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

李君閣也隨口打哈哈:“沼氣我知道,我們蜀都不少地方都搞了,也算是清潔能源,聽說沼渣還有很多用途,總之好處很多,你們這也算是搞環保,朝陽產業啊。”

禿頂大叔苦笑着道:“小兄弟你擡舉,你們蜀州的沼氣項目啥情況我門清,要說起來,沼氣項目其實本身是不錯的,你說得那些都擺得上臺面,可實際情況還得兩說……”

李君閣這樣倒來了興趣:“哦?你不同意這個觀點?”

禿頂大叔笑道:“難得遇到談得來的,要不我們坐一起,我給你談談?”

李君閣哪裡有興趣陪禿頂大叔坐一起,轉頭看了看阿音,說道:“我女朋友在,就不陪您了。”

結果阿音嘻嘻一笑,隨手就把李君閣賣了:“二皮你就跟大叔坐一起吧,看你們挺談得來的,我和樑姐姐坐一起好了。”

靠!想着要跟這禿頂大叔貌合神離地聊一個多小時,李君閣就感覺有點頭皮發麻。

上了飛機,李君閣還不死心:“大叔,你沒有同伴一起?”

禿頂大叔笑道:“沒有沒有,能加塞兒一個人進來都不錯了,多了可不敢想……”

認命吧!李君閣不由得心中哀嘆……

兩人坐到了一處,禿頂大叔摸出自己的名片來,說道:“小兄弟,換個名片?”

李君閣說道:“哎喲!這個我還真沒有,要不我們加微信吧,順便把我公司的網站告訴你,訪問網站就能找到我。”

收下名片,原來禿頂大叔叫劉大河。

加了微信,李君閣將網站鏈接發給他,空姐就過來提醒大家關手機了。

然後兩人就在一起瞎聊。

大叔說道:“小兄弟,剛剛說起你們蜀州的小沼氣建設,要說沼氣這玩意兒,其實真是好東西,不過也有限制,說白了,跟所有工業化生產一樣,一是產能規模,而是原料產量。”

“要得到穩定的供氣量,首先就要有穩定的糞便廢棄物和污水,要是這個跟不上,說什麼都是白瞎。”

“然後這是生物發酵工藝,氣候條件不適應,那還是白瞎。”

“其三是有一套科學的計算方法和水肥配比,隨便舉個例子,發酵罐的容積大小,就與發酵原料的特性、發酵液濃度和水力滯留期有關。

“這都是有一整套科學公式的,真不是隨便一個老鄉能精通的。我覺得,最好能實現沼氣利用的地方,那就是大型養殖場,而且是南方的大型養殖場才行。”

“如果能實現科學的管理方法,按照電站那樣來,這沼氣廠的效能才能發揮出來。”

劉大河技術似乎也很熟,是那種業務技術一肩挑的人才:“按豬場基礎母豬存欄量五百頭,豬場總存欄量爲五千五百頭來算,按《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夏季污水排放量爲每百頭每天一點三立方米,冬季污水排放量爲每百頭每天一點二立方米,則排放污水量爲每天六十四到一百立方米,日產糞便量爲五噸。”

“這樣一個能環工程,就可以日產沼氣小三百立方,不僅可以解決整個豬場絕大部分熱源的問題,還能用於育雛,大棚蔬菜,溫室育秧,水果糧食存儲。這樣的規模化經營,纔是使用沼氣的王道!”

李君閣說道:“等等,你說的別的我都明白,怎麼沼氣還能用於大棚蔬菜?”

禿頂大叔說道:“植物光合作用靠啥?陽光和二氧化碳!在大棚裡點燃沼氣燈,一來可以加溫,二來就是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給棚內蔬菜提供光合作用所需。”

李君閣這才點頭,隔行如隔山,不點透自己還真想不到那裡去。

然後又問道:“那怎麼給水果糧食保鮮呢?”

