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豬兒粑

回到五溪河上,兩艘小船一前一後,劃破一平如鏡的水面,兩岸不少油菜地裡開出了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大雁們開始揹着夕陽回到雁棚,遠處的李家溝炊煙冉冉,一派寧靜和煦的景象。

無人機升了起來,將這美到極處的風景都拍了進去。

小格轉過頭來,對着鏡頭說道:“我的胳膊還在痠痛,不過跟心情的愉悅相比,這點痠痛是值得的,今天的經歷真是讓人永生難忘,就像夢裡一般。見識了古老的建築,美麗的山水,神奇的水母,夢幻的魚竿……”

然後故作嬌羞的樣子:“以後大家再叫我‘小魚殺手’之前,請先訪問李家溝網站,那裡有個大魚榜,嗯,點進去第三欄,鯉魚記錄。”

說完仰天大笑:“哇哈哈哈哈!我小格也有上榜的一天啊!哈哈哈哈……”

丘老師笑道:“皮娃,這幸虧是還在水上面,要放她到岸上她都能拉着你跳鍋莊你信不?”

……

來到久長居,廚房外一牆的大魚缸又把攝製組一行人驚着了。

小格問道:“二皮,這些都是你們李家溝的水產嗎?”

李君閣笑道:“對呀,看看,都有那些不認識的,我給你說說。”

小格翻着白眼道:“你該問我哪些認識才對!我就能叫出來十多種。”

說完指着一缸小型的無甲魚說道:“這個我認識,這是黃顙魚,又叫黃鴨叫,黃辣丁,嘎牙子。”

李君閣笑道:“然而並不是,那是牛尾巴。”

小格指着另一缸,說道:“哦,剛剛看錯了,那這缸纔是黃顙魚。”

李君閣繼續笑:“又錯了,那是石爬子……”

小格怒氣值又開始上升,恨恨指向另一缸。

李君閣一點面子也不給:“呃,那是石扁頭。”

再指,“那是耙鬍子。”

再指,“油黃。”

再指,“齊頭黃。”

小格徹底抓狂了:“丘老師快來!二皮又在欺負人了!”

丘老師正在放釣具,連忙趕過來:“咋地了?哎喲皮娃你李家溝的無甲魚可真齊全啊!”

小格難以置信地道:“丘老師你能認出是啥不?”

丘老師摸着下巴:“嗯,石爬子,石扁頭,牛尾子,咦,還有齊頭黃,喲這耙鬍子是我見過比較大的了,哈,油黃也有……”

小格問道:“那黃顙魚呢?哪一缸是黃顙魚?”

丘老師莫名其妙:“這些都是名貴河魚,沒有黃顙魚啊……”

李君閣指着另一邊一口單獨的大缸子道:“普通貨色在那裡,那纔是黃辣丁……”

小格拿手捂臉:“死二皮你又陷害我,剛剛那段掐掉別播……”

直播間裡都要笑崩了。

“哈哈哈哈,強烈建議這段剪入片子裡去……”

“噗,小格這臉丟大發了啊,這簡直是暴擊六連啊!”

“別說小格了,我這幾十年釣齡的,看着這麼多黃不拉幾的無甲魚也懵逼……”

“媽蛋原來黃辣丁還只能算普通貨色?我還以爲野生黃辣丁很高大上了呢!”

“也就是在李家溝,其它地方,有野生黃辣丁就不錯啦!”

“現在的好多河鮮館都在混淆視聽,好些拿三角峰冒充黃辣丁的……”

“樓上說的不算啥,我還見過那小塘鯴冒充子鮎的……”

……

河鮮宴擺了慢慢一桌,乾燒水米子,香炸小河蝦,清蒸翹嘴,大蒜牛尾子,黃燜江團,香水耙鬍子,糖醋巖鯉……

李君閣給大家倒上米酒,說道:“今天大家都辛苦,高度酒就不上了,這刺梨米酒是山上苗寨的風味,外頭應該吃不到。來來來,歡迎大家來到李家溝!”

大家都開心異常,李君閣這一桌,辦得絕對是誠意十足。

吃了兩口菜,李君閣從小格敬起:“小格,敬你一杯,之前那些都是爲了節目效果,你們這節目我太喜歡看了,每次看就一個感覺,這天下釣友是一家啊!”

