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洪武苦心,諸藩難懂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冊封晉王朱棡爲大宗正,掌管宗室一切大小事務。

明確給予了朱棡權位,讓這位當之無愧的塞王,得到了虛榮心的滿足,自己身爲大宗正,自然要致力於維護大明朝廷。

燕王朱棣則得到了副宗正的位子,在宗師地位僅次於朱標與朱棡,算是皇帝給予的肯定與認可。

唯有寧王朱權,看起來是皇帝寵溺的小兒子,結果宗師的官職是一丁點都沒有混上。

讓一直與朱權不睦的藩王們,心中得到了足夠的安慰。

唯有皇帝和太子明白,有些時候不給予封賞,反而是對朱權最放心的表現。

“標兒,你要明白咱走這步棋的用意。”

“即便你將來削藩,老三老四他們還有宗室的官職,終歸面子上過得去。”

“哪怕反抗,你也是佔理的一方,能夠師出有名,剿滅叛亂!”

朱元璋嘆氣道:“咱雖然不希望有那一日發生,但終歸要爲你做準備。”

父皇!

朱標心中感動,父皇已經爲自己做了太多太多,而他也盡全力想要爲父皇去分擔政務。

父子之間相互關心,這也是皇家難得的父子情。

“行了,哭哭啼啼作甚?咱身子骨硬朗的很!咱在位一天,就會幫你們這些崽子遮風擋雨。”

“標兒啊,長兄如父!若是咱真的沒了,你就要自己扛着天下人,照顧你的弟弟妹妹了!”

“還好,有老十七幫忙,有他在咱能放心許多!你需要記住,事關天下人,莫要與老十七起任何爭執!”

“老十七愛大明江山,愛朱家山河,卻更愛天下百姓!他要的比你們多,比咱還要多!”

“他爭的不是一時之名,而是萬世之名!”

朱標不斷點頭,“父皇放心,兒臣定會照顧好一衆弟弟妹妹。十七弟向來有主意,更不會害我害整個朝廷,兒臣凡事會跟他商量。”

“還請父皇能留下一道諭旨……”

朱標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後,朱元璋忍不住道:“你真要如此?這是咱的諭旨,將來說不定允炆允熥都要受此節制!”

朱標堅定地點了點頭,朱元璋嘆氣一聲,提筆落款。

“標兒,你同樣要思考,誰纔是最合適的繼承人。”

朱元璋語重心長,彷佛有不少話,想要對朱標訴說。

“允炆心智成熟,然此子確有朝令夕改之惡習。爲政者,最是忌諱如此。”

“允炆心善,更不夠狠辣!你的仁,建立在對方與你無威脅的基礎上。”

“他的仁,學不到你的十之一二!”

朱元璋此言一出,已經在明顯告訴朱標,這位繼承人,將來未必能玩的過那些個老謀深算的藩王。

“至於允熥,他虛心好學,尤其是喜歡跟在老十七身邊。”

“此番北伐韃靼,咱也沒想到,他能夠表現如此優秀。”

“可惜啊,跟在老十七身邊,也沾染了他身上的一些個惡習,尤其是對權力沒什麼慾望!”

朱元璋笑罵道:“咱怎麼就沒能讓那逆子隨咱這點呢?”

回想起自己的一衆兒子,朱元璋嘆氣道:“除了你之外,他們就沒有一人能讓咱滿意!”

“大宗正的位置原來屬於老二,可他卻魚肉封地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老三勇猛有餘,計略不足,這大宗正有名無實,對你構不成什麼威脅。”

“老四最像咱!可正因如此,咱才知道他的一些小動作!記住,將來即位,定要警惕老四!”

朱標深吸一口氣,他知道燕王寧肯多花些銀兩,都不願意削減護衛,已經說明了問題。

可即便對方小動作再多,沒有確切的證據,他依舊沒有動手的理由。

否則就會留下新帝不能容人的惡名。

“行了,今日與你說了這麼多,咱也有些倦了。”

朱元璋苦笑道:“當年立國之初,咱與劉伯溫,李善長徹夜長談,都不曾感覺到疲憊!”

“人啊,不服老不行咯!”

朱標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父皇對自己付出了太多,爲大明江山付出了太多。

“哭個屁!咱還沒死呢!晚上多喝兩杯,補充一下!”

“……”

“愣着幹什麼?別忘了咱最喜歡的燒餅!”

———

北平府。

看到副宗正的聖旨,朱棣謝恩過後,便一把將其扔在地上。

“王爺,好歹是皇上他老人家對您的認可,怎麼說扔就扔了呢?”

徐妙雲笑盈盈地撿起聖旨,寬慰道:“更何況孩子們也在,你莫要嚇壞了他們。”

朱棣冷哼一聲,不悅道:“別以爲我看不出父皇和大哥的心思!”

