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

屁的計劃……

波蘭老表們想要引沙皇俄國進入歐洲戰局本身就是意外中的意外,到現在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都沒有弄清楚波蘭老表們是怎麼想的,更別提針對沙皇俄國做出一系列的計劃了。

見張之極遲疑着沒有開口說話,崇禎皇帝笑道:“怎麼了,還沒有針對沙皇俄國做出計劃?”

張之極躬身道:“陛下恕罪,原本五軍都督府針對於沙皇俄國的計劃是從奴爾幹都司的北山以北直接向西擴張,進而對沙皇俄國用兵,倒是沒想過在歐洲對沙皇俄國用兵。”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知道張之極說的是事實——當初逼迫殘餘的多爾袞等建奴北上,就是打算從那裡再逼迫建奴作孽繼續西進,然後讓他們跟沙皇俄國互懟一波。

崇禎皇帝心裡絲毫沒有對於老大哥的尊重,反而覺得死了的毛熊纔是好的毛熊。

只是萬萬沒想到,建奴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哪怕是有大明暗中支持軍火和裝備,也依舊是沒懟過毛子,反而被人虐了個血慘,不得以又打算回過頭來找大明的麻煩。

天可憐見,這要是天啓年間,閹黨東林黨那些孫子們爲了爭奪話語權,好好的朝堂上面都能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建奴的回馬槍說不得還真就成功了。

可惜的是偏偏遇到了崇禎皇帝這麼個不講理的平頭哥,建奴最後只落得個團滅的下場。

當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嘛,雖然崇禎皇帝對於自己考試不加分挺不滿意,但是好歹也沒把建奴當外人。

基於自己家的狗被人打了這種情況,崇禎皇帝轉眼就把劉興祚跟夏額哲那些殺才給派了出去,越過北山那邊去找毛子的麻煩了。

受崇禎皇帝的影響,劉興祚和夏額哲秉持了一種奇怪的想法——別管你有沒有砸到我家玻璃,既然你有這個想法,那我就得把你家的玻璃砸了,順便再放把火出氣。

正是秉承着這一艱苦樸素的想法,劉興祚和夏額哲在北海艦隊的配合之下,直接將阿爾丹直到季克西,往東直到白令海峽爲止的所有土地,都插上了大明的國旗,證實了這些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大明帝國的固有領土。

比較操蛋的情況是,還沒等着劉興祚和夏額哲繼續帶兵西進,就發生了歐洲的這麼一大堆破事兒,大明的目光轉而被吸引到了歐洲,不得不暫時放棄中西伯利亞那麼大片的地方。

沒辦法,崇禎皇帝雖然能折騰,五軍都督府也恨不得立即將大明龍旗插滿所有有人的地方,但是掌握在了大明的國庫的吳老摳卻不同意調撥大量的銀子用作于軍費。

吳甘來又不傻,現在大明處處大興土木,這些工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那種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型工程,哪一處離了銀子能行?

再者說了,就算是這些年的天氣有所好轉,終於不再像之前那樣陰晴不定,動不動就來個地龍翻身啥的,可是萬一呢?

都說是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可是有糧的前提是你得有銀子買糧——早就窮怕了的戶部無論如何也不會將所有的銀子全部都用在軍費上,必須得留出一部分的備用出來。

哪怕是那些大型工程沒有哪一處工程是給崇禎皇帝修園子,哪怕是佔下來的地盤多大,能夠安置多少大明的百姓。

說不批銀子,就不批銀子,站住了法、理、情三個方面的吳甘來絲毫不在乎崇禎皇帝各種明示暗示,反正就是一個字,沒錢。

戶部不給錢,五軍都督府自然就不會再去將目光放在沙皇俄國的身上,反正都是砧板上的肉,早一天晚一天下刀子沒啥區別。

長舒了一口氣之後,崇禎皇帝才接着道:“琢磨一下,怎麼樣兒把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莫臥兒這些傢伙全部都拖下水,讓他們一起打,越亂越好。”

張之極瞬間秒懂了崇禎皇帝的意思,當下便躬身向崇禎皇帝告辭,回去召集人手琢磨了起來。

如果這個套路真的實現了,莫臥兒、奧斯曼土耳其、沙皇俄國、整個歐洲,這四大部分基本上就是眼前這個世界上已知的,除去大明之外的所有地盤和國家。

這些國家和勢力都打起來之後,勞工的問題解決了,以前積壓的那些軍火也有了銷路,有了銀子之後,剩下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唯一的難題就在於怎麼讓莫臥兒跟奧斯曼土耳其互懟起來。

