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別裝了,你哪來的眼線

三位塞王,可謂是一臉委屈。

千里迢迢給父皇祝壽。

一開始對他們和顏悅色,誰知道看了太子跟寧王的賀禮,竟變了副嘴臉。

如今更是直言讓他們趁早回封地。

“父皇真是不講情面!”

秦王朱樉心中不爽道:“擺明了是偏袒大哥和老十七!”

晉王朱棡冷哼一聲:“大哥是太子也就算了!老十七一個妾室所生,算什麼東西!”

燕王朱棣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之色。

寧王是妾室所生,他這個燕王何嘗不是?

你們秦晉二王,若不是馬皇后所生,恐怕早就被削去藩王之位!

朱棣很喜歡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憑什麼皇帝的位子,生來就要讓嫡長子去做?

他纔是最想父皇的人!

皇帝之位,就該立賢不立長!

“父皇這是在告誡你我,不要妄談應天之事。”

朱棣嘆氣道:“好在大寧之地,落在你我手中兩年。”

兩年時間,足夠將大寧處理的固若金湯!

到時候寧王就藩,留下的就是一個空殼。

朱權神通廣大,也無人可用,無人可信!

朝廷想讓寧王來鉗制他們三人,殊不知他們三人也在算計朝廷。

“四弟!你我三人,何時離開應天?”

秦王朱樉果斷問向燕王,心思深沉還要看朱棣。

“不急!父皇就算要讓咱們走,也會設宴!”

朱棣笑道:“我等準備好臨別之禮,父皇定會感動。”

“二位兄長,也可以趁機拿捏老十七!”

朱樉聞言大喜,“不愧是四弟,果然想的周到!”

朱棡笑道:“到時候咱們就挑肥揀瘦,讓他朱權下不來臺!”

——

武英殿。

老朱將奏摺直接扔給了內閣。

“咱打了一輩子仗,累了一輩子,誰知現在卻落得一身輕。”

老朱大有炫耀的意味,“老十七這內閣制,想的周到!以後標兒你也不必受累了!”

朱標躬身行禮道:“父皇明鑑,十七弟一片孝心,感動天地!”

朱權一臉嫌棄,大哥現在爲了催婚,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果然,朱標兩句話,將老朱哄得十分開心。

“所以啊,父皇要對十七弟的婚事上心。兒臣以爲,藍彩蝶文武雙全,跟十七弟乃天作之合!”

朱標趁熱打鐵,想要讓父皇直接賜婚。

老朱擺了擺手,“此事不急!若是其他女子,咱肯定答應了。”

“不過藍玉麼……咱還要再觀察。”

朱標一臉不解,朱權卻深以爲然。

藍玉明年,將會立下不世之功,而他也會變得愈加囂張跋扈!

樑國公也會變成涼國公!

藍玉能活多久,全看朱標的壽命。

乃至王弼等名將的性命,都與大明太子息息相關。

老朱並不想處理藍玉的時候,多了朱權這個顧慮。

這纔沒有直接賜婚。

洪武大帝還要觀察,隨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藍玉,究竟有無異心。

朱標還想再勸,卻被老朱擺手制止。

“老十七啊,你瞞着咱,做了多少事?”

朱元璋笑道:“單騎斬殺汗木爾,囤糧救災民就算了。”

“告訴咱!爲何要佈置眼線!”

朱元璋突然震怒,令朱標猝不及防。

一旁處理朝政的閣臣,更是爲寧王捏了把汗。

“實話告訴你們,咱提防倭寇,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老朱起身,冷哼道:“一羣矮倭瓜,還敢將主意打到我大明頭上!”

朱標這才反應過來,十七弟所說大明之患,當真有扶桑!

“父皇?”

“胡惟庸,暗中勾結倭寇謀反!想要染指我大明沿海!”

見朱標不解,老朱給出了答案。

朱標聞言震驚不已,不少朝臣都以爲胡惟庸被殺,是樁冤案。

現在來看,老朱恐怕早就蒐集好了證據。

“咱有錦衣衛,才能截獲胡惟庸跟倭寇的書信。”

老朱虎目微睜,看向朱權,“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朱權笑道:“父皇明鑑,兒臣是聽翰林院的流言,進而分析得出。”

流言?

“我大明海納百川,與扶桑通商,更准許其來學習。”

朱權怒道:“可惜這些扶桑人,來翰林院後,便故意結交官員。”

“明面上是私人交情,但兒臣以爲,不少人在不知情下泄露機密。”

“某些人看起來是求學,實則是爲了蒐集我大明情報。”

朱元璋聞言震怒,“咱這就讓那些矮倭瓜,都滾出翰林院!”

朱標皺眉道:“父皇,若我等如此行事,還沒有證據,豈不落人口實?”

