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覲見洪武,千古一帝也

朱權則命人送來佳餚,親自喂朮赤吃下。

“無論你我身份如何,已經拜過安達,這份情誼不會改變。”

朱權笑道:“明日隨我上朝拜見父皇,我也會爲你多多爭取。”

平安和瞿能可是對朮赤相當熟悉,畢竟對方當時衝陣,若沒有平安阻撓,說不定李景隆已經過了頭七。

只是讓其意想不到的是,朮赤竟然與大明寧王拜了把子!

這特娘算怎麼回事?

兩家打得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你們兩人卻成了安達?

朱權照顧朮赤睡下,擦了擦手,看到一衆懵逼的部下。

“本王跟你們一同北伐,這麼快就忘了?”

朱權戴上人皮,衆人定睛一看,此人正是朱十七!

“朱十七?殿下?”

“我本該想到,有如此武藝者,唯有我家殿下一人!”

“不對啊!之前此人一直跟在鼎石身後!”

衆人反應過來,卻看到鐵鉉一個箭步,站到朱權身旁,以求庇佑。

“咳咳!鐵鉉當時誤打誤撞識破了我的身份,你們不必怪他。”

朱權金口一開,衆人才沒有糾結。

“殿下,收留蒙古韃子,還是元朝後裔,若是被皇上發現,恐怕您也要受牽連。”

瞿能心直口快,直言道:“何況你與其還自稱安達,更會被那羣酸儒拿來做文章!”

平安點頭稱道:“若此事被有心之人,傳遞至民間,對殿下聲譽可不好。”

盛庸則調侃道:“平安,你什麼時候,學會關心殿下了?”

平安老臉一紅,隨後閉口不言。

鐵鉉則是低聲道:“殿下,想要如何處理此人?”

於公,交給朝廷,纔是最好的選擇。

朮赤肯定會丟掉性命。

於私,鐵鉉更希望寧王殿下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今日他能出賣拜過天地的安達,明日也能出賣手下。

朱權笑道:“本王立功,你們想想要什麼封賞吧!”

說罷,便繼續陪藍彩蝶與徐妙錦吃火鍋去了。

四人緊皺眉頭,不知如何是好。

你收留蒙元餘孽,還成了立功?

皇上不抽你,就算法外開恩了!

——

隔日。

奉天殿。

老朱心情大好,如今大明立國短短二十一年,便令四方夷狄臣服。

如今北元被打的丟棄國號,散爲部落。

安南則國內矛盾頻繁,無法動搖大明邊防。

高麗舍棄國號,求大明賜予新國號,代表其徹底臣服。

至於扶桑人,則是老老實實地約束海盜,生怕招惹大明,迎來滅頂之災。

加之去年小兒子朱權奉上的良種,已經在各地耕種,就等秋季的豐收。

“有事起奏。”

老朱大袖一揮,聲音高亢。

皇上這般高興,臣子們誰願意主動找茬,紛紛表示願意無事退朝。

太子爺朱標也輕聲道:“父皇,不如今日各部回去辦事,早些退朝,您也休息一番?”

老朱正要點頭同意,卻聽到熟悉的聲音。

“兒臣朱權,有事起奏。”

只見末席的大明寧王,一步踏出,隨後衝着父兄躬身行禮。

“兒臣爲父皇帶來百萬騎兵,請父皇一見。”

聽聞此言,羣臣全都內心驚呼,就連老朱本人,也被兒子這句話唬住了。

百萬騎兵,這小子也太能吹了!

“准奏!”

不消片刻,朮赤便在蔣瓛的帶領下,踏入了大殿之內。

朮赤不曾見過元大都的皇宮,想必會比如今的奉天殿更加氣派吧。

大明羣臣見到此人,無不報以仇視的目光。

胡服辮髮,明顯是蒙古人的打扮。

“殿下爲何帶了個韃子前來?”

“我等可並未聽說韃靼與瓦剌,派遣使者前來!”

“此人不知來我大明,有何詭計!”

老朱俾睨天下已久,卻見那朮赤,不卑不亢,單膝下跪。

“微臣朮赤,見過大明陛下!”

好少年!

老朱心中讚許,誰知武將陣列的李景隆大呼道:“皇上!就是這小韃子,當日差點斬殺微臣!”

“還請皇上,將此人賜死,以報那些被殺弟兄的仇啊!”

此言一出,朱權心中無比緊張,他竟然忘了李景隆這廝!

老朱虎目微睜,看向朮赤,笑問道:“有人讓咱殺你。”

朮赤內心緊張,朱權更是直言道:“父皇!朮赤前來投奔我大明,正是我等整合草原的良機!”

老朱擺了擺手,示意小兒子不要再說,他要聽聽眼前這位蒙古少年的話。

“戰場之上,各爲其主。我當日侍奉大元,都不能盡心竭力。以後侍奉陛下,又豈會如此?”

朮赤說罷,便叩首道:“今日得見陛下天顏,我已死而無憾!還請寧王殿下,代我照顧好部落族人!”

李景隆見狀,自然樂得其死去。

畢竟被一個少年,逼迫得如此窘迫,讓他險些淪爲軍中笑柄。

“皇上!此人死不足惜,唯有其一死,方能平息我大明英魂啊!”

