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託付,梳頭

“皮娃,我管了阿音二十多年,沒當好這個爺爺。今天帶你拜過了我們苗家的祖宗神靈,就算把阿音交給你了。你們以後好好處,好好過,阿音有什麼得罪不知趣的地方,麻煩您想想她從小受過來的這些苦,多擔待擔待……”

育爺爺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兩個大老爺們,臉上都掛滿了淚水。

李君閣抹了把臉,說道:“育爺爺,我不如阿音,遠遠比不上,不過你放心,我保她一輩子平安喜樂!”

“阿音是你們寨子的寶貝,也是我們李家溝的鳳凰,我會一輩子珍惜她,愛敬她的。”

“現在的環境,總比先祖們剛到李家溝懸天崖的時候好上百倍千倍吧?也請您老放心,我們一定幹好!”

育爺爺笑着抹眼淚:“特麼的兩個大老爺們,這算什麼事?我就是有感而發,你們都是好娃子,看你們現在這個樣子,我還真沒啥不放心的。走,趕緊回家叫她們起牀,這年把寨家的不早點過,那寨子裡是要出懶人的!”

兩人這才收拾起心情,高高興興回到家中,育爺爺將李君閣拖回來的石頭放在堂屋東壁下,虔誠地供起來。

音爸爸去喚醒歐奶奶,妮媽媽和阿音,讓他們起來梳洗用餐。

此時天才剛矇矇亮,掛在屋檐下的畫眉開始嘰嘰喳喳叫了起來。

這天被叫醒的姑娘和年輕媳婦起牀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登上木梯梳頭。

李君閣見到阿音起來就拿着梳子上木樓,向上登了三級臺階,開始背朝樓梯面向樓板梳頭,梳完拿一根銀簪插好,又將落下的頭髮要細心撿起來捆好。

據說如此頭髮才能長得好,便於綰髻插簪子。

轉頭見李君閣在下面癡癡地看着,阿音展顏一笑,過來說道:“一大早跑了七八里山路,二皮你能幹了。”

新年說話就要有忌諱了,什麼“辛苦”“麻煩”之類的要注意一下,當然山道上育爺爺那通話是有感而發,不在其列。

李君閣伸手將阿音那幾絲秀髮接過,說道:“這個我貼身藏好,等待會兒塞我包包上的香囊裡。”

阿音微微一笑,也由得他。

ωωω ●ttκá n ●¢O

音爸爸又點燃鞭炮,高喊:“阿音,皮娃,過年了,快來吃早年飯!”

凍魚李君閣可是流了好久口水了,現在一嘗果然不錯,清淡中帶着香甜。

這一早上的要注意,不掃地,不倒水,髒水都盛一個大桶裡。

吃飯時也不能泡湯,不準吹氣。如果泡湯、吹氣,新的一年裡,就會發強盜水沖垮田地,刮過山風吹倒莊稼。

吃過早年飯,阿音跟妮媽媽挑着水桶要去“衫井臺”邊那口井挑水。

李君閣一把搶過妮媽媽手上的扁擔,說道:“我去我去,不對,家裡不是山泉水嗎?”

妮媽媽又將扁擔搶回來,笑道:“這是風俗,今天越早挑水,說明家裡女人越勤快,我們可得趕緊了,你先跟育爺爺去喝‘串寨酒’,我們隨後就來。”

