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如此剿賊

高弘圖既爲閣首輔,又爲兵部尚書,朝出了判臣要領兵造反,派兵征剿責無旁貸,而且他心已經有數,那是讓黃得功出兵,圍剿劉良佐的人馬。

換句話說,有沒有皇,只要有內閣,國家機器照樣運轉。這也是當年挺福派和倒福派黨爭的原因之一,擁立朱由崧登基的四鎮軍將是爲了從龍元勳這筆大買賣,而反對朱由崧登基的東林黨則是怕朱由崧當皇后找他們秋後算賬,其實至於皇是否賢德,無關緊要,他們把皇當成擺設,無論誰當皇只要不妨礙他們的權利,全都無所謂了。

也是說,朱由崧只要一句話授他高弘圖全權處理此事,或者沒有朱由崧,他們完全可以將此事處理好。之所以請示,也是走走程序,這當然是以高弘圖爲首的內閣諸臣的心理。

然而完全相反,朱由崧跟他們想的截然不同,不可浪戰,放賊人進來,那是不要胡亂打,不要盲目地鏖戰,將劉良佐放入京畿之地,這可以嗎?十萬大軍衝擊京師,萬一有點什麼閃失,可怎麼得了?半年前北都淪喪,現在南都再出事,大明朝豈不是徹底完了?

因此高弘圖覺得皇的腦子進水了,驚愕地看着皇,那意思是怎麼能如此剿賊?

朱由崧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將劉良佐的人馬地全殲,他現在完全有這個實力,甚至京師的部隊不動,只要黃得功和河南的人馬足矣,十幾萬大軍一收,劉良佐部必然全軍覆沒。

但劉良佐的人馬跟高傑和黃得功的人馬一樣,既不是流寇,亦不是東虜,都是天朝的兵將,是吃着朝廷的俸祿成長起來。那可是十萬兵將啊!

雖然劉良佐造反了,但十萬大軍並非都是反賊,相信他們當有相當一部分兵將,主要是廣大的基層軍將,是迫於無奈,是命難違,只是奉行軍令,或者受了蠱惑,僅此而已。

大明朝耗費了多少銀兩和心血才培植起來的人馬,要一刀切地全都剿滅,這不是在幫流賊和東虜的忙嗎?無疑是愚蠢之舉。

作爲一個穿越者,不但要有前瞻性,預見性,還要把控全局,明辨事非。朱由崧要下活南明這盤棋,不能只顧眼前,儘量減少殺戮,迫降這部分人爲帝國所用,纔是智者所爲,也纔是真正成功的削藩。

另外,他也想借此機會,順便讓那些內閣諸臣東林黨們看看,他違規提拔的江陰三公究竟是不是唯纔是舉。

爲了讓這位高閣老心裡敞亮一點,朱由崧又解釋道:“劉良佐判逆朝廷,派黃得功征剿,也無不可。只是殺賊一千,自損八百,此最多是下策。倡平伯之兵馬,亦是我大明之兵馬,衆賊不於等全賊,朕只殺該殺之人,誘敵深入,斬殺主謀,協從者可以不問,只要還願忠於朕,忠於大明,朕可以開一面。”

高弘圖聽到這裡,明白了,皇並不打算將劉良佐這十萬人馬一舉全殲,而是殺一部分罪大惡極者,剩下的迫降仍爲天朝所用,但覺得皇有幾分幼稚了,這些人既然跟着劉良佐造反,能輕易投降嗎?這無疑於虎口拔牙!

因此高弘圖往施禮道:“陛下寬仁,堪堯舜,老臣折服,然而微臣以爲,放劉良佐入京畿重地,無疑於引狼入室,京營兵有限,一萬水師也是多年未遇戰事,萬一抵擋不了劉賊的十萬兵鋒,豈不是弄巧成拙?大明偏安東南,人心向背,可不能再折騰了。”

“卿有些杞人憂天了,京營兵有六萬,有江陰三公掛帥,朕的御營也訓練了這麼多天了,以劉肇基之幹練,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莫說有賊十萬,是百萬又何懼哉?不必多說,立即擬旨!”

高弘圖看朱由崧龍意已決,只得領旨:“微臣遵旨。”

提起江陰縣來京營兵任職的那三位,高弘圖更加沒底氣了,本是縣城的三位小吏,抓賊捕盜,閻應元他們或者有些建樹,但要對付劉良佐的十萬虎狼之師,豈不是笑談!再說御營,剛成立不滿一個月,現在還在西山凹訓練,新兵期還沒過,劉肇基再怎麼幹練,又會有何作爲?如此下去,京師危矣!

