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兄留弟走,太子決意

皇宮。

朱允炆故作鎮定,當知道父親朱標將要親自前往漠北練兵之際,他心情相當緊張。

“諸位,你們都是我的賢臣良將。”

允炆淡然道:“如今父親要前往大寧衛練兵,抵禦帖木兒汗國。”

“聽說他要帶走我們兄弟中的一人,諸位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齊泰和黃子澄相視一眼,他們早已知道消息。

呂鷹和李景隆則沉默不語,對他們而言已經押寶在朱允炆身上,至於如何解讀皇帝和太子的想法,就要看兩位文官了。

“皇孫殿下。”

黃子澄面露喜色道:“其實此番陛下安排,並無太多深意!”

“若是跟隨太子,就要去抵禦韃子,更像是考驗塞王!”

“至於留在宮中,則是與皇上爲伴,能更好地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孰輕孰重,皇孫殿下理應想清楚了!”

齊泰點頭道:“子澄所言不錯!依我二人來看,還是留在宮中更好!”

“畢竟誰能獲得皇上青睞,誰就更能繼承大統!皇孫殿下莫不可錯過如此良機!”

李景隆緊皺眉頭,皇上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子爺的寶座穩了,可將來誰能繼承大統,不該是太子說了算?

這兩個酸儒想的都是些什麼狗屁東西?

就算允炆皇孫伺候皇上再好,待到皇上駕鶴西去,還不是朱標安排下一任接班人?

不過李景隆向來不會投資一人,所以並未多說。

至於呂鷹,此人只會投機取巧,身爲朱允炆的舅舅,自然會挑好聽的說。

“二位先生所言甚是!皇孫殿下還是留在宮中爲妙!皇上他年紀大了,也需要皇孫在旁侍奉。”

有了一衆狗頭軍師的主意,朱允炆笑道:“好!那本皇孫就想辦法留在應天府!”

——

青鸞與蠱雕離開後,朱允熥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他不喜歡經營所謂的人脈,對他而言朱權前往封地後,就沒有了說話之人。

本來青鸞和蠱雕成爲了他的朋友,可二人還有任務在身,他又恢復了原本一人的生活。

何以解憂?唯有回憶。

想起以往與小皇叔,大哥前去天香閣的事情,朱允炆莞爾一笑,此情只待成追憶!

“方孝孺,拜見皇孫殿下!”

“徐輝祖,拜見允熥殿下!”

朱允熥萬萬沒想到,朝中如今被賞識的一文一武,竟然會找上自己。

允熥躬身行禮道:“見過二位先生!”

方孝孺頷首點頭,與徐輝祖相視一眼,後者眼中同樣帶着欣賞之色。

朱允熥心思單純,更是上一任太子妃的兒子,朝中鄭國公常茂,樑國公藍玉都是其外戚。

可以負責任地講,如若歷史上朱標沒有死,繼位的大概率是朱允熥,常藍兩家也會持續享受榮華富貴。

藍玉本想來看看這個外孫,可朱權百般叮囑讓他只管過老幹部般的退休生活,只要皇上不發話,千萬不可參與朝堂之事。

藍玉一向器重這個女婿,便忍住心中掛念,沒有與朱允熥有過多來往,這何嘗不是一種煎熬?

好在朱權囑託方孝孺和徐輝祖,若是允熥孤立無援之時,他們二人要及時出現,拉允熥一把!

“二位先生,今日前來是爲了?”

“乃是太子爺督軍一事。”

方孝孺直接表明來意,笑道:“今日皇上發話,讓太子爺帶走一位皇孫,另一個則留在應天府。”

“不知允熥皇孫作何感想?”

朱允熥愣了愣,其實他聽聞如此消息,並未太多想法。

興許是跟朱權混得久了,朱允熥並沒有那般多的權力慾,更對皇位沒有任何興趣。

他羨慕父親和小皇叔的兄弟之情,你只管坐鎮朝中,四方來敵我盡數爲你殺之!

曾幾何時,允熥想做個塞王,幫助大哥戍守邊疆!

儘管二人同父異母,可一直在大本堂逃課,一起揹着父親朱標喝酒,被某位不務正業的皇叔,帶着去天香閣,都是美好的回憶。

“父親,在挑選,他認爲最合適的繼承人。”

朱允熥無奈說道:“大哥纔是那個人,我只想跟小皇叔一樣,爲我大明戍守邊疆。”

聽聞此言,徐輝祖皺眉道:“殿下,就沒有一絲爭雄之心?你二人嚴格來說,都是太子爺的嫡子!”

朱雄英和馬皇后過世時,朱權年紀尚幼,簽到的東西也沒有能夠救人的靈丹妙藥。

每每想起此事,朱權便痛心疾首。

太子妃常氏的孩子中,朱雄英死後,便輪到朱允熥爲長子。

朱允炆則是現任太子妃呂氏的長子,二人這種奇妙的關係,使得他們都有資格繼承皇位。

出身比完了,就要比孃家人的實力。

這一點,朱允熥可謂是佔盡優勢,鄭國公常茂,樑國公藍玉可都是他的舅舅和姥爺。

朝中武將,哪一個敢說穩贏藍玉?