小格笑眯眯地捧起杯子跟李君閣走了一個:“李家溝就是我的福地啊,這期節目效果絕對讓全國觀衆滿意,尤其是我還創了個記錄,真是太開心了,來二皮,走一個!”

敬完小格,李君閣又敬丘老師:“丘老師,您可是我的偶像!蜀州釣魚人的驕傲!歡迎您常來李家溝,我那垂釣中心,還得多靠你幫扶啊!”

丘老師笑道:“菜頭你們很熟悉吧?你的事情他早就給我說過了,啥時候你那垂釣中心開業,需要什麼竿子,魚鉤漂線等配件,一個電話的事情!”

李君閣笑道:“那就太感謝了,來來,您嚐嚐我們李家溝的河鮮。”

丘老師笑道:“釣魚人都不愛吃魚這是普遍現象,但是今天來你們李家溝可真是意外,這筷子硬是停不下來!這個乾燒水米子,太巴適了!”

李君閣笑道:“一聽就是老吃魚的了,我們這裡的水米子,甲是軟的,都是不打甲直接乾燒,膠質濃厚,小格你可要多吃點,美容養顏的喲!”

一席河鮮宴,吃得一行人都是滿意非常,飯後李君閣送一行人去木樓歇息,這纔回家。

第二天攝製組又在村中各處補拍了一些鏡頭,比如大雁起飛,青珉奇石,老團魚,兩品奇蘭什麼的,這才滿意離去。

……

送走小格一行,五溪河正式進入禁漁期,李家溝的春風越見和煦起來,忙碌的春播插秧就要開始了。

三月二,打米漿。

八十斤九里香,二十斤大米,前一天就泡好了,從左鄰右舍借來好些濾豆漿的口袋,壓了八袋。

三月三,壘竈臺,備餡料。

竈臺直接壘在梯田下方,一溜四個大鍋大蒸籠,一次能蒸兩三百個粑粑。

餡料分兩種,甜的和鹹的。

過年殺年豬的時候,李君閣家裡專門留了幾大塊醃肉沒有進薰棚,入味後就掛在竈臺上方,現在剛剛入了一點菸味,正是用來做豬兒粑的最好時節,有個名目叫“火煙肉”。

這天晚飯過後,李君閣將火煙肉切成碎碎的末,又切了一些半肥瘦的鮮肉末,鍋子裡放豬油,化後先放鮮肉末和薑末炒香,再放火煙肉末炒勻。

然後加香油,春筍末,香菇末,這三樣不能多,僅用於調味,將餡料靜置到豬油凝結之後,拌入切碎的香蔥。

這就已經把李君閣香得直嚥唾沫了。

奶奶在一邊拌糖餡。

豬兒粑的糖餡與傳統湯圓的餡料差不多,不過還要加入一味橘紅,因爲要下水勞作,氣溫還不是很高,加橘紅有陳皮的功效。

今晚山腳下挺忙活,挑水,備柴,備捆秧的稻草,容器。

上山的梯田已經耙好了,一個月前翻入泥中的碎草和泥糞,已經化爲了肥沃的底肥。

稻田中的水下開出了壟和溝,這麼優質的水源可不能白瞎了,要引入苗寨的稻花魚模式,壟上插秧,等苗壯之後還要在溝裡養魚。

半夜三點,老媽的好姐妹們開始在竈邊就着火把包豬兒粑。

將糯米劑子捏出一個窩,填入一勺餡料,搓成一個橢球狀,肉餡的用一段青筍葉子粘在豬兒粑腰上,糖餡的四根筷子紮在一起,拿筷頭在食用色素水裡一沾,然後挨個在豬兒粑中間點一下,糖餡豬兒粑中間就出現了一個方方正正的“田”字。

