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倭奴的新玩法

隨着時間一步步的向前推進,先是弄死了沙舒亞,接着又懟死了達羅悉喬,現在整個莫臥兒就剩下了自己,奧則朗布覺得是時候統一莫臥兒,然後再整軍備戰以待大明瞭。

最受奧則朗布信任和倚重的甲一先生則是表示了反對:“統一莫臥兒自然是應該的,但是要說到整軍備戰大明,只怕眼下還不是時機。”

拿着甲一寫的這張紙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奧則朗布糾結的道:“如果不將目標對準大明,只怕將士們的心就會散了。

想必先生也知道,軍心一旦散了,再想聚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之前的沙舒亞如此,達羅悉喬也是如此。”

甲一呵呵一筆,提筆繼續寫道:“沒有了大明做目標,旁邊還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當做目標,比如奧斯曼,他們現在已經腐朽了,想要打敗他們很容易。

等同的條件下,想要將大明做爲目標,倒不如先選擇奧斯曼爲目標,攻打奧斯曼的過程其實就是莫臥兒練兵的過程。

當士兵的戰鬥力越來越強,下一步再將目標對準大明,我們的壓力也會輕的多,將士們也會有更多的信心。當然,我只是提出我自己的意見,具體怎麼選擇,還是您說了算。”

甲一在莫臥兒這邊已經快有十年的時間,但是這十年裡向來只提出建議,至於聽不聽,則完全取決於奧則朗布,哪怕奧則朗布提出來的方案與甲一設想之中的完全背道而馳,甲一也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這樣兒一來,奧則朗布就更放心也更倚重甲一,畢竟像這樣兒有學問,還忠心聽話的手下實在是不太好找。

低頭沉吟了半晌之後,奧則朗布才道:“如果我們將目標對準奧斯曼,那麼就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個就是關於奧斯曼那邊的情報,其實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貿然對奧斯曼用兵,會不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

第二個就是裝備的問題。現在咱們手裡的裝備有很多是通過暗中渠道從大明帝國那邊買來的,這其中還多靠了先生,您自然是清楚的。

可是奧斯曼的領地極廣,人口也衆多,咱們現在用的武器裝備是否夠用?一旦與他們交戰,是否還能繼續從大明帝國那裡得到裝備補給?”

點了點頭之後,甲一慢慢的寫道:“奧斯曼那邊的情報,我們可以慢慢收集,幾個月,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都沒有問題,只要先讓將士們知道我們下一個目標不是大明帝國,而是輕易可以戰勝的奧斯曼就行了。

第二個問題,武器裝備的事情您不需要擔心,就算是咱們之前儲備下的那些裝備彈藥不夠用,我也可以想辦法繼續從大明那邊購入一批。

就算是通過大明那邊買不到武器裝備了,其實也沒有關係,您應該知道,歐羅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好像就在販賣大明帝國的軍火,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他們來購買。”

奧則朗布搖頭道:“最好還是想辦法直接從大明那邊購入軍火,要是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他們豈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甲一點了點頭,接着寫道:“我會想辦法保證大軍的軍火供應。只有通過不斷的戰爭錘鍊,士兵的戰鬥力纔會越來越強,以後面對大明的時候,勝算也會更多幾分。”

奧則朗布點了點頭,示意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暫時先把目光投向奧斯曼帝國,至於大明帝國,現在還屬於惹不起的狀態,暫時就不要去招惹了。

奧則朗布跟甲一商議的結果很快就到了崇禎皇帝手上,五軍都督府和中極殿同樣得到了這份消息。

這讓張之極很傷心。

自己統領五軍都督府,在軍事情報收集方面居然還比不過錦衣衛這些業務範圍極廣的傢伙,看來回去之後要好好調教一下手裡的那些人手了。

朱剛那個死胖子倒是挺合適的?錦衣衛裡面跟自己有交情的應該也就是他了,指望從王國興手裡直接借調錦衣衛過去搞培訓,估計不太現實?

