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

崔璐從來沒有出過海,這一次被派出來遠渡重洋去冊封教皇,是崔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之後才搶來的機會——身爲京師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崔璐驚奇的發現,除了跟自己同樣畢業於京師大學的同窗之外,禮部的那些同僚沒一個能打的!

禮部原來是最沒有存在感的衙門,除了春闈秋闈之外,禮部能插手的事情着實不多——以前好歹還有個萬國來朝,大量的藩國使節要進京朝拜天子,現在呢?

像朝鮮、交趾、緬甸一類的,全都變成了大明的一個布政使司,還有個屁的藩國?

唯一沒有變成內藩的日本現在也跟抽了瘋一樣,裡裡外外幾乎都在向着大明看齊,整個就是把自己當成了大明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像唐、慶、秦、遼、沈等國,倒是實打實的藩國,可是人家是歸宗人府管的,這些藩國的使節也沒有使節的名義,實打實的歸吏部管理。

而且當今天子對於祭天、封禪什麼的都沒有太大興趣,除了不停的打仗擴張地盤之外,也只有老百姓能讓天子掛念着。

這一次好不容易搶到出海冊封教宗的機會,對於崔璐來說,簡直就是個能吹好長時間的牛逼,能夠從這輩子吹到下輩子去。

自從天津港登上船的那一刻開始,崔璐就開始了狂吐不止的旅程,直到過了呂宋港纔算是好了一些。

吐啊吐的,已經吐習慣了,也就無所謂暈不暈船了。

但是當崔璐從船上下來之後,又開始了新的問題——無論怎麼走,都感覺土地在搖晃,哪怕是換乘了馬車,依舊會產生那種搖晃帶來的眩暈感。

一路上很平靜,沒有出現什麼死士來刺殺崔璐,也沒有什麼軍隊敢冒出來截殺崔璐一行,似乎所有的歐洲人都已經認命。

就連最應該鬧騰的教廷,也已經詭異的平靜了下來。

英諾森十世原本就被稱爲是最沒有作爲的一任教宗,所以當英諾森和艾迪生等人蔘加完崇禎皇帝的晚宴,帶回來教宗要接受大明帝國冊封纔可以就任的消息後,教廷就炸開了。

無數沒有同去的紅衣主教已經徹底怒了,經過一番串聯之後,便在一次教廷的正式會議上公開向英諾森十世發難。

要麼英諾森十世卸任,從教宗的寶坐上面滾蛋,要麼就重整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然後向大明帝國宣戰。

至於現在已經亂成一團的歐洲,可以暫時先擱置所有的問題,等到教宗是否需要大明冊封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再行商議。

高坐在教宗寶座上面的英諾森十世乾脆就沒有開口說話,只是靜靜的聽着一衆大主教們開吵。

艾迪生等幾個與英諾森一起去了崇禎皇帝晚宴的紅衣大主教們,同樣沒有開口說話。

英諾森和艾迪生等人事先已經得到了一絲風聲,知道這些紅衣大主教們在暗中串聯,只是不清楚他們到底在串聯什麼事情。

如今終於知道了,但是英諾森十世和艾迪生等人卻沒有在第一時間起來阻止這些人,而是放任他們繼續吵下去,權當看戲了。

吵了半天不見英諾森有什麼反應之後,那些開吵的紅衣大主教們也慢慢消停了下來——就算是針對英諾森,那也得英諾森有反應才行。

像英諾森十世現在這樣兒完全不理會所有人,只是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發呆,就算是反對者們把喉嚨都給喊破了又有什麼用?

