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薰臘肉

從神糖到出丁時間很短,只夠判斷一次,因此眼力和經驗非常重要。

只見奶奶喊了一聲:“乖孫,可以起鍋了。”

兩人開始一人拿着一個大水瓢,將熬製好麻糖從鍋裡舀出來放到旁邊的大盆裡邊。

奶奶又往剩在鍋裡的一點點糖稀灑上一些薑絲和橘子皮絲,這些等到冷卻後要剷起來,叫“糖鍋巴”,又一股焦糖的味道,還有點點薑絲的辣味和橘子皮的清涼,不光味道很好不說,還是治療娃子們咳嗽的良藥。

糖鍋巴李君閣都不敢多吃,不然家裡一羣小吃貨回來發現沒有糖鍋巴,會鬧的。

盆子裡的麻糖成蠟黃色,甜香撲鼻。

現在溫度還高,拉糖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正好趁熱做花生糖,芝麻糖和米花糖

這時候做豆腐的木頭框子就派上用場了。幾種糖的做法工藝上還有些小區別,比如芝麻糖是薄片,米花糖上要灑蜜漬桂花之類,不過總體來說都是將麻糖拌上主料,豆腐框子裡邊刷上油,將糖放進去壓成方塊,然後冷卻到一定程度拿出來切成小方塊就行。

這幾樣做好,接下來就該拉糖了。

這是憨包活路,力氣大才成,只能李君閣來。

絞起麻糖掛在磨盤上豎立的木棍上,手裡拿着一根擀麪棒子,向後一用勁,麻糖就被拉長了。

在將麻糖搭回去,再拉,反覆幾次,很快麻糖就上勁了。

上勁之後就要邊拉邊絞了,如此反覆,蠟黃色的麻糖裡邊的空氣越雜越多,顏色也越變越淡。

等到李君閣將麻糖拉得由黃變白,已經出了一身大汗,頭頂都開始冒出白乎乎的蒸汽了。

奶奶已經將撒着麪粉的簸箕端出來,接下來就該敲糖了。

將還有溫度的白麻糖拉成拇指粗的糖條放上二十來分鐘,待糖條變硬後用木棒敲成四五公分一段一段,裹上面粉就成。

這時老爸老媽也起來了,都過來幫忙敲麻糖。

不大一盆原糖,拉出好大一盆成品來。

李君閣拿起一塊放嘴裡嚼了嚼,笑眯眯地說道:“哈哈哈,還是當娃時候的味道!”

老媽笑道:“也就是你還有這閒心,縣城裡那麼多糖果糕點,非要自己做!”

李君閣笑道:“這可不一樣,以後村子裡說不定就會有專門的製糖人,這項手藝到時候肯定會受到遊客歡迎的。”

……

“二十三,把竈烘鑽”,今天是小年,全家人一早起來就開始徹底打掃衛生。

遍房遍屋,打掃乾淨,尤其是廚房,房樑,屋角,這叫“掃揚塵”。

塵通陳,把陳的掃去,迎接新的到來,這也是除陳布新之意。

中午晚上都吃乾飯、吃肉,尤其是要吃豬舌頭。

跟苗家吃糯米飯一個意思,乾貨可以堵耗子洞,明年耗子不會偷糧食。

呃好吧,其實有八個逗逼狗在,家裡好久沒耗子了,農村裡許久不見耗子,還怪想的……

豬舌頭這個習俗好玩,舌通塞,舌頭正是取塞耗子洞之意思。

理解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卻不能宣諸於口,舌在蜀州跟蝕是一個音,有消退,虧損的意思,因此不能說。

非要說的話,必須說成是“轉頭”,因爲舌頭在嘴巴里很靈活,叫“轉頭”也說得過去。

轉通賺,賺頭那就是好口彩了,祖先們爲了避諱真是操碎了心。

關於這個還有一個笑話,說是殺豬匠在肉鋪子賣肉,自家小孩過來一看:“哇塞!好大的舌頭!”

