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該怎麼辦?

沒錯,崇禎皇帝京師在裝瘋賣傻,反正這三個渣渣明知道自己在裝傻也一樣的無可奈何。

心中恨的牙根都癢癢的朱常浩無奈之下,只得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欲將封地置換到新明島上。”

崇禎皇帝一副大吃一驚的表情,爲難的道:“這是怎麼說的?瑞王叔現在可是大明的宗人令,豈能去那偏遠之地?更何況,那島上已經有了唐王、慶王、秦王三人,桂王叔也快要去新明島了。難道三位王叔也要同去不成?”

朱常浩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既爲宗令,自當爲天下藩王之表率,願再捐白銀十萬兩以助餉,求陛下成全臣一片報國之心。”

朱常浩的話音剛落,朱常潤也不甘其後,同樣又加了十萬兩。

兩個人的要求很簡單,先把封地換到新明島去,至於這宗令和宗正什麼的,您老人家看着辦就是。

實在不行,把自己的兒子扔過去先打地盤,自己老了以後再去也沒問題。

反正這封地是死活不留在大明國內了。

本着捨不得孩子套不着流氓的心思,兩人都把助餉的銀子加到了二十萬兩——再加上朱恭枵的五十萬兩,那可就是足足九十萬兩了。

崇禎皇帝心中暗爽,同時也是感嘆不已——難怪有人說賺錢的路子就在刑法裡面寫着呢。

瞧,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弄來了九十萬兩的銀子,給黃臺吉挖的坑又能深一些了不是?

抹了抹並不存在一滴眼淚的眼眶,直到將眼睛揉的有些發紅了,崇禎皇帝才哽咽着嗓子道:“兩位王叔和周王兄一片忠心,朕這心裡,可當真不是滋味的很。”

再三人同樣是一副感激涕零的神色,卻絕口不再提加一文錢,崇禎皇帝無奈的道:“既然如此,那兩位王叔和周王兄就和桂王叔一起準備一番,等百姓和士卒都招募的差不多了便出海罷。”

至於這四個渣渣跑到了新明島之後跟朱聿鍵那三個渣渣的關係怎麼相處,崇禎皇帝表示並不關心。

畢竟是朱聿鍵他們三個先要求再弄幾個藩王去的,到時候地盤什麼的讓他們自己看着分就是了。

大不了就平分,或者有礦產的地盤就小點兒,沒礦產的地盤就大一些,多簡單的事兒?

至於說新明島上面什麼時候演一出戰國七雄什麼的,崇禎皇帝表示並不關心,甚至於還準備賣些刀劍給他們。

最好整個地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於以後的星球大戰都是老朱家或者隨便哪個漢人堂口內訌纔好呢。

只要這肉爛在鍋裡就行了,至於這鍋是不是姓朱,崇禎皇帝表示並不是那麼在意——自己能活幾十年?

有生之年,自己連第一次老朱家的內戰都看不到呢,更何況星球大戰那麼遙遠的事情。

但是崇禎皇帝隱隱約約的又有些擔心。

別整個星球統一了之後,玩了命的發展科技,但是對於那些大殺器卻不怎麼研究,還停留在自己死前的火器時代,那就太搞笑了。

崇禎皇帝穿越前看過一本教材,上面可是說了,宇宙和地球都是一個鳥樣,比的是誰更爛,誰的科技樹更歪——有很多二傻子一般的星球科技樹就歪了。

歪到了宇宙航行都搞出來了,可是火器還停留在前膛槍的時代。

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崇禎皇帝轉瞬之間就把這種搞笑的想法扔出了腦海之外——自己有生之間先統一了這顆藍星再說吧,至於科技樹歪不歪的,自己是管不了那麼多了。

反正自己活着的時候是歪不了的。

朱常浩和朱常潤還有朱恭枵顯然是想不到崇禎皇帝的想法是如此的天馬行空,之前還在說着置換封地的事兒,轉眼就想到了科技樹的問題。

但是扔下了九十萬兩銀子的三人,連崇禎皇帝一再表示挽留的晚膳都沒有留下來吃一口。

吃別人家的飯,再貴的酒樓,有個千把兩銀子就差不多了,上萬兩的基本上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崇禎皇帝這一頓飯,連菜還沒看到呢,九十萬兩就沒了,等會兒菜一上桌,是不是得扔個九百萬兩出去?

