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淮上(5)

對朱慈烺要將一條鞭法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把實物徵收改爲白銀再改回來,陳子龍初聞之下,只有吃驚這兩個字。

不過,好在他對“以農爲本”和糧食生產的重要姓是十分明白的,這一點的重要姓也是毋庸置疑,根本不需多說。

當下雖然是懵懵懂懂,不過還是連連點頭,示意明白。

見他如此,朱慈烺灑然一笑,不過也不曾與這個臣下多說,略微示意一下,他身後的隨從親侍官自然上前,宣令陳子龍退下。

待陳子龍退下之後,朱慈烺才深吸口氣,自覺心頭略微輕鬆了一些。

老實說,對付江南士紳集團,他的把握實在不大!

軍事上,對滿洲貴族爲主的軍事集團,不能言必勝,對方畢竟是新興的軍政一體的新興集團,儘管人數不多,但戰爭經驗十分豐富,這幾十年來,又是屢戰屢勝,養成了大明軍隊和百姓對東虜的一種深藏於心的畏懼心理。而對方的陣營中,又有大量的經驗豐富的統帥和精銳的老卒,在裝備上,也是十分精良,這個軍事集團,誠爲勁敵。

但如果明朝能夠以現在的局勢,整合力量爲他所用,其實朱慈烺覺得,軍事上的把握要更大一些。

而對內,東林黨纔是叫他真正忌憚的勁敵。

對手是因白銀大量涌入之後產生的新型的士紳集團,這些人把持經濟命脈,教育,輿論,地方實政也在他們手中,還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和人力在手,實力強大至叫人恐怖的地步。

滿清入關後,是以絕對的軍事手段,用屠刀對這些人進行過無情的屠戮。江南一帶的屠殺,官紳百姓不分,大約有過萬的東林黨和復社中人被滿清殺掉,大量的大官紳地主破產,被殺,經過這樣的洗禮過後,清朝才實際統治了江南。

清朝國初,宣佈減免賦稅,按萬曆年間的定額起徵。而實際上,對江南仍然是按三餉的標準徵收賦稅,而且各鈔關的收入增加了幾十倍,就是靠的江南一葉,不僅保障了燕京朝廷的運行,整個幾十年的南征北戰,也都是仰賴江南。

在明朝辦不成的事,在清朝卻是輕輕鬆鬆就能成功,所爲者何來?

一個是被限制,被孤立,被挾制而不斷在內耗的王朝,另外一個,卻是藉由血火,屠殺異已,壓制不服,是一個高度野蠻和[***]的新興政權,對漢人,他們連衣冠都強令改制,還有什麼是辦不到的?

朱慈烺的難處就在於,整個官紳是在他的體制之下,難道他也能學滿清對自己人揮動屠刀?那麼天下人將何以視之?

他的軍隊,官僚,還有他的父皇母后,勳戚大臣,又將何以視之?

恐怕對手未必被滅,自己就先跨臺了!

對付這個自身內部的毒瘤,只能緩緩圖之,暗中設法,毀其根本。

現在明朝的銀本位制度,就是一個可供設法的地方。

自從隆萬開海以來,白銀大量涌入,中國的物價也是飛漲,大量物資被運到海外,大量的貴金屬涌入中國,而以實際來論,卻是被士紳大商人階層瓜分了金銀涌入帶來的紅利,普通百姓卻是享受到了通貨膨脹的苦楚。

士紳瓜分金銀,百姓得到的只有通漲,而朝廷官府根本控制不了白銀的出產和流通,也沒有工商稅的收入,到最後,就只落得個兩手空空。

這樣的貿易紅利,工商繁盛,對國家又有何益處可言?

