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

張導也很感興趣,問道:“小準啊,你是做導演還是做主演?我看你做主演更合適喲!”

薛錦弦看自己兒子怎麼看怎麼滿意,笑着說道:“老張,老段在電影節上,可是說他就做導演比較好。”

司星準笑道:“沒辦法,小本經營,只好導演主演一起挑了,節約成本嘛!”

張導翻着白眼:“得,都想推着小準去禍禍別人,這下倒好,一頭沒拉下!”

衆人又是哈哈大笑。

這時候另一位投資人很感興趣,問道:“小準,你這片子是什麼題材?”

司星準看了他爸一眼,自信地說道:“仙俠!”

司紅星微一皺眉:“怎麼又是仙俠?現在的仙俠幾部能看的?老周,現在要做到好萊塢魔幻大劇的水平,得多少預算?”

那位投資人老周說道:“我上半年去考察了一次,一集的話,三百多萬美金,我們按四十集算,那就是一億兩千萬的規模,美元!人民幣七個億!就算在中國各種成本減半,那也是三個多億,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公司有實力拍這樣的大劇。要有這個資本,拍電影圈錢多好!”

說完又對司星準說道:“要拍出那樣的效果就別想了,小準肯定還是走文藝清新的路子,特效少弄一點,文藝鏡頭多來點,也能差強人意了。是不是小準?”

司星準笑得沒心沒肺:“對對對,就是周叔這意思。”

司紅星微微搖頭,不過酒席上也不好說什麼,剛剛纔說了要全力支持自己兒子,算了,由他去吧,真是按老周的說法那樣搞,又不是賠不起。

然後就換了話題,氣氛又熱鬧起來,司星準敬完了一圈,才站起來對一桌的長輩道:“那各位叔叔伯伯,爸,媽,你們慢慢吃,我們另一邊還有一桌,耽誤太久也不好,那我們就告辭了。”

薛錦弦捨不得突然變得這麼乖的兒子,哪怕是鬼上身了都好啊!不由得問道:“小準,那你今天回家嗎?”

司星準笑着說道:“今晚我還是去爺爺那裡吧,明天,明天再回家看您!”

等到李君閣跟司星準出了包間走了一段,李君閣對司星準一豎大拇指:“高!實在是高!這演技,奧斯卡都欠你一座小金人!”

司星準一下子暴怒了,掐着李君閣的脖子:“啊啊啊!勸老子的是你,等老子聽完勸了說老子演的還是你!你怎麼不去死……”

……

望帝廳裡,老張對司紅星說道:“你這個兒子啊,靈氣嗖嗖的往外冒,我要有這麼個兒子,這睡着了都得笑醒啊!”

老周也說道:“今天老司可是破費了啊,老金這裡開兩桌,就我都得掂量着來。”

司紅星自打兒子走了就有些恍惚,這時才清醒過來說道:“哦,不是,那桌是他們自己個的面子,就剛剛同小準來的那位,叫皮娃的,聽意思今天是老金請客款待他。”

一羣人面面相覷,老周說道:“這不對吧?老金這裡可是要提前兩個月預定的,難道兩個月前,小司就知道自己能拿獎?”

司紅星一擺手:“不是,好像他在老金這裡可以隨來隨吃。”

一羣人更是驚詫,滿桌人連司紅星一起算上,都沒人有底氣說自己有這個面子吧?

……

不管那頭一桌人對李君閣的身份連猜帶蒙不明覺厲,只說這邊兩人回來,見已經差不多了,趕緊又跟金老一疊聲的感謝,讓他早點休息,這才告辭出來。

接下來兩天又是被接見又是被採訪,四個小時的路程,愣是在第三天晚上纔回到李家溝。

……

一番鬧騰過後,該怎麼過日子還是怎麼過。

二月初八,驚蟄。

今天是個大日子,烏金血米育秧的時候到了。

關於這個,吳志秋,大伯,妮媽媽還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吳志秋堅持走科學路子,水稻旱育秧技術想來上一波。

