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寧王算計,大明駐軍

武英殿。

朱元璋正在聽取兵部對於此番支援朝鮮的彙報。

“皇上,燕王殿下率領八千精銳入朝作戰……”

“寧王殿下連帶他自己,總共出了五個人。”

“此舉,是否有損我天朝威儀?”

晉升爲兵部尚書的秦奎,同樣是朱權的老熟人,可援軍五人聽起來,實在是有些寒磣。

朱標在一旁提醒道:“秦尚書,注意你的言辭!”

秦奎趕緊告罪道:“皇上恕罪,太子恕罪,剛纔是微臣失言!”

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秦奎退下,後者如釋重負。

如今的太子爺,越來越有皇上當年的威儀。

令一衆前來彙報工作的官員,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標兒,你說老十七做得對麼?”

朱元璋似笑非笑,如今他的雙目,越發渾濁,可卻越發能夠洞悉世事。

“兒臣覺得,十七弟此舉,定有深意,他似乎是故意放任韃子與野人女真破壞朝鮮。”

朱標輕聲道:“平安道與黃海道,皆是朝鮮重要之地。如若這兩道被破壞,面對敵人入寇,朝鮮能依賴的唯有我大明!”

朱元璋滿意點頭,笑道:“不錯!老十七不僅在提防韃子,同樣還有咱們的屬國。”

“別特娘聽那李成桂吹得天花亂墜,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這等國家,被壓抑的越發嚴重,待到他們強盛,反彈的也越發強烈。”

“咱不想在大明旁邊,重新扶植起一個高句麗!老十七此舉,深得咱的心意!”

朱標點頭道:“父皇英明!扶桑被十七弟收復,幕府不復存在。”

“朝鮮如今兩道被破壞,短時間內,定然沒有崛起的可能。”

朱元璋輕敲龍椅,考究道:“標兒啊,若是你在朝鮮,會對李成桂提出何等要求,用以鞏固此次戰果?”

朱標一時間陷入思考之中,處理國事他已經得心應手,可軍事方面卻略有不足。

“還請父皇賜教,兒臣愚鈍,一時之間不知給如何擴大戰果。”

“以資源而論,我大明物華天寶,根本看不上朝鮮的貢品。”

“以地緣來看,我大明只是將朝鮮作爲緩衝帶而已。”

朱元璋頷首點頭,只說了兩個字——“駐軍!”

——

“駐軍?十七弟,你失心瘋了不成?”

朱棣皺眉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即便是父母之國,我大明要在朝鮮境內駐軍,對方也不會答應。”

聽着朱權的瘋狂計劃,朱棣皺眉不止。

在他看來,即便李成桂懦弱如此,也不會答應。

朱權卻笑道:“四哥,平安道與黃海道皆被敵人劫掠,朝鮮軍隊士氣不振,更沒有與敵人一戰的勇氣。”

“試想你是朝鮮官員,若是大明提出駐軍幫忙防守,你會怎麼做?”

朱棣皺眉不止,大臣與國主的訴求可不一樣。

大臣們不管政權是否被傾覆,都會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若是朝鮮名存實亡,處境最危險的還是國主李成桂。

“大臣們,恐怕會極力勸說李成桂答應……”

朱棣深吸一口氣,直言道:“十七弟,你實話告訴爲兄,你是何時開始算計李成桂?”

“從你進入朝鮮後,爲兄便一直看不清你的意圖。”

朱權輕笑道:“也怪小弟,沒有提前與四哥通氣。”

“一個半死不活,隨時被我大明監視的屬國,其實最爲穩妥。”

“如若不出我所料,相比哈爾木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不到半個月,韃靼人果斷選擇撤離了朝鮮。

無論是和談,還是進攻,明軍始終不懼,再僵持下去,待到糧食耗盡,韃靼人還是要走。

帶走此番劫掠的戰利品,韃靼心有不甘,野人女真則滿意而歸。

唯有受難的朝鮮百姓,看着自己被破壞的家園欲哭無淚。

“二位殿下,我父王要親自前來致謝。”

李芳遠與李芳碩躬身行禮,謝過明軍此番來援。

朱棣緊皺眉頭,身爲國主的李成桂,直到戰爭結束,纔敢來面見他與朱權,實在是有辱國主之名。

朱權則主動上前扶起二人,“二位同樣立功頗多,若不是你們的士兵在城樓上不斷回罵,相比韃子也不會退的如此之快。”

兩人老臉一紅,動手打仗他們唯唯諾諾,城樓上罵人卻是重拳出擊。

“對了,平安道與黃海道被破壞如此,不知你們今後有何打算?”

朱權主動提起此事,李芳碩還以爲寧王要想辦法幫忙重建。

“唉!兩道戰兵士氣全無,恐怕要調遣南邊各道的戰兵前來駐守。”

李芳遠點頭道:“八弟所說不錯,我等還要組織民力,重新建造城池,以讓百姓重歸生活。”

朱權嘆氣一聲,“本王爲百姓感到遺憾!如今野人女真嚐到了甜頭,本王擔心他們會不斷南侵,用以劫掠糧食人口,以壯大其身!”

