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寧王練兵

徐輝祖受寵若驚,如今北元勢弱,藍玉又是殺伐果斷之將。

跟其前往漠北,簡直是撿功勞一樣。

反觀李景隆,多次委以重任,卻在北伐的節骨眼上被棄用。

“若是燕王殿下,肯定會重用我!”

李景隆心中怨恨,他嫉妒徐輝祖纔剛襲承爵位,就能夠領軍北伐。

五千人的隊伍啊,足以改變一場戰爭的走勢!

“都是朱權此子誤我!太子識人不明!”

李景隆低頭沉思,讓人看起來,似乎是在反省過錯。

仇恨的種子已經暗暗埋下。

“景隆啊,你還是繼續練兵,北伐之事便不用記掛了。”

朱元璋一句話,算是徹底宣判了李景隆與北伐無緣。

“是,皇上。”

李景隆臉色慘白,他出生便是天之驕子,北伐更是他計劃已久,能讓自己再進一步的敲門磚。

老朱父子三人,一人端着一碗麪,吃的其樂融融。

這種天倫之樂,在李景隆眼中,反而更讓其怨恨。

“我父爲你朱家出生入死,結果卻是徐達的兒子領兵出征!”

李景隆起身告退離去,李增枝和騰佑壽緊隨其後。

朝中局勢暗流涌動,但李景隆如今已經不會被重用。

“父皇,李景隆之事,是否處理的太過武斷?”

朱標皺眉道:“他好歹是文忠的孩子……”

老朱冷哼一聲,“就是因爲他是文忠之子,咱才這般遷就他!”

“周德興今日送來秘奏,李景隆所練精兵三千人,面對狗急跳牆的兩千倭寇,被打的落花流水!”

“周德興設下埋伏,結果攔截倭寇的精兵,差點被衝散!哪怕是贏了,也不漂亮,咱都替李景隆感到丟人!”

朱標聞言,深吸一口氣。

倭寇與北元騎兵的戰鬥力,那可是天差地別。

若是連小小倭寇都處理不了,去了漠北對付北元騎兵,那不是送人頭?

“幸虧十七弟有先見之明,讓我等知道李景隆所練之兵的實力!”

朱標欣慰地看向朱權,“十七弟,五千兵馬,對你是否太少了?”

朱權搖了搖頭,“我尚未出徵,就練兵五千,已經會被軍中之人詬病。”

“五千伙頭兵不顯山不露水正好。”

“希望他們到時候,能夠幫助藍玉將軍吧!”

謙遜有禮,頗具實力,朱標對這個十七弟又高看一眼。

唯有老朱看出了其中端倪,冷哼一聲:“咱看他是嫌麻煩!就是個懶鬼!”

朱權輕咳兩聲,儘量掩飾自己的尷尬。

“父皇,您日理萬機,怎麼有空在兒臣府邸閒逛?”

“大哥,你可是父皇的好幫手,可不能太過懈怠啊!”

朱元璋吹鬍子瞪眼道:“怎麼?現在嫌棄咱跟你大哥?開始趕人了不成?”

“你老子我,今天就在這寧王府待着!我看誰敢趕我走!”

皇帝撒潑,最爲致命。

朱權無奈,只得繼續忙活手裡的事。

“瞿能,你擅長弓箭,給你一千人,訓練落月弓兵!”

朱權見父兄不走,也不再拖沓,直接開始吩咐手下做事。

“殿下放心!落月箭技,微臣定會相傳,手下弓兵能領悟多少,全看他們個人本事!”

朱權滿意點頭,瞿能忠心耿耿,又是沐英以前的手下,是自己一大助力。

以後就藩大寧,少不得這位猛將的發揮。

“平安!”

“在。”

平安出列,抱拳行禮。

軍國大事,已經超出了他對寧王的偏見。

尤其是寧王能夠解決北伐大軍的糧草問題,更是讓平安刮目相看。

“你擅長騎兵突襲作戰!本王命你與徐輝祖,訓練輕騎兵兩千!”

朱權笑道:“草原之上,奔襲作戰至關重要!就交給你了!”

平安躬身行禮,“殿下放心,平安定會完成任務!”

朱標見弟弟發號施令,滿意道:“父皇,您看老十七,不亞於當年四弟!”

想到燕王,朱元璋感慨萬千,這位調皮的老四,如今變得越發心思深沉。

簡直是自己的翻版!

“他們兩個不同。”

朱元璋淡然道:“老十七的眼裡,多了對你這個大哥的尊敬!老四眼中,更多的是燃燒一起的烈火!”

對於父皇的評價,朱標不知如何作答。

“盛庸,我看你最喜歡鑽研火銃!本王也好此道,剩餘的兩千人就交給你了!”

朱權點名,盛庸心中激動,將火銃大面積運用於戰爭之中,一直是他鑽研的方向。

可火銃的射程,以及裝彈時間,卻成爲了制約其上戰場的因素。

沒想到寧王殿下,也對火銃抱有期待。

“一會安排完,我便傳你火銃改良之法!”

“是,微臣一定打造出一支火銃軍隊!”

朱權笑道:“好!以後便稱神機營!”