暗自覺得自己終於英明瞭一回的三人趕忙出宮了——陛下您瞧,您老人家國事煩惱,我們三個也要去找人接盤——呸,是接班,同時還要招募流民和士卒,大家都很忙,這飯就不吃了吧?

崇禎皇帝雖然心中遺憾萬分,覺得自己沒有跟自己的親叔叔一起吃個飯什麼的實在是太過分了,但是瑞王朱常浩說的也是事實不是?

所以無般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得放三人出宮,自己則是跑到了周皇后那裡,喊上幾個后妃一起美美的吃了起來。

九十萬兩的銀子,能不開心麼,飯都得多吃一碗,否則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崇禎皇帝很開心,有的人就很不開心,而且不開心的人很多。

比如黃臺吉,比如莽古爾泰,比如朝鮮的綾陽君李倧。

黃臺吉在去大淩河城之前,就已經派人去了朝鮮,要求朝鮮王李倧履行之前光海君李琿與建奴的約定——既爲兄弟之國,何以背約嚮明?

至於說之前李倧砍死了一個建奴使者的事兒,黃臺吉則是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上一次由於毛文龍的存在,沒能一舉懟死朝鮮,但是那使者也不過是個漢人泥堪而已,死就死了,不心疼。

但是李倧覺得這事兒不對。

原本大家都是給大明爸爸當兒子的,你建奴不孝,還想拉着本王下水?可能麼?

所以看着一再強調什麼盟約的建奴使者,李倧一忍再忍之後,終於不等朝鮮的大臣們替自己懟回去,乾脆自己就開口了:“建州女真與朝鮮,皆爲大明之屬國,當以父禮待之。

然而,朝鮮,孝子也,汝建奴與日本,逆子者。未聞有孝子叛父而從逆者!”

馬羽尚的臉色已經黑的沒辦法看了。

按照李倧的說法,大金國與朝鮮一樣都是大明國的兒子,那自己這些投了大金國的士子該怎麼算?

孫子?

馬羽尚陰沉着臉道:“綾陽君何必如此?蠻明昏君無道,殘暴害民,我大金國承天受命,當是時也。

如今我大金國兵強馬壯,綾陽君不可自誤於天下!否則,日後如何向朝鮮臣民交待?”

聽着馬羽尚滿是威脅的話,李倧乾脆笑的很是燦爛:“不知汝是汝人?女真人?

方纔汝自稱是馬伏波之後,聽本王一句勸,莫要再提了。馬伏波在天有靈,不怕他老人家一個雷劈死你!”

見馬羽尚還想要開口說話,李倧乾脆直接一揮手道:“停下!你再有什麼話,也不必說了,免得污了本王這大殿,到時候弄的臭不可聞,本王又該去哪裡上朝聽政?”

說完之後,李倧便喝道:“殿前武士何在?將此獠捆了,送與東江毛文龍將軍處!”

馬羽尚被殿前武士捆了起來帶走,卻是面不改色,喝道:“今日有死而已,馬某於地下等着你!”

馬羽尚既然敢來這朝鮮當使者,就已經清楚的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沒辦法活着回去。

既然左右都是個死,倒不如死的有骨氣一些,也好叫世人高看一眼,何必乞活?

李倧卻是毫不在意馬羽尚的威脅——若是建奴的威脅有用,自己早就被建奴給懟死了。

如果說是黃臺吉帶着大軍來跟自己說這番話,那自己當真是要好好考慮一下,說不得要屈身事賊,留下有用之身,等大明爸爸替自己主持公道。

可是區區一個使者也敢在這裡大放厥詞,當真是可笑至極——尤其是毛文龍從朝鮮帶走的那部分大軍,可是說的明明白白的,孫師奉天子詔討賊,這一次就要把建奴給弄服帖。

至於說擺成什麼姿勢,那還是得看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

眼看着建奴自己都要涼了,李倧還會在乎一個建奴的使者?

大明爸爸萬歲!大明爸爸無敵於天下!

