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後記

一年後,阿音生了個男孩,四爺爺取名叫雨新。

李君閣經常和自己的孩子在書房裡關上門嘀咕,連阿音都不讓看,說是啓蒙教育。

孩子聰明異常,經常坐在那裡靜靜地看着大家忙碌,時常帶上思索的表情。

奶奶是最開心的人,經常帶着小末末在村裡炫耀。

每到這個時候,細心的人們往往會發現,孩子的臉上,偶爾會帶上一絲無奈的表情。

三歲時,一天阿音在彈琴時走了一個音,李雨新指着琴譜上一個字,示意媽媽在那裡彈錯了。

阿音大爲驚訝,琴譜上的字是另一套體系,李雨新沒人教過卻能辨識出來,明顯大異常人。

這引來了海哥的關注,一次送阿瑟過來過年的時候,順便帶來了一個兒童研究專家小組。

經測試,李雨新的智商,竟然高達一百九十二!

這結果一出來,四爺爺和老伯直接剝奪了李君閣的教育權,由兩人悉心培養。李君閣樂得淪爲玩伴,只剩下揹着自家兒子跑山,釣魚,看動物的份。

這孩子的性格從小就沉靜,也讓李君閣時常抱怨:“子不類父,未知其可。”

四爺爺和老伯氣得白眼直翻:“李家溝要再出一個皮娃,那才真是要了老命!”

……

四年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論壇。

李君閣正在演講臺上侃侃而談。

“女士們,先生們,承蒙秘書長先生誠摯邀請,要我談談李家溝的發展經驗,我倍感榮幸。”

“李家溝曾經是一個閉塞的小山村,發展緩慢,偏僻而保守。”

“但是那裡資源豐富,人文氣息獨特而深永,傳統思想氛圍濃厚。”

“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和其它所有思想一樣,有起有落。”

“後人給它施加了無數的粉飾和點綴,因爲這些粉飾和點綴,曾將它推上神壇,也曾給它帶來過滅頂之災。”

“其實這思想究其根本,就個人發展而言,就是以‘孝’爲起點,培養自己的修養和品行,並通過學習,成爲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仁者’。”

“西方思想認爲,貴族之所以是貴族,不在於他佔有多少財富,而在於他具備多少責任心,承擔多少社會責任,這一點上,東西方的哲人是相通的。”

“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是爲‘仁者’,但是‘仁者’只是具備了幫助別人的能力和本心,具體如何‘施仁’,用什麼方法達到‘使民樂從’的境界,這是另一個問題。”

“這種反面例子其實很多,那些打着拯救的旗號,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人,招致抵抗甚至反擊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實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給我們提出過解決方案,那就是——‘仁者,愛人’。”

“何爲仁,何爲愛?”

“有能力幫助別人,也願意幫助別人,斯爲仁。”

“能力或者不足,但有親近之心,斯爲愛。”

“仁,容易流於高傲的施捨。”

“愛,容易變成依賴與祈求。”

“孔子的這個方案,要求仁者從思想上,將自己置於弱者的位置,以依賴和祈求之態度,去施行仁政。”

“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很多地方的扶貧和資助,施政者往往會給當地居民規劃出一個發展藍圖,讓居民們按照他們制定的發展道路來走。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常常忽略了一點,也正是因爲忽略了這一點,導致項目失敗,居民牴觸。”

“很多施政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其實還是另一種方式的高傲,把這當成對無能力者施加的一種施捨和憐憫,甚至將之變成一種強制,這就沒有將自己,擺在和居民對等的位置。”

“他們沒有想過,要居民放棄固有的生活方式,這對當地居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犧牲!”

“你做了慈善,居民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本身是一種對等的付出。”

“沒有任何犧牲是理所當然的,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解決問題。”

“只有深入到他們中去,成爲他們的一份子,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來思考;請求他們理解這種犧牲,用依賴和祈求的心態來尋求他們的信賴和支持;請求他們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勇敢地選擇另一種,這纔是‘仁者愛人’的施政方式!”

