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辦個船廠(第一更,求支持)

伴隨着帶鋸機運轉時的轟鳴聲,曾經需要費上半天功夫才能鋸開的硬木,就那麼輕而易舉的變成一根根路軌。

路軌剛被鋸出來,就被擡到那邊的焦油池中,只要浸泡上兩天的煤焦油,再晾乾就可以直接運到工地上。

這個時候,整個木料廠裡的氣氛是詭異的,廠裡的近兩百個工匠,無不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圓鋸機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他們對力量的認知。

曾幾何時,最費時費力的工作,因爲機器的介入變得不值一提了。

“這,這未免也、也太快了吧……”

嚥了口口水,李木匠突然有些悲哀的發現,他原本最得意的功夫,在這臺帶鋸機的面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甚至是可笑的。

“李老哥,咱,咱們的別、別從今以後,都,都找不到活幹了吧。”

看似隨口的一句話,卻道出他們之間的擔心——往後,他們還有活可幹嗎?

“誰、誰知道呢……”

李木匠的語氣顯得有些猶豫,黝黑的臉膛上沒有一絲血色,那握着菸袋的手也在顫抖着。

注意到周圍氣氛的變化,施變文立即出言安撫道。

“大家放心,別說是一臺機子,就是十臺、二十臺機子,也搶不走大家的活。”

其實從一開始,施奕文就想到帶鋸機對工人的衝擊,它會取代很多工人,但也就僅限於此了。機器對生產力的提高,會伴隨着大量的失業和大量舊工匠的“改行”。

“非但不會搶走大家的夥,甚至還能讓大家掙到更多的工錢,畢竟,從現在起,最費時費力的鋸木頭已經改成機器幹了,大家不需要再用上一天甚至幾天的時間,先鋸木料,然後再打造木器了,往後大家需要造什麼,可以直接用廠子裡抽鋸出來的木方,這樣大傢伙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幹木匠活不是?”

施奕文這麼一說,原本還是滿面憂色的衆人,纔算是想通一點,而李木匠則隨口說道。

“就是就是,往常這活都是孩子們乾的,成天就在那拉大鋸了,現在好了,還能多學些手藝。”

“瞧你說的,這鋸不拉,怎麼能鋸直了……”

“有了鋸機,還愁什麼鋸直不鋸直,你瞧這鋸的……多直!就像尺子量出來的一樣。”

……

伴隨着工人們的話語,施奕文笑了笑,他知道這些木匠至少現在已經接受了這一切,至於將來……將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看着那臺運轉的帶鋸機,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這裡還會再安裝幾臺帶鋸機,等到所需要的木軌完工之後來,這家工廠的將來又是什麼?

突然之間,施奕文站在那裡愣住了,這是他必須要去面對的現實問題,這家木料廠不可能永遠只是生產木軌,畢竟,木軌最終會換成鐵軌,至於枕木的需求,眼下就那麼幾十里路而已……

“要不然,建個船廠吧!”

朝着盧溝河的方向看,施奕文自言自語道。

辦個船廠,似乎也是不錯的主意,從盧溝河可以直接到三角澱,然後入衛河到大沽,再接着就可以直接出海,衛河,就是後世的海河,與二十一世紀不同,這個時代的衛河也好,盧溝河也罷,都是河寬水闊,事實上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上千噸的輪船仍然可以直接駛到天津。至於現在的盧溝河……水深足足有七八米啊。

“確實可以考慮一下!”

是可以認真考慮,當然,現在對於施奕文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把“木軌快馬路”築通。解決了木料的問題後,施工的速度也快了許多,不過只用了十天的功夫,一直以來制約着通車時間的路橋終於築通了,這條橫跨盧溝河的橋樑與傳統的拱橋不同,儘管它同樣是用石塊砌築的橋墩,但是橋身的結構卻是木製的“豪式桁架”,儘管現在是木橋,將來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更換鐵質的桁架橋身。

“六個月,能造成這座橋,也算是奇蹟了……”

置身於橋樑上,施奕文對李瑞芝說道。其實,也就是修建橋墩最費時的,木質的桁架橋身,前後不過只用了幾天的時間。

“確實挺快的,就是這木橋不持久啊。”

