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孔家北宗人人喊打

在悅來樓這樣的地方,兩個年輕的讀書人在這裡吃飯喝酒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坐在窗口的兩個讀書人並不會引起太大的關注,其他人一樣在吃飯喝酒,氣氛顯得非常和諧。

兩個讀書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其中一個人面容清秀,身材也比較清瘦,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長衫,桌子旁邊還放着一把摺扇,談吐風雅。

在他對面的那個年輕讀書人身材有一些胖,穿着一套淡綠色的長衫,面容方正,眉毛很重,鼻正口方,給人一種十分嚴肅認真的感覺。

兩個人坐在那裡喝酒談話,氣氛倒也融洽。

就在這個時候,面容方正的讀書人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來。

這一拍嚇了所有人一跳。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忍不住轉了過去,有些遲疑的看着這兩個讀書人,還有一些擔心,這是怎麼了?怎麼就鬧騰起來了?

“你這是在胡說八道!孔家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情?”面容方正的讀書人怒吼道。

“我胡說八道?”清瘦的讀書人則是有些不以爲然,甚至都沒有站起身子,撇了撇嘴說道:“這濟寧城之中誰不知道?你出去打聽打聽,早就已經傳遍了,只不過是顧及孔聖人的臉面,沒人說罷了。”

“你看看孔家做的事情,他們把賑災糧食賣給造反的聞香教,這是他們該做的事情?”

“他們不但讓百姓沒有糧食吃、讓他們食不果腹、讓他們認爲朝廷賑災不利,以爲是官逼民反,同時還給那些造反的人準備了那麼多軍糧。這是什麼?這就是叛國之罪!”

“這樣的罪名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定人!陛下只是免了衍聖公的爵位,這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已經是顧及衍聖公的面子了,可是孔家他們是怎麼做的?”

“他們勾結那些造反的人,直接就跑去那邊。看看那份檄文,那也是他們應該寫出來的東西?”

面容方正的年輕人似乎被氣得夠嗆,怒聲的說道:“現在情況不明,你怎麼能說這樣的話?衍聖公或許就是被擄去的,有些事情情非得已。”

“被擄去的?”清瘦的年輕人冷笑了一聲,語氣之中帶着不屑的說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即便是被擄去的,難道就能夠是人家說什麼他就做什麼?讀書人的氣節哪裡去了?”

“他們可是孔家的後人!面對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應該學學文天祥?不應該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怎麼能夠屈服於賊?這樣的行爲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衍聖公的後人?!何況我聽說,他們可不是被擄走的,而是被接走的。”

“他們可是孔聖人的後人,你怎麼能夠這樣,應該要予以寬容。”面容方正的年輕人說道。

“胡說八道!”

聽了這話之後,清瘦的年輕人也猛地站起了身子,用力的一拍桌子。

桌子上的碗碟瞬間發出了嘩啦一聲,有幾個落在了地上,噼裡啪啦的摔碎了。

對於這些,清瘦的年輕人全都視若罔聞,怒聲的說道:“如果是尋常小事,或許可以適當寬用。可這是大節大義,豈能因此而寬容?你讀書讀傻了嗎?”

“即便是孔聖人的後人做出這樣的事情,也不應該得到寬容。反而因爲是孔聖人的後人,做出這樣的事情,更應該讓人所不恥。你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我們道不同。既然道不同,便不相爲謀。”

清瘦的年輕人從袖子裡面拿出一個銀錠子,砸在桌子上,隨後說道:“不吃你一飯一菜,今日便與你斷交!”

說完這句話,清瘦的讀書人轉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步履很快,腳步也非常的堅定。

面容方正的年輕人只是一臉灰敗的坐在椅子上。

良久之後,他嘆了一口氣,緩緩的感嘆道:“何至於如此?何至於如此啊!”

正在這個時候,旁邊有一個人也站了起來,看着面容方正的讀書人緩緩的說道:“你就想錯了。現如今的衍聖公一脈不過是孔家北宗,他們是什麼人?不過是韃子所立的傀儡罷了。”

“當年衍聖公一脈的正統在那孔家南宗,那可是跟着前宋的孔家。到了韃子之時,無奈之下被迫讓出衍聖公的爵位,那纔是我們漢人的孔子。”

“如今北宗衍聖公一脈卑躬屈膝、奴顏媚主,做出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奇怪!”

所有人都是一愣,連忙轉頭看向了說話的人。

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材不壯不瘦、不高不矮,但面容很是嚴肅。從打扮上來看,這應該也是一個讀書人。

聽了他的話之後,面容方正的年輕人微微一愣,隨後站起身子面帶欣喜的躬身道:“先生說的有道理,謹受教。”

說完這句話,面容方正的年輕人也邁步向樓下走了下去。

中年男人面色滿意的點了點頭,也跟着走了下去。

這一幕雖然發生在悅來樓,但是很快消息變傳揚了出去。

於是便引起了一個廣泛的大討論,那就是孔家的所作所爲,究竟應不應該給予從輕發落?

