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義滅親,舉報謀反

又有傳令?

朱元璋已經開始期待。

今日不知撞了什麼大運,來的全都是好消息!

叛將被斬,納哈出歸降大明,山東賑災順利!

國庫也節省了四十萬兩白銀!

大明成立之初,缺錢啊!

“快報!讓咱聽聽是什麼好消息!”

老朱眉飛色舞,卻難爲了傳令兵。

“陛下……這……”

朱元璋眉頭緊鎖,嘆氣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說吧!”

傳令緊張道:“啓稟陛下,十七皇子狀告太子謀反!”

什麼!

朱標謀反?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秦王朱樉怒罵道:“小混蛋!虧太子如此信任他,竟然敢誣告太子!”

晉王朱棡冷哼道:“此事一定要嚴查!不能讓太子受如此委屈!”

燕王朱棣心中激動,倘若太子當真謀反呢!

要知道,父皇對待背叛,一向法不容情!

堂兄朱文正,據守洪都,抵禦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

可最後對封賞不滿,背叛父皇,最終被軟禁,鬱鬱而終。

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向朱標,後者更是啞口無言。

“父皇,兒臣不曾謀反!”

朱標冷汗直流,若是當真謀反,他定會承認。

他看着長大的兄弟,如今卻誣陷他謀反?

這讓朱標難以接受。

被最親近的人背叛,如鯁在喉啊!

傳令兵謹慎將木盒呈上。

“十七皇子說了,只要陛下打開木盒,定會知曉一切!”

朱元璋心情不佳,太子謀反?

老十七在搞什麼鬼?

這等簡單的離間計,以爲咱會上當不成?

唰!

老朱不耐煩地打開錦盒。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的印璽,出現在老朱眼前。

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這是……

饒是朱元璋,也被震驚的額合不攏嘴。

“這是……”

“回陛下,十七皇子說,此物是在太子處發現。”

傳令不知裡面是何物,實話實說道。

朱元璋突然起身,這可嚇壞了羣臣。

“陛下!太子賢達,這裡面肯定是有什麼誤會!”

“不錯!十七皇子頑劣,可能是他的惡作劇!”

“陛下,不能對太子殿下動手啊!求陛下開恩!”

噗通!

羣臣紛紛跪拜求情。

“父皇!大哥肯定不會背叛您!”

血濃於水,秦王朱樉當即下跪,“求父皇饒恕大哥!”

晉王朱棡已經不斷叩首,“父皇,任何人都會背叛,但大哥絕對不會謀反!”

燕王周棣嘴角上挑,低頭跪拜道:“請父皇查明真相,莫要冤枉太子!”

朱標更是忘記了跪拜,只因他了解父皇。

這壓根不是生氣的表情,更像是看到了驚喜!

“皇上啊!饒了太子吧!”

“父皇,大哥是冤枉的啊!”

兒子大臣還在地上鬼哭,老朱這纔回過神來。

“你們給咱跪着作甚?”

朱元璋更是一把將朱標拉了過來。

“老十七說得對!咱標兒,的確有謀反的嫌疑,哈哈哈!”

朱標一臉懵,自己反應不及,已經被父皇按在了龍椅上。

再看一旁的印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朱標瞪大雙眸,朱元璋大笑道:“傳國玉璽出現在太子府邸,這說明什麼?”

“咱的標兒,是真命天子!”

“要不是老十七發現,還不知道標兒要瞞咱到什麼時候!”

此言一出,三位塞王懵了,羣臣更是一臉懵逼。

傳國玉璽的意義不言而喻。

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

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大明之前,何不是“白版皇朝”的一員?

可現在不一樣了,傳國玉璽從天而降,來到了太子手中!

“父皇……”

朱標無奈搖頭,做出這等事的人,只有十七弟了!

“那臭小子,又要幫爲兄造勢!可這次玩的太大了!”

只見羣臣已經不斷叩首,齊呼:

“大明萬歲!”

“皇上萬歲!”

“太子萬歲!”

朱棣表面謙恭,心中卻充滿不甘。

憑什麼傳國玉璽會眷顧大哥,而非他這個燕王?

他纔是最像父皇的人!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藩鎮,他自認都不輸於太子!

“大哥!你得了祥瑞之物,何不早點拿出來!”

秦王朱樉大喜過望,“剛纔嚇死臣弟了!”

晉王朱棡深吸一口氣,“傳國玉璽現世,此乃天佑大明!”

朱元璋大笑道:“我大明今有傳國玉璽!”

“是真正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要大赦天下!對了,老十七有功,朕不再追究他擅自離京的錯了!”

朱標苦笑,十七弟做了這麼多事,結果就來個不予追究?

朱標剛要開口,爲弟弟打抱不平。

卻看到朱元璋眼神暗示,讓他不要多說。

朱標只得忍住心中所想。

“十七弟爲何知道傳國玉璽在太子府邸?”

朱棣想到此處,一陣後怕,“莫非真正持有傳國玉璽的是老十七?”