可惜,朱允熥志不在此。

“沒有。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

朱允熥笑道:“爾等都說李世民雄才大略,乃千古一帝!吾卻最鄙夷他弒兄殺弟!”

“我不與大哥去爭,反而會舉薦他前去大寧衛陪同父親戍邊!”

方孝孺帶着滿腹錦囊妙計前來,徐輝祖同樣打算爲朱允熥出主意,現在來看二人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也好!難怪殿下說允熥皇孫心思單純,是一塊難得的璞玉!”

方孝孺大笑道:“既然無法爲皇孫殿下出主意,便與您大醉一場吧!”

徐輝祖拿出帶來的美酒,笑道:“此乃殿下最喜歡的杏花村!妙錦託韓王妃釀製而成!”

酒香四溢,朱允熥大笑道:“好酒!今日便與二位先生痛飲!”

酒過三巡,朱允熥已經有些微醺,他淡然問道:“二位先生,允熥這般駑鈍,是否讓你們失望了?”

“你們能來,定是看在小皇叔的面子,他是不是也會對我失望?”

方孝孺不勝酒力,已經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徐輝祖則保持清醒,他頷首笑道:“殿下何必多慮?寧王向來關愛子侄,尤其是您與允炆殿下。”

“你們二人無論誰榮登大寶,寧王都會選擇衷心祝願,並且幫你們肅清障礙!”

再看過去,允熥已經沉沉睡去,嘴角上留下一絲笑容,宛若當年初臨天香閣,與大哥、小皇叔醉一場。

第683章 清理門戶,寧王南下第213章 夜叩喜峰關第221章 身份暴露?誤會解除!第648章 剿滅韃靼,五萬足矣第631章 鐵嶺,比較大的城市第394章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第378章 大寧之地,臥虎藏龍第597章 當屁被放鬼力赤第257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第228章 拿個公主練練手第319章 八擡大轎,明媒正娶第五十三章 時代在召喚第657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48章 大鬧坊津,京都震盪第426章 炮王威武第583章 寧王返程,中原震動第590章 猛虎潛深山,長嘯自生風第670章 老夫撩發,戰車禦敵第423章 王師北定土默川,寧王金州扣倭船第562章 三尺青鋒,即是道理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八十五章 一個條件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394章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第七十九章 寧王墨寶,父兄分贓第393章 兄弟情,難釋懷第678章 太子題詩贈二楊第32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15章 大寧叛徒哈爾木第391章 放虎歸山第624章 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第一百零四章 忤逆洪武,寧王受阻第416章 寧王?晉王從屬!第139章 洪武斷案,百姓歸心第293章 韃靼瓦剌,嚴陣以待第314章 奉天承運,洪武諭旨第379章 北巡關陝,風起雲涌第651章 三路先鋒,劍指韃靼第265章 高煦爭雄第九十八章 耿直方孝孺第222章 威名遠播,高麗遣使第729章 龍虎再臨,道姑思君第488章 妖言惑衆,京都暴亂第557章 蒼龍嘯天,宵小退散第493章 血戰泰寧,至死不退第574章 浪崗精兵?全軍覆沒!第五十八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429章 這不是欺負老人嘛?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第199章 野火燒不盡第214章 樑變涼?第557章 蒼龍嘯天,宵小退散第194章 大明兒郎,無人可敵第七十六章 什麼?他贏了?第203章 魂度三途,飲馬翰海第730章 太子臨瓦剌,可汗訴衷腸第652章 先鋒之路,亦有不同第534章 靈藏歡迎你第七十九章 寧王墨寶,父兄分贓第540章 奉旨行事,兒臣何罪之有?第358章 精打細算夏原吉,爲子至孝楊士奇第152章 莫問青絲問白髮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32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65章 北伐第一兵第506章 摔跤?略懂而已第132章 如此愛將,多謝四哥相贈第356章 王府鍼灸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178章 輝祖捕蟬,燕王在後第144章 誰說廚師不能打?第395章 表叔救我第七十八章 武聖驅邪,餓鬼退散第727章 長兄如父隔代親第136章 父子談心,洪武心疾第722章 鬥牛袍,流星錘,我叫廠公你記住第227章 扶桑,不敢!第484章 聽風辯位,扶桑太小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第682章 五毒叛徒,安南助力第600章 忠元變中原第248章 寧王治病,邦邦兩拳第181章 四獒哲別,神射無雙第583章 寧王返程,中原震動第324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6章 翰林俯首拜聖王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274章 朱高煦?莽夫耳!第314章 奉天承運,洪武諭旨第710章 洪武苦心,諸藩難懂第478章 明軍水師?不堪一擊!第744章 燕王北上,奉旨抗敵第670章 老夫撩發,戰車禦敵第679章 篡奪秘寶,燕王密謀第四十六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432章 寡謀少智第362章 戍守邊疆,搞貿易不過分吧?第150章 飛熊破陣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