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

孫傳庭這個人是一定要用的,但是要怎麼用,這個要好好的想一想。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敲打着輪椅的扶手,然後吩咐道:“去內閣傳旨,擢升孫傳庭爲兵部武選司郎中。”

陳洪雖然心裡面好奇,但是這個時候他可不敢再問了,連忙說道:“奴婢這就去。”

兵部有四個郎中,分別掌武選司、職方司、車駕司和武庫司。

在四個司之中,武選司是最重要的,掌武職官員的選授、品級,管着天下武將的官帽子,與吏部的文選司相對應。

而剩下的職方司:掌各省的輿圖。

車駕司:掌牧馬政令及驛傳之事。

武庫司:掌兵籍、武器、鄉會試的武科,及編髮、戍軍諸事。

武選司的郎中不但職位高,而且權力大,朱由校準備先把孫傳庭放到武選司過渡一下。

孫傳庭這個人在前世可惜了,這一世朱由校自然是要好好用的,至於要怎麼用,朱由校暫時還沒想好。

心裡面雖然有了一個想法,但是朱由校想等到遼東的事情有了結果再說,現在他的心思全都在遼東,也不知道熊廷弼來不來得及。

皇宮裡面安穩如常,皇帝不上朝,但是外面卻鬧騰得很厲害,因爲東廠又開始抓人了。

這一次抓的是三個人,分別是馮三元、魏應嘉和張修德。

這三個人裡面,馮三元、張修德是御史,魏應嘉則是給事中,這三人都在熊廷弼事件之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當初彈劾熊廷弼,這三個人跳的非常歡。

熊廷弼的事情出了之後,御史馮三元彈劾熊廷弼八件沒有謀略的表現、三件欺瞞皇帝的事,說不把熊廷弼罷免,遼地終究無法保有。

歷史上的天啓帝將把馮三元的奏章發給朝臣議論,這其中已經代表着天啓帝對熊廷弼不滿了,或者說這個少年皇帝還是太嫩了。

事實上,這樣的行爲會讓邊將誤會。

果然,熊廷弼知道皇帝如此行事後,很是惱火,直接上疏爲自己竭力辯解,並且請求罷官回鄉。

而此時,御史張修德又彈劾熊廷弼破壞遼陽。

熊廷弼更加憤恨,又一次上疏自白,說“遼地現已轉危爲安,爲臣卻要由生向死了”。

於是他繳回尚方寶劍,竭力請將自己免職罷官。

給事中魏應嘉藉機又彈劾了他。幾個人全都是將熊廷弼批評得那叫一個體無完膚。

但是有一件事情天啓帝不知道,而如今的朱由校是知道的。

熊廷弼是楚黨,以前也做過御史,沒少攻擊東林黨的人。現在東林黨的人上來了,自然要報復他。

沒錯,彈劾熊廷弼的這三個人就是東林黨,於是熊廷弼上疏請求派人來調查。

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等又連章極論熊廷弼的過失,熊廷弼就請派他三個來覈實。

天啓帝聽從了熊廷弼的意見。

御史吳應奇、給事中楊漣等堅決認爲不可以,於是改派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前去。

這個朱童蒙也是東林黨,到了遼東之後,朱童蒙的確是見到了熊廷弼的功績,於是上了書全面陳述了熊廷弼的功績,最後卻說:“我進入遼地的時候,士民對他垂淚稱道,說幾十萬生靈都因爲廷弼一人才得以保存,他的罪怎麼能輕易確定呢?

只是廷弼最爲陛下所信任,蒲河戰役中敵人進攻瀋陽,他驅馬前往救援,膽量是何等壯大;等看到官兵懦弱就突然告老還鄉去了,這樣把皇上對他的大恩置於何處了呢?廷弼功在存遼,些微的成績雖有可稱;但罪在辜負了皇上,根據君臣大義而論,他是無法逃脫罪責的。這就是罪浮於功!”

承認了熊廷弼的功勞,但是卻說熊廷弼枉顧聖恩,從根子上就刨了。

朱由校其實很想問問,那你們前面說的話呢?當放屁了?

這也是楊漣等人爲什麼不讓馮三元、魏應嘉和張修德去遼東的原因,他們三個去了,回來之後睜着眼睛說瞎話?你確定皇帝真的都不知道?不說瞎話,那豈不等於打了自己的臉?換個人去,回來怎麼說都行,打了臉那也是御史風聞奏事。

朱由校也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天啓帝並不蠢,只不過天啓帝沒想到袁應泰居然蠢到將遼陽和瀋陽給丟了。

天啓帝剛登基,或許這就是一個試探,這件事情看起來東林黨辦的漂亮,成功報復了熊廷弼。

可是事實上呢?

事實上卻是讓天啓帝直接不再信他們了,轉而用起了魏忠賢。

後來魏忠賢打東林黨,天啓帝默認了,甚至是在後面支持,很難說沒有這個事情的原因。

天啓帝或許就是透過這件事情看清了東林黨的本質,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說起來頭頭是道,真的讓他們去做,狗屁也做不了。

朱由校知道,自己的這位前身,雖然被抹黑地不行,整日裡做木工活,可是這心裡面還真是透亮的。

現在魏忠賢將馮三元、魏應嘉和張修德三個人抓了,這個件事情直接就燒到了東林黨自己的身上。

前面的姚宗文和劉國縉他們或許不在意,但是現在牽扯到了馮三元、魏應嘉和張修德,如果繼續弄下去,說不定會牽扯到誰,東林黨怎麼可能不慌?

於是題本再一次遞了進去,而且態度非常的堅決,直接開始批評朱由校了,什麼寵信權閹,什麼不上朝啊。反正批龍鱗他們也不是第一次了。

隨手將題本扔到一邊,朱由校靠在自己做的輪椅上,臉上沒什麼表情,他們的這些題本讓朱由校想起了那些抨擊萬曆皇帝的人。

事實上張居正倒臺之後,朝廷結黨的趨勢就越來越嚴重,東林黨的嘴炮也是從那個時候形成的,噴萬曆皇帝不上朝都是他們乾的事情。

萬曆皇帝無數次的解釋過,自己腿不方便,可是你永遠無法和一個將耳朵堵上的人說話,現在這些人又來對付自己了。

“陳洪,宣御醫進宮。”朱由校伸手敲打着輪椅的扶手,緩緩的開口說道:“讓他們都來,聲勢搞得大一點。”

陳洪聽了這話,連忙躬身道:“是,皇爺,奴婢這就去辦!”說完他轉身就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朱由校舒了一口氣:“魏忠賢,你可別讓朕失望啊!”

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三九九章 爵位改革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四七二章 兩線作戰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五一五章 鬧騰得越大越好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四四四章 皇帝動手了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爾茲伯裡侯爵生日加更)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六三九章 朝鮮君臣態度轉變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五四七章 大軍開拔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三一八章 祖輩的交情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六六零章 如果你被綁架了就眨眨眼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義城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四零六章 聲援鍾羽正第七章 韓爌進言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五章 題本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一六四章 孫慎行的交代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六二一章 海軍演習(求月票)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六一五章 大明皇家水師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三零零章 拿西寧侯開刀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一六七章 改科舉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三十五章 召見鄒元標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