“是他將玉璽讓給了太子?”

朱棣惶恐不安,十六歲的年紀,神不知鬼不覺,來到草原看了汗木爾。

逼降納哈出,讓其宣誓效忠!

輾轉山東,解決了近七萬戶的災民!

如今又找到傳國玉璽,告訴全天下,大明得國之正,毋庸置疑!

“老十七藏得如此之深!難怪其不在宮中居住!”

朱棣想到此處,內心記掛上了朱權,心中將其列爲一號人物。

秦王朱樉怒斥道:“父皇!都怪老十七胡言亂語,險些嚇壞兒臣!”

晉王朱棡幫襯道:“還請父皇嚴懲這豎子!”

朱棣冷笑不止,兩個蠢貨兄長,還看不清老十七的厲害之處?

朱元璋擺了擺手,“老十七不上奏,你們能見到傳國玉璽?”

“他爲何還不回來?”

此言一出,朱標趕緊說道:“父皇,十七弟肯定在回來的路上,還請父皇莫要着急。”

老朱眉頭一挑,輕哼道:“今日退朝!標兒,你帶着咱,跟你三個兄弟!”

“去老十七的府上坐坐!”

朱標心中大驚,趕緊說道:“父皇!十七弟的府邸去不得啊!”

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715章 塞王齊聚大寧衛第489章 殿下慢走,扶桑不送第三十六章 太子黔寧齊作妖第739章 殺了你,我大哥就是指揮使第202章 三軍用命,封狼居胥第299章 除夕賀禮,三羊開泰第391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把咱綁了,去送給標兒!第596章 三請寧王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515章 身體抱恙,脈象平穩第一百二十六章 平安?寧王忠犬!第352章 大寧之地,何須他鄉徵兵?第133章 耗子怕貓,那是謠傳!第284章 景隆毒計,敲山震虎第416章 寧王?晉王從屬!第666章 太祖龍威,嚇退宵小第175章 吟詩斗酒,詩劍雙絕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223章 王子見親王,兩眼淚汪汪第639章 燕王助我?無人響應第458章 東邊一棵大柳樹第三十七章 那你是老孃的人了!第576章 你管這叫弱兵?第541章 煙雲萬里賣扶桑第720章 附骨之蛆,毒害人心第九十六章 羣英匯聚寧王府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405章 深入虎穴,直闖龍潭第571章 無知蠻夷?大明戰狼!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157章 黃金家族?土雞瓦狗!第449章 海賊王路飛第280章 卿等,變廢爲寶第429章 這不是欺負老人嘛?第732章 拼爹,我是專業的第676章 駙馬闖禍,太子平亂第八十七章 萬獸莊,就決定是你了第424章 大寧城下,血流不止第561章 扶桑跟你動腦筋第479章 天皇拜鬼,貽笑大方第353章 玄武滿萬不可敵第八十三章 誰要沒什麼用的女人?第568章 士兵苦主楊老魔第330章 鹽池暴露,可汗親征第368章 割發代首,押解應天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一百章 漂亮女人都記仇第308章 哪個蟲兒敢作聲?第543章 隨風直到夜郎西第285章 誰言商人無義氣?第312章 扶桑親王?砍了!第534章 靈藏歡迎你第368章 割發代首,押解應天第337章 擅自出兵?皇權特許!第662章 一將成名萬骨枯第591章 萬里西風瀚海沙第481章 本王出使之地,乃狗國耳?第七十三章 廣陵一出,誰與爭鋒第657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344章 盛庸戲瓦剌第353章 玄武滿萬不可敵第256章 翰林俯首拜聖王第621章 汝等,可識的此陣?第735章 大紅花轎高高坐第266章 子不孝,父之過也第627章 姍姍來遲朝鮮兵第406章 一箭上垛,百舉百捷第392章 心結,心劫第364章 不曉人事,蠢如禽獸第288章 白蓮護法,錦衣夜行第632章 鐵嶺往事,王權更迭第250章 敵在瓦剌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八十三章 誰要沒什麼用的女人?第317章 此乃,扶桑賀禮第368章 割發代首,押解應天第273章 皇孫對皇孫第177章 三軍大比第238章 一將無能,拖累三軍第327章 韃靼,表示強烈譴責第573章 望明釣魚,浪崗上鉤第720章 附骨之蛆,毒害人心第四十一章 大明之危,在東在北第674章 殺人者,恆被人殺之第731章 父皇十勝,汗王十敗第357章 大明第一孝子第595章 城門已破,四哥請第一百一十五章 寧王練兵第412章 弟妹!小姨子!你怎麼纔來!第571章 無知蠻夷?大明戰狼!第183章 進擊,舉長矢兮射天狼!第166章 人心險惡,惡鬼難防第九十九章 你們的任務是上課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467章 青龍艦隊雛形顯第474章 杜鵑再拜憂天淚第469章 目底倭奴若蚍蟻第621章 汝等,可識的此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