朱權同樣勸道:“父皇不如將計就計,先讓這些跳樑小醜逍遙自在。”

“待到我大明平定北元,安撫西南後,便可對扶桑出手,將其一網打盡!”

師出有名!

老朱聞言一喜,“老十七,莫非你已經在籌謀扶桑?”

朱權搖頭道:“扶桑之地,多火山地震,並不適合百姓居住。”

“兒臣以爲,扶桑之人,欺軟怕硬,不過是一羣披着人皮的惡鬼。”

“這等之地,這等之民,我大明不可收納,只能壓榨!”

“以後長派駐軍,讓扶桑之地,成爲我大明的後花園。”

好!

說得好!

老朱拍手稱快。

朱標聽聞父親和弟弟的談話,心中卻倍感不適。

他是仁慈之君,不忍扶桑被如此對待。

“大哥!爲了後世不被侵擾,這等惡名就讓兄弟我幫你背了!”

熟知歷史的朱權清楚。

在萬曆年間,統一扶桑的豐臣秀吉,最終發動了戰爭。

他們妄想攻佔高麗,依次爲跳板,進攻大明遼東。

大明之軍久疏戰陣,哪怕最後贏得了戰爭,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戰爭的結束,還是伴隨豐臣秀吉的死亡,讓扶桑人不得不回去爭權逐利。

朱權絕不允許,扶桑有威脅大明的機會。

既然他來了,那扶桑就趁早淪爲大明的殖民地!

“好!咱就暗中讓蔣瓛,盯緊了這幫矮倭瓜!”

老朱冷笑道:“標兒啊,老十七可是爲你準備兩項大禮了!”

朱標不明所以,唯有老朱心裡清楚。

無論是吸納女真,還是覆滅扶桑。

恐怕都不是他有生之年能做的了。

“老十七,咱給你兩日,準備辭行宴吧!”

老朱嘆氣道:“老四他們,也該離開應天了!”

第563章 打仗這事靠腦子第166章 人心險惡,惡鬼難防第703章 太子監國第一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寧王練兵第698章 哪裡不會點哪裡第659章 狡猾胡狼,高煦受阻第133章 耗子怕貓,那是謠傳!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第643章 我觀高煦賢侄,適合掃城門第714章 廠公揚威西汗國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528章 不服?再來!第329章 鹽池紛爭第308章 哪個蟲兒敢作聲?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於應天第65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693章 和平共處?晚了!第453章 如此對聯,再不想玩第50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623章 惱羞成怒,天降大雨第438章 廣寧血戰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327章 韃靼,表示強烈譴責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320章 洪武冊封,寧王大婚第262章 一將難求,朱權練兵第549章 朱雀玄武,氣吞三王第三十二章 杯酒醉高煦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一百零二章 寧王在暗,輝祖在明第八十六章 狡兔三窟第276章 寧王威武,皇孫威武第522章 大明附屬?帕竹王朝!第462章 喋血威海衛第172章 燕王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府修羅場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三章 災民問題解決了?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694章 如此理由,不給活路第443章 倭寇來了!不對,我們就是倭寇!第468章 三尺雕弓丈八矛第138章 寧王鬧兵部第740章 你們有完沒完?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府修羅場第561章 扶桑跟你動腦筋第351章 一切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258章 告老還鄉信國公第五十五章 鬼哭狼嚎寧王府第130章 你也來行刺?第247章 王府鬧鬼?第234章 草原風雲起,朮赤潛應天第564章 收攏蝦夷,環島屯田第749章 最後的機會,杯酒釋兵權第714章 廠公揚威西汗國第310章 調解大師徐妙織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714章 廠公揚威西汗國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697章 諒山府王妃鬥蠱第622章 八門金鎖,困狼囚虎第569章 寧王不在,妖魔作怪第559章 扶桑詭計,冊封藩主第258章 告老還鄉信國公第196章 臥冰踏雪,刀斬不平第361章 汝能勝過鴛鴦陣?第254章 朱權埋頭創心學第148章 朱家男人當如此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420章 讓你守西線,沒讓你開疆擴土!第408章 我彈劾我爹,不過分吧?第239章 卿等,真乃劍人也第493章 血戰泰寧,至死不退第323章 王府,無錢糧可用第333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342章 盛庸VS速不臺第七十九章 寧王墨寶,父兄分贓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府修羅場第423章 王師北定土默川,寧王金州扣倭船第212章 開門奪關,只需五人第722章 鬥牛袍,流星錘,我叫廠公你記住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432章 寡謀少智第702章 寒山寺,繡春刀第153章 毒蝗漫天,明軍遇襲第286章 皇上,全是誤會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687章 三百對四千第617章 游擊戰,乃我中原擅長第691章 你管這叫醫者父母心?第202章 三軍用命,封狼居胥第674章 殺人者,恆被人殺之第425章 中原俗話知多少第484章 聽風辯位,扶桑太小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195章 寧王秘策,敵在捕魚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