見張之極有些愣神,崇禎皇帝便咳了一聲道:“現在莫臥兒的反應基本上跟中極殿和軍府推演的預期結果差不多,軍府那邊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回過神來的張之極躬身道:“啓奏陛下,自然是如同歐羅巴一般,將軍火賣給莫臥兒和奧斯曼兩家,支持他們打下去。”

崇禎皇帝搖了搖頭道:“僅僅是支持他們打下去,還不夠。兩家打仗總會有俘虜產生,恰好我大明需要大量的勞工,可以說是有多少要多少。

不過,朕會交待李承彥去辦這事兒,軍府那邊倒是不需要操心這個。軍府不妨跟錦衣衛那邊好生琢磨一下,將《水滸傳》裡面的東西教給那些蠻子。

這些蠻子們拿到《水滸傳》的時間也不短了,到現在都沒有鬧出多大動靜,果然是些扶不起來的阿斗。

不過也無妨,既然扶不起來,那就強行拉他們一把,讓他們熱鬧起來再說。”

張之極只覺得後背有些發涼——莫臥兒的蠻子們算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才能讓崇禎皇帝如此惦記!

雖然張之極萬般感慨,但是對於崇禎皇帝來說,真正讓崇禎皇帝念念不忘的不是什麼莫臥兒的蠻子,也不是奧斯曼,甚至於都不是歐洲那些蠻子。

莫臥兒現在搞成了這個鳥樣兒,估計有很大的機會向着後世的三哥進化,到時候左手摳屎右手抓飯遍地是公廁,那畫面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至於奧斯曼同樣也沒有沒什麼好研究的,世界的火藥桶,動不動就炸一波的神奇存在,現在跟土雞正搞的熱火朝天,鬼知道什麼就會滾到一起去了。

歐洲的蠻子們就更沒什麼研究價值了,這些到了幾百年以後才暴富起來的強盜團伙現在正忙着窩裡鬥,直到幾百年後都沒能統一,被一個殖民地反推之後跪在地上叫爸爸。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這三者基本上都是戰五渣之中的戰五渣,屬於沒多少必要關注的那種。

真正讓崇禎皇帝關心的還是倭國,這是屬於一種刻在骨子裡的恨意,跟倭國現在的態度和實力無關。

論起倭國的實力,就不得不承認德川家子孫三代都是大明的好朋友——從德川家康起,加上中間的德川秀忠再到現任的德川家光,整個江戶幕府三代的將軍都在致力於閉關鎖國……

而且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跟大明的海禁不同,倒更像是蟎清們搞出來的海禁提前版本一樣。

德川幕府明確禁止倭奴出國、禁止在外的倭奴回國,並規定於外國的貿易關係僅允許在長崎進行,而且對象僅限於大明跟荷蘭。

此外,某些地方藩主會與特定國家進行貿易,包括對馬藩的宗氏與朝鮮、薩摩藩與琉球國的貿易。

後面的兩點隨着崇禎皇帝的登基已經成了往日雲煙,朝鮮歸大明所有,薩摩更是被弄到了蝦夷島那邊抓苦力。

至於前面的荷蘭,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什麼再提起的必要了——不僅早早的被趕出了大明的勢力範圍,連東印度公司的十七紳士都組團謀求大明戶籍了,荷蘭還能風光幾天?

在堅持了三代人的閉關鎖國之下,整個倭國的國力就跟蹦極一樣直線下降,降到現在幾乎已經降無可降了。

當然,根據爛船還有三斤釘的定律,倭國的國力其實還沒有完全觸底。

得益於崇禎皇帝的某種心思,大明所有的工地上面,不管是大明本土還是海外,所有用到的監工都是倭國人。

這些能吃苦,哪裡除了大明主子之外,根本就不把自己當人看也不把勞工們當人看的倭國監工用起來實在是順手——背黑鍋和罵名絕對是一頂一的好手。

至於倭國現在對待大明的態度,那就只能呵呵了。

或許政仁和德川家光這兩個傢伙還以爲玩借殼上市這一套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比如靠着興子生下的遼王世子,重新替倭國謀求一線生機,甚至於取大明而代之——只要倭國全力支持下一任的遼王進入大位的爭奪之中。

皇位絕對是個好東西,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有着無限的誘惑,哪怕是朱慈燝沒有覬覦大位的想法,那下一代的遼王呢?下下一代的遼王呢?