沒說的,扯過來啪啪啪一通揍,臨了還要認真教育:“這東西要說成是賺頭!賺頭!記住了!”

結果娃子第二天又來了,拿眼將案板一掃,舌頭已經被人買走了,於是就:“哇塞!今天沒有賺頭了!”

這就是打死都不冤了。

……

閒話扯回來,再說鑽竈烘。

鑽竈烘那是竈神爺的事情,傳說今天晚上竈神爺要從竈眼裡鑽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個家庭一年的情況的時候。

不走尋常路,竈神爺就是這麼任性!

因此家裡面子工作無論如何要做足,晚飯過後就要把竈頭清理得乾乾淨淨,菜刀案板之類的雜物全得收起來,不能留在竈臺上。

接下來將竈邊的竈王爺像恭恭敬敬取下來,貼上新的,表示給竈神爺換了身乾淨衣服,好光鮮亮麗地去天庭。

這個事情讓童年的李君閣很糾結。就算神仙能大能小,可是兒歌裡唱的“七不隆鬆,八不隆鬆,貓兒鑽竈烘,拉出來灰不隆鬆”。就算換了新衣服,這竈神爺到了玉皇大帝跟前還能看?

……

還要在竈臺上點上香燭,焚燒錢紙,擺上貢品。

意思就是這趟差旅費家裡給報銷,要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撿好的事來彙報。

頭天製作的麻糖一定要擺上,讓竈神爺嘴甜,想說啥不好聽的,被糖粘住了嘴也說不出來。

這一大通擺佈完,大家才能去睡覺休息。

等到了臘月二十七,就要趕緊薰臘肉香腸了。

四川臘肉的製作,其實並不複雜,也不知道爲啥沒能傳到北方。其實就是豬肉洗淨,自然放置一晚滴乾水汽,將川鹽、花椒、山奈、八角等香料粉一起炒熱炒香,然後用刷子沾酒,蘸上香鹽在肉的表面刷上一遍。

這是給肉殺菌,避免醃製時存在有害微生物。

然後用手抓起炒熱和勻的鹽均勻塗抹在肉上,並用力搓一遍,尤其是有骨頭的地方,更是要加大鹽的用量。

把肉一層一層的疊碼放在缸裡,如骨頭、大塊厚實的腿子之類一般放在缸底,讓融化的鹽水將它們充分浸泡醃製入味。

醃製三四天後翻面,加一點鹽,一般七到十天左右便可提肉了。

肉提出來放入開水洗燙一到兩分鐘,把表面多餘的鹽水洗掉,晾乾水份。

然後就可以掛在竈臺之上的橫樑上,讓平時燒柴火的煙氣慢慢熏製成臘肉了。

香腸則是釀好後掛屋檐下,晾一到兩週風乾得差不多了,掛到竈臺上方熏製。

不過要按照這方法,那要直到清明節前,才能吃到有滋有味的臘肉。

之前當然也可以吃,不過名字還只能叫鹽肉呢,就是因爲缺少了那股子煙燻味兒。

李君閣家裡有些特殊,奶奶是家族裡除四爺爺外最長的老輩,逢年過節好多城裡的親戚都要來看望,走的時候最好的禮物就是農家風味的煙燻臘肉和香腸了。

因此上要等竈臺慢慢薰可不成,必須在春節前就全部熏製好。

這就要用到專業設備了。

一大早起來,李君閣跟老爸一起動手,用薄板在樓頂釘出了一個薰棚。

薰棚就像一個巨大的箱子,頂部封閉了四分支三,留四分之一走煙。

豎着的四面有一面安上活頁,可以打開,底下留了一個比較寬的口子,是用來加燃料的。

另外三邊也不到底,留着七八公分高的小縫隙可以進氣。

裡邊訂上長釘子用來掛肉掛香腸。

然後用揹簍將臘肉香腸一揹簍一揹簍地背上來,繫上麻繩一層層掛好。

四面掛滿後,又用鋼筋將肉繩穿起來,像晾衣杆一樣將肉掛在裡面,這樣一次可以薰得更多。

不過不能太靠近中間,中間燒火溫度高,不注意燻肉就變烤肉了。

佈置完薰棚,麻頭卻飛了上來,好奇地打量着這個棚子。

司星準的技術團隊已經放假了,要初七之後纔回來,因此麻頭這幾天也放敞了。

一看李君閣跟老爸在自己的故居搞事情,就趕緊過來查看情況。

李君閣轟它:“一會兒煙熏火燎的,你跑來幹嘛?想成烤雞嗎?趕緊走!”