大明不是沒有扶植奧則朗布——通過奧則朗布這些年的動作來看,大明不知道滲透了多少人過去,才能從方方面面影響到奧則朗布,要說這些人沒有明裡暗裡的幫助奧則朗布,打死張之極也不會相信。

然而令人絕望的是,奧則朗布有些完犢子……

雖然說奧則朗布本身也不是一塊爛泥,但是他接手的莫臥兒卻不再是沙賈汗治下的莫臥兒帝國,而是一個經歷了四分五裂之後又勉強粘合在一起的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大明已經明裡暗裡的對其進行扶持,然而經過沙賈汗的死,又經過奧則朗布幹掉他兩個哥哥的事情之後,整個莫臥兒已經開始離心離德了,雖然各個邦還沒有明火執杖的獨立,其實背地裡已經不太將奧則朗布太當回事兒了。

甚至於,有不少人已經在暗中尋找着其他出路,比如勾搭一下附近的大明駐軍,表示一下自己對天朝上國的仰慕……

張之極自問自己沒辦法解決奧則朗布目前的困局,除非換成崇禎皇帝這般雄才大略的皇帝過去,否則的話,估計是沒救了。

當然,奧則朗布有救沒救,是今天涼涼還是明天涼涼,顯然和英國公沒什麼關係,讓張之極鬧心的還是剛纔那個問題,如何讓莫臥兒跟奧斯曼開戰。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剩下的倒也沒什麼問題了,沙皇俄國出兵歐洲幾乎已經成了定局,雖然奧爾金已經掛掉了,但是在掛掉之前,奧爾金可是把自己對於歐洲的看法都跟米哈伊洛維奇都說過了。

對於米哈伊洛維奇這個人,張之極通過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的消息渠道,也算得上是瞭解極深,這絕對是個梟雄式的人物。

雖然這傢伙現在才十幾歲,但是米哈伊洛維奇的隱忍能力,讓張之極都不得不爲之側目——爲了麻痹帝師莫羅佐夫,米哈伊洛維奇甚至放棄喜愛的姑娘葉夫裡米婭·葉謝沃拉若斯卡婭,迎娶大貴族出身的瑪利亞·米羅斯拉夫斯卡婭爲皇后。

如果僅僅是這樣兒也就算了,後來米哈伊洛維奇的表現就稱得上是出色了。

跟米哈伊洛維奇成爲連襟的莫羅佐夫以國戚的身份總攬朝政,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朝堂上面,怎麼看怎麼跟老劉家最後面那幾個皇帝很類似。

然而米哈伊洛維奇顯然要比老劉家的那幾個更能忍,哪怕是在這種情況下,米哈伊洛維奇依舊選擇了隱忍,繼續放任莫羅佐夫胡來,直到大貴族杜馬通過了新的鹽稅法令

這項法令出臺的目的是爲了增加國庫收入,規定對鹽商收取高稅,稅率比鹽的市場價格還要高出1.3倍。

莫斯科鹽商對莫羅佐夫本已頗爲不滿,後來又有傳言說增稅的主要原因是沙皇未來的岳父,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貪污大量國庫公款。

在這種情況下,米哈伊洛維奇依舊堅定不移的站在莫羅佐夫這邊,甚至下令抓捕那些表達自己不滿的居民。

如此一來的後果就是大批人羣走上街頭,襲擊大貴族家宅和搶奪財產,一些官員遭遇了民衆的野蠻私刑或被處決,暴動人羣洗劫了莫羅佐夫的住宅,殺死了杜馬書記官奇斯特和御前侍臣普列謝耶夫。

直到這個時候,米哈伊洛維奇才出面收拾殘局——再也撐不住局面的莫羅佐夫被流放到一座修道院。

因爲看重於莫羅佐夫的才能,米哈伊洛維奇又低調的將莫羅佐夫從修道院接了回來,而已經失去了根基的莫羅佐夫卻再也沒有能力獨攬大權,米哈伊洛維奇也得以親政。

就衝着米哈伊洛維奇的這一波騷操作,張之極就不敢小看於他,同樣也因此斷定米哈伊洛維奇絕對不甘心蟄伏在莫斯科,很可能會出兵干預歐洲的亂局,來替沙皇俄國獲得好處。

剩下的奧斯曼土耳其和整個歐洲這兩大勢力,張之極就更不擔心了。

奧斯曼土耳其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放着莫臥兒那麼一大塊肥肉,不可能不想着去咬上一口,甚至於同時向歐洲進軍也不是沒可能。