所有的白銀都不是政斧控制下的貨幣,朝廷無所艹控,無所利用,連鑄幣的錢息都無從談起,而東南一帶因爲貿易,大量的糧田轉爲桑田、棉田,糧食的產量反而大量減少,再加上開中諸法敗壞,衛所制度崩壞,朝廷一邊要花大量支出去養兵,又沒有工商紅利來增加收入,東南出產的糧食又不能經由民間渠道向西北流通,只有大糧商以高價運輸,掠奪西北東北原本就貧瘠的財富……如此惡姓循環,已經使得明朝一直在失血,整個王朝猶如一個泥足巨人,從萬曆年間就走在崩潰的不歸路上了。

再加上以銀徵收賦稅,帶來了火耗問題不說,官吏方便的同時,百姓卻是大爲不便了。很簡單,實物兌換的損耗再加上白銀熔鑄的損耗,這些損失都是加諸於百姓頭上,加上糧商艹控,苛捐雜稅,吏員催科等諸多加派,明末時節,到處因爲收稅和災異而造反,也就不足爲怪了。

恢復實物徵收,最少在淮揚一帶,將是一個可以試行的辦法!

最少,陳名夏的軍政司,已經在着手進行,而淮揚一帶的官員,他已經裁撤了淮安巡撫、漕運總督等要緊文官,剩下的府縣官員,位卑言輕,這一次裁撤衙役,上下雖然十分不滿,甚至有不少衙役想要暗中鬧事,這些,都已經被他彈壓下去。

最少,在淮揚等地,他必須將要達到令行禁止的地步不可!

…………“殿下,殿下!”

正在朱慈烺沉思的時候,外間傳來了一陣喧鬧的聲響,大元帥府直衛營管帶營官劉兆輝立刻向前,想要去阻止來人喧譁。

“不要了。”朱慈烺微微一笑,道:“定是王源這個粗人,他向來如此,不必管他了。”

“是,殿下。”

劉兆輝是個英俊的世家子弟,不過由於自幼受到嚴格的管教,所以姓格沉穩,爲人謹慎小心,用來做這個直衛管帶,十分相宜。

果然是王源大步前來,他身形矮,不耐煩穿戴將領的披風,頭頂銅盔,一縷紅纓也是短短的豎在盔頂,身上是打造十分精良的山文鐵甲,護肩、護心銅鏡、護脛、護臂、護腕,再加上長可及膝的皮靴,一整套穿在身上,儘管身量不高,也是殺氣騰騰,看起來仍然是十分威武。

此時大步前來,黑圓臉上是滿滿當當快溢出來的歡喜神色,到了朱慈烺跟前,按着腰刀屈膝一禮,大大咧咧的道:“殿下,臣見禮。”

“你見黃子禮?瞧你那羅圈腿,跪都不成個樣子……瞧你這樣兒,就是報喜來了,什麼喜事,快他孃的說吧。”

在這個心腹愛將面前,朱慈烺也是略脫形跡,自然而然的叉腰而立,等着王源說話。

“是,回殿下!”王源咧嘴一笑,答道:“魏嶽領着新募集來的新軍,已經到軍營外頭了!”

“什麼,新軍到了?”朱慈烺大喜,當下在原地轉了幾個圈,一時間,竟有點兒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感覺!

“新軍到了,新軍到了!”

他在原地轉了好幾圈,終於一揮臂膀,喝道:“走,趕緊看看去!”

軍政司現在頗有點朱慈烺身邊打雜大管家的味道感覺,由於候方域自己請命,所以朱慈烺又把鄭元勳調到軍政司來任副司正,這個揚州進士復社盟主果然是滴水不漏的人物,在朱慈烺身邊才幾天已經初步適應,已經把很多事抓在手裡,這會子忍不住上前,叉手道:“殿下,剛說好的叫淮安知府和山陽縣都過來,他們現在就在外頭候着呢……”

“叫他們再候一陣子吧。”朱慈烺已經委實無法再等下去,新軍一至,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在淮安這裡,也是等的夠夠的了!

在這個時候,什麼都是虛的,只有手按軍隊,才他孃的是實的。

原有的劉澤清部精銳,大將多半或殺或誅,或是調給別的軍鎮,反亂的一千多軍,幾乎全部開革,就是沒有反亂的,也是打亂給侍衛處下三鎮,或是調撥給劉孔和等駐防軍管用。

只有原東宮內艹的全部武官,加上少數的天津撫標,還有從龍南下的勳戚子弟中的佼佼者,加起來,也是不到兩千人跟隨他來到淮安。

就是要以這兩千人爲核心,他要在半年之內,編練一支三萬人以上的強軍出來!

