿:“可不就是猴嗎,小時候四叔拽着,現在換阿音拽着,這要沒個人拽着,我這當老孃的心裡頭,那才叫一個七上八下!”

於是大家又是一通爆笑。

出了祠堂,李君閣聽到後邊的笑聲,就沒好氣地說道:“哼!笑得這麼開心,肯定又是在說我壞話。”

阿音笑盈盈地挽着他的胳膊:“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打穀場已經完全變樣了,周圍的房屋已經全部拆掉。

李君閣站在祠堂門口,看着新修的大廣場。

除了中心區域太極池爲黑白大理石外,周圍一水的青石板鋪就。

整個廣場擴大了很多,左側直接挨着了慎清坊,出去便是甘棠故道,右側則直接連接上了通往匏瓜湖的濱河路。

前方是兩座小丘,擋住了五溪河的風景,不過想看河景也簡單,因爲小丘已經被整飭成了兩個小公園,丘頂修了兩個小亭,一個叫“聽濤”,一個叫“流波”。

從慎清坊過來,依附在祠堂的左手邊,有一個小廟,鄉里人都已經給它取了個名字,叫“二賢廟”。

廟很小,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阿衝叔按照廟宇大雄寶殿的規制弄了一個微小版。

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七百零四章 孩子般的小芷第七百七十章 洞穴魚類第九百四十六章 窮達之間第一千零三章 再見第六百六十八章 小長假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氣榜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禮先生和知客師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河李家坐不住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六百八十二章 九浩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四百零七章 一刻四題詩第七百五十四章開機(爲貧道你猜啊盟主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買鼠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女性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工的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侯祠第三百七十章 星運第七百九十三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四十九章 四派兼長第八百三十四章 迷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第九百二十九章 羊蠍子第六百二十章 考察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車賽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八百四十章 六個一工程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獅第八百六十六章 拋灑才氣(月票求一波)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龍功果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積年老匪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中搏擊第五十六章胖子的鱤魚夢第一百五十二章恐怖的中秋夜第八百零七章 賓朋第一百一十五章 篾匠叔的春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分析帝第四百零九章 DS和DT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三百八十五章 純化過度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二十六章 獵戶叔第九百八十七章 處置第五百零四章 入侵者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九百四十章 種水藻(中秋節快樂)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七百零八章 遲到的百日宴第一百零四章 網站框架第五百三十二章 古代黑科技第二百九十章 偷青第二百五十九章 箐雞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冷的林昭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二百一十章 三腳金蟾第十六章 空間第六百二十四章 江豚來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首映禮第九百九十八章 整合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角尺,泡菜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牛第二百一十七章 帶着老頭撿石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孫老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六百八十七章 大千食單第七百七十四章 英武少年第四百八十二章 木桌,晾漆第二百一十九章 劇組服裝第二百八十七章 法王寺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派大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老大老二第七百零六章 盤鰲鄉十八怪第九百九十章 指揮中心第八百二十章 別墅(求月票求推薦)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事兒太多也麻煩第三百三十五章 插秧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高山冷水魚第八百六十九章 扯證第五百八十九章 東西合流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第七百九十一章 最佳攝影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學詩第十二章 竹竿(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豬圈還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