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爲君之道 (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

“紗廠?”

朱翊鈞有些疑惑道。

“紗廠那邊可是有什麼事?”

“事倒不是什麼事,現在紗廠已經擴大成十萬錠的規模,以現在的規模來說,它一天紡出來的紗,遠遠超過十萬紡紗工紡出來紗。”

“哦,相當於十萬人!”

朱翊鈞驚訝道。

“這可真了不得,要不是紗廠在城外,我可真想去看看,看看你說的那個什麼機器紡紗到底是怎麼紡的。”

一直以來朱翊鈞對於機器都有着少年人特有有好奇,注意到轉移到機器上的他,立即忘記了先前的不愉。

“嗯,確實不太方便,不過要是你有興趣的話,我回頭可以給你拿幾本書過來。”

“書?”

“對,也就是一些機械原理的書籍。”

空間裡本身就是清末出版權的一些機械原理的電子書,用來進行機械掃盲倒是再合適不過,當然需要加以修改,也是目前學徒們學習的書籍,裡面的知識很簡單談不上深奧,但是卻可以讓人瞭解到機械常識。

“嗯,回頭你把書放在這,我讓客用過來取書。”

然後朱翊鈞又說道。

“不過,致遠,雖說這公司裡的小事我是不問的,可既然你提到了紗廠,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一下。”

這小子……心眼可真夠細的,見他還記得這些,施奕文心裡暗自尋思着,並且考慮着如何彌補先前的“失言”。

“北方素來不種棉花,現在咱們辦了十萬錠的紗廠,到時候,這棉花能不能供得上,你可得提前把握好,畢竟到了冬天,纔是棉布最好賣的時候,而且,到了冬天,這盧溝河可是會結冰的,你上次說的那個水輪機怎麼樣?確定能過冬嗎?”

聽聽朱翊鈞一一道出他的擔心,施奕文笑着說道。

“這事我還正好和你說,來的時候,我特意在外頭轉了一圈,眼下京郊地裡種的棉花,差不多都已經快要豐收了,長勢分外的喜人,說起來,還是北方更適合種棉花。”

看着朱翊鈞,施奕文又說道。

“其實,我當初辦紗廠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這辦紗廠,瞧着是件好事,可是往深遠處說,卻是利國利民的事情。”

“哦?怎麼個利國利民?”

朱翊鈞好奇道,對於一直立志做個明君的他來說,自然對“利國利民”極爲敏感。

“北方百姓素來貧苦,說到底,還是因爲每畝產出有限,小米高梁一畝,即便是上田也不過一石有餘,小米一石不過三錢,高粱、麥子也就是六錢,土地產出有限,自然也就貧苦了,畢竟百姓種田,最終還是要賣糧交稅、買布添衣,這個貧苦大抵上指的是百姓掙不到銀子……畢竟太平盛世的,大多數百姓,總還是能吃得上飯的。”

在皇帝的面前,當然要有所保留,至於所謂的“家家乾淨”不過只是文人的誇張而已,大多數時候,百姓還是能吃得上飯,至於能不能吃得飽、吃得好,那就有所區別了。

“嗯,確實如此。”

朱翊鈞點點頭,然後鄭重其事的說道。

“可天底下,也有不少百姓吃不飽飯,畢竟,風調雨順的年景不多,致遠,你的那個壓水井,可是有大功於天下,活民又豈止千百萬人,說起來,就你這個功勞……”

致便是給個伯爵給他,也是理所當然的。

見朱翊鈞又一次提到了壓水井,施奕文微笑道。

“於百姓有利就好,至於功勞不功勞的,我從來沒想過,於百姓有好處,那麼就與陛下也必定有好處,畢竟,陛下是替天牧民。是天下百姓的君父。”

儘管類似的話,朱翊鈞聽過很多,但現在聽施奕文這麼一說,他的心裡卻忍不住有些激動,甚至還有些感動,因爲施奕文的壓水井,着實讓百姓從中受益,百姓吃飽了肚子,這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看着施奕文的時候,朱翊鈞心裡默默的又把這個功勞記在了心底。然後又問道。

“方纔你說到百姓貧苦,是因爲沒銀子,看樣子,百姓可以通過種棉花掙到銀子?”

