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

李君閣遞上帕子,哈哈笑道:“竹條鏢一丈七八的東西,除了田埂上,現在可還真沒多少讓您施展的地方。”

育爺爺感嘆道:“是啊,好些東西都快傳不下去了,能強身健體的那些還好,這種純粹的殺人功夫,現在誰還學這些個!”

李君閣說道:“育爺爺你不用擔心,只要我們好好想辦法,總能找到用武之地的。”

這時阿音也出來了,喊道:“阿爺,二皮,來喝皁角米了。”

回到堂屋,桌上放了幾個青花碗,裡面盛了皁角米桃膠銀耳羹,旁邊是一盤炸餈粑,一個紅糖碗,一個熟黃豆粉碗。

端起皁角米桃膠銀耳羹來打量,本該清白透明的銀耳羹,被桃膠染成了淺棕色,裡面的皁角米都成了半透明的,跟撕成小塊的鮮龍眼肉有些類似,舀一口放進嘴裡,清甜滑糯,皁角米還有幾分嚼頭,比單獨的銀耳羹口感更佳豐富了。

“嗯,好喝!不圖它美容養顏,就這味道本身也不賴了。”

又夾了一塊油炸餈粑,先在紅糖漿裡裹了一下,又在黃豆粉裡裹上一圈,放進嘴裡一嚼,黃豆粉混合着紅糖的甜香,再加上九里香白糯米打的餈粑的米香,外脆裡軟,美味非凡。

“哈哈哈,這個才頂飽,又香又糯,幾塊餈粑下肚,跑上半天山都不會餓!”

吃過早飯,李君閣從育爺爺那裡取來一把門套,準備到皁角樹那幾塊雞堂去布堂。

其實門套非常簡單,就是一個足球門一樣的鐵絲門,高度高過竹雞的高度就成,上面掛着一個個魚線製成的活圈,安放在竹雞的活動區域裡。

竹雞穿過門套的時候就會自動套進套子裡,由於圈子大小隻有大半個竹雞身子那麼大,腦袋可以過,身體不能過,竹雞就算被套住了。

竹雞被套住後越掙扎套子就越緊,最後就跑不了了。

門套簡單,但是布套子的地方就大有學問了。

雞類都有一個特點是愛成羣,一雄多雌,在山裡有自己特定的活動區域,一般是灌木細竹叢底下,有一些通道可以通往一些開闊地帶,這樣的開闊地帶下套方便,被跑山匠被稱爲“雞堂”。

一般有“林下堂”,“草間堂”,“靠石堂”,“貼溝堂”之分。

在這樣的地方下套,跑山人稱爲“布堂”。

每個跑山人布堂都有自己的一套,根據不同的雞種習性,以及不同的地形地勢,有u字陣,e字陣,梅花陣,八卦陣,亂山陣等不同的陣勢陣法。

帶着阿音來到林間,李君閣摘下一片竹葉,放在嘴裡拉直吹響,模仿出竹雞的叫聲。

這叫“引山”,雞類好鬥,山上的竹雞聽到自家的地頭裡來了別的竹雞,就會發出鳴叫,表示‘這裡有本大爺了,快給我滾!’”。

山裡適合做雞堂的地方很多,竹雞們會在雞堂之間來回的遷徙,有迴應的雞堂纔是竹雞最近的活動場所,在這種地方布堂纔會有收穫。

怎麼挑逗竹雞前來,也是有套路的。

春天是一陽復始的時候,竹雞開始繁殖的時候,這時竹雞鬥志最高,竹葉聲就要狂野,意思就是“不服,來戰!”

之後慢慢減弱,到了冬天,竹雞鬥志最弱,變得膽小不好戰,這時的竹葉聲就要短促,虛弱,意思是“我是小受,快來虐我呀!”

