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章 正德斷案

0105章 正德斷案

0105章正德斷案

正德皇帝一通瞎指揮,有的忙着磕頭見禮,有的人想討好皇上,可是又分不清皇上是要把誰拉下去,把誰帶上來,正亂作一團時,嚴嵩看見機不可失,猛地站出來大吼一聲:“統統肅靜!”

這一聲吼倒比正德拍得“啪啪”直響的驚堂木管用,狼奔兔走的人羣立刻刷地定在那裡,只有瘋瘋顛顛的陸恩櫓猶自抱住一位刑部檢校嘻嘻哈哈高喊着升官發財。

楊凌方纔一直沒來得及細看這幾位欽差大人,這時瞧見嚴嵩那瘦瘦高高的個頭兒,忽地想起他來,再聯想起帝陵驗土安然無恙的蹊蹺事,楊凌心中不禁驚疑不定。

正德皇帝看了嚴嵩一眼,讚道:“你很好。來人,給楊凌四位愛卿看座。四位愛卿,如今真相大白,四位愛卿官復原職,俟後就回府養傷,然後仍要擔負督造帝陵之責,至於誣高陷害者......”。

正德一指仍在嘻笑胡言的陸什長,冷冷地道:“把這個瘋子給我拉下去,把所有人證、人犯全都帶上堂來,朕今日要親自斷案!”

皇上臨時客串主審官,下邊哪有不賣力奉迎的,當下過去幾個衙役,七手八腳擡了那瘋子出去,嗵地一聲丟進第一過堂的候審室內,又有人將哆哆嗦嗦的七位京城名公子和韓幼娘一干人等帶上堂來。

三班衙役卯足了勁喊過過堂威,正德端坐正堂,面前兩坯黃土,開始親自問案了。工部侍郎李傑一看正德瞧向他,身子立刻矮了半截,帶着哭音兒奏道:“皇上,是臣一時糊塗,這瘋子平素說話倒還齊齊整整的,微臣一時不察,又因帝陵茲體事大,事關國運昌隆......”。

他知道這時再辯解那純粹是找死,還不如痛痛快快認罪,擡出帝陵來,證明他對先帝陵寢的重視,皇上心腸一軟,這罪就輕多了。

他哪曉得方纔莫神棍在後堂編了幾句瞎話兒,這一提起帝陵,正德忽地想起“雷擊宮廷,應在泰陵。無端停工,遽生天象”這句話來,心頭一股惡氣頓時發作出來,把袍袖一甩,驚堂木改當暗器了,嗖地一下就衝着李傑撇來。

驚堂木“砰”地一下正敲在李傑的額頭上,頓時烏青一塊,痛得李傑唉喲一聲。正德喝道:“帝陵帝陵,你害的帝陵停工,天雷示警,轟了朕的皇宮,還敢提起帝陵?剝去他官衣、摘去烏紗官衣!”

立時兩個差役麻利地拉起李傑,將他官衣官帽剝下,在他後膝彎一踹,將他踹跪在地上。楊凌見了微微有些不安,畢竟帝陵金井的確是做過手腳的,李傑並未冤枉他,他倒擔心李傑被逼急了挺而走險、一口咬定金井滲水屬實,沒準兒還給自已惹來麻煩。

禮部侍郎李鐸看他面有不忍,輕輕耳語道:“楊大人不可心慈面軟,你以爲他會因此感激罷休麼?打蛇不死,後患無窮!”