至於歐洲這邊,本身就已經亂成了一團,再亂下去其實也沒什麼,因爲歐洲戰爭的主力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

可以預見的是,歐洲的那些諸侯國們肯定不願意再回到神聖羅馬帝國統治整個歐洲的時代,誰都想保住自己手裡的權勢。

而教廷不僅僅和要神聖羅馬帝國一起面對整個歐洲的亂局,同時還得應對沙皇俄國那邊的東正教和奧斯曼土耳其的真神教。

異教徒本身就已經很令人頭疼,而異端更應該統統送上火刑架,尤其是想要跟教廷爭奪正統的異端,就更加的該死!

亂吧,當大明之外都亂起來之後,就越發顯得大明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幸福——除了京城之外,整個大明的宵禁都已經被廢止,甚至於很多地方官都已經上書,要求拆除城牆。

順天府是京師之所在,府尹沒那個膽子上書,南京是陪都之所在,整套完整的朝廷班子都在南京城有備份,南京城的扛把子魏國公徐弘基自然也沒膽子上書。

剩下的許多州府可都是上了書的,表達的訴求幾乎都是一樣的——涌入城裡的人口太多,新增的人口太多,現在的城牆已經嚴重的阻礙了當地的發展,是不是能把城牆給拆了?

至於說拆了城牆之後的後果?

都是朝堂上面的人精,前面有天津城拆了一半城牆的例子,再加上都通過報紙瞭解到整個世界都亂成了一團,而大明又是壓着其他國家摩擦,城防一類的根本就不用再過多的考慮,那還有什麼好顧及的?

事實上,崇禎皇帝和內閣,外加中極殿的一衆大學士和整個朝堂上面討論了無數回之後,也已經批覆了好幾個城市想要拆除城牆的請求。

幸福這種事情不就是通過這種對比而來的麼?

世界都在亂,而我大明沒有亂,世界上的百姓活過今天就不知道有沒有明天,而大明的百姓要考慮晚上是不是多買一斤肉回去加餐。

什麼是幸福?這就是幸福!

幸福是令人嚮往的,通過在歐洲的那些商人們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傳播,很多歐洲人都知道了真正的天堂就在大明。

那裡不是沒有災難,但是每當有什麼災難發生,就會有軍隊衝在最前面,將所有的平民都擋在身後,哪怕用他們的生命來換取平民的生命,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衝在最前面,因爲他們喊着自己是天子鷹犬,因爲天子說過他們是百姓的子弟兵。

那裡不是沒有壓迫,但是每當有人受到壓迫,總是可以找到一個可以申訴的地方,甚至於平民也可以向皇帝告狀,因爲他們信奉皇帝是代天牧民。

那裡也不是沒有疾病,但是哪怕是一個一文錢都沒有的窮光蛋,也可以先拿到藥治病,然後再通過自己的勞動償還,因爲他們信奉人命關天。

至於歐洲?

天災也好,人禍也罷,有誰是真正的顧忌過平民的死活?大人物妻子情人私生子無數,平民餓死的時候又有誰管過?

這種對比讓歐洲人越發的對大明嚮往起來——當這種嚮往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轉化爲對於本國政治的不滿。

然後,隨着《沼澤邊的黑幫故事》這本書流傳的愈加廣泛,很多人都選擇了揭竿而起。

只不過這些人的目的有些搞笑。

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也不夠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議他該當何罪?(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番外篇----大明民警胡小波,沒有先帝崇禎的日子裡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認地獄誰入地獄第一百七十七章 朕要親征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條(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七百八十章 臣,不敢奉詔!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三百二十六章 五十文一斤?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三百七十五章 達則自古以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辦啊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未必就會虧!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間有杆稱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智障!第二百八十三章 內心是拒絕的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八百零二章 波蘭老表的騷操作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過娶媳婦來霸佔天下?(還債,爲盟主李自成加更1/3)第七百一十五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零七章 棋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九十三章 蒸汽機的雛形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創造下一代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動刀了?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軍事管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番外篇----狗皇帝碼字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六百零三章 廠衛給禮,夜貓子上門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陛下賜教第六百一十二章 你攤上大事兒了!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結金蘭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不要臉崇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