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水到渠成

“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

這句話是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爲皇太子,封朱高煦爲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回答的。

“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

現在朱翊鈞之所以會說這句話,是因爲他知道天下的藩王會說什麼。對於這個典故有一定了解的施奕文,當然知道皇帝的心思,便繼續說道。

“易封南洋非藩王之罪,而是陛下天恩也!”

見朱翊鈞滿面疑色,施奕文就繼續說道。

“而古往今來,封建之制,有周制、有漢制,也有魏制,再就是我朝之制。以我大明的“藩禁”,藩王不過只是錦衣玉食的高級囚徒。而如此封而不建,完全沒有“宗國藩屏”,而以南洋的特殊的形式來看,要是易封南洋,可以用周制!”

“用周制!”

朱翊鈞差點要驚呼起來。儘管恢復周制是無數儒生的夢想人,但是作爲皇帝的他,可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卻深知“周制”是什麼。

“你的意思是分封諸侯!”

“不錯,易封南洋可以用西周封建之制,封諸藩爲諸侯!”

因爲興奮,施奕文的臉色隱隱變紅了。

“易封南洋,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宗室問題。”

面對瞠目結舌的小皇帝,施奕文繼續說道。

“諸藩易封南洋爲諸侯,朝廷可以再不用負擔宗藩宗祿,於朝廷而言每年可節省宗祿五六百萬石,鈔千萬貫。於藩王而言,其不再是錦衣玉食的高級囚徒,而是一國之君!這豈不就是皇恩浩蕩嗎?”

這何止是皇恩浩蕩,簡單就是……荒誕至極!就在朱翊鈞的心裡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又聽施奕文繼續說道。

“而此乃解決眼下危機最好的辦法!”

面對面露譏色的小皇帝,施奕文卻認真而嚴肅的說道。

“就像當年周天子分封的諸侯一樣,諸藩易封南洋後,這些諸侯受封的土地要想真正屬於他們,還得靠他們再去奪取。因爲我大明頂多也就是幫他築一個城而已,在城外之外,仍然有土邦、土國,與戎狄蠻夷臨界,還並不是說給了你就是你的了,最終,他們還是得靠手中的刀劍去耕種。諸侯專心於自身發展,又怎麼可能引發割據內亂,致使手足相殘呢?當然更談不上傷及國家之根本同,畢竟,那裡遠離大明足足有萬里之遙。”

眉頭微皺朱翊鈞的心裡倒也認同了這一點。,

“而且有南洋的幾十個持三衛的諸侯王在,即便是朝中出了奸賊權臣,他絕不敢輕舉妄動,那怕諸侯遠在萬里之外的南洋,對於他們仍然是威懾,令其絕不敢輕舉妄動。可以說易封南洋,我大明盡取封建之利,卻無封建之害。”

隨後施奕文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所以易封南洋非藩王之罪,而是陛下天恩也!”

面對沉思不語的皇帝,施奕文又說道。

“漢唐經營西域,不用封建之策,猶如秦經營六國故地用郡縣,前後數百年間,中國強則有之,中國弱則失之,如此反覆經營,非但現在西域早不復歸中國,甚至就連西域也不見漢人。究其原因,又是爲何?豈不值得深思?而當年鄭和下西洋,雖是浩浩蕩蕩,但我大明終究還是未能涉足南洋,而易封藩王於南洋,可以令南洋之土盡歸華夏……”

又一次,施奕文用“華夏”代替了大明,在他看來,分封南洋的並不是大明的擴張,而且華夏文明的再次擴張,在華夏文明的擴張停滯千年之後,再一次吹響擴張的號角,而這並不僅僅只是領土上的擴張,而文明擴張。從些之後,將會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華夏文明內部競爭的時代。到那時勢必將會再次重現“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畢竟,那勢必將重現“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這將是一種內部的競爭,而不是亂世的討伐。