禿頂大叔說道:“把它作爲一種環境氣體調製劑使用啊,降低貯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不但可以用於保鮮貯藏,還能滅蟲。”

“環能工程除了生產沼氣,還可以得到大量的沼液和沼渣,這些都是製作有機肥料的好材料。條件簡陋的,甚至都可以不用製備,直接使用。當葉面肥,底肥,培植蘑菇,養蚯蚓,都是極好的材料!”

李君閣笑道:“那大叔你這次去泰國,就是推銷這套大型飼養場的污水配套解決方案的?”

禿頂大叔笑道:“我們公司的這套方案,是目前國內最成熟的了。沼氣池建設在圈舍的底下,可以有效保溫;所有污水都要自流進沼氣池;還能將沼液迴流沖刷圈舍,可以起到消毒節水增加飼料報酬的作用;料池自帶全自動出料和攪拌功能,二十五年內不需要進行入池保養維修!”

“配套供氣管道電子儀表控制設施監控設施,那都是電站級,全程見不到污水聞不到臭味,絕對是好東西啊!”

說完又遺憾地嘆氣:“不過目前在國內推行起來很難。沒辦法,大牧場都在北方。南方寸土寸金,家庭聯產承包後,地都被分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歸到各家各戶。要等土地流轉集中,被農業大戶利用起來後,這套方案纔有市場。不過那得得到猴年馬月去了,這不才開國外碰碰運氣嘛!”

“可特麼國外也難,你看赤道兩邊到亞熱帶,有幾個發達國家?就算有那麼幾個條件好些的,可人家養豬嗎?哥哥這碗飯,難啊……”

李君閣笑道:“只要是好東西就不愁賣,對了,你對泰國瞭解嗎?他們的農業怎麼樣?”

禿頂大叔說道:“說起泰國,別的我不服,可是人家有個超長待機的老國王,那真是傳奇人物。”

“老國王本來沒機會當國王的,誰知道在18歲時,他的哥哥,當時的泰王拉瑪八世被刺,他從國外被召回,緊急登基。就是現在的泰王拉瑪九世。有個中國名字,叫鄭固。”

“他上臺那時是四六年,那個時候泰國王室還是絕對的傀儡王室,僅憑前一任國王因爲不聽話被搞死,就可以看出是多麼誇張。”

“可這位國王卻是天生的政治好手,後來在他的慢慢經營下,泰王室竟然有變成了實權王室,你說牛逼不?”

得,男人都說得一嘴好政治,李君閣有點後悔挑起禿頂大叔的興趣來了,讓他再那裡說得那叫一個開心。

“老人家一輩子經歷過二十餘次軍事政變、小三十任總理和五十多屆內閣,卻依然屹立不倒。多次在緊要關頭出面干政化險爲夷,幫助泰國老百姓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

“在泰國的歷史上,每當時局動盪甚至血雨腥風的時候,人們就會寄希望於老國王。每次他都沒有辜負老百姓,出面就能平息態勢。”

“牛逼到什麼程度呢?七三年的時候,泰國曼谷大學爆發騷亂,國王要求當時的泰國總理及其官員離開泰國,以免國家陷入社會動盪的危機。結果泰國總理二話沒有,乖乖走人。”

“九二年,有個軍閥在選舉落敗之後強行自封總理,然後曼谷爆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軍人政府強行鎮壓示威者,釀成多起血案。國王直接傳兩方進宮一起罵,還通過電視向全國直播,結果兩人都伏在普密蓬國王身下長跪不起,最終軍閥愣是就乖乖辭職了。”

“靠!果然牛逼!”能夠讓政治家放棄自己的政治生命,不管從個人聲望,國家影響,政治手段,利益均衡哪個角度來說,這老國王果然牛的一比啊!

