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

西方的蠻子們,連崇禎皇帝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形容他們。

那麼長的,那身上臭的,簡直沒誰了。

以前的蠻子們怎麼樣兒,崇禎皇帝不清楚,但是後世的蠻子們在香水上下的功夫,那當真是驚人,各種香水賣的死貴死貴的,就是爲了摭去身上那股子味道。

現在好了,大明東廠下邊兒的太監們給力的很,弄出來的香水很好,香味有濃的有淡的,有玫瑰的也有茉莉的,各種香型任選,賣的還不貴。

香水是個好東西,一點兒酒精加上花瓣,還有人工,裝一個瓶子,按崇禎皇帝的眼光來看,足足得有幾十毫升了,僅僅只賣五兩銀子,簡直就是良心價。

崇禎皇帝身爲大明天子,搶錢這種有失身份的事兒怎麼可能去幹?還是賣香水什麼的最好了。

畢竟香水是賺的女人的錢,而蠻子們不管男女,都用得上香水這種東西——不分男女,蠻子們的體味都是一樣的重。

沒穿越之前,崇禎皇帝就知道一個道理,這世界上最好賺的錢,就是老人,婦女,孩子。

老人和孩子的錢嘛,崇禎皇帝現在沒什麼辦法,但是香水和香皂這種東西那妥妥的就是賺的女人錢,而且還有蠻子們男人的錢。

甚至於爲了賺錢,崇禎皇帝還特意吩咐了下去,除了香皂和香水之外,還特意弄出來了普通的,沒有香味的肥皂,賣的雖然便宜了一些,可是量大啊。

一塊普通的肥皂就算是隻賺五文錢,十塊肥皂就是五十文,一百塊呢?一萬塊呢?

大明可不是西方的蠻子和蟎清那些貨色,對於衛生的要求還是高的一逼的,肥皂這種東西用來洗手洗衣服都有那麼大的用處,賣的火是必須的。

有了銀子,就能買足夠多的糧食,買的糧食加上儲備的還有大明百姓們自己種出來的糧食,想要抗的過天災什麼的簡直不要太容易。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糧食運輸這件事情上比較麻煩——火耗太大,人吃馬嚼的,很多糧食都被消耗在路上了。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崇禎皇帝乾脆把眼光盯向了鐵路。

鐵路好啊,運的多,還沒什麼火耗,只要燒煤就行了。

而煤這種東西,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基本上可以算是沒有什麼成本的東西。

大明自己的煤礦也在挖,但是危險的礦洞都是用的俘虜,不用擔心大明的百姓們被埋進去,而新明島那邊更牛逼,直接撿了煤再裝船運回來就行,連挖礦的工夫都給省了。

從新明島上面運煤回來,其實算是簡單的,畢竟只要在鄭芝龍的南海艦隊裡面多塞一些運輸用的福船就行了。

這些船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抗不住鄭芝龍的南海艦隊火力足威力猛啊,最起碼海盜什麼的是不用擔心的——大明的海盜基本上都被收編了,自然是不用擔心的。

唯一沒有被收編還有實力的大明海盜劉香現在都變成了海里的魚糞了,更不用擔心。

至於說西方蠻子們的海盜——隨便來,隨便搶,他們不來,鄭芝龍想要撈軍功都是個麻煩事兒,更別提抓些蠻子換錢這麼好的事兒了。

中原有句老話說的好,叫做好事成雙。

這邊東廠的死太監們搞出來了香水,民間也有人搞出來了鯨肉的儲存方法。

很簡單,先煮熟了,然後再密封上,能存儲挺長一段時間,只要不是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大概一個多月都不會變質。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這纔是真正的美到了心底的好消息。

只要有了這種方法,鯨肉這玩意就不用再採用風乾的形式來保存了,而是直接煮熟了之後就能運走。

這對於大明的內部遭遇乾旱和水災的地區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最起碼不用擔心餓肚子,而且還能有肉吃。

更何況只要有了這種保存方法,就不光是鯨肉那麼簡單的事兒了。

草原上的牛多不多?羊多不多?宰了之後煮熟然後再拿去賣或者直接用來救災爽不爽?

如果要把一頭活牛運到中原再賣,路上的糧草,人力,可都是要花銀子的。

有了這種跟罐頭差不多的好東西,可不就都省下了?