這句話若平時說來,楊凌必然不會往心裡去,可是他是剛剛鬼門關走了一遭的人,對此有切膚之痛,對於朝堂上冠冕堂皇,談笑之間刀劍加身的危險已有所領悟,聞言輕微地點了點頭,想起差點兒就因此人和幼娘人鬼相隔,目光不禁向幼娘望去。

韓幼娘還是那般俏麗、只是一雙水靈靈的眼睛有些紅腫,但那雙溫柔的眼眸仍深情地注視着他,楊凌不禁向妻子寬慰地一笑。

韓幼娘也回了一個笑顏,那笑容裡盡是滿足和歡喜。楊凌瞧見玉堂春、雪裡梅挨在韓幼娘身邊,想起這兩個女子重情重義,自已遭逢大難,不離不棄地幫助幼娘,不禁感激地向她們點了點頭。

不料楊凌這一示意,兩個女孩兒臉頰竟然有些發熱,攸地害羞地移開了目光,楊凌不禁有點莫名其妙。他還不知道當日韓幼娘感激之下,與三女結拜,曾發誓‘同船合命、禍福與共’。

同的什麼船?自然是他楊大老爺這條船嘍,兩個精明過人的丫頭聽在耳中,早知幼娘心意,只不過當時她們也抱定大事不成,以楊凌之妾的身份隨他赴死的決心,對於能救他出來,希望實在渺茫。這時楊凌死而復生,那份心思活泛了起來,這心裡頭就不那麼自在了。

正德瞪着眼瞧着李傑,一時想不出要如何發落,忍不住轉向洪鐘問道:“洪鐘,李傑誣告大臣,陷構欽差,杜撰帝陵滲水,該當何罪呀?”

方纔正德衝着洪鐘嚷了一句,嚇得一向見風使舵的洪老尚書乖乖退下堂去,跑到神棍莫道維身後躲着去了,此時一聽皇上向他問話,洪鐘頓時受寵若驚,還以爲皇上不追究他的罪過了。

洪鐘慌忙搶上兩步說道:“臣啓皇上,大明律,誣告者一經查實,反坐之。”

正德皇帝不耐煩地道:“少廢話,到底如何處置?”

洪鐘忙道:“皇上明鑑,誣告反坐,就是他誣告的官員受了什麼刑罰,就給他什麼刑罰”。

正德聽了說道:“他誣告的官員判的是殺無赦,來人,把他拉下去殺無赦!”

李傑急了,他還道洪鐘能拉他一把,哪想到他竟落井下石,李傑指着洪鐘怒道:“洪尚書,我誣告大臣?若不是你請了聖諭動刑,豈會有屈打成招之事?”。

洪鐘反口相譏道:“你若不是誠心害人,聽說了消息大可向皇上稟報,請皇上查證,何必尋了一個瘋子冒充證人,我是受你矇蔽”。

李傑氣急敗壞地道:“我與幾位大人無冤無仇,何必害他?我聽及帝陵滲水,曾對徐尚書稟報此事,是徐尚書要我暫勿聲張、蒐集證人證物,我才暫不言語,尚書大人,是不是這樣?”

徐貫一聽要扯他下水,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道:“胡說,老夫只說帝陵滲水是何等大事,豈可捕風捉影,叫你查實了再報,誰叫你搜集甚麼證人證物了,你與幾位大人無仇,難道老夫就有仇不成?”

劉健、謝遷等人本來還想爲他們求情,一見他們危急時刻只顧推卸責任,不禁滿臉鄙夷。王瓊瞧了三人醜態,不禁氣極,厲聲喝道:“夠了!”

他喝止了三人的爭吵,一轉身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凜然道:“皇上,臣等不察,檢舉有誤,有誤告之罪,但請聖裁!”

王瓊除去衣帽放在一邊,磕頭不起,他這招以進爲退比洪鐘三人高明多了。先把罪名說成是失察誤告,再把三個尚書一個侍郎全綁在一條船上,諒你新皇登基,根基未穩,敢隨意處置這麼多重臣?

正德一見跪着四個人,倒有三個是尚書,倒真有點失措了,他求助地望向幾位大學士,劉健趁機奏道:“皇上,臣以爲,洪老尚書濫施重刑、屈打成招,險置四位欽差於死地,而且帝陵欲遷的消息傳出,致使民心不穩,確是有罪。但洪尚書也只是受人矇蔽,辦案不當,其心並無私慾,臣以爲可着他......着他致仕還鄉便是!”