古往今來,每到國家一統時人們大談忠君,“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是天下只有一個帝王,不知多少人才被埋沒。而到了亂世時,人們又講究“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在亂世之中,大量的人才的涌現,不至埋沒的代價卻是以整個社會的倒退爲代價。可如果將諸藩易封南洋,卻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華夏文明不再只有一個帝王,就像春秋戰國時那樣,士人遊走列國,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在這樣的時代,士人就有了選擇權,他們的地位會得到質的改變,他們不再是皇權的奴僕,而是具備獨立人格的士人,也許到那時,古籍中“士”的風采,也勢必將會再一次重現於華夏大地。

當然,諸侯們會一致對外,向“非我族類”的蠻夷進行擴張,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會竭盡所能的招攬人材,這些人才會會自己的理念不斷推行改革,或是推行重商,或是推行重軍,或是大陸,或是海洋,但毫無疑問的是一點是,在不斷的“變法”之中,華夏文明將來再次煥發出勃然生機。

當然,這些都是施奕文內心的想法,是不曾也不需要示人的,隨着時間的發展,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但問題是朱翊鈞會同意嗎?

從南京回來的路上,施奕文想過種種可能,儘管他考慮過朱翊鈞可能會反對,但是他最終仍然會同意,因爲對於他而言,這是最有利的選擇。

不僅可以解除藩王的威脅,同樣也可以消除權臣的威脅,對於朱翊鈞而言,這甚至可能是他唯一的選擇。

眼下的局勢,就是施奕文最大的籌碼。

“明志,先前你問我該怎麼辦?這就是我的辦法!也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

施奕文的話聲不大,但是傳入耳中的瞬間,儘管想要出言反駁,但是朱翊鈞張張嘴卻沒能說出話來,又一次他彷彿看到了自己曾經做過的那個惡夢。看着施奕文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

“這……朝廷會同意嗎?”

第381章 通海就國第259章第236章 大丈夫不能無權(再次爆發!第五更!求首訂)第170章 工業初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6章 李將軍(求支持,求月票)第234章 心懷愧疚的萬曆(第三更,爆更,求首訂)第184章 買個煤礦玩(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2章 制井(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3章 將軍與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6章 主人與家奴(第一更,求支持)第52章 大戶人家(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52章 先生救我續第211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0章 手段 (第一更,求支持)第231章 商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8章 危樓高百尺(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253章 襄城伯(第二更,求支持)第6章 略施小技 (新書不易,求收藏,求推薦)第143章 萬曆六年的歲末 (第二更,求支持)第269章 收稅是個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321章 主持公道第50章 分歧(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4章 心懷愧疚的萬曆(第三更,爆更,求首訂)第271章 雲臺召對(第2更,求支持)第187章 生意做大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5章 我是神醫(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章 倒打一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2章 進城 (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鐵嘴神算(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7章 餘象斗的想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0章 忠臣義士第371章 易封南洋第97章 禍事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2章 專利初步(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5章 與張居正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0章 階下囚第295章 請罪 (第二更,求支持)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9章 煉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章 倒打一耙(新書發佈,求推薦,求收藏)第110章 唐小姐的打算(第三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69章 水到渠成第204章 掣電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君臣對第43章 踏青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0章 大型伺候第291章 海外的那點事(第二更,求支持)第196章 跟風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6章 孤注一擲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 攀咬第259章無題第60章 又見神醫(慶祝70週年國慶!!)第60章 又見神醫(慶祝70週年國慶!!)第144章 鳥銃(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無題第366章 重罰第115章 中途偶遇(第四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1章 國公府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7章 生意做大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5章 大明好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人吃人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6章 財主 (第三更,爲盟主賀,求支持)第95章 趙大人(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章 小買賣(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55章 工業的力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4章 破解 (求支持,求月票)第4章 天下人所不願(求推薦,求收藏)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7章 首輔與次輔(第二更,求支持)第104章 以牙還牙(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6章 張公子的算計(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通兌天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章 這是金大腿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章 大明朝第一家工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5章 首輔的心思第198章 建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154章 工業之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7章 人性的真實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3章 火鍋(第二更,求支持)第336章 孤注一擲第89章 石印術(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4章 討人情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5章 宋老爺的乾脆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0章 努爾哈赤(第一更)第261章 李如鬆的禮物(第二更)第308章 私心(武漢加油,願平安!)第315章 搜船(祝平安健康)第81章 憤怒的宋仁杰(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0章 立威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5章 變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