大伯,妮媽媽堅持認爲,李君閣是要走綠色生態路子,旱育秧技術雖好,但是其中不可避免要用到酸化劑,化肥,農藥,如果不用這些,旱育秧技術是否還能保持高效高產,誰也沒把握,因此堅持走傳統路子。

好在李君閣回來得及時,直接拍板,反正千畝稻田一千五百斤種子就夠用,李君閣備了兩千斤,丟給吳志秋三百斤拿去摸索,剩下的,全按傳統路子來,如果吳志秋能成功,那明年再視情況擴大。

正好農大李方教授和丁開來教授又來到李家溝,開始基地的前期準備工作,一看你們可以的,這課題一個個的往外冒,石斛小菌應用課題還沒拿下,綠色生態水稻旱育秧技術又冒出來了。

這個問題交給我們來,剩下的你們不用管了。技術成型之前,還是走老路子吧,累雖然累點,但是勝在穩妥。

於是就開始發穀子,壩秧田了。

妮媽媽檢查了李君閣扔豬圈上頭的兩千斤稻種不由得喜出望外,這皮娃可真是有心人,稻種比山上留的品質好了不知道多少,絕對是上百噸裡精挑細選出來的。

她可沒有想過這些都是來自李君閣在空間裡辛勤勞作所得。

還是傳統辦法,將稻種用石灰水浸泡消毒,然後保持溫度和溼潤,等到稻種‘開了粉嘴’,就能下秧田了。

傳統水稻秧田可比一般稻田要求高出很多,需要選朝陽的水田,水量不能太多,加入泥糞底肥後,犁田壩田,將田裡犁起來的所有稍大的泥塊全部人工打碎,重複多次後最後成爲滿田的泥漿,然後拿着扁擔下田,一邊刮泥,人一邊往後退,從一頭刮到另一頭後上田坎,中間開出走水的泥溝,這樣才能得到一片片鏡面般平整的秧牀。

這些都必須老莊稼把式來,只有這樣,秧苗育出來才能高矮平齊,利於後續的種植生產。

李君閣看着鄉親們在田裡辛苦的勞作,對吳志秋搖着頭道:“這也太辛苦了,志秋,看來育秧技術必須得搞啊,今年你的任務就是把技術弄出來,明年我們把育秧工廠化,好傢伙這樣搞一天,那腰還能是自己的?”

不過他也沒辦法,這上頭,自己完全幫不上忙。

幾天忙活,山腳下幾塊大田全部變成了秧田,每塊秧牀上還加蓋了塑料棚,用來保溫。

傳統育秧最大的敵人就是天氣,老時間裡一場倒春寒下來,前期工作就白費了,需要重來。

不過自打有了塑料薄膜,立刻就被中國農民應用到水稻種植上,直接將育秧工作提前進行。

等到倒春寒來的時候,秧苗已經足夠壯實,能夠抵擋降溫的不利影響,這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接下來就該捲揚機出力了,一堆堆的泥糞,被捲揚機提上梯田,連同碎掉的草葉一起施入梯田中,蓄上水,一個月後,就會得到肥沃的稻田。

小小一個舉措,讓以前最辛苦的挑肥上山的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減輕,大伯整天笑得合不攏嘴,對李君閣說道:“有了這玩意兒,再來一千畝都沒問題!”

見到秧田告一段落,李君閣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果樹上。

剪枝,修型,控制生長,保持矮化。

吳志秋拿着大剪刀,說是要將李君閣種在魚塘邊上的那些空間裡移出來的新老荔枝樹全給換成黛綠,差點沒把李君閣嚇死。

這事情還沒法解釋,李君閣只好說那些都是綠化樹,是自己裝飾魚塘用的,不圖它們長果子,吳老師你要着眼於大局,全村的果樹大業都等着你去操持呢,你別光指着我家禍禍。

氣得吳志秋白眼直翻:“老子這段時間都快忙死了,好不容易抽出點時間你還不領情,得,我去給王婆婆弄去!”