洪鐘聽得身子一顫,他辛辛苦苦熬到一品大員的地位,如今只一句話便一切成空了,數十年辛苦,竟然如同一夢。李傑卻聽得心膽欲裂,劉健這是要丟卒保軍了,他是內閣之首,連他也存了這心思,自已還能活麼?

正德聽了點頭道:“依大學士所奏,刑部洪鐘着即致仕還鄉”。

劉健又道:“工部尚書徐貫,聽聞帝陵工程有了差遲,先是過於謹慎、知情不舉,後又未曾查實就告發大臣,輕慢怠乎,有虧職守,臣以爲應予......”。

劉健剛想說降階罰俸,正德已自作聰明道:“好,也一併致仕了吧”。

劉健頓時噎在那兒,半晌說不出話來。正德奇道:“劉愛卿的建議甚有道理,繼續說下去啊”。

劉健長吸一口氣,飛快地說道:“禮部尚書王瓊,以詩禮教化天下,德高望重,桃李成溪。他與此案本無關聯,只因誤信人言,爲肅清吏治,促請皇上處治貪墨官員,情有可願。然王瓊並非言官,卻行風聞上奏之舉,亦應制裁,可罰俸三年以爲懲戒”。

他生怕正德又半途插嘴,所以這番話說的跟炒豆兒似的又急又快,正德不悅道:“王瓊僭越本職險些鑄成大錯,如此莽撞,怎麼執掌科舉、祭祀、禮儀、邦交諸事?罰俸未免太輕,便......遷南京禮部尚書吧。”

謝遷、李東陽聽了正要上前再替王瓊求辯,不料王瓊自以爲一心爲國,皇上卻昏匱不明,心中一陣悲涼,已憤然磕頭道:“皇上體恤老臣,老臣感激不盡!”

正德聽他口氣憤懣,不禁怒道:“你還不服麼?你執掌禮部,教化天下,卻連自已的兒子也沒教好,他逼迫他人婢女陷害家主,這也是堂堂禮部尚書府上作出來的事麼?”

他冷笑着轉向刑部侍郎魏紳,說道:“魏侍郎,以民告官,造謠中傷,該處以什麼刑罰?”

魏紳這人鐵面無私,眼中只有王法,沒有人情,聞言立即躬身道:“回皇上,以民告官,造謠誹謗,一經查實應削去功名,流放發配。但臣以爲,帝陵疑案雖然不實,但告發楊凌強買婢女的事僅憑那女子一面之辭,尚不足採信,應予查證方能入罪”。

正德仰天打個哈哈,冷笑道:“不用查了,這件事朕知道的一清二楚,此事乃因壽寧侯的家人仗勢欺壓,謀奪蒔花館三名女子而起,那時朕尚是東宮太子,聽聞此事後着侍讀楊凌予以搭救,他的銀子也不是貪墨來的,是朕給他的,你是不是還要查查朕說的是不是真話?”

魏紳慌忙跪倒道:“臣不敢,既是皇上爲楊凌作證,那這誣告罪名便屬實了”。

王瓊聽說皇上要將他的兒子削去功名充軍發配,頓時臉色發白,再也不敢硬項抵抗,只是磕頭爲兒子求饒,幾個豪門公子也全沒了往日氣焰,跪在地上只是發抖。

李東陽聽了可真急了,這七個公子哥兒雖算不得人物,可是每人背後都有一個朝中重臣的老爹,如今六部一下子罷免了一半的官兒,朝中已然人心不穩,如果再有幾位大臣懷恨不滿,他們如何掌理朝政?

帝陵案棄了一個李傑保三位尚書,如今看來楊凌霸女案只有棄了王景隆,保住其他六人了。李東陽當機立斷,立即說三道四道:“皇上,買通楊府女婢,陷構楊大人的只是王景隆一人,其他書生少不更事,只是貪慕虛榮,跟來湊個熱鬧,不宜重處”。

謝遷、劉健、王華等人情知懲罰過重,不利於朝廷,紛紛跪下求情,正德恨恨地道:“也罷,附和隨從的六個人朕可以不予計較,但王景隆卻是羅織罪名,誣陷朝廷大臣的首犯,若赦了他,朝廷體面何在?把此人削去功名,流配貴州,一生不得錄用!”