“李家溝的發展思路,就是依據這一條準則的指引。李家溝的發展方式,就是從村民們思想上解決問題,通過溝通引導和表率作用,讓居民們自發自願地選擇走上了現在這條發展道路,讓他們擺脫貧困,最終成爲一個個新的‘仁者’,成爲有能力有愛心,能學會這種方式,去繼續幫助別人的人。”

“很多人眼中,李家溝人直接跳過了暴發戶的心態膨脹階段,在擺託貧困後,精神同樣充實。富裕起來的李家溝小社會,依然和諧安寧。”

“人們在富裕起來後,沒有貪圖享樂,而是繼續提升自己精神修養。他們對此感覺不可思議,將這種現象命名爲‘李家溝現象’。”

“其實這是因爲,李家溝人富裕起來之後,心態反而更加謙卑,更加具備社會責任心,更加註重個人修養,操守和品行。這也是‘仁者愛人’這一思路的延伸和遺惠。”

“他們已經成長爲了新的‘仁者’,在走向富裕,獲得能夠幫助別人的能力的同時,也學會了用平等甚至謙卑的心態去幫助別人。”

……

十年後。

李家溝集團經過十年生聚,基礎事業從旅遊,農業擴展到生物製藥,環保,食品加工,高分子化學,信息工程……

外圍產業則擴展到花卉種植,網絡銷售,物流,服裝,高端工藝品,房地產……

哥倫比亞大學,被夾川人戲稱爲“李家溝子弟校就業前培訓中心”。

第一批子弟校畢業生,李雨多進入了信息學系;王美嫺進了經管學院;李雨鬆,物理系;敬子倫,新聞學院;馬翠如,統計系;王曉鬆,政治學院。

當然也不是全入了哥大,比如王曉柏,就去了伯林根大學,學習農業管理。

還比如王小剛和李芸秋,跑去法國進修藍帶廚師去了。

李雨新更是直接跳過中學和大學本科,以十三歲的低齡,成爲慕尼黑大學生物系最年輕的研究生。

這選擇讓李君閣莫名其妙,四爺爺和老伯,教出來的不是歷史專業,古代漢語,亦或者中國傳統哲學,細菌生物基因工程是什麼鬼?!

十五年後,李家溝董事會失望地發現,娃子們沒有一個願意回李家溝繼承家業……

十六年後,著名青年探險家阿瑟?馮?海因裡希,完成了單人太陽能空天飛行器環球飛行十圈的壯舉。

飛行器由哥倫比亞大學李家兄弟領導的天體物理小組和bm集團聯合建造,飛行分爲三個階段,首先由大型客機運送到一萬米高空,然後由火箭推送到預定高度,最後通過太陽能完成繞地飛行。

李家兄弟,物理新銳李雨鬆,信息學家李雨多。

同年,王美嫺在歐洲資本市場掀起腥風血雨,對自己的老師和長輩舉起了屠刀。

依達在併購同業的時候,不小心留下了一個漏洞,被敏銳的王美嫺抓住機會,利用李家溝集團的財政疏漏,轉移出了三百億準備金,在資本市場上通過槓桿放大到三千五百億,殺入只差最後一根稻草的亂局,直接將梅希安霍克集團連同其併購的同業將死!

最後三方達成妥協,同業依然被併購,梅希安?霍克集團資產規模擴大六百億美元,王美嫺成爲梅希安?霍克集團的重要股東,入局董事會,同時佔股百分之二十七!

這讓王美嫺理論擁有了五百四十多億美元的資產,同時她還摟草打兔子,在股價波動中從二級市場攫取到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財富!

梅西安·霍克集團相當於爲他人做嫁衣裳,而王美嫺,一舉成爲亞洲女首富!

之後將原始資本偷偷轉回李家溝集團賬戶,十五天之後才被凡梅嫂子發現!

因爲多了五十億利息!

世紀級超大規模併購案催生女首富!還是王美嫺!李君閣知曉後大驚失色。

將王美嫺召回來,問清楚來龍去脈後,不管聽懂沒聽懂先一通吼,然後動用了自己之後幾十年沒用過的宗法,跪祠堂!

接着趕緊打電話給依達道歉。

依達那邊反應卻非常奇怪,只輕輕地說了一句:“在商言商而已,跪完祠堂就讓美嫺過來吧,她現在已經是我們集團的重要股東了。二皮,這件事情沒有輸家,西方詭譎壯闊的資本市場,其實更適合她的發展。”

亞瑟也替王美嫺說好話:“保保,北冥有魚,其名爲鯤。化而爲鳥,其名爲鵬。你饒了她吧,美嫺她的確需要更大的舞臺,纔不覺拘束。”

按照誰受益誰就是陰謀家的理論,李君閣總覺得這裡邊有貓膩,而且貓膩還不小,不過以他可憐的金融知識,完全看不出來貓膩究竟在哪裡。

還是同一年,阿拉伯世界,崛起了一名年輕學者。

阿里木?拉赫曼,被譽爲當代最瞭解世界思潮的哲學家。

自幼的學養,加上天資聰穎,熱愛學習,使他最終成長爲東方思想體系,西方思想體系,阿拉伯思想體系的集大成者。

這也使他成爲思想成熟的政治家,在他的智慧斡旋下,對外讓阿拉伯世界重歸平靜,在東西方世界形象提升;對內則銳意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廣納人才,大舉進軍高端醫藥研究,生物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產業和環保新技術產業。

