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

大明朝的藩王們有笨蛋沒?肯定是有的,福王就是典型的作死沒夠型的笨蛋。

但是也可以說是沒有。由於藩王們基本上與皇位無緣,所以倒也不會有哪個大儒閒的蛋疼了跑去教導他們甚麼子曰詩云一類的,多是各個王府自行聘請先生,再加上先王的教導。

而且老朱家就是再把藩王當豬養,該有的儀仗、護衛、外加其他的教育資源還都是有的,所以纔有着嘉靖皇帝上臺之後哪怕修仙不上朝,照樣能牢牢地把控着朝政這樣的事兒。

當然,崇禎就算了。小時候不受重視,等他哥登基了,倒是請了先生教他讀書,可惜都是些正人君子,好好一個娃硬給忽悠瘸了。

所以在新鮮出爐的宗人令瑞王朱常浩,以及左右宗正惠王朱常潤和周王朱恭枵在得到崇禎詔見自己等人的時候,心裡其實就大概有點數了。

等到三王先行過拜見天子之禮後,崇禎便連聲對王承恩道:“快去搬凳子,讓三位王叔坐下講話。”

待三人謝恩落座之後,崇禎便當先開口道:“瑞王叔乃是朕的長輩,如今又爲宗人令,朕想聽聽瑞王叔對於福王叔一事的看法。”

瑞王朱常浩很想說自己沒有屁的看法,你都擺明了想要福王的命了,我能怎麼看?

然而心中想歸心中想,畢竟面前的這個小屁孩是皇帝,自己還真就不能無視他的問話。

心中斟酌一番後,朱常浩說道:“啓奏陛下,福王朱常洵失智,有傷太祖皇帝仁德,依臣之見,當罷爵,廢爲庶人。”

原本這是一個要臉的說法,反正廢爲庶人以後福王也落不下好,可是朱學浩還是太低估了崇禎皇帝的人品下線值。

崇禎冷笑一聲後道:“庶人?福王叔這般欺壓百姓,這是在刨大明的根!僅僅是廢爲庶人便可?他想要刨大明的根,朕就先把他給刨嘍!”

朱常浩和朱學中潤,還有朱恭枵聞言便被嚇了一跳。

崇禎皇帝這也太不要臉了,哪怕是廢爲庶人後你再派錦衣衛去暗殺掉福王呢。這般赤裸裸地說出來,還是當着溫體仁等朝臣的面直接說,未免有些過分了吧?

只是不待朱常浩和溫體仁等人再勸,崇禎皇帝就搶先開口道:“傳朕的旨意,福王失德,洛地百姓苦之久矣。着宗人府除爵,福王朱常洵並王妃、世子等人,皆賜自盡。”

崇禎皇帝的話既然說出來了,就斷然沒有再收回去的道理,朱常浩聞言,只得無奈地應道:“臣,遵旨。”

只是在領完旨之後,朱常浩便接着道:“啓奏陛下,福王府一應財產,當如何處置?沒入內帑還是充入國庫?”

崇禎皇帝極其不要臉地道:“這本就是天家之事,福王府一應財產,着錦衣衛並東西廠共同查抄後沒入內帑,以資國用。”

就在溫體仁想要提醒下崇禎皇帝,國庫也沒有餘錢之時,崇禎便接着道:“哦,對了,待查抄完之後,朕再撥一部分到國庫,以免國庫空虛。”

……很好,很不要臉。你倒真是頗得你家祖宗的遺傳!溫體仁無法,只得躬身道:“臣先代戶部謝過陛下。”

崇禎嗯了一聲,便接着道:“如此一來,朕東征之事是否可行?國庫可能支撐得起了?”

你丫能不能別總想着東征!東征!你是皇帝!不是大將!

溫體仁左思右想了一番後才勸道:“陛下何必一定要御駕親征?遼東之疾,不過腠理,只要後繼的補給跟得上,再加上扈國公的牽制,建奴必然退兵。只是陝西大旱,卻在肌膚,若不重視,恐將在骨髓也。”

崇禎卻道:“建奴一日不退,朕心一日難安。若失了東江,建奴便有了可倚靠之地,只怕爲禍日深。至於陝西之地,既然已經買了糧食,便放開了賑濟,前番朝堂之上不也是說要以工代賑,重修山陝之地的河道溝渠麼?”

這一回說話的,卻不是溫體仁了,許顯純接話道:“啓奏陛下,山陝之地的賑濟糧食,能到災民手中的,十不足三四!”

捅了個天大的馬蜂窩的許顯純早就準備好迎接崇禎皇帝的雷霆之怒,卻意外地沒有等到。

就聽崇禎皇帝嘿嘿冷笑一聲後接着道:“好,想不到還有十之三四!朕原以爲有個十之一二便算是好的了!”

崇禎皇帝的語氣雖然平淡,但是在溫體仁等人聽來,卻是感覺麻煩大了。

一般來說,皇帝發怒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兒,不管是喝斥還是責罵,只要能混過去,也就混過去了,事後說不定還能落些好處。

可是這位爺不一樣,每次暴怒之時,表現的越是平靜,底下的火氣就壓的越大,一旦爆發出來,只怕菜市口尋邊兒又要人頭滾滾不絕了。

崇禎卻是淡定地道:“那十之六七呢?別跟朕說糧食會自己長了翅膀,飛了?”

