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

“三位先生,你們的申請書我已經很仔細的看了一遍,說實話,我對你們研製的產品很感興趣,當然,我本人對任何新奇的東西都是十分感興趣的,所以,你們需要給我找一個理由,或者說你們怎麼能夠保證我的投資回報呢?”在上海臨時設置的辦公室內,姚興華接見了在後世有着“汽車之父”,。

“尊敬的總督大人,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的朋友,對您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我們會面表示最誠摯的感謝。”,使用一個不同於英國紳士慣用的姿勢,向姚興華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後,接着說道:“總督大人,想必您也知道,我們再來到中國之前,就已經開辦了屬於自己的汽車公司,當然,它不是很景氣,不過我們的產品還是受到了很多客戶的熱烈追捧。而且,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汽車已經成爲一個熱門的話題,大家都在討論它,都想親眼看一看的樣子,都想親自駕駛它。所以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的產品可以得到量產,我們就一定會獲得成功的。”

雖然早已經決定投資汽車行業,可是爲了給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姚興華還是耐着性子,和眼前這三位汽車業的巨頭,打起了拉鋸戰,“本茨先生,說實話,你的話確實深深地感染了我,可是據我之前所瞭解到的資料顯示,你在德國開設的那間工廠,所生產的那種有三個輪子的“不需要馬拉的馬車”,銷量非常的不好,爲此,你的工廠遊走於破產的邊緣,恐怕這也是你結束那家工廠,隻身一人來到中國,來到我這裡尋求新的發展的主要原因吧。”

當姚興華毫不留情,,頓時讓剛纔誇誇其談,神采飛揚的德國人沒了精神,不過爲了自己的理想和熱愛的事業,,因爲在他看來,獲得眼前這位年輕的中國高官的支持,可能是他這一生最後的一次機會了。

,打算在此遊說的時候,姚興華卻搶在他的前面,搶先開口道:“不過,就像我剛纔所說過的,我本人對任何新奇的東西都是十分感興趣的,所以,就算這個產品風險很大,我還是打算嘗試一下,當然,爲了保證我的投資安全,我還有幾個條件,如果你們能夠答應,那麼我想我們就算是談妥了,如果你們不答應,那麼我會覺得非常遺憾的。”

“總督大人,您作爲我們汽車廠唯一的投資人,無論你提出的是什麼樣的條件,只要它不是太過苛刻,我想我和我的合夥人都會答應的。”原本已是滿臉絕望之色的三人,在聽到姚興華仍然願意給他們投資,以興辦汽車廠的時候,失去的精神頭,立時重新找了回來。

“我的條件其實很簡單,首先汽車廠必須全部聘用中國工人,這其中包括技工、技師、甚至工程師,如果現在找不到合格的,那就慢慢培訓,第二汽車廠爲兩江的企業,必須遵從兩江總督府的命令,一切以兩江的利益爲企業的最終利益,不得作出不利於兩江的決策,第三從今往後,汽車廠研製的所有新技術、新產品,其所有權均歸汽車廠所有,不再是你們當中某一個人的私有財產,以上三條,你們都能同意的話,我會拿出五十萬兩白銀,外加面積千畝的空曠土地作爲汽車廠的廠址。”

“五十萬兩白銀,哦我的上帝,我沒有聽錯吧?這可幾乎相當於二百萬馬克。總督大人,您不是在開玩笑吧?”,一箇中國zf的地方最高長官,僅僅可以因爲感興趣(,在古老而又腐朽的中國,會有人明白汽車對於未來的意義),就拿出五十萬兩白銀來作投資,由此可以想見,整個中國該有多麼的富饒,看來再來中國以前,讀的那本《馬可波羅西行紀》還是有些根據的。

在中國的官場上,自己說,尤其是向姚興華這般位高權重的人說的話,被別人所懷疑,那絕對是對說話人極大的污辱。好在姚興華雖也做了一年多的官,官也不算小,可一直以來都是深入到最基層,走在洋務工作的最前線,始終沒有機會與那些高官顯貴接觸,也就沒有染上中國官場上的那些臭毛病。

所以,,進而不敢相信,也並不生氣,只是笑呵呵的答道:“以諸位所知,是我兩江大一些呢?還是你們德意志大一些?”

面對姚興華莫名其妙的提問,三人一時都有些弄不明白,這個問題和投建汽車廠有什麼聯繫,,搶先回答道:“若單論土地面積的話,自然是總督大人治下的兩江幅員更爲遼闊一些。”

“那麼請問諸位,在你們德意志,你們的皇帝陛下可有食言的時候?”

“我皇陛下,向來都是一言九鼎,從未聽說有過言而無信的時候。”

“即使如此,一個小小的德意志皇都未成有過言而無信,那麼諸位憑什麼會認爲,本官是在開你們的玩笑呢?”——

本來計劃今天更新兩章的,不過小弟下午偷懶,睡了個下午覺,一覺醒來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鐘,實在是來不及寫完第四十章了,只得在明天,補上了!:)

第十六章——拜見張之洞(二)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一百零六章——濟南會戰(二)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八十三章——朝鮮東學道(中)《馬關條約》全文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銀子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下)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六十八章——英國的抉擇(上)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第九十五章——行長盛宣懷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檢討書第八十二章——後續效應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一百章——來自民間的聲音第三十六章——兩江上海科技園區第五章——初來乍到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一些話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十章——意外橫財第二十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一)序章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序章《馬關條約》全文第二十七章——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零六章——濟南會戰(二)第九十章——上海博覽會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七十八章——進入濟南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一百零六章——濟南會戰(二)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九十六章——“南中國王”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第一百零五章——濟南會戰(一)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四章——提前準備第五十二章——新軍擴編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尾章第四十八章——拜見岳父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十六章——拜見張之洞(二)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檢討書第三章——行動計劃第五十九章——美國人海趣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第三十一章——兩江銀錢製造局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一些話第五十二章——新軍擴編第二十三章——兩江總督(二)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八十章——南京合約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六十六章——瓊州佈防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檢討書第九十五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下)第十章——意外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