李瑞芝又一次提醒道,何止是木橋,木軌同樣也是,都是不能耐久的。

“沒關係,先用上幾年,等以後咱們再換成鐵橋。”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大洋彼岸最初的那條太平洋鐵路,除了路軌是鐵的,橋樑全都是用木材建的,充分發揮了其豐富的森林資源,甚至就連高達幾十米的橋墩也是用木材搭建,然後慢慢的改建成鐵橋,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那些資本家的算計,畢竟木材是最廉價的原料。

既然太平洋鐵路都可以用木橋,這裡自然也可以,只不過因爲木料是從遼東運來的,成本確實高了點。

“致遠,咱們這路什麼時候通車?”

相比於施奕文在心裡的胡思亂想,張維良顯然更關心通車的問題,畢竟,儘管他曾在工廠裡看過在木軌上試運行的“列車”,但是廠裡的試車不等於在這路上,不在路上跑上幾圈,怎麼着也不放心,畢竟,當初施奕文說的可是這樣的路上,可以拉上幾萬斤甚至十幾萬斤貨的。

“總得挑個黃道吉日吧!”

施奕文笑着說道,

“現在廠子裡已經制出了四十多輛平板車,依我看,還可以再造幾輛客車,門頭溝這邊不好說,將來張家灣到京城,肯定有這方面的需求,客貨運輸兩不耽誤。”

“致遠所言甚是,運貨是運貨,拉人是拉人,都能掙到銀子。”

因爲這些年英國公府專注於經商,對於掙錢做買賣,張維良自然不排斥,實際上,在大明上下,沒有任何人會排斥經商掙錢,無論是宗室也好、勳臣也罷,官員士紳以至於宦官,無不是紛紛直接間接從事商業,無商不富對個人同樣也是如此。

“那就這麼定了,這邊……”

朝着京城的方向看去,施奕文說道。

“我看通車儀式,可以換個方式!”

第362章 非得殺人不可第24章 小買賣(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44章 征服者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231章 商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1章 先生救我第94章 裹挾(求推薦,求收藏)第370章 階下囚第171章 要查賬(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8章 南京第141章 被砸蒙的皇帝(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02章 班門弄斧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9章 石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9章機會第61章 河邊(祖國萬歲!)第238章 土豆 (第一更,求支持)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158章 通兌天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7章 生意做大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6章 化銃爲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3章 回家第273章 改變大明的作物(新年快樂!)第188章 鐵路(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7章 現代化的生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7章 千萬畝良田 (第六更,再次爆發!!求支持!)無題第189章 英國公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1章 國公府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2章 欺硬懾遠(求支持,求月票)第68章 危樓高百尺(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47章 給你個活幹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9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4章 征服者第212章 制井(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1章 回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9章 教訓(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5章 請罪 (第二更,求支持)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2章 班門弄斧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5章 晨報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91章 海外的那點事(第二更,求支持)第320章 大明朝的弊病第83章 侯爺是什麼東西(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0章 君子之交(第一更,求支持)第79章 賣女(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99章 水輪機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9章 豹子膽第46章 油坊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持)第115章 中途偶遇(第四更,求推薦,求收藏)無題第208章 以工代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仁義(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石印術(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6章 便宜你了第49章 核心技術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4章 井法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3章 火鍋(第二更,求支持)第3章 “野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131章 仁義(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4章 其實可以不交的(第一更,求支持)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章 大明朝的大忽悠(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35章 拯救大明皇帝的冰激凌(大爆發!第四更,求首訂!)第253章 襄城伯(第二更,求支持)第121章 損人不利己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 攀咬第208章 以工代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8章 首輔看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3章 不掙錢的煤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0章 化肥(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膛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5章 (第二更,爲盟主賀!求支持!)第379章 銀子女子婢子第25章 廠房與發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5章 與張居正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78章 偶遇(第一更,求支持)第133章 仇人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9章 帶鋸機(第二更,求支持)第191章 國公府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7章 論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5章 晨報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0章 花花銀子大家賺(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33章 仇人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204章 掣電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1章 封建之意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39章 機械與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6章 重罰第37章 熬只鷹來玩(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4章 鳥銃(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4章 離別第12章 宅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0章 立威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6章 情愫(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