見那些鬧騰的紅衣主教都沉默了下來,英諾森十世才淡淡的開口道:“都講完了?不吵了是不是?那我有幾句話要說。

現在,我鄭重的向你們做出一個承諾:如果,你們誰自認爲可以帶領着已經不存在的十字軍,在戰場上面解決大明軍隊,或者是能夠逼迫大明的軍隊退兵,那麼,教皇這個位置,我可以讓給他坐。

如果不能,那就請你們閉上嘴,以後也不要再吵吵這些廢話,因爲這是在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

十字軍?早期的十字軍或許還有點兒看頭,至於後來的,還有十字軍搞出來的三大騎士團,就只能呵呵了。

尤其是在第九次東征以後,整個十字軍連同三大騎士團基本上就唱了涼涼,現在想要重新組團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基本上已經成了沒可能的事情。

首先就是教廷承擔不起這麼大的費用,哪怕贖罪券和神藥福壽膏賣的飛起。

因爲人多,再龐大的利益經過一層層的分割之後,能夠剩下來落到實處的也就沒有多少了。

沒有錢,拿什麼去組建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

單純的喊口號,在幾百年前還可以用,現在整個歐洲都亂成了一團,所有的諸侯國早就跟教廷離心離德,還有誰會支持教廷再組建軍隊?

以前吃虧還沒吃夠?

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紅衣大主教們之後,英諾森十世才接着道:“十字軍呢?三大騎士團呢?他們現在在哪裡?

嘴巴一張就是拒絕,你們知道拒絕會給教廷帶來什麼樣兒的後果?你們沒有見識過大明的軍隊,我和艾迪生他們見識到了。

毫不客氣的說,就算是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最爲巔峰的時候,也絕對沒辦法在大明帝國軍隊的攻擊下堅持哪怕半天的時間。

現在連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都沒有了,你們還想着拒絕大明帝國皇帝的冊封?你們想這麼快就蒙主的召喚嗎?”

見許多人臉上依舊一副不岔的神色,英諾森十世乾脆揉了揉額頭,開口道:“既然你們還是不願意,那麼也好辦。

今天回去之後,你們收拾收拾東西,去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中待上一段時間吧,或者你們也可以往大明帝國的佔領區去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大明帝國的百姓,你們能夠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他們對於大明帝國和對於他們皇帝的信仰。

你們能夠坐在這裡吵架,就已經證明了你們沒有一個蠢貨——關於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的那些記載,想必你們也能猜到有幾分真幾分假。

如果實在猜不透的話,我可以開放教廷最機密的圖書館讓你們看一看,看看你們所謂的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然後,你們去對比一下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對比一下大明帝國的軍隊,你們就會深刻的理解什麼叫做軍隊,紀律。

想想吧,當初的上帝之鞭在歐洲肆虐時,當初的蒙古大軍在歐洲肆虐時,歐洲是個什麼樣兒的狀況?有沒有人組織一支能夠對抗他們的軍隊?

沒有吧?然而現在的明軍絕對比當初的上帝之鞭和蒙古大軍更爲可怕!”

英諾森十世說的是心裡話。

其他人或許不太清楚,但是翻看過教廷最機密記錄,只有歷代教皇能夠翻看的那種資料,英諾森對於十字軍是個什麼德性,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

如果說早期的十字軍還能談一談軍紀和軍隊組織這兩個概念,後面的十字軍甚至於還比不上一羣土匪。

更何況現在連不靠譜的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都沒有了,還扯那些有的沒的,還有什麼意義?

至於說教宗這個位置,在大明介入到歐洲之前,或許還是個搶手的寶座,但是現在大明已經明顯會介入歐洲,這時候的教宗之位,就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了。

見一衆紅衣大主教都沉默了下來,英諾森十世才冷笑一聲道:“怎麼?就沒有人想坐一坐教宗的寶座?”

艾迪生坐在離英諾森十世不遠的地方,看着這些如同鵪鶉一般的紅衣大主教們,心中也是冷笑不止。

真該讓他們一起去參加那一場晚宴啊,最好再有幾個不長眼的跳出來,就如當時的自己一般,明確的表示要跟大明帝國做對,最好他們還不慫——這樣兒教廷就會清靜很多吧?

