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次親政(求收藏求推薦)

大太監韓贊周有些發懵,他覺得越來越不認識眼前這位皇爺了,三天前他不是縱酒,是摟嬌抱美,根本不理朝政,如今這場病剛好,便擺出一副不近酒色只近花的模樣,接着申斥兵部尚書史可法,現在還要親自批閱奏章,這是他心血來潮要效法先賢做一個勤政親政的君王嗎?

韓贊周滿心狐疑,動作卻不敢慢,很快領着一幫小黃門搬過來一大摞奏摺,放到了朱由崧的龍書案,然後小黃門退至宮門外,和宮女們在外面侯着,宮室裡只留下韓贊周在旁邊小心地伺候,兩隻眼睛偷偷地盯着朱由崧的一舉一動。

其實韓贊周猜錯了,朱由崧不是宣告自己從今天開始要做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朱由崧甚至認爲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也沒什麼沒好,一些循規蹈矩的日常事務完全可以由他們代勞,要不國家拿這麼高的俸祿養他們幹什麼,他可不想學崇禎,狐心孤疑,剛愎自用,事必躬親,每一道奏摺都要看看,每一件事都要過問,別說戰亂年代,是平和盛世,這麼大一個朝廷每天得有多少事情,那不被累死纔怪呢。

他現在主要是得適應皇帝這個角色,得應對接下來的對他來說尚屬第一次的早朝,與其說他要勵精圖治,倒不如說他正在謀求自保,而且韓贊周說的這幾道摺子一個一個重要,可不能由着這些閹人的性子瞎折騰。

朱由崧首先拿起了擺在最面的一道奏摺,看習慣了二十一世紀的印刷體和簡寫體主要是白話的他,感到有些彆扭,還好他是史生,言學得不錯,要不盡管這真筆正楷的奏摺,卻是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古語,還真不好看懂。

韓贊周在一旁躬着身子,偷偷地注意着朱由崧的表情,朱由崧看了三遍這道奏摺總算看明白了。

這是太常寺卿李沾彈劾禮部尚書姜日廣的摺子,其實還不止彈劾姜日廣,連吏部左侍郎呂大器也捎帶了,說的是半個月前擁立新王的事,二人當初並不贊成立弘光帝,而是看好潞王朱常芳,李沾抓住此事在奏摺痛沉他們二人對陛下不敬,有不臣之心,筆犀利。

朱由崧看着看着,嘴角現出一絲冷笑,豈止是姜日廣和呂大器二人不贊成擁立自己啊,當時這些朝堂大員又有幾個贊成的?史可法、馬士英、東林黨包括雄居淮安的劉澤清在內,哪個不是隻從自身利益出發搖頭否定自己,只是後來盧九德聯繫了三鎮軍閥木已成舟,這些人趕緊見風使舵包括劉澤清在內纔不得不擁立自己,是這功不可沒的三鎮軍閥目的也不純,他們完全是爲自己升官發財着想。

朱由崧又注意到這道摺子的日期更加確認這是一道帶着濃厚政治目的的奏摺,無論是李沾寫這副摺子的日期還是通政司遞往司禮監的日期均是同一天,也是昨天。這個李沾早幹什麼去了,現在纔想起彈劾起這二人來了?

那麼假設姜呂二人被彈劾倒,獲利的是誰呢?史可法的兵部尚書剛剛遭貶,很明顯受益最大的是大權在握的馬瑤草了!

根據前生的見識和後世的知識,朱由鬆立馬看透了這道摺子的本質用意。

自己要沒猜錯的話,這個李沾肯定是馬士英的同黨,也是說,這道摺子是馬士英暗指使他寫的。

想到這裡,朱由崧把這道折重重地扔一邊去了。給韓贊周的感覺是,朱由崧動怒了,兩天後的早朝姜日廣和呂大器肯定得吃不了兜着走,早已經暗和馬士英勾打連環的韓贊周心竊喜。

朱由崧又拿起了第二道摺子,這是保國公朱國弻推薦鳳陽總督馬士英爲兵部尚書的摺子,聯繫到第一道摺子,馬士英的用意更加明顯,倒是這個權勢赦赦的保國公,既然也姓“朱”,說明他出身皇室,卻又是東林黨成員,現在又被馬士英買通,可見是個地地道道的無節操無骨氣的大臣,後來他背叛祖宗投降野豬皮也不足爲怪了。早晚得收拾這個傢伙爲自己立立牌坊。