田啊田,這是李家溝老輩兒人心裡分量最重最重的東西了。

豬兒粑包好一個,就放到一張洗淨的橘子葉上,擺放到蒸籠裡,等着上屜。

豬兒粑尤其是肉餡的,裡面有蔥,必須現蒸先吃,回二次籠蔥的鮮香味道就沒了,顏色也變得醜不拉幾的,沒人會喜歡。

清晨五六點,各家各戶開始祭祀祖宗,然後上墳燒紙,插墳飄放鞭炮,諸事完畢後,纔開始漸漸向山腳聚攏。

李家的祭禮在祠堂進行,李家人由長輩帶着晚輩,依次給德茂公,慎清慎勤二公敬香叩頭。

幹完這些,大家才扛着農具,有說有笑地向村頭梯田方向走去。

山腳下,主婦們已經將大蒸籠放到鍋上,幾口大鍋同時開蒸。

先到的人都圍着竈臺說笑,討論着今年的氣候,預估着今年的莊稼長勢,交流着各家今年都種了些啥,話題在今天總離不開農事。

哥大五人組也到了,一個個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

五人組只知道今天會有好吃的,卻不知道這麼大陣仗,不由得興奮異常,跑過來看着簸箕裡還沒開蒸的豬兒粑問道:“這是湯圓嗎?怎麼不是圓的?哈哈託在樹葉裡好漂亮!”

李君閣笑道:“這是豬兒粑,插秧是重體力活,因此主家要在今天備上這麼一頓,吃了抗餓,幹活有勁,這頓飯不叫吃早飯,叫‘開秧門’。”

這是就聽老媽對李君閣喊道:“幺娃!頭鍋蒸好了!快過來起蒸籠,開秧門了!”

一鍋大蒸籠有兩層,李君閣走過去把住籠把,在周圍過來幫工的鄉親期盼的眼光下,用力往上一擡,大喊一聲:“開秧門嘍!我靠好燙好燙……”

趕緊將上邊那一屜放到旁邊,李君閣臉都被蒸汽薰紅了。

老媽跟凡梅嫂子幾個主婦忙着往鍋子裡邊加涼水,二堂嫂小堂嫂笑得都不行了:“皮娃連這個都不會了,鍋子裡還沒加涼水就敢開籠屜!這要不是臉皮夠厚,那就得燙壞了!”

李君閣頂着一個關公臉笑道:“這不是着急想吃嗎,來來來大家動手,不管是不是來幫忙的,都有份,今年豬兒粑備得可多!”

蒸汽散開,大蒸籠裡一個個小巧可愛的豬兒粑躺着葉子上,就像大豬圈裡擠了一窩白白的小豬。

第七百七十二章 稅務局第九百五十七章 魚瘋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蕨菜的是非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紀錄第九百零一章 又到年中總結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字的課程第七百三十四章 解決第二百六十七章 薰臘肉第七百章 傳說的起源是巧合第四百九十三章 下棋第七百九十一章 最佳攝影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牛第二百三十六章 龍日“唧擔”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青山的白胖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補第九百零六章 抵死你喲第五百三十七章 團聚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零六章 世界大賞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五百四十六章 蚩尤祭第二百七十五章 掛墳第一百零一章 司二準,秋丫頭第八百九十九章 小英和小東東第二百一十六章 飛劍鏡頭怎麼拍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九百一十一章 青雲直上第二百零一章 牧雁,打耳標第四百九十一章 安牆第七百三十五章 受傷第七百章 傳說的起源是巧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藥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補第七百八十八章 製藥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格的爆發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四百五十七章 貝爺解說第五百六十八章 戒指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補第八百三十三章 種茶第五百八十九章 東西合流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八百九十四章 盜竊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七百二十五章 雨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還有兩對第九百零三章 瞎說瞎聽第五百五十九章 取香第三十三章 鬥魚第六百四十章 三家討論第五百六十六章 驚世駭俗第九百零一章 又到年中總結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雙飛第五百八十七章 信息技術的威能第三百四十三章 導師和師兄又來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結賬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鬥碗第八百九十九章 小英和小東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七百一十三章 陷害忠良第三百零三章 小蠻第三百零二章 敢跟我扯文化第四百六十五章鹽土生石灰碳酸鈉第四十二章 首航第七百二十五章 雨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受困第三百零四章 妖術般的傳統釣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師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師表》的另一種讀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工獎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九百八十四章 入門(求票求各種票)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後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八百二十三章 救援第七百一十章 三臺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天人合一的茶壺第五百九十四章 聯書,寫春聯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八百一十六章 賀新春第六百二十六章 攀巖第三十五章 感謝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見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標準器第四百六十一章海濱度假第一百七十七章 釣友跟釣友媳婦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號第五百三十章 最後一期第六百一十四章 漁業資源調查報告第二百章 得大解脫第一百六十九章 周素英第七百五十八章 帶漂遠投第六百五十四章 附之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