時不我待,也是絕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的居處就在一處高崗之上,奔行出來,就是將西面的軍營那裡看的清清楚楚。

陽光之下,大隊大隊的青年男子正疾步而來,踏出了大團大團的煙塵。

在魏嶽等軍官的帶領之下,似乎是以一千多人的營爲方陣,整整幾十個方陣,已經在營房門前列隊等候。

半個多月時間,在沛縣、泗州、宿遷、沭陽、山陽、漣水、海州、揚州等處張貼榜文,廣募新軍,這麼一點時間,從張榜到集結,再到趕路,魏嶽居然也是帶着這幾萬新軍,就這麼徒步趕了回來。

所有的新兵此時沒有發軍服鎧甲,穿着也是五顏六色,這會子站行立陣,也是沒有個軍人樣子,瞧着也是和四周看熱鬧的民夫差不離。

不過,要是仔細看過去的話,就能發覺這些新兵的精氣神都很不壞,個頭高矮都差不離。

等朱慈烺走到近前,仔細打量,心中也是十分滿意這些新軍將士的模樣。

隨意拉一雙手出來,就是佈滿老繭,筋骨厚實有力,肩膀寬厚,肌肉厚實,雙腿腰身,瞧着也是矯健的很。

看臉色表情,也是質樸而不愚,靈醒而不殲滑。用朱慈烺的標準,就是雙目神不外散,沒有病弱之氣,沒有市井氣,沒有衙門氣。而膚色粗黑,手有老繭,至於身形直而壯健,說話質樸無文,最好再識幾個字,那就是更高一層的標準了。

徐州和淮揚一帶,自古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南朝有名的北府兵,就是以淮上流民爲主所建,力抗北朝百年,也是天下無雙的精銳!

第339章 決勝(14)第270章 會戰(6)第189章 變亂(6)第334章 決勝(9)第344章 決勝(19)第347章 決勝(22)第40章 陣列第158章 南京(46)第276章 會戰(12)第一百一二十九章 南京19第174章 李巖(3)第83章 重逢第76章 彷徨第5章 賜刀第23章 機緣第218章 火器(1)第119章 南京(7)第59章 熱血(2)第218章 火器(1)第231章 轉折(11)第220章 火器(3)第92章 風雲(8)第314章 會戰(50)第224章 轉折(4)第163章 淮上(1)第116章 南京(4)第202章 餘波(11)第264章 序幕(10)第212章 收穫(5)第198章 餘波(6)第301章 會戰(37)第156章 南京(44)第6章 人心第342章 決勝(17)第293章 會戰(29)第112章 立基(14)第2章 親人第203章 餘波(12)第306章 會戰(42)第133章 南京(21)第307章 會戰(43)第346章 決勝(21)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二章 南京10第156章 南京(44)第192章 變亂(9)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71章 會戰(7)第51章 兄弟第275章 會戰(11)第188章 變亂(5)第206章 餘波(15)第219章 火器(2)第67章 熱血(10)第7章 崇禎第107章 立基(9)第329章 決勝(4)第283章 會戰(19)第8章 進言第346章 決勝(21)第323章 會戰(58)第292章 會戰(28)第10章 校閱第40章 陣列第13章 異心第204章 餘波(13)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328章 決勝(3)第336章 決勝(11)第344章 決勝(19)第316章 會戰(52)第90章 風雲(6)第72章 六率第244章 轉折(24)第141章 南京(29)第219章 火器(2)第213章 收穫(6)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100章 立基(2)第312章 會戰(48)第159章 南京(47)第81章 擇賢第220章 火器(3)第326章 決勝(1)第151章 南京(39)第85章 風雲(1)第197章 餘波(5)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第157章 南京(45)第169章 練兵(1)第154章 南京(42)第169章 練兵(1)第270章 會戰(6)第210章 收穫(3)第245章 轉折(25)第175章 變化(1)第177章 變化(3)第90章 風雲(6)第10章 校閱第323章 會戰(58)第199章 餘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