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

朱楧這纔想起來,以古代人的知識水平似乎還認識不到最佳生育年齡這個命題,他們一直鼓勵多子多孫,能多生就多生,能早生就早生,至於女方的身體問題,他們並不是特別關注,撫摸着愛妻的秀髮,笑道:“好,好,好,那我們就儘量早些誕下王子,不過王后可一定要將身體養好啊。”

可惜的是古代沒有有效的避孕措施,朱楧也不可能忍受到孫雲琦二十四歲之後再動她,那樣他得憋將近十年,還不如殺了他痛快,只能囑咐王后好好保養身體,孩子的事,就隨緣而定了。

朱楧喜歡熱鬧,晚飯時願意叫上一大家子聚到一起吃飯。後世的朱楧也是一個資深的吃貨,講究的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只可惜那時候的他收入低微,囊中羞澀,許多美味佳餚只能看看,無法享受。

現在的朱楧貴爲王爺,本來以爲可以藉此機會彌補自己上一世的遺憾,盡情地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了,但是來到明朝之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因爲明朝初年的飲食文化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世的水平,很多菜系根本做不出來,就連後世最常吃的宮保雞丁,也是在清朝末期才被髮揚光大的。

朱楧在京城時,也曾經陪着朱元璋吃過飯,朱元璋雖然是窮苦人家出身,一直以來都崇尚節儉,但畢竟是做了皇帝的人,再怎麼節儉也不可能委屈了自己的肚子,他用的膳還是比較講究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朱元璋的日常菜單。先是早膳:炒羊肉、豬肉炒黃菜、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香米飯、豆湯、泡茶。

可見其早膳吃的還是比較豐富的,非常符合後世的早要吃好的養生訣竅。

至於老朱的午膳,那就更加豐富了,分別爲:胡椒醋鮮蝦、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原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羊肉水晶角兒、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三鮮湯、豆湯、泡茶。

需要說明的是,在明朝給皇帝做飯的不是御膳房,御膳房是清朝纔有的機構。明朝負責皇帝飲食的是光祿寺。

所以光祿寺卿雖然只是個管伙食的官,但級別可不低,從三品,被稱爲“小九卿”。

只不過到了明朝後期,皇帝們就漸漸不喜歡吃光祿寺的飯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兩個字:難吃。

明朝人謝肇淛曾經說過,如今光祿寺給皇上做的“御膳”,其實也沒什麼山珍海味等等新奇的東西,不過是大魚大肉放到一起猛燒猛煮猛燉再猛加調料罷了,這完全就是後世的食堂菜,誰吃多了都會膩。

根據《萬曆野獲編》記載,當時北京城流行的諺語“京城四大不靠譜”:翰林院的文章、武庫司的刀槍、光祿寺的茶湯、太醫院的藥方。

民間都如此吐槽,皇帝就更不吃了,事實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明朝後期皇權旁落,文官集團強勢崛起,所以他們對皇帝也就比較敷衍了。相信在朱元璋的年代,光祿寺是不敢隨便做些難吃的菜來混弄老朱的。

可憐的朱元璋爲了加強皇權費勁了心思,可是他的後代們最後還是因爲皇權被削弱,不能掌握帝國的全部資源對付內憂外患而亡了國,這大概就是一種宿命吧。

話題繼續回到明朝皇帝的飲食上,由於明朝後期光祿寺做的飯實在是難以接受,皇帝們只好另闢蹊徑,找其他人做飯。

這羣人就是太監。

根據《酌中志》記載,凡是皇帝大人每天所吃的東西,都是有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以及東廠提督太監這兩三個人輪流操辦。

當然,具體做飯的不是這些偉大的公公們,他們混到這個份上也算是位極人臣了,怎麼可能跑到廚房裡掄大勺子,就算再想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也不會做出這麼掉價的事,讓人看笑話。

具體負責做飯的是那些太監家養的廚子,太監是斷了根的人,這輩子也不想着爲後代留家產,他們一旦混大就只想着盡情享受,而由於他們某些方面的缺陷,有的娛樂活動他們不能參與,因此也只能盡情的滿足口腹之慾。