至於說建奴奴酋黃臺吉,等着一路跑回瀋陽之後,再清點一番,發現摺進去了差不多十個牛錄。

黃臺吉的心都在滴血。

就因爲自己想要去懟了大淩河城,給明國的狗皇帝找樂子,自己的損失當真是大的有些頭疼。

別說是原來唾手可得的錦州了,現在連明金之間的分界線乾脆都被推到了大遼河。

而孫承宗蠻子顯然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思,還在向前推進。

更讓黃臺吉糾心的還在後面。

隨着回到瀋陽後時間一天天過去,黃臺吉駭然發現,連南四衛也被明國蠻子給收回去了。

不止於南四衛,整個大金國的西南、南部、東南,基本上都被明國蠻子給攻了去。

整個大金國南部現在已經成了以東昌堡至海州衛爲起始,向東南至大片嶺關,繡巖城,向東直到定遼右衛,經新安堡到寬甸這麼一個形勢。

這些地方向北,屬於大金國所有,向南,則是明國蠻子所有。

而讓黃臺吉恨的牙根都癢癢的是,這些地方雖然地盤不小,可是明國蠻子根本就沒有遷百姓以實之的打算,而是就放任着這些地方上的土地荒蕪。

別說是耕種了,就邊放牧的打算都沒有。

黃臺吉覺得明國的蠻子實在是太壞了。

這些地方如果有百姓居住,那麼多了不說,起碼自己時不時的過去搶一波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現在怎麼搶?搶誰?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更糾心的則是莽古爾泰那個混賬東西。

原本從大淩河城跑了之後,莽古爾泰被壓的死死的,被罰的東西也如數交了上來,可是現在這混帳東西和阿敏走那麼近是什麼鬼?

難道他不知道阿敏這個混賬東西早就有問題了?

莽古爾泰當然清楚阿敏有問題,早在自己被黃臺吉處罰了之後,阿敏派人過來請自己喝酒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但是莽古爾泰顯然不是很在意這一點。

阿敏與明國蠻子有來往是很正常的事兒,沒有才是大問題——畢意阿敏他爹舒爾哈齊原本可是死忠於明國蠻子,想要把自己那個死鬼老爹給弄死的。

如果換在死鬼老爹還在的時候,莽古爾泰倒是不會倒向阿敏,可是自從被黃臺吉處罰了之後,莽古爾泰覺得與其給黃臺吉當狗還總是被打被罵,倒不如跟阿敏一般算了。

就算是現在受點兒委屈也無所謂,等以後大明收復了遼東之後,阿敏能混個建州都指揮使,自己憑什麼就不能混個朵顏都指揮使?

實在不行,北山都指揮使也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時候自己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明的皇帝陛下要求,要由自己親手砍下兩個人的人頭。

一個是黃臺吉的,另一個就是代善的。

黃臺吉這個混賬東西欺壓自己已經成了習慣,狗屁的大汗!大金國由這種人做大汗,只能說自己那個死去的父汗瞎了狗眼!

至於代善,當年要不是這個混賬東西與自己的孃親袞代搞到了一起,自己的母親至於被賜死?自己至於被父汗所嫌棄?

更何況,代善這個狗日的與母妃滾到了一張牀上,那自己該怎麼稱呼他?

反正莽古爾泰覺得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得到了翻身的機會,那這兩個人是肯定要親手弄死才能解氣,否則話,死也不能瞑目。

不爽的人還有很多,除去了黃臺吉和莽古爾泰不爽,還有很多人不爽。

比如黃臺吉的小老婆布木布泰就很不爽,已經移師到了海州衛的孫承宗也很不爽。

布木布泰不爽,是因爲黃臺吉從大明回來後,往關睢宮跑的更勤了,福壽膏抽的也更厲害了。

而海蘭珠的肚子也開始大了——甚至於黃臺吉還放出話來,海蘭珠如果能生出個男孩兒,那就讓這個男孩繼承自己的這片江山。

那自己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

所以布木布泰很不爽,不爽到想要扎小人的程度。

而孫承宗的不爽,則是因爲建奴跑光了之後,像海州衛這些地方留下的百姓該怎麼處置的問題。

這些百姓可都是剃了發,從了奴的,甚至於有的人家中還有子弟從奴,進了漢旗的。

這些人該怎麼辦?

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黑鍋你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張旗鼓去鳳陽第七百零八章 當復蒙元故土!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節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肉還沒到碗裡就先咬一口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洗澡的歐洲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崇禎皇帝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絕!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講究的老家雀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屁的天道!朕就是天道!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五百五十一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唯一的辦法第八百三十章 賣了又能怎麼樣?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六百三十九章 事情鬧大了!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五十九章 喉舌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三百零六章 集體辭官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六十章 折割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三百零九章 最近比較煩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禎教子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六百三十九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八十章 買買買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個藩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順眼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個漢語等級考試?第四百六十八章 都是自己作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三十一章 生兒子沒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