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孫子兵法

說完嘆氣道:“農業這東西,其實風險不小,好東西也怕壞市場啊,接下來除了擴大規模之外,還要統一內部口徑,統購統銷,避免內部惡性競爭。惡性競爭只會是劣品驅逐良品,最後導致鄉親們利益整體受損。”

寧組長點頭道:“能看到這些,相當不錯了,僅這一條,就勝過了大多數的鄉鎮幹部。”

李君閣笑道:“這也算屁股決定腦袋吧,我不是鄉鎮幹部,考慮的就不是全盤大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步踩實了,纔敢邁出下一腳。就跟爬懸天崖一樣,隨時必須保證三個支撐點,纔不會有墜崖的風險啊。”

寧組長關心地問道:“懸天寨的名字就是來自懸天崖吧?聽你說得這麼危險,剛剛阿音也說化肥都上不去,寨子裡現在是什麼情況?”

阿音笑道:“謝謝寧組長關心了,去年之前,我們苗寨還是縣裡的貧困地區,我們回來後,二皮在半山林場和苗寨之間架起了溜索,通過銷售烏金血米,九里香,以及修建木樓民宿等方式,增加鄉親們收入,吸引剩餘勞動力,僅去年下半年,寨子裡家庭收入戶均達到了三萬多,我們寨子,已經脫貧了。”

寧組長哈哈大笑:“這就太好了,半年脫貧,這成績拿到全國範圍內來說,都是響噹噹的!”

阿音繼續道:“今年以來,我們根據市場反應,擴大了烏金血米的生產,同時開始了石蛙飼養,獅子頭大黑豬的飼養,又從山下引入了優質鯽魚品種將寨子裡傳統的普通稻花魚品種替換掉,今年的收益估算下來,戶均應該在十五萬左右。”

寧組長一拍大腿:“都在提邁開大步進小康,你們這簡直是插上翅膀飛進小康啊!”

阿音笑道:“而且這個是可持續的,後期我們會發展金花茶產業,天麻產業等高價值林下經濟產業,同時也會通過野化,放養等方式,增加這些物種在野外的種羣數量,多年來我們苗家人一直在向大山索取,現在到了我們有能力反哺的時候了!”

寧組長笑道:“這剛剛脫貧,你們就能想到這些,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阿音說道:“這是跟二皮學的,他今年搞了兩次五溪河放流活動,先後投放魚苗十多萬尾,其中李家溝特有珍稀魚種佔了四萬多尾,還說以後每年都要搞起來。”

李君閣擺手道:“這個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我們李家溝本來就有這樣的傳統,老祖宗早就說過了,‘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在我李家溝,不吃三春魚,不打三春鳥,打公不打母,不拉細絲密孔網,電魚毒魚零容忍這些規矩,根子也在這句話上,不然也不會留下這一片生態完美的山溝。”

寧組長喟然長嘆道:“難怪你李家溝會出這麼多的農業成果。看來這人治的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啊!”

薛縣長笑道:“這李家溝可以算是最讓我省心的村子了,其它鄉鎮,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鬧出羣體事件來,李家溝人卻好像沒有這些毛病。”

李君閣笑道:“李家溝這樣的村子,成爲這樣有特殊的原因的。”

“一是宗族勢力較大,鄉親們除了行政管理這條路子外,還多了一條家庭宗族管理,管理者都是族中長輩,訴求渠道通暢,下情上達容易;”

“二是環境封閉,人心受經濟大潮衝擊較少,普遍比較單純質樸,還沒有學會商品社會的錙銖必較;”

“三是千年來儒家文化的傳承化育在李家溝沒有受到過大震盪,一直綿延不絕,耕讀傳家的鄉風根深蒂固。”

“謙恭禮讓在這裡不是口號,而是鄉親們深入到骨子中,融化到生活裡的自然習慣;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是歷代的話事人心胸開闊,毫無偏私,思路清晰,權威性強,讓人信服;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從’。”

“五是經濟實力一直不弱,就算改革開放後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但是糧肉魚蛋等農產品豐富,通過栽種荔枝每年帶來的效益也在各鄉里名列前茅,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現在又到了大開發時期,都忙得一個人恨不能分成兩個用,就更沒有心思去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了……”

薛縣長哈哈大笑:“經你這一分析,似乎這看上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你村子是理所當然啊!”

寧組長連連點頭:“剛剛皮娃引用的全是論語吧,裡邊還有一句我熟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受教了!哈哈哈哈……”

李君閣笑道:“我哪裡有這個理論水平,這都是我四爺爺多年觀察總結出來的,他老人家是老政工出生,又對農村生活,中國文化和儒家思想理解透徹,這能說得出這些道道。剛剛那些,只有最後一條,一個人恨不能掰成兩個人用,纔是我的私貨……”

一羣人都哈哈大笑,我們就說這最後一條和前面的差別怎麼這麼大,原來是這麼回事!

說話間就到了李家溝小碼頭,衆人下船,沿着石階而上,薛縣長笑道:“皮娃你也無須妄自菲薄,能讓鄉親們都忙起來,這也是你的能耐!看着你李家溝人走路都帶風,我這心裡高興啊!”

曉鬆曉柏一羣娃子正在路兩邊玩打仗,見到有人過來都趕緊讓開兩邊,禮貌問好,請衆人通過。

寧組長笑道:“聽其言而觀其行,剛剛皮娃說的那些,在孩子們身上就看出道道來了,真是禮儀之鄉啊。”

李君閣將曉鬆抓過來:“怎麼沒在祠堂唸書學習,跑這裡來玩來了?”