老爸卻笑眯眯地看着麻頭:“我們家的麻頭可能耐啊,能牧大雁,還能拍電視,三五不時的還能抓個野雞兔子給我們打牙祭,比你都能耐!”

這就是典型的親孫不親子了,李君閣翻着白眼懶得理他們倆了。

繼續幹活,接下來就是背上幾揹簍新鮮的柏樹丫枝、花生殼、鋸面子、秕殼,還有一些細柴上來準備點火。

先在棚子中間用細柴燒起一個小火堆,然後加上新鮮的柏樹丫枝,待煙火起來後,蓋上花生殼,然後將鋸面子、秕殼蓋上去,立馬濃煙滾滾。

一看這陣仗,麻頭立馬嚇得飛走了,本來還想着有啥好處的,卻原來是一頭會噴煙的怪物!

李君閣哈哈大笑:“我還當你真是孫悟空呢!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都不怕!”

老爸被逗得哈哈大笑,也跟着下去了。

李君閣將揹簍翻過來坐在上面,摸出一本史記,一邊看書一邊看火。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天,中間熄了一晚上火,等第二天晚上一打開棚子,一股煙燻臘肉的味道迎面撲來。

臘肉變成了一條條有硬度的肉條,上面全是黑灰,指甲刮開,瘦肉部分紅彤彤的,肥肉部分邊緣瑩澤透亮。

老爸老媽開始將肉取下來往樓下背,李君閣也揹着一簍下樓,到廚房裡爬上竈臺,將肉條排骨臀尖豬肝豬頭香腸一一掛上去。

奶奶笑眯眯地在門口看:“這才叫過年嘛!過年不殺豬不燻肉,年都過得不起勁!”

第七百二十八章 觀賞魚大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絲工科狗的劇本第六百一十八章 獵人之家第二十章 收集第九百一十四章 我們願意第六百八十一章 射箭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筍子宴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六十一章 嗨皮第九百零四章 競標會第八百一十六章 賀新春第九百六十章 還以爲有多難呢第五十七章 司星準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總裁助理第一百三十七章 棧道老鷹嘴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爺子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擡工號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樓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詞第六百四十九章 太亂了第一百四十章 遊方歌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七百一十七章 稻子傳說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龍功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總結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龍功果第一百九十九章 組培實驗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見人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撿到寶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絲工科狗的劇本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價荔枝第八十五章 鷹具第四百二十章 聊孩子呢第二百一十六章 飛劍鏡頭怎麼拍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九百二十八章 美食第八百章 三個臭皮匠不如諸葛亮第一百三十章 野餐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六百五十六章 考察站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黃棒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趣的小零碎第七百八十二章 聯合考察第十九章 野豬第十四章 葫蘆溪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六百七十三章 教小孩做飯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五百四十七章 儺技第五百八十八章 偷吃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九百七十二章 孔雀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廣告第七百九十章 玉鷹獎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上貓第四百六十一章海濱度假第五百四十章 開會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六百四十四章 白鯢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穀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三十一章 調教第五百五十章 桃子難摘第四百五十六章 烤魚 水桶第二百九十章 偷青第九百九十二章 趕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一章海濱度假第九百五十六章 雙中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麝場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四百五十七章 貝爺解說第一百四十章 遊方歌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一百六十二章蜜炙板兔第二十一章 趕場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懂科學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趣的小零碎第一百八十一章 溜索體驗第一百一十九章 藝術總監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三百二十八章 軌跡模擬第四百四十四章 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