王瓊聽的一陣絕望,王景隆跪在地上彷彿失了魂兒一般,他這一生算是完啦,過了好半天,他才悠悠緩過氣兒來,恍惚聽見皇上判了李傑死罪,令人將他押了下去。

王景隆悽悽然一笑,死罪?還不如也判自已一個死罪,好過這樣活活受罪。自已本來一個前程似錦的世家子弟,如果不是被那小賤人誑騙,怎麼會落到生不如死的地步?王景隆心頭陡生一股惡毒的念頭:“小賤人,你不是巴結着那個楊凌算計我麼,我就算髮配貴州,也要買通亡命之徒,將你活活折辱至死,叫你悔不當初......”

司禮監戴義見皇上也欽判了案子,王瓊仍不肯放棄,跪在那兒苦苦替兒子求情,忙從椅子上出溜下來,跪奏道:“皇上,貴州貧瘠荒涼,此去又是關山重重,煙瘴處處,發配去那裡可是九死一生吶。依奴才看,既然各位大人求情,皇上不如將他發配泰陵做個苦役,爲先帝修陵鋪路,贖其罪孽,既懲治了他,又體現了皇上的仁厚”。

王景隆心中正琢磨着惡毒念頭,一聽要他去泰陵做苦役,雖說苦是苦了點兒,可是畢竟在京師附近,父親雖放逐去金陵爲官,在朝中門生故舊仍盤根錯節,到時找人活動一下,還怕出不來麼?

可他一擡頭,正瞧見戴義衝着他陰陰一笑,只瞧見這不懷好意的一笑,王景隆頓時如同一盆冰水從頭淋到腳,整顆心都變得冰涼。

正德欣然道:“甚好,就這麼辦!”王瓊深知兒子若去了泰陵,其兇險更甚於去貴州,急得幾欲發狂。劉健等人與他共事多年,見了心中不忍,只得上前將他扶起,悄聲允喏替他照應王景隆,老夫子這才垂淚退下堂去。

正德將衆人都打發下去,只留下楊凌一家,這才訕訕地走到楊凌身邊道:“楊侍讀,朕......朕險些負了你了”。

楊凌心中也頗爲愧然,他不相信風水的重要還甚於萬千百姓性命,所以幫着戴義等人瞞下了帝陵滲水之事,可是畢竟是有事瞞了這小皇帝了,他忙躬身施禮道:“皇上切勿如此說,皇上無論是以一國之君、還是以先帝之子的身份如此處置,都是本份中事,臣絕無怨言。”

正德慚然笑道:“愛卿,你且寬心好好養傷,待傷養好了,朕是要重用你的。你且先回去,那三個嘮叼老頭兒還在外邊候着朕,朕回頭再偷偷去你府上看你。”

楊凌忙道:“多謝皇上關心,皇上還是不要輕易出宮了,給三位大學士知道了,又要上奏摺勸諫,微臣這便回去了”。

他已除去手銬腳鐐,但是雙踝血肉模糊,要走出這長長的大堂,也痛得鑽心。韓幼娘和玉堂春一左一右扶着他,雪裡梅、高文心隨在身側,向正德皇帝施了禮,轉身便走,正德見韓幼娘板着俏臉,雖然禮儀不失,但表情渾然不象以前待他那般親切,心中有點難受,忽地叫道:“且慢!”

楊凌詫異地轉過身,只見正德又走過來道:“若不是幼娘姐姐持了父皇的墨寶攔阻,朕險些失去一位忠臣,幼娘姐姐有功於社稷,朕要封賞。”

他略一沉吟道:“朕要頒旨,欽封幼娘姐姐爲誥命夫人,幼娘姐姐,就不要再生朕的氣了吧?”