有的時候,一旦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就會生根發芽,然後不斷的成長,直到吞噬掉一個人的理智,讓人產生不該有的想法。

然而政仁和德川家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原本答應跟他們配合的興子,早早的就已經叛變了,現在滿腦門子的心思是怎麼從倭國替自己的兒子弄到更多的好處,比如再讓倭國割讓一塊土地?

出現這種情況倒是很正常,崇禎皇帝也能理解。

倭國雖然是中原王朝的逆子,對比起朝鮮這個孝子實在差了太多,但是耳濡目染之下,也算是學到了一些東西。

比如三從四德這種優良傳統文化就被他們給學去了。

所謂三從,指的是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所以興子在沒出嫁之前答應了政仁和德川家光的要求,是謂在家從父。

所謂出嫁從夫就很好理解了。

興子現在嫁入了遼王府,成了遼王府的正妃,在見識過大明的一切之後,心裡早就把倭國給拋到九霄雲外了。

更何況在誕下了遼王世子以後,哪怕有一天遼王朱慈燝掛掉了,興子還有一個遼王太妃的身份傍身,豈不是要比倭國女王孤老終生要強上許多倍?

這很三從,沒毛病,因爲三從的意思並不是順從的意思,而是輔佐、輔助的意思。

答應了政仁的要求是幫助政仁振興倭國,沒毛病吧?

自己一心幫着自己的老公去坑孃家那邊,也沒毛病吧?

哪怕是有一天遼王朱慈燝掛掉了,興子輔佐遼王世子,繼續坑倭國,也沒毛病吧?

對於興子的這種心態轉變,其實崇禎皇帝知道的也是一清二楚——不要以爲廠衛裡面全是些五大三粗的漢子,實際上,廠衛裡面三教九流的人多了去了。

比如清風館的老鴇子尚以涵,明面上只是一家青樓的媽媽,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是錦衣衛的千戶?

至於政仁和德川家光派到興子身邊的那些所謂的忍者,更是在興子的心態轉變之前就已經被廠衛給安排明白了,他們效忠大明的時間比興子還要早一些……

沉默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屈指敲了敲桌子,問道:“倭國那邊有什麼消息了沒有?”

王國興聞言,便躬身道:“啓奏陛下,倭國那邊現在正討論着該怎麼對待遼王世子,政仁和德川家光有意請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的尊號。”

崇禎皇帝忍不住一陣蛋疼。

加倭國國王尊號?這是不是跟那個什麼威爾士親王的玩法很類似?

問題是,這是遠東啊,大明跟倭國,怎麼能玩出這種手法來呢?

將目光投向了盧象升之後,崇禎皇帝才道:“盧愛卿怎麼看?”

盧象升躬身道:“啓奏陛下如果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尊號,那原本的倭國國王該如何處置?是不是以後歷代遼王世子都要加倭國國王的尊號?倭國行我大明律法還是倭國律法?”

盧象升是打心眼裡不願意讓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的尊號。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遼王世子一天沒有加上倭國國王的尊號,那倭國就不能算是大明的土地,大明想要出兵去懟死倭國也屬於很正常的開疆擴土。

而遼王世子加上倭國國王的尊號,好處也很明顯,就是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倭國,從世倭國就歸入了大明。

那,軍功呢?

對於盧象升和張之極這些頂尖的大佬們來說,憑白無故的多一塊土地並不是什麼高興的事兒——因爲這意味着軍功沒有了,只能彰顯皇帝的文治武功而已。

但是理論終究只是理論。

從理智上來說,盧象升也知道遼王世子加倭國國王尊號的好處,所以只是提出來這三個明擺在眼前的問題。

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綜合症發作(2/5)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五十章 欲遷富戶伴帝陵第六十章 折割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二百七十九章 動一動軍事體系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見摸不着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節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六百八十一章 緹騎四出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業副業要分清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學的!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六百一十六章 你自己在幹什麼,心裡沒數?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將除(3K字章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七百八十三章 誰不盼着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人搶生意!第六十章 折割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