而且這麼一來,草原上的蠻子們就可以安心的養牛養羊了,大明會敞開了收購,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的問題。

而蠻子們手裡有了銀子,總是要買東西的吧?崇禎皇帝是有稅能在大明的商家身上收的是吧?

反正這東西的出現,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至於說保存的時間太短,只有區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個其實無所謂,慢慢改進也就是了。

還有就是草原上,卓裡克圖汗和卜失兔汗這兩個傢伙貌似沒有多大用處了?

崇禎皇帝開始摸着自己那爲數不多的鬍子盤算了起來,到後來乾脆把溫體仁和張惟賢給叫進了宮裡一起研究。

這事兒不適合拿到明面上討論——尤其是崇禎皇帝手裡的蒙古萬騎可是相當忠心的一股力量,如果讓這萬騎知道自己在謀劃着他們的部族……

總之樂子會有點兒大。

除了溫體仁和張惟賢,剩下的人裡面適合討論這事兒的不是沒有,可是這種機密事兒,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越多,消息走漏的風險也就越大。

嗯,扯上魏忠賢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雖然說這些家讀書不多,還是個老流氓出身,可是能在皇宮大內這種吃人的地方混到司禮監秉筆太監,還能在天啓那個死木匠的支持下把文官們玩成哈士奇,這傢伙的能力肯定是有的。

然後已經處於快半退休狀態的魏忠賢是懵逼的——奴婢都已經半退隱了,現在西廠那一攤子事兒基本上都交給了馬石那傢伙,除了掛了個西廠提督和司禮監秉筆之下,奴婢就已經沒啥了啊?

然而崇禎皇帝並不在乎魏忠賢怎麼想——朕現在用得着你,你就得老老實實的替朕想辦法,拿出你那玩文官的陰狠勁兒。

否則的話,你這西廠提督很可能就要去錦衣衛北鎮撫司裡旅遊一圈了。

對於這一點,魏忠賢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一日爲太監,終身是太監,這輩子就不要想別的了,老老實實的替皇帝賣命纔是正經事兒。

就目前來看,現在這小日子已經超出自己想象中的太多太多,不能奢求更多了。

大明朝的太監,除了鄭和鄭公公以外,剩下的提督東廠西廠的太監們有哪個落下了好兒了?

牛逼到人稱立皇帝的劉謹,不還是說宰就給宰了?

原因很簡單,當皇帝需要自己這些人去辦某些皇帝不方便出面辦的事兒,或者需要自己這些人去和文官打擂臺的時候,那麼自己這些個太監是有用的,再怎麼風光也不爲過。

可是到了最後,皇帝用不上了,或者說把文官們給玩成傻逼以後要安撫人心了,自己這些人就是最好的背鍋的。

不用什麼安撫,不用什麼交待,甚至於都不用像大漢孝景皇帝忽悠着晁錯去死一樣,直接一張小紙條,自己這些太監就能死的透透的。

魏忠賢對於這一點,向來是看的很明白,甚至於心中對於自己的下場都有一定的規劃——天啓皇爺是主子,需要自己玩文官的時候,自己就得玩,玩大子之後,自己也就差不多該死了。

但是這種事兒,輪不到一個太監去反對。

不同於老劉家和老李家養的那些死太監,人家手裡都能握着一定的兵權,可是老朱家的皇帝太不是東西了啊,哪怕是自己摸不到兵權都不會想辦法讓太監們去摸。

但是最終的結果跟魏忠賢自己預想的有點兒偏差,而且這個偏差值有點兒大。

原本以爲自己再風光個幾年就差不多該死了,結果天啓皇爺先死了。

天啓皇爺死了後,崇禎皇爺還能容得下自己?尤其是崇禎皇爺跟東林黨的那些孫子們走的那麼近?

結果是崇禎皇爺登基之後翻臉比翻書還快,東林黨的孫子們被玩死了,而自己居然能混到了現在還活着?

魏忠賢永遠忘不了崇禎皇帝登基的第一天晚上問自己的問題:“明明是幾個獄卒就能解決的問題,爲什麼非要詔外軍進京?這天下到底是朕的還是你九千歲的?”