如果再按春天那樣吹,反而可能把真正的小受嚇跑。

吹了幾聲,果然昨日路過的一個雞堂那裡傳來了清脆的叫聲,那個雞堂附近有雞。

來到這個堂口,李君閣卻並不不急於下套,而是開始觀察周圍地形。

這一步也很重要,地形決定了竹雞的來向,堂向一定要避開溝坎等不方便竹雞前來的方向。

一隻雞被套住之後會驚得飛起,引得其它的雞四處逃竄,這個跑山人稱爲“衝套”。

如果把堂向布反了,竹雞從堂屁股後面來,衝套時雞全在陣勢外頭,那就哭瞎了。

到達目標地後,如果仍然無法判斷雞具體所在的藏身之處,此時切忌隨便布堂賭一把的心態,需要停下來觀察一陣,這個稱爲“靜山”。

李君閣靜了一陣山,又吹了一下竹葉,這招稱爲“磕山”。

不一會,細竹叢中響起竹雞的回磕的聲音,這下李君閣心裡就有底了,對阿音說道:“中午豬兒蟲跟二準有口福了。”

來到細竹叢周圍,發現林下草叢間有幾個通道,地面上有被爪子刨過的痕跡,有些草根處還有雞糞。

李君閣選了兩處有雞糞的通道,最準來路將幾個門套插成e字型,e字的開口對着通道的出口。

正常情況下,竹雞羣會順着e字開口進來,到達底部後開始四處衝套,除了原路返回的一兩隻,其它的多數都會落網。

退到七八米開外後,李君閣開始“放媒”。

所謂的“放媒”,其實就是安放誘餌,引竹雞入套。

老跑山的以前用的是雞媒,就是自家馴養一隻竹雞,要選愛叫好鬥的那種,裝在籠子裡帶上山,放在套雞的地方讓它鳴叫,吸引其它雞來鬥。

竹雞跟蜀州人一樣愛看熱鬧,一隻公的過來,後邊一般會跟着一個拉拉隊,少則三五隻,多的有十幾只。

也算與時俱進,李君閣昨天就在手機上下載好了好幾種竹雞的叫聲,導入到了育爺爺專門爲套雞買的mp3播放器裡邊。

這玩意兒被稱爲“電媒”。

將電媒扔在那裡磕着,李君閣跟阿音一起上坡。

翻過最高處,就能看到一條石板路,七拐八彎地通到山下一處看起來只有盤子大小的房屋集中之地,那裡就是八溝鄉。

看山跑死馬,雖然一眼能望到下頭,卻也是實打實的十五里山路。

兩人找了一處草坡坐下,依偎在一起聊天。

這時一個紅色的甲蟲爬進了盤子,那是李君閣的猛禽開進了八溝鄉。

“哈哈,他們來了。你估摸着他們多久能爬上來?”

山裡人睡得早起得早,看起來弄了這麼多事情,其實現在也才八點不到。

阿音採了一朵野花在鼻子前嗅着,莞爾笑道:“不知道,按豬兒蟲三步一歇的德性,估計得三四個小時吧。”

李君閣說道摸出手機給朱朝安打電話:“豬兒蟲,順着現在那條路進來,左邊估計是鄉政府的廣場,車停那裡就行。”

朱朝安說道:“靠,二皮你在哪裡?我怎麼沒看到你?!”

李君閣哈哈大笑,說道:“正前方,往上看,最高處,你看不見我,我可看得見你。”

朱朝安哀嚎:“你又套路我,你說到了八溝鄉走一段石板路就到,你嘴巴里的一段兒可真特麼長!”

李君閣笑道:“這是對你們臨陣脫逃的懲罰,按律當斬的,走段路算便宜你們了!”

朱朝安怒道:“等着!等我跟小準上來,我們掐死你!”

李君閣哈哈笑道:“那也得你們還有勁兒才行,趕緊啊,中午估計有竹雞吃,超過十二點不到,那就只有喝洗鍋水了!”

“誒誒,這個玩意兒仔姜泡椒爆炒啊!一定爆炒啊!只要你給我們爆炒一盤,我們就原諒你了!”

“趕緊上來再說吧!”

掛上了電話,李君閣就看到車停在了鄉政府前的院子裡,然後車裡下來兩個小小人影,背上揹包,開始往山腳石板路走。

李君閣對阿音說道:“阿音,坐在山頂上吹着涼風,看着這倆娃在下面嘿喲嘿喲的爬山,我心裡怎麼就這麼開心呢?”