李君閣這纔將心放到肚子裡,又去蘭場檢查石斛長勢。

長勢再好,也要符合科學規律,這玩意沒一年時間不能育成成品,除了精心培育,就得耐心等待。

不過新育的石斛苗,也到了該移盆的時候了。

旺財叔這幾天將各種小農機都徵用了,就是搞培養土的事情。

大舅那邊忙死忙活,到現在送來了一千多個煤砂罐,送來時看了一眼蘭場,嚇得一句話沒多說直接回去招人加班了。

媽蛋聽皮娃說着沒覺得多厲害,到實地一看,這批苗子長起來,那還不得滿山滿谷!

林昭已經考上了研究生,之前丁開來想帶他,攻克利用石斛小菌種植天麻的應用技術,做好收尾工作,來個錦上添花。

李方也想帶他,研究碧波玉龍和五溪仙黃的伴生菌羣,給世界珍稀蘭花培育,來個雪中送炭。

是的李方教授已經在李君閣從空間中帶出來的兩種蘭花的栽培土壤裡發現了一些新的變異菌羣,他認爲搞清楚其中的共生機制,就如石斛小菇之於天麻,對蘭花養殖絕對是一個大突破。

於是林昭就糾結了,一個容易出成果,一個容易得名聲,還真有點不好辦。

回頭一看還在野化祖培苗的自家老爸,這才下定決心,跟着李教授搞蘭花,對丁教授也好解釋,我這是照顧我老爸的情緒嘛!

阿音這幾天也在糾結,獅子頭大黑豬找是找到了,可滿寨子就兩百來頭小豬,自家寨子養都還嫌不夠,山下怎麼顧得過來?

只好臉紅耳赤的拜託育爺爺,讓他在合適的時候督促大母豬和大公豬們加加班,這批小豬育成後也要留下足夠的種,今後這些長着怪模怪樣腦袋的傢伙,就是苗寨新款財神爺了。

在所有人的大忙碌,大辛苦,小愉快,小糾結中,李家溝的春天慢慢到來了。

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九百三十三章 閔鄉長買豬記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遊第七百四十三章 苗家婚禮第九百四十六章 窮達之間第一百四十四章 推磨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八百七十七章 荷葉風雞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同事重逢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柳樹鬼市第六百零八章 形勢倒逼第四百三十八章 總理爲你打CALL第一百七十三章 網店第八百二十九章 家禽場一百二十九章 麻頭的表演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毀童年第九十三章 山中雜談第九百七十五章 春天裡第六百七十九章 猴兒酒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紅吉羅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年夜第五百一十四章 寓教於樂第五百五十五章 來頭太大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一十七章 又見涼粉大叔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秀的榮耀第五百五十二章 伴郎伴娘第四十二章 首航第二百八十二章 押禮先生和知客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寓教於樂第八百二十八章 撈龍船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五十二章 拉塘網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二百章 得大解脫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有一個好苗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野餐第三十七章 品蘭第五百一十九章 燒炭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筍子宴第三十一章 調教第二百三十九章 鬥牛第七百零八章 遲到的百日宴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第九百七十三章 公益之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打無準備的仗第八百零七章 賓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蘭石盆景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蟾清嘯第四百三十三章 打米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見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龍功果第三百零一章 制藝交流會第六百零六章 產業鏈第一百六十章 照雞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一百零九章 良子丫頭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溝的女人和男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密室第八百零九章 迎接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八百四十七章 朱䴉第八百三十三章 種茶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見人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接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量衣服第七百九十三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誘人的裙裝第三十章 黃豆筍乾燉竹鼠第二百六十二章 盤龍黃鱔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筍子宴第九十七章 新村長第二百三十六章 龍日“唧擔”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德烈第七百四十四章 喜水喜魚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三百九十三章 耍心眼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五百章 日出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九百五十四章 釣魚餌第七百五十四章開機(爲貧道你猜啊盟主加更)第八百五十章 話題第一百零五章 玉龍溪第八百九十八章 抓鳥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賣茶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珠茶第六百七十三章 教小孩做飯第三百四十三章 導師和師兄又來了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族性格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