看到其餘四人都有了差事,鐵鉉和方孝孺相視一眼,兩人一步踏出。

“殿下,我二人不想閒着!”

“請殿下儘量差遣!”

老朱看在眼裡,對於方孝孺的改變有些震驚。

他看重此人,更多的是因爲其治學能力,以及剛正不阿的性格。

朱標有此人相伴,就像李世民擁有了魏徵,這是一面明鏡。

方孝孺一定不喜歡摻和軍事,如今卻主動請纓,其中必有蹊蹺。

“二位先生,莫要着急。”

朱權笑道:“練兵交給他們四人即可!你們兩個的任務,是給這五千人上課!”

上課?

不說鐵鉉和方孝孺,就連老朱和朱標,也有些發懵。

士兵打仗勤加練習武藝便是,你給他們上個屁的課?

“殿下,微臣不懂……”

方孝孺皺眉不止,給軍中那些莽夫上課,無異於對牛彈琴。

“強大的士兵,不能缺少信仰!”

“我大明軍隊,爲何能夠橫掃天下,蕩平韃子?”

“無異於父皇所言,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朱權笑道:“如今這個目標完成了,我們是否要有新的目標?”

“士兵最忌諱平白送死,這也是爲何會出現老兵油子和逃兵!”

“我大明的軍隊,要有自己的信仰,知道他們爲何而戰!”

爲何而戰?

保家衛國!

方孝孺和鐵鉉相視一眼,回想起歷史上的長勝之軍,無不都是擁有信仰之人。

“我要讓這支軍隊的意志,不亞於宋之背嵬軍!”

朱權說罷,躬身行禮道:“一切,都仰賴二位!”

第469章 目底倭奴若蚍蟻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505章 求我放人?求你收人!第245章 明教再出,洪武震怒第739章 殺了你,我大哥就是指揮使第496章 城下一戰人彷徨第313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三十六章 沒了你,活下去又如何?第391章 放虎歸山第716章 出使瓦剌,寧王佈局第161章 腹背受敵,射鵰引弓第417章 三哥,想不想幹票大的?第287章 天香閣插花第376章 大明綠林,天門唯尊第716章 出使瓦剌,寧王佈局第528章 不服?再來!第457章 風起雲涌第150章 飛熊破陣第210章 此女有古怪第522章 大明附屬?帕竹王朝!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75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405章 深入虎穴,直闖龍潭第678章 太子題詩贈二楊第365章 秦王?擒王!第七十八章 武聖驅邪,餓鬼退散第九十六章 羣英匯聚寧王府第559章 扶桑詭計,冊封藩主第300章 寧王之名,聞風喪膽第六十章 他在向朝廷示威第634章 科教興國,人才興邦第524章 藏邊神犬?狗肉火鍋!第一百二十章 葦名逞兇,寧王出戰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526章 敵人?分明是軍功!第367章 單騎擒愍王第625章 不聽王叔言,吃虧在眼前第244章 王寧?登徒子也!第九十五章 禍國殃民之輩當誅第271章 寧王VS晉王(一)第224章 寧王賜名第659章 狡猾胡狼,高煦受阻第162章 朮赤與朱權第600章 忠元變中原第603章 犬子安能配龍子?第177章 三軍大比第三十一章 如此療傷,吐血三升第169章 傻子?安達!第687章 三百對四千第447章 名將之後張文遠第360章 逆子,還不拜見恩公!第302章 背叛大明?全是誤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綿羊化虎,明軍威武第九章 地上的東西,別亂吃!第551章 荒誕不經,魯王歸西第613章 五人援朝,燕軍懵逼第172章 燕王下馬威第416章 寧王?晉王從屬!第618章 悔不聽十七弟之言第五十六章 扶桑五十人,無一是男兒第730章 太子臨瓦剌,可汗訴衷腸第223章 王子見親王,兩眼淚汪汪第227章 扶桑,不敢!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460章 颯沓如流星第四十六章 珍珠翡翠白玉湯第361章 汝能勝過鴛鴦陣?第564章 收攏蝦夷,環島屯田第十三章 藍玉?蠢驢耳!第556章 三面圍剿,一網打盡第584章 先下手爲強?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豈能不相救?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七十六章 什麼?他贏了?第380章 交給你第186章 昏君不知亡國恨第七十章 留宿天香閣第441章 寧王釣魚,願者上鉤第500章 怒斬妖僧,鐵面無情第二十一章 善長回朝第317章 此乃,扶桑賀禮第544章 在大明,夾着尾巴做人第507章 巧舌如簧,笑辱韃靼第243章 多虧這張二皮臉第439章 聞雞起舞?聞鼓先跑!第662章 一將成名萬骨枯第八十章 外甥像舅,這是侮辱第一百二十五章 只認李景隆?第465章 彪悍龍宮島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八十章 外甥像舅,這是侮辱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711章 寧王苦心,允炆難知第733章 瓦剌遊擊軍,成立!第415章 大寧之兵,羨煞旁人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六十六章 國子監大變天第347章 落日餘暉,待你而歸第186章 昏君不知亡國恨第536章 一二三四,換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