許顯純頂着壓力躬身道:“啓奏陛下,以十成糧食來算,從海外屬國到了登萊,人吃馬嚼之下,便要去了一成。”

“從登萊上岸後經過漕運到通州,再從通州到了陝西,便只剩下了五成。等到了災民手中,便只剩下了三四成而已。”

崇禎嗯了一聲,問溫體仁道:“若是正常情況下,從登萊到了陝西,應當剩下幾成?”

溫體仁心中算了算,躬身道:“啓奏陛下,若是正常轉運,消耗之後還當剩下六到七成,畢竟之前一路走海路過來,消耗不大。大頭卻是在民夫轉運之時。”

崇禎還是冷笑一聲,便接着問許顯純道:“那中間那些呢?都到了哪兒去了?”

許顯純躬身道:“海運漂沒一成,漕運漂沒一成,路上各級官員再漂沒兩成,發放賑濟糧食的官員們再漂沒兩成。”

崇禎皇帝半晌無語,突然間問道:“此前下了的旨意可都傳達到了?陝西之地還可穩定?”

許顯純聞言,便躬身道:“啓奏陛下,前番陛下所下的旨意,各級官員都已經接到。目前陝西之地還算穩定。只是,已經有了些不穩的苗頭。”

崇禎卻冷笑道:“苗頭?只怕過不了多少時間便要烽煙四起了罷!”

說完,卻是問崔呈秀道:“若陝西之地有變,誰人可以平叛?”

崔呈秀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可以命三邊總督楊鶴平爲總理,剿撫兼施、以撫爲主。”

崇禎意外地望了崔呈秀一眼,原本以爲這個傢伙應該是直接以剿爲主,想不到居然說出了以撫爲主這種話。

崇禎好奇之下便問道:“說說看。”

崔呈秀斟酌一番後,躬身道:“啓奏陛下,陝西不穩,在於賑濟不力之所故。若百姓有糧,誰又會想着反叛?因此臣才說當以撫爲主。只要後續的賑濟糧食能跟上,其禍亂自平。若再有冥頑不靈者,再大力進剿也不遲。”

崇禎嗯了一聲後,便轉問溫體仁和施鳳來道:“二位愛卿有何看法?”

溫體仁也躬身道:“臣附議崔兵部所言。但凡百姓能活得下去,便不會輕易造反。只是陝西既然已經有不穩的苗頭,朝廷還當多做準備纔是。”

施鳳來也躬身道:“臣附議。”

崇禎聞言,沉吟一番後說道:“既然如此,密令楊鶴做好平叛的準備,必要時可從宣大之地調兵。能撫便撫,不能撫便剿。若有人降而復叛,則剿。”

說完,崇禎又接着對許顯純道:“沿途都是哪些人在漂沒,給朕整理個名單出來。命東廠複覈。”

雖然崇禎沒有說整理出名單後怎麼辦,但是在溫體仁等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一顆兩顆人頭的事兒了。

有意轉移一下話題的溫體仁在許顯純躬身領命之後便接着道:“啓奏陛下,前番陛下出徵之時,春闈已經考完。不知陛下準備何時殿試?”

崇禎想了想,左右現在自己去遼東的事兒已經黃了一半,能去的可能性也不算太大,便說道:“三日之後罷。明兒個的大朝會,先對有功將士進行封賞,再將朕親征之事詔告天下,讓百姓一起跟着樂一樂。”

---------------------------------------------------------

以下字數不收費:

朕感冒了,週六參加公司年會後,回來便發燒。今天又撐着去朋友家孩子的滿月酒,回來後已經燒到了39度。

所以今天再更一章。明天的更新可能會放在晚上了,下半夜不會再更了。

另外,推薦一本書同組作者的書《大秦龍雀》:

秦嶺麓,麥田香,碧葉清池戲鴛鴦。

華陰縣,好兒郎,不當將軍不稱王。

狼煙起,動四方,金戈鐵馬侵家邦。

南蠻北夷莫猖狂,吾若領兵爾必亡!

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三十七章 築京觀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擁立新君?第八百四十二章 未必就會虧!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二百八十章 買買買第四百九十四章 讓你們做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六百八十二章 還能撐多久?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后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爾等臊的慌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第六百八十二章 還能撐多久?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殺怕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顏三衛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過是些野猴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七百五十六章 給歐羅巴放血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六百二十七章 脫褲子放那啥?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騎馬了不起啊!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錦衣衛的能力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八百三十二章 項莊舞劍,意在唐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向他人學習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庫(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八百二十章 倭國內亂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向張狗少學習第一百七十九章 心黑臉皮厚的崇禎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八百二十三章 最好的去處是青樓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三百三十九章 欺負老實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兩派都是華族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七百零二章 黃河大橋必須修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請金先生不要怪罪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