喝“串寨酒”這也是苗家風俗,男主人先登門,一來同輩間祝賀新年,敘講一年來的勞動所得,二來是加強親戚鄰居之間的團結,以示來年各家五穀豐登,全寨團結和睦。

“串寨酒”男主人先到,女主人挑完水後參與。

從前,串寨不唱酒歌的,原因大概是同一家族互不嬉戲。

不過好多苗家寨子旅遊搞起來了,客人們來最樂意聽這些個,所以這風俗也在逐漸演化。

敬酒可有規矩,由家中女主人先從最老的輩份最大的或客人敬起,敬到最後一個人,那個人得站起來與敬酒的女主人一起喝交杯酒,否則,你就失禮了。

李君閣跟着育爺爺,那是哪家都能進。

好些人家都是相鄰幾家坐在一起,桌上擺着些乾貨滷肉之類,一起喝酒擺龍門陣。

一路走家串寨,李君閣都分不清哪家是哪家了,反正家家都是那麼熱情,這酒真沒少喝。

一路來到一個小敞壩,門口屋檐上掛滿了辣椒,幹玉米,還有就是香腸醬肉,院子裡也坐了不少人,看樣子都是周圍鄰居,在那裡喝酒耍笑。

見到育爺爺跟李君閣過來,一衆人都站起身來,“老把寨”“皮娃”的喊着,將兩人迎到席上。

育爺爺被推上首席,李君閣在側邊客座首位陪着。

育爺爺哈哈笑道:“阿巖,你們幾家昨天怎麼回事?這搶龍神怎麼搶到卯日去了?”

那個叫阿巖的漢子一邊剝着花生,一邊說道:“嗐!我家那皮猴子,聽寨老來說今年搶龍神提前了,越早越好,不知怎麼琢磨的,就將我的手機偷偷往前調了五分鐘!阿波快出來跟育爺爺拜年!看他怎麼教訓你!”

一個七八歲的娃子從堂屋裡跳出來,喊了聲“育爺爺好!”轉頭還跟自家老爸振振有辭:“是寨老爺爺說的越早越好,他可沒說兔日龍日!”

育爺爺摸着娃子的頭頂,說道:“乖,沒事兒!對了你們幾家又是怎麼回事兒?”

一箇中年漢子說:“別提了!我當時正一手拿着香,一手看着時間,明明還差幾分鐘來着,怎麼就聽着旁邊阿巖家鞭炮響了,這拿香的手就開始不由自主往引信上去,腦子裡直喊時間不對時間不對,可這手它就是不聽使喚啊!”

一羣人哈哈大笑,都說對的對的,當時就是這麼個情況!一聽鞭炮響,這手就不聽使喚了。

育爺爺笑道:“沒事沒事,這龍神沒搶到,財神給你們請來了,這皮娃大家都認識了吧?”

阿巖笑道:“哈哈哈皮娃可是真財神,那幾位鄰居這下可該不抱怨我了吧?”

李君閣笑道:“那就叨擾阿巖叔了,對了,阿音告訴你們沒?咱們寨子裡的娃娃今年都可以在盤鰲鄉去讀書了。如果成績好的,還能去縣城!”

阿巖笑道:“說了說了!這可是好事啊,還得謝謝你呢!”

李君閣笑道:“這裡頭真沒我啥事情,這是鄉里樑丫頭跟阿音的功勞,不過等開學娃子們坐溜索下山,我可以開車送他們去學堂是真的。”

大家都是開心不已,幾家人又說起串寨子的事情。

明天巳日,八溝鄉有鬥牛,又稱“牛打架”,大家都說要去看熱鬧。

一個老人說道:“說起我們最吃虧,每年最多就是參加下鬥雞,鬥畫眉,這牛一上一下幾十裡地,太折騰了!其實寨子裡的牛還是不錯的!”

育爺爺笑道:“總要給別人留點吧,年年鬥雞都畫眉,都是我們懸天寨拿頭採,整得人家都要沒興趣了。”

衆人又是鬨堂大笑,都說山上的禽鳥硬是要野一些。

這時阿音跟妮媽媽也過來了,跟衆人打過招呼,都去廚房幫忙。

阿巖對李君閣說道:“皮娃,阿音是我們寨子裡最出挑的姑娘了,你可要對她好啊!”

李君閣說道:“哎喲阿巖叔,這話你跟我說不着,阿音可是我李家溝的高層,你怎麼對老把寨,我就怎麼對阿音了,是不是這裡理兒?這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山上下來的妹子,都要壓着我這山底下的娃子一頭呢!”

這話算是給足了山上人面子,一羣老少爺們兒都聽得直點頭,笑得見眉不見眼。都在嘀咕這娃子本事不小,在女友孃家人面前卻照樣能夠做的小服得軟,自家回去是不是也要對家裡那口子好點才行。

在阿巖家敞壩裡吃過竄寨飯,育爺爺又領着一家人往回走。

明天要去八溝鄉串寨,今天要把鬥雞安頓好。

鬥雞沒有養在樓下,而是單闢了一片果樹林子,圍起兩圈籬笆來養。

每圈有一隻公雞,三四個母雞。

在兩棵樹間搭了個雞棚,這就是給鬥雞住的地方了。

一隻醜陋黑紅色的大雞呆在雞架上,目光兇厲瞪着李君閣。

李君閣笑道:“喲!還挺兇,信不信我把麻頭喊上來,分分鐘讓你唱征服!”