這兩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嚇人,但是話裡的意思卻很簡單——你是一個死太監,別想着亂七八糟的,好好給朕賣命就行了。

賣命好啊,賣命就不用立即去死,可以活下去啊。

所以哪怕是已經處於半退休的狀態了,在接到崇禎皇帝召喚自己的旨意時,魏忠賢仍然爆發出了最大的激情,匆匆忙忙的就向着宮裡而去。

在給崇禎皇帝請完了安之後,魏忠賢就發現了溫體仁和張惟賢。

對於溫體仁,魏忠賢沒有多大的感覺,畢竟這傢伙是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才大力提拔起來的,自己以前也和他沒什麼仇怨,而從這傢伙的表現來看,也是個忠心的。

而張惟賢就很讓人頭疼。

這傢伙雖然現在和魏忠賢等人也算得上是盟友,可是整個天啓年間,如果說到魏忠賢最不願意招惹的人物名單之中,張惟賢可是高居榜首的。

沒別的,這傢伙家裡累世國公,對於大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有着張輔的香火情在,別說是他魏忠賢,就算是天啓皇帝親自上場也是拿這傢伙沒什麼好辦法。

剩下的比如說雲南的沐王府,還有南直隸的魏國公府,京師的徐國公府等等,那些人在名單上都是依次往下排,剩下的連上名單的資格都沒有。

沐王府累世世受國恩鎮守雲南,而且向來恭敬,從來沒有惹出什麼亂子來,首任黔國公又是太祖高皇帝的乾兒子,這種人魏忠賢自認爲惹不起;

魏國公府和徐國公府也是一樣的原因,這家子跟皇室的關係太緊密了,除非是打出造反的旗號,否則魏忠賢也是拿這兩家沒什麼辦法——栽贓陷害那一套在這兩家身上也沒有什麼鳥用,沒有人會相信這兩家舉旗造反。

剩下的什麼國公國侯還有伯爺一類的,那些都是屬於可以拿捏的,無所謂的事兒。

但是皇爺今天把張惟賢還有溫體仁和自己單獨給召集起來幹什麼?

一個是文臣方面的頭子,一個是武將勳貴們的領頭羊,自己則不過是一個過氣的死太監。

往常崇禎皇爺召人議事,可是基本上會把內閣首輔、次輔還有六部尚書都弄齊全的,今兒個這是什麼情況?

皇爺又想坑誰了?

崇禎皇帝沒有理會下面三個人各自心中轉着的小念頭,反而直接開口道:“朕今日召溫愛卿和老國公還有忠賢過來,乃是有一件事兒相商。

漠北林丹汗已經被建奴的代善和多爾袞等人殺掉,額哲也已經受專封爲歸義侯,現在已經算是我大明的一份子了,漠北已經可以說是平定了。”

溫體仁和張惟賢先是向崇禎皇帝道賀,然後好一通吹捧如我皇英明神武以致四夷來降等等,接着又用詢問的小眼神望向了崇禎皇帝——這事兒大家夥兒都知道,直接說關鍵的唄?

總不能把俺們三個叫進宮來是吹捧您老人家的吧?翰林院的那些個窮酸們吹起來比俺們可牛逼多了!

崇禎皇帝也沒打什麼啞謎,接着道:“漠北既定,漠南卻還有卓裡克圖汗與卜失兔汗。”

崇禎皇帝的這句話一說完,三個人就知道這位爺在打什麼主意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一類的字眼開始在三人的心裡不斷的浮現。

原本林丹汗還活着的時候,卓裡克圖汗和卜失兔汗在漠南部分,宣大以北的位置上面,相當於起到了一個緩衝地帶的作用。

最起碼林丹汗想要叩關,就必須得先面對這兩個部族才行,而這兩個部族又各有五千騎兵在崇禎皇帝的手裡,族裡的人又開始跟着漢人雜居,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兩個部落都必須先跟林丹汗死磕才行。

但是現在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林丹汗已經不在了,察哈爾部唯一的合法繼承人額哲不光歸順了大明,還改名夏額哲,最近聽說有向着瘋狗進化的趨勢?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第二百二十九章 便許爾等一地總督(4千字大章)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聖公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五十四章 銀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九十六章 錫伯一族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二百一十九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第七百二十七章 賊來我死便是(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朕看你們,連妓女都不如!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長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禎六年的異象第三百零三章 好膽識的老鴇子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四百二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業副業要分清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選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飛鳥盡?第三百零九章 最近比較煩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這孫子捆了!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五百七十七章 萬歲爺聖明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