高弘圖離開皇宮搖頭不止,但回到內閣,仍將旨意擬好,送逞司禮監批紅之後發往兵部,然後一屁股坐到內閣太師椅,長吁短嘆起來。

視線再回到壽州一帶。

準備了三天之後,三路大軍響炮三聲,反穿軍衣,表示他們已經造反了,以示與朝廷的軍隊劃清界限,分三個方向向南京殺來,三路大軍共七萬餘衆,聲勢震天,如狂濤巨浪。

果然不出劉良佐所料,他的三路大軍剛一行動,那邊的黃得功便有了反應,按照朱由崧的旨意,徐州、都鳳陽和滁州等地,黃得功早已經佈下重兵。

得報後的黃得功咬牙罵道:“果然是亂臣賊子,陛下看得真準,可殺不可留……”

但黃得功罵着罵着又有些泄氣,原因是前兩天黃得功又接到了朱由崧的最新指示:不可浪戰,放賊衆過去。

黃得功覺得也有懵,當初皇讓自己在徐州、滁州和和州三地布重兵,說得非常明白,是防內賊的,如今賊兵至,怎麼又不讓打了?放進賊人過去,過了臣的防區可是京畿重地了,難道要將賊人放到京師不成?豈有此理呀!

但是聖命難違,黃得功只得按旨而行。

於是,給人的視覺效果是,沿途黃得功的人馬一擊即潰,有些甚至望風而遁,鳳陽之兵和塗州之兵,受到臨淮和陳杞兩路兵馬的牽扯,也不敢妄動,劉良佐的三路大軍勢如破竹,沒幾天便殺到京畿附近,劉良佐的路軍渡過長江,虎踞龍盤的南都近在咫尺。

這麼快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劉良佐當然有些得意忘形,甚至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怪花馬劉淺薄,一輩子也沒打過這麼順的仗,幾乎是兵不血刃,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在劉良佐沒想到之餘,內心裡對黃得功的威名大打折扣,如今京師在眼前,左右兩翼的東路軍和西路軍也不負所望,此時也殺過長江,三路大軍接近八萬人馬對京師形成合圍之勢,看這意思,一股作氣拿下帝都亦不是沒有可能。要知道如此,老子早興兵了,何須等到現在?

不過此時劉良佐的內心深處有一絲隱憂,那是直到現在沒有得到熊州的祖大壽和他胞弟劉良臣的音訊,按照約定,他們興兵率兵南下作爲後援,壽州和臨淮之兵加以策接應,此時他們應該拔取睢州和歸德,尾隨而至,那樣攻取帝都,擒殺昏君,愈發不在話下,可是怎麼毫無音訊?

第314章 此計還沒完第206章 比箭(上)第868章 寧遠之戰(上)(三更)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第367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第143章 讓朕等得好苦第283章 強渡長江(5)第556章 親征大西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169章 條件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178章 潭水情深第607章 車弓陣第283章 強渡長江(5)第329章 阿濟格敗退(下)第936章 3000破8萬(二更)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685章 苗寨(1)第521章 將在,陣營在第226章 皇家書院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44章 追殺(1)第601章 張獻忠的帝王之心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3章 千瘡百孔爛朝廷(求收藏)第446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1)第852章 再戰山海關(一更)第715章 吃進去的,全給朕吐出來第19章 李沾招供第795章 狩獵(三更)第661章 反間計第662章 反間計(下)第18章 東廠大換血(求收藏求推薦)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944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下)(二更)第33章 抓人(2)第387章 滿載而歸(二更)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93章 御營就是爲爾等準備的第324章 白天放歌,晚上縱酒第299章 鰲拜陷陣(下)第190章 一招致敵(第三更)第423章 智取真定府(下)第916章 帝王闖山寨(2)(一更)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561章 兩日取三地第145章 劉良佐除外,餘者皆可投降第115章 移駕鳳陽城(二更,求各種支持)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第23章 錦衣暴動(下)第822章 金刀李雲(三更)第661章 反間計(上)第463章 第一個客人(3)第361章 佟養甲慫了第237章 爾等真要造反不成!第151章 收網掃尾第6章 探視第344章 朕的女人第653章 阻擊戰(4)第226章 皇家書院第781章 賢宦不賢(五更)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162章 朕海涵不了!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247章 澎澤大戰(中)第94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更)第213章 酬謝第110章 詐降(第二更,求訂閱)第788章 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四更)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706章 營救鄭成功(1)第902章 圍城打援(5)(二更)第662章 反間計(下)第293章 忠貞營第12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第863章 清軍退守寧遠城(一更)第208章 一劍破三箭第694章 鄭成功兵敗第18章 東廠大換血(求收藏求推薦)第262章 僞帝的人馬亦不過如此(三更)第372章 滿飲此碗 你死我活第619章 單挑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642章 以假亂真(上)第151章 收網掃尾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433章 對待俘虜有不同(二更)第639章 活擒李定國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905章 四路大軍挺進東北(一更)第673章 李自成的情結第684章 半斤八兩之才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171章 點名挑戰第632章 金蟬脫殼(中)(四更)第48章 馬士英伏法第815章 山海關大戰(上)(一更)第43章 奸猾的馬士英第557章 李自成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