民間正反雙方爭得很激烈。一方說孔家爲賊所擄,情有可原;另外一方則說孔家完全不可以原諒。

認爲可以原諒的,給出的理由是孔家衍聖公一脈乃是孔子的後人,而且是被賊所擄。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事情並不是他們自己能做主的,爲什麼不能原諒呢?

另外一方則認爲,被賊所擄就能夠屈從嗎?讀書人的骨氣呢?何況還是孔子的後人。

爭吵着爭吵着,雙方就把孔家北宗的事情給翻了出來,對於這些獻媚於金元的孔家北宗給予了極大的批判,認爲北宗就是奴顏媚主,絲毫沒有氣節,枉爲讀書人的代表。

一時之間,可以說是吵得翻了天,聲勢浩大。

很快強硬一脈便取得了優勢,畢竟喊口號喊的聲大、更有正義感的人更佔優勢,也更加的有聚攏效應。

一時之間,孔家北宗可以說是人人喊打。

駐地之內。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聽着陳洪彙報。

陳洪說到激動處還比劃兩下,一副十分得意的樣子。

不過朱由校也知道,陳洪只不過就是演給自己看的。但他還是覺得歡喜,想看,也就配合着陳洪,笑眯眯的聽着陳洪說。

對於孔家北宗的事情,朱由校早就已經想好了。這一次一定要把他們全都打趴下,不留一點的餘地。

孔家南宗的事情也可以擡上臺面了。

至於說爲什麼要扶持南宗,而不是徹底滅了孔家,原因很簡單,不行,做不到。

一旦沒有了統領,讀書人就會慌了,心也就會亂了。這是不行的,自己不能夠讓這種情況發生,必須給這些讀書人一個統領。

對於他們來說,誰來做這個神主牌不重要,有一個人來做就行,如此,才能夠讓他們放棄北宗,徹底的改投到南宗門下。

同時自己也能夠借這次機會,讓南宗推出一些孔子的理論,作爲孔子的正統理論。比如自己一直想推的荀子理論,有了南宗幫忙,推行的難度就小很多。

還能把北宗給幹掉,這個盤踞了幾百年的家族勢力正好用來做自己壯大國家的給養。

可以說得上是一舉兩得,所以朱由校纔會放出這樣的消息。

當年太祖皇帝沒有做到的事情,朱由校現在能夠做到。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大明建國的時候。

大明建國的時候接受了很多蒙元的勢力,太祖皇帝的手下也有很多蒙元投降過來的人。如果不接受北宗的話,恐怕很難得到當時北地讀書人的支持。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北方已經不是漢人在北方了,也不是大明在北方。

那個時候經歷了北宋覆滅、遼的統治、金的崛起、元的佔領,整個北方的情況和南方完全不一樣。想要做到踏踏實實、安安穩穩的統一,除了軍事力量,更多的是人心的歸一。

而那個時候的孔家北宗就肩負着這樣的責任和使命。

事實上,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做法,那後來也被證明是正確的。

不過到了現在就不一樣了。

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發展和融合,整個北方都已經是大明的。朱由校完全不用擔心分裂的問題,可以放心大膽的處置孔家北宗。

至於扶持孔家南宗,也沒什麼壓力。畢竟現在的朝堂之上,來自江南的官員非常的多,江南讀書人在朝堂上也佔據了很大的勢力,朱由校也會得到這些人的支持。

扳倒了山東的孔家,得到了錢財和土地,順帶扶了一把孔家的南宗,用他們來宣揚自己的理論,這就好像可以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順帶還能安撫一下人心,讓讀書人聚攏到孔家南宗的旗下去,爲朝堂之上的黃克纘等人找到一個理論支持,算得上是一舉三得。

等到陳洪說完,朱由校才收回了心思,不過臉上的笑容依舊沒有斷。

他看着陳洪說道:“馬上讓人把消息傳出去。不光是濟寧,要馬上傳遍整個山東、傳到京城、傳到江南,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上架感言!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六三九章 朝鮮君臣態度轉變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四章 客巴巴第二三六章 等結果出來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五三零章 你大爺!你要害死我嗎?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四七七章 洗刷恥辱的一戰!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四七二章 兩線作戰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二十五章 張修德招供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五一九章 鎮守太監張維栽了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三六三章 刀還有用處,不能掰斷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四八四章 編撰大明山河志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四十一章 燧發槍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四十二章 愛卿精善火器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第一九六章 國丈頭上兩口鍋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一五二章 提拔崔呈秀第一四四章 逐個清理(盟主Cz、加更)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二二章 你沒有反對的資格第四四九章 給科爾沁一條明路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一三零章 皇帝要出手了第三八九章 遼東的巨型火炮(求打賞!求票票!)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十二章 童謠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四五九章 準備去遼東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二一九章 鳩佔鵲巢第四十章 徐光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