聽聞此言,李氏兄弟二人,同樣露出擔憂之色。

超新如今軍力太弱,根本不足以去抵擋野人女真。

此番若不是明軍派人前來支援,恐怕他們早已龜縮在京羲道。

淪陷的並非只有平安道與黃海道了。

“殿下有何良策,何不告知我等?”

李芳碩求賢若渴,果斷髮出了疑問。

李芳遠則等待着朱權的回答,他總覺得大明寧王並非這般好心之人。

朱棣則是目瞪口呆,沒想到十七弟這就開始忽悠了?

敵人剛剛撤離,朝鮮的危機感還沒有解除。

朱權果斷趁虛而入,笑道:“若是大明有一支部隊,駐守在朝鮮附近,隨時能夠支援,那豈不是百利而無一害?”

“只要韃子與野人敢前來,這支明軍將會率先抵禦對方,爲朝鮮百姓爭取撤離的機會,爲朝鮮軍隊爭取支援的良機。”

“總不能讓韃子來一次搶一次,若是每年他們離開,都要重新修築家園,你們這兩道之地,還不如徹底放棄。”

李芳碩已經不由地點頭,至少在他看來,寧王完全是爲了朝鮮好。

李芳遠則皺眉不止,若是任由大明駐軍,那朝鮮豈不是一直暴露在明軍眼皮子底下?

“寧王殿下,此事不急,還是等我父王前來,您再與其面授機宜!”

“也好,本王也想拜會朝鮮國主。”

第151章 豎子?驍將!第469章 目底倭奴若蚍蟻第437章 遼王,危矣第709章 劍斬駙馬,以正國風第238章 一將無能,拖累三軍第二十五章 把咱綁了,去送給標兒!第三十四章 藍家有女名彩蝶第五十章 低調,本王只是略懂而已!第400章 抱歉,手滑了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第129章 藩王進京慶新年第354章 倒拔胡楊,飛熊立威第602章 汝可識的金陵美景乎?第二十六章 藩王?狗都不當!第496章 城下一戰人彷徨第741章 驅虎吞狼,一石二鳥第214章 樑變涼?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328章 鹹湖第297章 打得就是精銳第七十九章 寧王墨寶,父兄分贓第638章 殿下明示,這酒怎麼喝?第744章 燕王北上,奉旨抗敵第48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668章 六旬老漢,尚能殺敵第419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十一章 教你一套從天而降的掌法第283章 勳貴嘴臉,寧王不齒第376章 大明綠林,天門唯尊第513章 韃靼?收廢品的第660章 老謀深算,朱能張輔第398章 鴨綠江畔,京觀屍塔第357章 大明第一孝子第670章 老夫撩發,戰車禦敵第140章 棒打周王第457章 海疆行第318章 十里紅妝,鳳冠霞帔第131章 天香閣見,分外尷尬第458章 東邊一棵大柳樹第593章 日暮西山?朝陽初升!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601章 西狼來巡,諸王接見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381章 伊賀亂舞,天門鎮邪第七章 君子有言,龍蛇之變第一百零五章 何人可爲寧王妃第一百二十章 葦名逞兇,寧王出戰第538章 兩級反轉,比的就是人多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632章 鐵嶺往事,王權更迭第152章 莫問青絲問白髮第462章 喋血威海衛第643章 我觀高煦賢侄,適合掃城門第330章 鹽池暴露,可汗親征第291章 北伐只需兩萬兵第161章 腹背受敵,射鵰引弓第630章 寧王算計,大明駐軍第616章 繞道江原,分道揚鑣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二十六章 藩王?狗都不當!第519章 無心插柳,花魁尋夫第500章 怒斬妖僧,鐵面無情第636章 傷口撒鹽?撒辣椒第367章 單騎擒愍王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583章 寧王返程,中原震動第一章 洪武慶生,藩王進京第487章 舌戰羣倭震扶桑第154章 軍中劇毒,十七破局第403章 女真不滿萬第715章 塞王齊聚大寧衛第663章 將軍百戰英雄血第十六章 他們教不了你?你就教他們第421章 阿魯臺,恭候多時!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九十九章 你們的任務是上課第165章 北伐第一兵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159章 身入斥候營第240章 重興武舉,南北分榜第620章 虛張聲勢,寧王來援第九章 地上的東西,別亂吃!第十章 小皇叔,可是無敵的存在第731章 父皇十勝,汗王十敗第515章 身體抱恙,脈象平穩第384章 瓦剌炮襲,古都餘暉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第一百零八章 仇人相見,分外和諧第493章 血戰泰寧,至死不退第593章 日暮西山?朝陽初升!第224章 寧王賜名第552章 逐出大明,剝奪王爵第248章 寧王治病,邦邦兩拳第八十章 外甥像舅,這是侮辱第411章 燕王之才,可勝寧王?第672章 大明皇室皆狡詐惡徒!第186章 昏君不知亡國恨第220章 中原將軍,輪不到爾等刺殺第132章 如此愛將,多謝四哥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