“儘管影響力巨大,可老國王還挺自律,泰國有一條法律,只要國王認爲發生的事情不利於人民而且不公正的時候,國王擁有否決權。可他從不濫用這項權力,他自己也說過:‘我之所以受民衆的愛戴,就是我從來不濫用權力。’”

“除了政治能力,他還多才多藝。年輕時就學識過人,喜歡演奏鋼琴和薩克斯,繪畫與攝影能完爆專業級,快艇和風帆也是一把好手,而且精通多國外語。”

“他獲得全球各大學授予的一百多個名譽學位,是世界上擁有名譽學位最多的人。”

“他還有錢,賊有錢,個人財產在兩百多億,歐元!還有很多不動產、私人銀行股份以及農業用地和牧場,可謂資產無數。”

李君閣暗自咋舌,自己也算是一方小富豪了,可跟這位比起來,那真的只能算九牛一毛!

禿頂大叔樂呵呵地道:“接下來就要說到你關心的農業了。他還經常深入偏遠農村調查情況,體察民情,數十年來,泰國的各個地方,都被他走遍了。”

“他喜歡揹着相機,走到一處就拍照記錄,把問題集中起來。一時解決不了的,就帶回王宮,邀請有關專家來幫忙。泰銖一千面額的鈔票上,就是老國王揹着相機下鄉的圖案。”

“他用王室經費興修水利、建電站,還在御苑內搞自種實驗田,搞水稻、奶牛、淡水魚良種培育和研究中心,力推可持續發展項目……”

“最受國際社會所稱道的是他在泰北山區實施的罌粟替代種植項目。過去那裡盛產鴉片,不僅貧困落後,而且許多人吸毒成癮。國王從七零年考察山地部落後成立基金,幫助山民推廣種植油茶、夏威夷堅果、茶葉、咖啡等多種經濟作物,超過十萬人從中獲益。”

“他還重視教育,設立遠程衛星教育電視臺,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讓泰國人的文字普及率,從他上任時的百分之四十五,提高到了現在的百分之九十八。”

“他還設立了手工藝中心,幫助農閒的泰國人搞手工藝增加收,積極推動泰國手工藝的發展。”

“他還重視第三產業,看看泰國的旅遊也就知道了……”

李君閣聽到這裡,雙手一拍:“我靠!同道中人啊!”

第九百零三章 瞎說瞎聽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七百一十八章 九卦易經第一百一十二章 孫老第九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迷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蚩尤祭第九百六十三章 過年好第六百零三章 作弊太困難第二百一十章 三腳金蟾第十五章 藿香涼拌鯽魚第二百八十章 花開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牛新地第四百六十八章椰油皁第四十三章 協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一百一十五章 篾匠叔的春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有一個好苗子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過第四百五十九章 封頂,磊窯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湯魚第八百一十六章 賀新春第九百八十二章 大祭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選第七百九十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四十九章 太亂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搶元寶第七百零七章 許思的天賦第四百零三章 遊客接待開始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傳片引發的討論第四百九十三章 下棋第五百九十章 粉蒸肉,滑滑肉第四百八十三章 碾槽第六十四章 胡永剛第十五章 藿香涼拌鯽魚第六百八十六章 慶功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週第五百九十九章 該找助手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毀童年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六百六十五章 釣友第三百二十二章 星光鬥魚第一百四十七章 攝製組第七百五十四章開機(爲貧道你猜啊盟主加更)第六章 塘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爺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訓狗的道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乾燒鯽魚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九百一十九章 好東西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中搏擊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雙飛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過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煤砂罐第二百三十三章庖豬飯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上過年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第七十六章 路亞第三百六十一章 團魚產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燜羊肉第三百五十六章 花弩毒箭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穀子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亞大賽(求月票)第七百八十章 進蜀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寧組長第八十七章 非遺項目知多少第七百八十章 進蜀山第九百六十一章 鑽研精神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雞,乾煸雞第十七章 尋寶神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六百一十八章 獵人之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三百九十八章 嘉州畫派第五百九十四章 聯書,寫春聯第九十章 一路上山第四百八十九章 婦好扳指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八百六十七章 學部委員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二百一十章 三腳金蟾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一百零三章 大鮎魚第三百零一章 制藝交流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香港第二百一十三章 採石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溪二號第三百七十二章 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