基於上述原因,太監們的口味都很叼,爲了享受美食極盡能事,一般的廚子還真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因此凡是能被這些大太監看上的廚子,都是高手中的高手。皇帝自然知道這一點,因此就吃他們的廚子做的菜,沾手下人的光。

朱楧從京城就藩時,雖然也帶了廚子,但那個廚子的手藝只能說是勉勉強強,遠不足以滿足朱楧對極致美味的追求。

來到甘肅後,朱楧不是忙着搞建設就是忙着打仗,沒有時間去找一個新的廚師,所以吃的方面就這樣一直講究着。

現在又要和家人聚餐,朱楧一想起那個廚子做的那幾樣菜就感覺倒胃口,但問題是讓他做他也做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朱楧突然猛地一拍腦門:怎麼不吃火鍋呢?這不正好是冬天嗎?火鍋這東西怕是誰也會弄吧,當然底料要費些心思,不過還是可以研究的嘛。

拿定注意之後,朱楧摟着孫雲琦說道:“王后,本王今天請你們吃火鍋怎麼樣?”

火鍋這個料理在宋代就有了,孫雲琦自然也吃過,坐在朱楧的懷裡,輕輕地靠在他的肩頭,微笑道:“好啊,臣妾也很喜歡吃呢。”

聽薇和吟荷伺候了十幾年人,早就將眼力勁練出來了。聽薇聽到朱楧和孫雲琦的決定後,立即向他們二人行了一個屈膝禮,道:“臣妾去準備材料。”

吟荷也和她一起行了一個禮,道:“臣妾去通知其他兩位娘娘。”隨後二人一齊退出,分頭忙自己的事去了。

過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原本有一些空曠的坤和殿瞬間熱鬧起來,藍幼澄和黛昱竹分別帶着自己的貼身丫鬟,笑盈盈地趕了過來,見到朱楧和孫雲琦後立即急走兩步,跪到二人的跟前,滿臉開心地說道:“臣妾叩見王爺、王后,謝王爺、王后賜宴。”

第三十四章 賬房夫人第四十九章 回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齊泰宣旨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一百二十一章 狩獵驚魂(七)第六十二章 密室殺人(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拜見王后第二百八十五章 接見齊泰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訂閱啊,救命啊。第七十四章 大戰西藩(四)第九十七章 統計兵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齊泰黃子澄之爭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雄遲暮朱元璋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五十四章 謀劃收割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武之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訂閱啊,月底了,沒錢吃飯啦。)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法的注意事項第一百八十六章 嚴令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一百零八章 哈密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狩獵驚魂(六)第二十章 美人在側第二十一章 推行變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鶻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對齊泰的態度第一百零三章 移民實邊第三十八章 開始播種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十一章 召見諸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八章 龍顏大悅第一百三十一章 嚴密的保甲制度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間慘劇(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發展戰略(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百零五章 制定發展戰略第二十六章 藍氏之女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宮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一百三十章 朱楧的遺憾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嗎?第一百零一章 決定養士第二百八十九章 妙計第八十八章 得勝還朝後記二第二百六十章 罐頭和火繩槍第二百八十一章 朱允炆的決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一百三十七章 擴軍備戰(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六十二章 密室殺人(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對蝗災的處理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王奔喪第七章 山川形勢(改)第一百零一章 決定養士第六十章 風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觀被顛覆了第六十四章 密室殺人(四)第五十四章 謀劃收割第二百一十六章 存亡在虛實第六十一章 密室殺人(一)第四十二章 加固城防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景隆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傳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見朱元璋第五十一章 搞定寧妃第一百八十七章 石牆第七十章 話別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狩獵驚魂(十)第二百三十四章 秘密兵工廠的選址第二百三十七章 慶王使者第八十一章 大戰西藩(十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五章 君前奏對第八十六章 大戰西藩(十六)第二百零三章 剛正面第八十三章 大戰西藩(十三,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王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肅王發兵第二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