看到這裡,朱由鬆也是一陣冷笑把這道折直接甩了,這下旁邊的韓贊周捉摸不透他的主子是何心思了。

下面的兩道摺子,朱由崧看得神思凝重,時而點頭,時而搖頭,這便是戶部尚書高弘圖和左都御史劉宗周的摺子,高弘圖在摺奏了八件事實爲八項新政舉措,可概括爲移蹕都,進駐山東,無論這些新政可不可行,憂國憂民之心躍於紙,這是朱由崧點頭的原因。

至於劉宗周彈劾四鎮總兵的摺子,朱由崧也認真地看了一遍,劉澤清、高傑、劉良佐、黃得功,四個人擁立這副軀體登基之後,以從龍元勳自居,踞功自傲不可一世,在各自的領地爲所欲爲,財政收入拒不交,大肆揮霍,特別是這個劉澤清,對面的清兵要殺過來了,他一不修築工事,二不練兵,而是大興土木修築宮殿,狎妓氾濫,醉生夢死。

對這四鎮軍閥,在穿越前朱由崧有了解,歷史朱由崧之所以只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可謂是曇花一現,最關鍵的因素是這四個軍閥。因爲擁立前,朝堂各派爭得不可開交時,是他們帶着軍隊氣勢洶洶地把朱由崧接到了浦口,使衆人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但是清軍壓境時,他們卻結黨營私,懷私觀望,然後拒戰的拒戰,投降的投降,致使弘光帝被手下揹着獻給了韃子。因此對朱由崧來說,這四鎮軍閥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沒想到這幾個傢伙史書記載的更甚,看來整頓完朝堂得趕緊收拾他們!

朱由鬆這樣想着,又拿起了劉澤清的摺子。劉澤清疏請求改元,並奏請赦免放還原任輔臣周延儒被抄作軍餉了的髒款,看清之後朱由崧也直接甩了,這傢伙太荒謬了,改元不改元也是你一個帶兵官該考慮的事嗎?劉宗周說他蓄養美妓寵侍四十餘人,大肆興建府第,規格如王府,簡直成了二號天子了,在崇禎時他不聽朝廷,如今更是有恃無恐,如此欺朕,實在是可殺不可留!

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863章 清軍退守寧遠城(一更)第96章 他跑不了!第94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更)第659章 石門橋大捷第618章 對陣李定國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40章 不剷除奸黨決不回宮第291章 武昌和宜昌光復第146章 閻應元大戰劉良佐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483章 大順軍來了使者第391章 劍削祖大弻(二更)第267章 漢奸不好當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449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4)第795章 狩獵(三更)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713章 厲害的施琅第9章 第一次親政(求收藏求推薦)第792章 大明遠征軍訓練基地(三更)第740章 中荷大海戰(5)第30章 十日之內必取奸佞首級第839章 嬋妃侍寢 (三更)第210章 對付東林最有效的辦法第445章 班師還京(二更)第109章 大事不好了!(一更,求訂閱支持)第156章 綠柳山莊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180章 嬌客竟然是皇上第856章 考驗李自成的時候到了(五更)第584章 大西軍受阻第61章 是啓用史公的時候了第714章 山賊的條件第188章 劉澤清接旨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第464章 十萬雪花銀第462章 第一個客人(2)第489章 破陣救人(4)第61章 是啓用史公的時候了第684章 半斤八兩之才第366章 漏網之魚第613章 移駕夔州城第743章 中荷大海戰(8)第147章 御營初顯威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175章 欺負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93章 御營就是爲爾等準備的第839章 嬋妃侍寢 (三更)第740章 中荷大海戰(5)第693章 難以琢磨的朱由崧第198章 劉澤清喪命第165章 洪澤湖大戰第904章 孝莊之死(二更)第378章 一氣范文程(二更)第68章 挑戰第423章 智取真定府(下)第76章 黃得功接旨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96章 他跑不了!第633章 金蟬脫殼(下)(五更)第395章 五馬分屍(二更)第25章 用人不疑第384章 血戰三河鎮(二更)第327章 戰多鐸馬萬年負傷第73章 大戰黃得功第274章 萬馬千軍中的孤家寡人第532章 潼關大戰(5)(三更)第380章 平西王成了平鼻王(一更)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第581章 李過遭擒第12章 早朝第933章 克倫威爾用兵(二更)第25章 用人不疑第366章 漏網之魚第398章 肅親王爭功(五更)第671章 打人不打臉第68章 挑戰第307章 吳三桂中計(2)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761章 活擒韋麻郎(五更)第771章 勞動教養(二更)第316章 王爺有不同第546章 朕也有條件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339章 報捷(三更)第644章 攻進成都第186章 劉澤清帶“病”迎駕(三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1)第299章 鰲拜陷陣(下)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113章 中計(2)(五更,再次感謝海冬青的打賞)第523章 九劍一劍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