喜好擊劍的艾迪生跟其他的紅衣大主教們不同,既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情婦,也沒有對銀幣和神藥太過於感興趣。

艾迪生永遠忘不了那個明國小公爵在舞劍時,劍尖指向的位置——大概有十幾次的機會,只要明國的小公爵輕輕的將劍尖兒再向前遞上那麼十幾釐米的位置,自己跟英諾森十世就永遠回不來教廷了。

更不用在這裡聽這些廢物們嘰嘰咋咋的討論這些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廢話。

艾迪生更加忘不了的,是崇禎皇帝和其他大明將軍們淡定無比的神色。

他們似乎絲毫不擔心小公爵會殺掉自己和英諾森十世,彷彿自己兩個人就是無關緊要的阿貓阿狗一樣,隨手殺了也就殺了。

如果說明國人早早的就討論出這種可能,所以他們纔會如此淡然也就算了,然而自己當時跳出來攪局完全就是臨時起意,明國人臉上錯愕的表情也做不了假——這纔是最可怕的。

因爲這說明他們完全就沒把教廷放在眼,或者說他們有足夠的把握能夠徹底覆滅教廷。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艾迪生都不想再去嘗試那種死亡的威脅了。

點上一泡福壽膏抽起來之後,英諾森十世纔開口道:“如果你們不打算坐一坐教宗的位置,也沒打算再組建起十字軍和三大騎士團,那麼就好好研究一下,該怎麼迎接大明的冊封問題!”

艾迪生開口道:“我個人的看法是,按照比其他國家使節更高一個等級的待遇來進行接待,哪怕有些超出規格也無所謂。

或者,乾脆等使節到達梵帝岡之前,先派人去迎接使節,然後打聽一下,按照大明的規矩該如何接待。”

艾迪生的話一出口,之前挑頭反對接受大明冊封的紅衣大主教愛德華·鄧達斯就反對道:“如果比其他國家的使節更高一個等級,基本上就與那些國家的君主平級了。

如果按照大明的禮節來進行接待,那置教廷於何地?歐洲的其他人會怎麼看?”

艾迪生面色陰沉的道:“讓他們用眼睛看着!如果有誰敢發表不同意見,就發出絕罰令,上帝不需要這樣兒的罪人做他的信徒!”

鄧達斯滿臉的難以置信:“你瘋了!你知道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艾迪生呵呵冷笑一聲,開口道:“我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教廷完全服從於大明帝國,以後要受到大明帝國的管理。

而且我也知道,一旦大明帝國真正的介入了教廷的管理,你的,我的,在座所有人的利益,都會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見艾迪生直接赤裸裸的說出來利益兩個字,鄧達斯干脆冷哼一聲道:“你既然知道,那你還敢這麼幹?”

艾迪生道:“爲什麼不敢?再多的金幣和銀幣,再怎麼亮瞎人眼,你也得有命去花,再怎麼能夠讓你溝通上帝的神藥,你也得有命去抽。

既然已經決定接受大明帝國的介入和管理,那就老老實實的一步到位,拿出個應有的態度來。

總想表面承認大明的統治,實際上還是想依靠教廷來掌握歐洲,那我只能說,你想的太天真了!

大明帝國跟上帝之鞭阿提拉不一樣,和拔都也不一樣,和塞爾柱突厥那些人也不一樣!

看看吧,上帝之鞭現在在哪裡?拔都在哪裡?塞爾柱突厥又在哪裡?他們講究的是面子,是名義上的統治,而大明講究的是實際統治!他們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面,可是大明就在眼前!

如果你們不理解,就去看看懷特島,看看那些被大明實際佔領的地方,看看那裡還有幾個英格蘭人的存在?

沒有了!

我跟教宗閣下在回來之前,曾經特意去大明實際佔領的地方觀察過,那裡已經完全進入了軍事管制的模式,已經再沒有英格蘭人的影子,有的只是少量大明的平民。”

英諾森十世揮了揮手,止住了還想繼續噴下去的艾迪生,呵呵笑道:“艾迪生大主教說的對,既然已經決定臣服,那就把姿態做足,老老實實的跪好,一如當初的亨利四世。”

PS:上一章被404,全訂羣裡有。

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是不是忘記咱們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六百七十章 世界中心的主人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怕老婆,是美德……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四十四章 密議第六百零三章 廠衛給禮,夜貓子上門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三百章 敢賣此物者死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七百三十四章 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4000字章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擁立新君?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六百八十章 學生等,有冤要伸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間有杆稱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禎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