曉鬆說道:“四爺爺說下午天熱,讓我們上午玩中午睡覺下午學習。昨天四爺爺講了用間篇,悄悄將我們分成了兩隊,讓我和曉柏帶隊,各派一個間諜到對方隊伍裡邊去。然後玩打仗,讓其他人把我倆派出去的間諜找出來。”

王美嫺得意洋洋地道:“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二皮叔,你猜得出我們中誰是伊摯誰是呂牙不?”

李君閣哈哈大笑,說道:“以你們現在的水平,肯定認爲間諜是越聰明的派出去越好,再加上不是村裡一直玩着的小夥伴,現在配合得還不默契,因此讓他們單獨行動更加合適。嗯,結合這兩個思路,那你們雙方心目中間諜的最佳人選就呼之欲出了……”

說完拿手一指:“曉柏這一隊,敬子倫是曉鬆派出去的間諜,曉鬆這一隊,美嫺是曉柏派來的間諜!”

這下輪到曉鬆曉柏目瞪口呆了,二皮叔太賊了,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

李君閣哈哈大笑:“教你們一個乖,如果你們想要瞞過別人,就不要把自己認爲最適合做間諜的人派出去。因爲你們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所以考慮問題的時候,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也是一個重要的步驟,把所有參與者的想法都過一遍,事情才能做得萬全,懂了沒?”

娃子們都點頭,這就又學到一招。

李君閣繼續說道:“還有就是美嫺,本來二皮叔都不太確定,你一跳出來顯擺,我就知道是你了,做間諜最重要的就是說話做事符合大家對你的定位,間諜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平時的話,等你都忘記自己是間諜了,你纔是最好的間諜。”

跟娃子們分了手,大家繼續往前走,寧組長笑道:“哎喲,來就被孩子們給了個下馬威啊,剛剛那個叫美嫺的女孩子,這學問也不淺了。對了呂牙是不是就是姜太公?這古代人的名字怎麼換來換去的?”

李君閣解釋道:“寧組長你說得對,呂牙就是姜太公,本身姓姜,其先祖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地,因此以呂爲氏,其名一爲尚,一爲望,牙是他的字,可單呼也可敬稱爲子牙,文王封他爲太師,武王尊他爲尚父,民間將這兩個意思合起來,尊爲太公,在往後文人們一排列組合,這名字就亂七八糟的多了起來。”

寧組長手扶腦門:“古人這麼搞也不嫌累。”

李君閣笑道:“古人規矩多,有時是因爲需要避諱,有時是因爲需要照顧音韻平仄,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

薛縣長擔心地問道:“良儲同志是不是講得有點深了啊?八九歲的娃子就學《孫子兵法》了?用間篇是《孫子兵法》裡的內容吧?”

李君閣笑道:“國學跟別的學科不一樣,別的學科都是一條盤山路,轉着圈的往上走,最後達到大成就。”

“國學卻如同一張大網,一個知識點會牽出無數個相關知識點來。”

“一個好老師,講一首詩可能只需要十五分鐘,但是敷衍詩中擴張出來的知識點,可能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這種教育方式效果極佳。娃子們學到手的知識,對作品理解的深度,比一般的學習方法多出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這纔是中國真正的傳統教育方式,是學習古典文學,哲學,歷史這些學科的最好方法。”

“這也是古代典籍重視集解和辨義的原因。不過考驗的,那就是教師和作者的知識儲備水平了。”

“李家溝孩子的國學,都是聽故事玩遊戲記下來的,估計《孫子兵法》四爺爺也就是提了一嘴,弄出個遊戲,讓娃子們先有個初步印象。不過美嫺聰明,將一句原文記下來了。搞不好就是講《念奴嬌赤壁懷古》時牽扯出來的。”

慶祝本書第一位盟主冰蓮妹妹的到來!撒花!

第九百九十六章 危機第七百一十五章 苗家起源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過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科學家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秀第二百八十九章 齋飯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娘果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開始第九百四十六章 窮達之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子衍宗丸和金毛狗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爺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年夜第七章 酸菜魚第四百三十一章 《憫農》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六百七十五章 鵝蛋金的煩惱第五百四十四章 出活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乾燒鯽魚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羣戲瘋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八百一十六章 賀新春第三百六十七章 開張管三年第八百八十二章 比賽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豬兒粑第五百七十三章 齣戲第六百八十二章 九浩第九百七十二章 孔雀第五百七十八章 打壞東西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縣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懸天鷂子第二十七章 下套第五百八十六章 剪綵,檢查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七十六章 路亞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菜第二百九十一章 偉大的田坎第七百八十章 進蜀山第四百五十章 巨物釣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謎團解開第八百一十三章 百億產業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八百三十三章 種茶第七百三十一章 重啓第九百二十三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劇組服裝第七百五十八章 帶漂遠投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心病還需心藥治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釣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渠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黔州會館第三十五章 感謝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讓人意外的司星準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價荔枝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崖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飯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學詩第八百二十一章 看臉的時代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女性第五百八十章 長嫂如母第八十五章 鷹具第三百八十一章 鬥魚出世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雲直上第六十四章 胡永剛第八十七章 非遺項目知多少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三娃的頭牌和底牌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鍋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週第六百九十五章 劇本故事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該蒸的蒸該炸的炸第四百五十二章 杜卡迪第一章 辭職第五百四十三章 敢找我這樣的第三百二十章 小獼猴第九百七十五章 春天裡第三百一十五章 刷灘釣軍魚第八百三十九章 老大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年終總結大會第九百五十七章 魚瘋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請客第四十三章 協議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六十四章 胡永剛第一百一十章 五溪蠻第五百七十一章 劇未紅,歌先火第八百二十章 別墅(求月票求推薦)第二百零九章 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