韓幼娘見堂堂天子給自已賠不是,也不敢得寸進尺,忙福了一禮道:“臣妾哪敢生皇上的氣?多謝皇上賞賜”。

身份是韓幼孃的一塊心病,她丈夫是秀才的時候,就總覺得自已一個獵戶的女兒配不上人家,現在有了皇上誥封,心中如何不喜。

正德見韓幼娘眉梢泛起一絲喜氣,這才放下心來,開心笑道:“朕不但要賞幼娘姐姐,還要賞楊侍讀。王景隆不是說你花了萬兩白銀買婢女不合情理麼?呵呵,那銀子可是朕出的,就當朕買下送與你作妾好了。內務府已經給朕定了皇后還有兩個皇妃的人選,嗯......就定在朕大婚之日吧,到那一日朕下旨把她們兩個賜你爲妾,圓房成親”。

“啊?”楊凌聽了大吃一驚,韓幼娘也有些意外。玉堂春和雪裡梅卻是又驚又喜,兩人眼神一碰,都刷地一下移開來,禁不住暈生雙頰,但那盈盈眼眸裡卻盡是說不出的羞怩開心。

高文心眼簾微微垂着,神色平靜,看不出絲毫異狀。韓幼娘雖曾許過暗喻共侍一夫的承喏,但她自知奴婢身份難除,根本不曾存過這種妄想,自然不象玉堂春二人那般患得患失。

小皇帝一拍楊凌肩膀,先是鄭重地道:“你成婚之日便是朕成婚之日,朕發誓與你同喜同賀,一生不疑,從此既是君臣,也是好友!”

他說着又欣然道:“上次在山中放的焰火宮燈很好看,朕一直想再瞧瞧呢,等朕大婚時再無人有藉口阻止朕點燈放火了,哈哈哈,朕盼這大婚可真是盼了許久了。嗯,朕大婚之夜,你來宮中,幫朕好好放一把焰火”,他把手一揮,笑道:“朕要看一晚的焰火,徹夜不熄......”。

高文心聽了這糊塗命令差點兒笑出聲來,玉堂春和雪裡梅對視一眼,俏俏的嘴角兒禁不住向下一垮......

PS:接下來請欣賞VIP章節,訂閱支持,謝謝您的鼓勵!

第242章 眸光重現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291章 孤身赴蜀第381章 重返朝堂第50章 一團和氣第45章 春天到了第251章 閨中定計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222章 信口雌黃第8章 惹上官司第419章 爾虞我詐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139章 長幹行第431章 千古一帝0116 一後二妃第266章 垂死掙扎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337章 跳大神0116 一後二妃第249章 鐵甲戰艦0107 經筵之談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74章 天子呼來第21章 簡單愛情第285章 海上談判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381章 重返朝堂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243章 天子門生第340章 滿堂皇后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455章 離間0104章 皇帝發飈第317章 一馬西來第18章 除夕烽火第295章 山東指揮第311章 三探獄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276章 炮從天降第119章 議建內廠第311章 三探獄第389章 幾回月下敲金鐙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262章 星星之火第31章 兩隻老虎第67章 不務正業第161章 正德舞刀第52章 懵懂進京第337章 跳大神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455章 離間第96章 帝陵金井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182章 請君相送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262章 星星之火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65章 又生枝節第231章 明爭第52章 懵懂進京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15章 珍珠之誤第24章 瘋魔棍法第87章 正德頒詔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52章 懵懂進京第310章 王子犯法第401章 埋恨第225章 妒後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186章 秀才遇兵第215章 夜審第30章 大年初一第74章 天子呼來0101章 上諭勘陵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399章 兩虎爭食第336章 四大賊第71章 儆猴熬鷹第322章 一身乾淨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46章 閨房之樂第66章 插一槓子第31章 兩隻老虎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248章 龍江再興第277章 兄弟反目0102章 陽明瞞天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153章 柔情蜜意第187章 兵至大同0116 一後二妃第33章 馬昂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