阿音拍了李君閣一下,牽着他的手說道:“你就是幸災樂禍,走,回去看看阿媽中午準備做什麼好吃的。”

兩人在山路上走着,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阿音。”

“嗯。”

“以後我們如果手牽手,就並排走好不?你這樣我感覺是在遛狗。”

“啊,對不起對不起,山路走慣了,都是一前一後的。”

“沒關係,你看八溝鄉這邊,風景可比我們李家溝那邊差太多了啊。”

“嗯,不過人家可比我們苗寨富裕多了。”

“沒問題,等我們發展起來,肯定不比他們差,他們有的我們都有,我們有的他們可沒有。”

“嗯,就看我們的了,總有一天超過他們。”

“這目標太小,超過他們算啥!超過碧峰鎮,超過碧峰鎮纔算起步!”

“嗯,我就喜歡看你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樣子!”

“……”

回到家中,妮媽媽正在烙蕨粑。

蕨菜也是中國先民很久前就發現的食材,詩經中《草蟲》裡邊就提到過“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夾川可以食用的蕨類品種很多,可以一直從二月採到八月。

然後九月到次年二月還可以挖蕨根。

這玩意兒是碧峰山中很多野生動物過冬的口糧,比如野豬,箭豬,竹狸……

老時間裡生活困難的時候,山裡人一半的口糧也是它。

蕨根生長在地下一米深處,所謂“挖蕨根,三尺深,挖一鋤,哼一聲。”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將挖到的蕨根放碓窩中碓爛,濾掉纖維留下澱粉,沉澱後曬乾,可以得到蕨根粉。

蕨根澱粉可以做成蕨根粉條,蕨粑。

將蕨根粉調成糊狀,一勺一勺舀到鍋中烙成凝固的塊狀,就是蕨粑了。

老時間裡苗家媽媽烙蕨粑,苗家娃子守在鍋邊,拿着蕨粑粘糖吃,也是一景。

這玩意兒q彈軟滑,吃糯米餈粑長大的苗娃們很喜歡。

阿音對妮媽媽說道:“阿媽,他們可是已經到山腳下了,中午吃啥?”

妮媽媽說道:“涼拌折耳根,筍乾炒臘肉,竹蓀雞,蕨粑回鍋肉,菜豆花兒,還有你最喜歡的薰魚,還有就看皮娃能不能抓到竹雞了。”

阿音說道:“估摸着中午他們到了都皮裂嘴歪了,喝酒可不一定喝得下了,再給他們熬點血米湯吧。”

第七百零五章 望天鱔第一百零四章 網站框架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二十五章 瓶頸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學》又來了第一千零一章 八方支援第六十九章 又來一個胖子(大家繼續給力推薦推薦)第五百一十一章 笛子,音樂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九百八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遊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開始第七百九十章 玉鷹獎第三百三十七章 生病的小芷第九百五十九章 遊覽哥大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山過年第一百零二章 路亞團抵達第五十二章 拉塘網《李氏宗史?苗侗篇?育公傳》第五百九十章 粉蒸肉,滑滑肉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二百七十五章 掛墳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五百五十章 桃子難摘第八百五十六章 糉子第七百零三章 新居新熱鬧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格的爆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鵝腸草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四百七十五章 標準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子衍宗丸和金毛狗第五百七十八章 打壞東西第三百二十一章 它的名字叫啥好第七百一十一章 小煎雞,乾煸雞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殺豬第四百三十章 哥大五人組再次到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生病的小芷第八十章 巨物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族性格第四百七十一章魚卡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帶着老頭撿石頭第九百零四章 競標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血丫頭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五百七十八章 打壞東西第二百零七章 衣鉢傳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瘋狂的水獺第四百五十二章 杜卡迪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第四章 李家溝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三百八十九章 寧組長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習相遠第一百一十章 五溪蠻第一百零八章 斬竿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災第九百七十八章祭第五百八十九章 東西合流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車賽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傳片引發的討論第四十六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八百九十三章 快樂第八百四十二章 龍舟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對待妖精的態度第七百八十一章 表哥的想法第八百九十八章 抓鳥第二百五十九章 箐雞第五章 到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要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玩雪第七百四十章 雞卜第九百五十六章 雙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四百九十七章 蝦和田雞第四百六十五章鹽土生石灰碳酸鈉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八百三十一章 產仔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筍第三百六十八章 野餐第二百三十三章庖豬飯第三百一十章 我真的是說的家常菜第六十八章 水戰(繼續求票)第五百三十四章 葷豆花第三百七十二章 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