聽聞此言,朱標則不滿道:“曹國公,此人如今代表部落前來投靠!豈能因私仇而斬殺?”

“兒臣以爲,如今漠北草原紛亂,若是任由韃靼、瓦剌這般亂下去,並非我大明之福。”

“唯有三方牽制制衡,方對我大明最爲有利。”

大明太子爺何等精明,朱權帶着朮赤前來,他便已經猜想到了一切。

此時爲國爲弟,都應該力保朮赤。

“皇上,末將見識過此人本事。”

藍玉躬身行禮道:“若此人真心投靠我大明,便又多了一員虎將!可增設衛所,令其部衆爲我大明守護邊疆。”

朱權在賭,父皇並不是李景隆那等小肚雞腸之人,他會做出最有利的判斷。

誠如大哥朱標所言,三方制衡,纔不至於一邊倒的局面。

韃靼本就強大,若沒有第三股勢力出現,吞併瓦剌不過是時間問題。

朱權則想讓朮赤成爲制衡草原的第三股勢力。

“兒臣懇請父皇,讓其駐守在大寧衛附近。”

朱權雙膝下跪,朮赤距離自己的封地近,兩人便可互爲犄角,抵禦韃靼亦或是瓦剌的侵擾。

這是一種保護,同樣也是一種監視。

朱權此言一出,就是令朮赤與自己榮辱與共。

羣臣緊張萬分,不知皇上會如何抉擇。

朱標同樣深吸一口氣,十七弟爲此人,是否付出過多?

“咱,接受你的投誠。”

洪武大帝笑道:“從此以後,你便是我大明之民!”

朮赤心中不由感慨,“洪武,千古一帝也。大元氣數已盡,輸的不冤……”

第480章 扶桑報復,劫掠皇孫第六十七章 詩萬首,飲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第138章 寧王鬧兵部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第十一章 咱家老十七,藩王當第一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652章 先鋒之路,亦有不同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461章 道衍落子,寧王拆招第403章 女真不滿萬第275章 深藏不露朱高熾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334章 風林火山,朱雀翱翔第414章 四哥,留下吃頓便飯!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257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一百零三章 黑狗第185章 大明鐵騎,天下無敵第660章 老謀深算,朱能張輔第741章 驅虎吞狼,一石二鳥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635章 雄鷹展翅,餓狼吞天第230章 亂大明者,燕王也第二十五章 把咱綁了,去送給標兒!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427章 有賊自海上來,雖遠必誅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263章 此書堪比孫吳第718章 大明皇帝亦爲天可汗第346 取你狗命之人第271章 寧王VS晉王(一)第四十一章 大明之危,在東在北第511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55章 心學乍現翰林院第500章 怒斬妖僧,鐵面無情第753章 懿文大典,寧王削藩第544章 在大明,夾着尾巴做人第238章 一將無能,拖累三軍第557章 蒼龍嘯天,宵小退散第254章 朱權埋頭創心學第十三章 藍玉?蠢驢耳!第六十三章 猛將開竅,洪武疑惑第224章 寧王賜名第六十六章 國子監大變天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六十七章 詩萬首,飲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第424章 大寧城下,血流不止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538章 兩級反轉,比的就是人多第三十八章 安南鼠輩,不足爲懼第一百零一章 別提鴿子第680章 錦衣易主,安南跳梁第730章 太子臨瓦剌,可汗訴衷腸第138章 寧王鬧兵部第423章 王師北定土默川,寧王金州扣倭船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第272章 寧王VS晉王(二)第677章 二楊出征,洪武班師第169章 傻子?安達!第192章 你們明軍有完沒完?第378章 大寧之地,臥虎藏龍第四十六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719章 寧王獠牙,大明忠犬第320章 洪武冊封,寧王大婚第167章 死都不會放開你的手第六章 錦衣衛?洗洗睡第457章 風起雲涌第三章 災民問題解決了?第521章 仗劍紅塵,遠行青藏第679章 篡奪秘寶,燕王密謀第181章 四獒哲別,神射無雙第740章 你們有完沒完?第625章 不聽王叔言,吃虧在眼前第629章 談判?阿西巴!第726章 盤燿媽寶男第587章 你叔永遠是你叔第632章 鐵嶺往事,王權更迭第507章 巧舌如簧,笑辱韃靼第177章 三軍大比第598章 阿魯臺,汝可敢不來?第185章 大明鐵騎,天下無敵第七十五章 珍瓏棋局第283章 勳貴嘴臉,寧王不齒第257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五十七章 柳生拔刀齋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身試毒第440章 借道造船,兵指蝦夷第608章 洪武家宴御花園第558章 教化蝦夷,劃省入明第七十六章 什麼?他贏了?第452章 龍虎北巡,寧王爲妖第508章 摯愛親侄兒,得加錢!第248章 寧王治病,邦邦兩拳第五章 想進門,先破陣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九十八章 耿直方孝孺第556章 三面圍剿,一網打盡第210章 此女有古怪第545章 毒酒一杯,兄弟情斷第608章 洪武家宴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