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風車運轉的還算不錯,楊浩很滿意這個效果。
齊國目前的所在的區域其實並不適合風車的使用,只有冬季的這段時間,有足夠的風力能讓風車運轉起來,在其餘的季節只能當成擺設,風車這東西看似很有效率,然而實際上對目前的齊國來說,只能算是雞肋一樣的東西。
楊浩沒有浪費資源擴建風車的打算,而這唯一的風車他打算在下面安一個石碾子,用來加工一些豆製品,稍微改善一下齊國單調的飲食的文化。
“大王,這風車真乃利器,不用人力,只需要改一改下面的結構,便能日夜不停歇的轉動下去。”
衛讚歎道。
楊浩道:“我做出風車這東西,就是讓你們學習利用這天地間的力量爲我們勞作,如果我們把這風車的力量之源,換成河水,我們便能製作出更大轉動更快的水車。”
衆人聞言,心中頓時霍然開朗,這才明白楊浩發明這風車的用意。
見衆人一臉熱切的模樣,楊浩笑了笑。
“不過想要做成水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目前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如果你們之中誰能將這個難題解決,他便是我大齊之功臣,吾不吝封爵賜之。”
楊浩此話一出,不止是普通的工匠,就連官員們都大吃一驚。
爵位是什麼東西,衆人自然是知道的。
楊浩制定的禮儀與官位制度中,對此寫的清清楚楚。
目前的大齊除了楊浩這個大王之外,獲得爵位的就是力央這個三個跟隨楊浩南征北戰的軍官了。
而且爵位制度上很明確的寫明瞭,不限於大齊的官員,有大功者得之。
這也就意味着,不論是官員還是販夫走卒,只要有功於大齊,便可鯉魚躍龍門,成爲吃皇糧的尊貴之人。
軍功對於工匠來說太過於遙遠,而現在楊浩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對於每一個工部之人都是平等的,這如何不讓他們激動。
許多人心中已經打定注意,只要自己有空閒的時間就去研究那水車,尤其是那些參與制造風車的人,信心更是失足。
心潮澎湃之下,有種爵位已經攥在自己手中的錯覺。
而今天楊浩來工部看一看風車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齊國目前所發現的銅礦只有長安城附近的這一個而已,而且在不斷開採之下,已經日漸枯竭,如果不尋找到替代的礦脈,大齊將陷入無銅所用的尷尬局面。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楊浩希望工部不只是會些手藝的匠人,而是技能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楊浩打算從工部分出一部分人出來,專門從事尋找礦脈的工作。
而這尋找礦脈不限於銅礦,這個時代任何金屬都是有價值的。
金銀銅鐵鋁,這幾種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屬,齊國目前只有一種。
楊浩不滿足自己只能停留在青銅時代,這樣對他來說侷限性太大。
而且北方那個氏族,據他的瞭解已經有了向草原民族發展的趨勢。
而草原民族對於農耕的大齊來說,其威脅性甚至超過了中原的夏王朝。
如果現在不未雨綢繆,等到敵人騎着戰馬,揮舞着狼牙棒呼嘯南下的時候,自己不會像宋朝的樣,用天靈蓋去硬抗兇殘的敵人。
不過好在現在是亂世,而大齊雖然不產馬,但並不缺少獲取馬的途徑,不過和北方的氏族相比,數量要少一些罷了,而且有些馬,並不適合做戰馬。
但以齊國的目前的情況只能物盡其用,只要能跑起來的,都是戰馬。
爲了增強自己的實力,除了不斷的訓練士卒之外,更重要的是不斷髮展武備。
齊國軍隊現在的單兵裝備十分的簡陋,以楊浩的猜測,其水平甚至都達不到西周時期。
這樣的裝備如何能抵抗遊牧騎兵攻擊,楊浩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多金屬,如果這些金屬齊國境內沒有,他毫不介意發動戰爭,當一個掠奪者也在他的選項之中。
想到自己將騎兵提前了數千年帶到了這個世界,最後反而爲自己豎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楊浩心中有種說不出的苦澀。
當文明遇上野蠻,如果文明沒有壓倒性的力量,在對抗之中,文明的一方往往十分被動。
這一點數千年的歷史教訓,無不鞭策着楊浩一刻也不能懈怠。
他不想成爲被女人咬斷下體而憋屈死去的蠻族酋長,如果想要成爲那樣的人,憑藉大齊現在的力量,只要不惜代價的全力擴張之下,周邊的氏族方國更本擋不住自己兵鋒。
他要的是一個能夠傳承下去的帝國,流傳千古的文明,而不是在人類文明史上曇花一現。
楊浩將自己的要求說了出來,做爲工部尚書的衛自然是舉雙手支持的,表示三天之內就將工部下轄探礦司組建起來,並將人員名單以奏章的方式遞與楊浩案前。
對於這個憨厚的中年工匠,楊浩還是很認可其能力的,當着其手下的面,很是稱讚了衛對於大齊的貢獻,衛自然不瞭解什麼叫做作秀,楊浩的一番話說的衛感激涕零,自己能力得到了楊浩認可,讓他覺得比什麼公侯伯子男的意義大太多了。
衛雖然不知道簡在帝心這個詞,但其中的道理衛也是做官兩年之人,知道被上位者委以重任是多麼重要。
大齊現在人才輩出,衛有時候也會感到威脅,不過今天有了楊浩當衆的表態,那就說明,他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撼動的。
楊浩除了是齊國的大王之外,在工部官員的眼中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普天之下最好的匠人,今天楊浩好不容易能抽出時間到工部這個髒亂之地,工部官員們如何不希望能夠得到他的親自指點。
只不過受限於官職與身份,只能將目光集中在衛的身上。
衛也知道自己這些下屬的意思,對楊浩恭敬道
:“大王,今日臣斗膽請大王能夠爲吾工部上下一解勞作中疑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