這也給他帶來了極高的政治聲望和社會影響力,“我們謙卑的少年智者”,是阿拉伯人對阿里木的稱呼,在中東即便是一個放羊的牧童,也掛着藏有他頭像的項鍊。

十八年後,還處於年富力強的易卜拉欣?拉赫曼,決意退位,在退位詔書中說道:“國有賢王,邁越前人。讓我可以安心退位,以後我只主管國內文化工作。”

二十年後,王美嫺出任梅希安?霍克集團ceo,集團英文名稱不變,中文名稱改爲美嫺?霍克集團。

其實梅希安和美嫺,中文讀音是完全一樣的。

同年,bm集團ceo,阿瑟?馮?海因裡希,與王美嫺舉辦了令世界矚目的婚禮,新娘婚服,出自享譽世界的華人設計師李涵秋之手。

二十二年後,著名生物學家李雨新,從李家溝幾處土壤中,分離出“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可以最大程度涵養水分,並通過快速的新成代謝,將貧瘠的土地變成富含有機物的土壤,而且還具備改良基因缺陷的作用。

李雨新也因爲這項重要成果,成爲當年諾貝爾生物學獎和醫學獎獲得者。

三十年後,阿拉伯撒哈拉沙漠,中國騰格裡沙漠深處,分別出現了兩處極小的綠洲。

在周圍沙漠的包圍下,綠洲裡依然發現了被少量降雨帶來並孵化,對水依賴性極強的兩棲動物和魚類。

這是超級細菌在八年時間裡發展出來的,環境學界將之稱爲“自生性綠洲”。

四十年後,李家溝集團已經成長爲龐然大物,產業遍佈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無數貧瘠的土地荒漠,在超級細菌改造下,成爲集團糧倉。

根據集團戰略,海洋生物科技,將成爲下一個發展方向。

四十五年後,世界各國開始大規模治理沙漠。

而由李家溝集團,bm集團,美嫺?霍克集團,阿拉伯王室基金會,幾方公共出資研發的大型空間探索飛行器“原始生命一號”,卻已經搭載着第四代超級細菌,朝着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環境的那顆行星——火星飛去……

(全書完)

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上過年第八百八十二章 比賽第八百五十三章 展館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連槍第七百六十章 紅菇湯第八百七十三章 羊癟湯(求一波票票)第四百三十一章 《憫農》第一百零三章 大鮎魚第二百零四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龍燈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二百三十七章託付,梳頭第六百五十章 風水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可以跑山嘍!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鬥碗第八百四十三章 汽鍋雞第五百八十八章 偷吃第三百五十六章 花弩毒箭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五百五十八章 主題曲第六百七十五章 鵝蛋金的煩惱第三百一十四章 考察六人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啤酒節第九百六十一章 鑽研精神第八百八十六章 半成品樹屋第五百九十一章 操弄人心閒話幾句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做飯第三百六十六章 蓋碗茶第一百七十一章 買鼠第四十章 暢談第四百零一章 拍婚紗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李氏宗史?皮公君閣傳》第九百一十六章 烤牀第八百七十八章 瘋狂的水獺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筍子宴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半年度總結大會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選第九百五十三章 休閒農業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一百五十章魔芋燒鴨子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八百八十八章 白飛飛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第三百八十章 蛙場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六十三章 水上樂園第五百零七章 水晶芋圓第五百三十二章 古代黑科技第二百八十九章 齋飯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四百六十五章鹽土生石灰碳酸鈉第三百三十九章 萬佳水產來人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三百四十七章 鵝腸草第五百九十七章 燒火龍第二十章 收集第七十六章 路亞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七百八十八章 製藥第六百三十二章 抓魚第一百一十二章 孫老第一百零二章 路亞團抵達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星閣第八百六十三章 小朱䴉第一百二十八章 總結第六百九十九章 孔子看不起農夫?!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一百二十九章 麻頭的表演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八章 祠堂第九百一十三章 追媳婦第五十四章 僞蘭花(求推薦!)第一百零七章 日本人到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樑(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五百六十五章 蕭灑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事兒太多也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 網店第九十四章 苗家英雄第九百九十五章 突降第八百八十九章 紀錄片不一定真實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穫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四十五章 廢墟第五百四十三章 敢找我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