其實對於身皇帝的朱翊鈞來說,“桑花爭田”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江南的百姓樂意種棉花歸根到底,還是因爲種棉花獲遠遠多過種水稻。想必在北方種棉花也是能掙到銀子的。

“確實如此,”

施奕文笑着答道。

“算起來,種棉花的收入數倍於種糧,每家每戶的只需要拿出一兩畝散地,就能掙到幾兩銀子,幾兩銀子瞧着不多,可卻也能讓百姓從中得到些許實惠,稍改貧苦的局面。”

然後施奕文又說道。

“今年我還在莊子裡培育了棉花的良種,待到明年的時候,在各地推行種植良種棉,一畝地產出個一百多斤是沒問題的,那時百姓種一畝棉花獲利相當於種三四畝高梁,到那時,百姓貧苦的局面相必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的……”

當然,百姓手中有銀子的同樣也會刺激棉布的銷量激增,在近代每一次棉花的豐收,總會刺激棉布、棉紗等輕工業產品的生產,這是某種經濟上的循環,畢竟只有百姓手裡有了銀子,他們纔敢消費,像另一個時空那樣,當百姓把錢全部掏空了,去買了房子的時候,短期內看似雞得屁猛漲,可實際上卻透支了百姓的消費潛力,然後百姓自然也就不敢消費了,於是乎經濟也就陷入了困難。

“嗯,要是如此,這百姓的日子總歸是能好過一些。”

朱翊鈞點了點頭,儘管他從不曾出宮接觸過農民,可是卻能夠從大臣們的口中、奏摺中得知百姓,尤其是北方百姓的貧苦。作爲皇帝的他,非常清楚維持國家平穩的是什麼,正是百姓能否安居樂業。

“是啊,其實,古往今來,天下百姓所求的都是最秋簡單的,無非就是能吃飽穿暖,能有一屋遮擋風雨,如此這般安居樂業,擱他們眼裡就是太平盛世了,明志,其實,這也就是你的責任!”

看着朱翊鈞,施奕文鄭重其事的說道。

“就是讓天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而在朝廷施政的時候,也是要看能不能讓百姓得到實惠……”

第113章 首輔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2章 驚呆的努爾哈赤(第一更,求支持)第266章 各有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6章 訣別第311章 上門的(祝平安健康)第189章 英國公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8章 時代之變(第二更,求支持)第341章 飛剪船第177章 餘象斗的想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6章 吳才之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1章 要查賬(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9章 水輪機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章 萬曆年間的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79章 煉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2章 選擇第86章 珍妮的啓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章 宅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9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55章 一網打盡第85章 再相見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1章 強搶民女(第三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18章 首輔看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章 他不能,我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20章 化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3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二更,求支持)第225章 與張居正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7章 肥肉 (第二更,求支持)第320章 大明朝的弊病第268章 “關稅”(第一更,求支持)第48章 軋棉機(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致遠救朕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0章 工業初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章 皂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3章 火鍋(第二更,求支持)第96章 手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6章 抓耳撓腮(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章 身份(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342章 憤怒的李將軍第99章 兩家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7章 有恃無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7章 故友重逢(第二更,求支持)第226章 勢單力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9章名聲在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0章 唐小姐的打算(第三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01章 大刑伺候 (第二更,求支持)第376章 君臣對第338章 小皇帝的諾言第60章 又見神醫(慶祝70週年國慶!!)第382章 有何不敢第22章 鎮撫使的禮物(求推薦,求收藏)第48章 軋棉機(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9章 申時行的煩惱(新春快樂!)第262章 驚呆的努爾哈赤(第一更,求支持)第360章 一勞永逸第183章 不掙錢的煤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1章 易封南洋第285章 殺人不見血(第二更,求支持)第78章 救人一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70章 工業初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6章 各有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3章 首輔的末路第138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求支持)第329章機會第69章 臂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9章 閣老與藩王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0章 見利不讓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8章 南京第339章 不辨忠奸第48章 軋棉機(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2章 金融的基礎(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79章 銀子女子婢子第376章 君臣對第305章 大炮(求支持,求月票)第148章 鐵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6章 勢單力薄(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6章 李將軍(求支持,求月票)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7章 朋友誼第161章 以鐵代鋼(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2章 首輔回京 (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340章 忠臣義士第122章 寶物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0章 欽差大臣 (願大家平安健康)無題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8章 夜晚 (第一更,求支持)第224章 討人情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3章 明志與致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06章 李將軍(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