阿音撲哧一笑道:“二皮你講不講道理!拿遊隼跟公雞鬥,虧你說得出來!”

李君閣說道:“看看我家麻頭多漂亮,你家這雞長得,嘖嘖嘖……”

鬥雞和一般家雞不一樣,頭冠很小,這樣在打鬥時纔不容易被叼住,全身毛羽短小稀疏,骨架粗大,爪子尖利,嘴呈鉤型,一切都是爲了適應打鬥,相應的嘛這摸樣就醜得不一般了。

育爺爺道:“這是去年的雞王,叫黑金,欸你可別伸手!捱上一嘴就見紅。”

果然黑金一見李君閣伸出手指,立刻就從雞架上猛撲下來,彎彎的尖嘴對着李君閣的手指頭就狠狠啄過來。

李君閣笑道:“這名字一聽就是黑社會,看看我家麻頭,這名字多質樸!”

育爺爺說道:“這是南種鬥雞,兇悍得很,敢追着人啄的!這養鬥雞跟練家子練武一樣,從小就要練起來,中間手法多得很。”

李君閣說道:“哎喲我最喜歡聽這些個,育爺爺你趕緊給我講講。”

育爺爺說道:“這鬥雞啊,三分雞子七分養,主要工夫在調教,一般要在早春出殼,這是爲了趕上十月的‘頭竄’。”

“出殼頭天不食,第二天用涼白開和浸過水的小米拌蛋黃,我們成爲‘溼料’,第三天才試喂乾料雜食,這三天稱爲‘開口’。”

“開口後就精心飼養,每天晚上還要加一次餐,稱爲‘墊食’。”

“這早春雞屋溫度要保好,低了容易生病,高了容易導致骨頭不硬變型,等養到兩個半月,公母能用眼分辨的時候,就要立刻將公雞分開飼養,稱爲‘分窩’,防止打鬥。”

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七章 酸菜魚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一千零四章 後記第八百零三章 第一手資料第四百六十七章精鹽和芒硝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一百二十九章 麻頭的表演第八百二十三章 救援第六百九十四章 蘑菇怪池田第九百一十四章 我們願意第八百零四章 保護區第八百八十三章 一個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豐收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處得罪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實驗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子衍宗丸和金毛狗第一百一十六章 史上最無恥大魚榜第四百二十三章 匪夷所思的解決方案第五百三十章 最後一期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第一千零四章 後記第二百七十五章 掛墳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紅毛狗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積年老匪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頂第四百五十三章 《無人島》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有一個好苗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魚瘋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習相遠第八百八十六章 半成品樹屋第六百六十四章 老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有一個好苗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旺財叔的野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共進晚餐第五百二十七章 該蒸的蒸該炸的炸第六十五章 娃子們回來了第七十章 直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廣告第三百六十七章 開張管三年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聽政策第四百四十六章 共進晚餐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一千零四章 後記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八百五十五章 龍舟賽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星閣第五百八十六章 剪綵,檢查第一百零七章 日本人到了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六百零六章 產業鏈第六十一章 嗨皮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頂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七百五十章 橋板不見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白飛飛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三百四十一章 魚苗和放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敢找我這樣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小英和小東東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蟾清嘯第八百零三章 第一手資料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連槍第三百二十九章 丘老師和小格第二百六十章 炒田螺第六百六十九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渠了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溝的女人和男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小奶狗第三百五十一章 放生和齋飯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八百一十三章 百億產業第一百二十六章 領導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巴掌一紅棗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四百五十七章 貝爺解說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八百五十三章 展館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二百三十三章庖豬飯第二百七十六章 鄉下婚俗第三百三十章 桃花水母第三章 水路第九百一十六章 烤牀第七百三十九章 訂準第四百四十二章 稻種換麝種第七百六十三章 認真作弊第二百八十一章 掛紅鋪牀第三十七章 品蘭第一百零二章 路亞團抵達第三百九十二章 前人栽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