“三哥擔任大宗正,而我擔任副宗正,這輩子都要給老大一家做事!”

“將來他若是削藩,我依舊是副宗正,連還手的理由都沒有!”

說到此處,朱棣不甘心道:“憑什麼從小到大,他的眼裡只有大哥,我們這些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比不過大哥?”

徐妙雲輕聲寬慰道:“王爺,您纔是最像皇上的人,可皇上已經對百官足夠嚴苛,他不可能再找一個像他一般的繼承人。”

“何況長幼有序,王爺你並非李世民那樣的人,更不可能做出弒兄囚父的事情。”

“太子爺不是李建成,皇上更不是李淵!”

這句話點醒了朱棣,想要對父兄不敬,且不說他有沒有那個膽子,就說那二位的能力,就並非唐朝那對開國父子能比。

“潛龍在淵,王爺需要做的是隱忍,而並非這般憤怒。”

徐妙雲貼近朱棣耳邊,輕笑道:“萬一哪一日王爺的侄兒繼位,身爲副宗正的王爺,就能以清君側的名義……”

聽聞此言,朱棣恍然大悟,“本王明白了!來人啊,趕快焚香祭天,本王要將聖旨稟告上天!”

———

大寧衛。

朱權與朮赤二人並肩而坐,兄弟之間最好的感情,即便一言不發,二人也不會感到尷尬。

“你已經在幫太子爺鋪路了。”

朮赤笑道:“安南之兵,我大寧衛出動任意一支部隊,都能夠輕易取勝,可你卻要將這功勳記在太子爺身上。”

朱權莞爾一笑:“你我還要並肩作戰,大哥登基後,我會選擇出走海外!”

第140章 棒打周王第214章 樑變涼?第458章 東邊一棵大柳樹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274章 朱高煦?莽夫耳!第221章 身份暴露?誤會解除!第503章 冷血寧王第四十四章 此行宴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336章 朱權妙計平藩鎮第712章 東望中原,傅安忠骨第504章 王妃求情,跪拜門前第548章 以一敵三渾不怕第356章 王府鍼灸第八章 達官貴人?一羣窮親戚!第二十八章 跟咱提條件?第九章 地上的東西,別亂吃!第483章 夏季八砍顯神威第486章 洪武震怒,陳兵海疆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151章 豎子?驍將!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132章 如此愛將,多謝四哥相贈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590章 猛虎潛深山,長嘯自生風第469章 目底倭奴若蚍蟻第578章 池中之物?甕中之鱉!第398章 鴨綠江畔,京觀屍塔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742章 汗國怒火,瓦剌承擔第420章 讓你守西線,沒讓你開疆擴土!第317章 此乃,扶桑賀禮第十四章 你當徒弟吧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242章 夜探天香救花魁第287章 天香閣插花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336章 朱權妙計平藩鎮第508章 摯愛親侄兒,得加錢!第385章 大寧武卒,敢當天下先第512章 請辭主帥,父皇當真第395章 表叔救我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235章 覲見洪武,千古一帝也第522章 大明附屬?帕竹王朝!第一百零三章 黑狗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府修羅場第512章 請辭主帥,父皇當真第338章 寧王報仇,但爭朝夕第434章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身試毒第379章 北巡關陝,風起雲涌第351章 一切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417章 三哥,想不想幹票大的?第267章 朱權練兵,皇孫來援第六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417章 三哥,想不想幹票大的?第447章 名將之後張文遠第249章 朱兄弟是寧王?第580章 麒麟雲中現,心如百鍊鋼第671章 盤燿的奶粉錢第639章 燕王助我?無人響應第452章 龍虎北巡,寧王爲妖第645章 誠邀父皇,會獵草原第207章 打劫?大捷!第五十三章 時代在召喚第344章 盛庸戲瓦剌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五十二章 三妹,我覺得寧王不錯第554章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第676章 駙馬闖禍,太子平亂第657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六十章 他在向朝廷示威第457章 海疆行第370章 帥位易主第582章 麒麟雄兵,鯨吞扶桑第388章 陣斬馬哈木第239章 卿等,真乃劍人也第638章 殿下明示,這酒怎麼喝?第250章 敵在瓦剌第313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731章 父皇十勝,汗王十敗第329章 鹽池紛爭第174章 十七舞劍第708章 洪武還朝,寧王西出第449章 海賊王路飛第664章 窮途末路真功夫第625章 不聽王叔言,吃虧在眼前第四十章 內閣,真香!第207章 打劫?大捷!第310章 調解大師徐妙織第七十一章 厚顏無恥之徒第七百三十六章 沒了你,活下去又如何?第414章 四哥,留下吃頓便飯!第190章 無名小卒戲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