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以農爲本

告別宴後的第二天清早,大不列顛號就啓航回國了。來到了碼頭相送。

查理船長和威廉大副在船下一直等着,他們等雷曉飛來到了以後,兩人上前一一與他來個熱情的擁抱,才依依不捨地上船。

船啓動時,查理船長還跑到了船弦上,對着下面的雷曉飛大聲喊道:“Mr雷,但願我們能早日再見。你有機會的話,一定到我們國家來,我說過要給你介紹情人呢。記住了,lover(情人),lover(情人)。”

這些洋人還真是一條腸,這樣露骨的話也敢在大庭廣衆之下大喊出口,讓我們的雷小哥聽了都感到不好意思。

雷曉飛忙轉了個話題,對着查理船長說道:“洋大哥,知道了。你也別忘記了我們的生意。Coffee(咖啡),Coffee(咖啡)。”

船,漸漸地遠去了,慢慢地在雷曉飛他們的視線中變小,直到終於駛出了他們的視線。大不列顛號的這次回航,不知在哪天才能有機會再次踏上大華的領海了?查理船長他們的離去,也不知幾時才能再見?

唉,在這交通落後的當代,就是這樣的啦。許多的事情,就因爲山長水遠,而讓人無法去把握,所以,雷曉飛時時刻刻都有種緊迫感,他生怕錯過了機會,在這許多東西都極不方便的當代,如果不抓緊每一個機會,就會比在前世時,要更顯得咫尺天涯。

洋人、洋船走後,雷曉飛他們又投身到了天南島的改革工作中。

暹羅遷移到島上來的新移民,因爲在從第一批移民上島就開始搭建新居,而且一直都沒有間斷,所以,到了最後一批移民上島之前,已經完成了整個大族的“安居工程”

雖然,這些居所顯得簡陋,也並不寬敞,但起碼能讓人不怕風吹雨打,也讓人不用風餐露宿,而且還在這方面做到了人人平等。剛遷移過來,能有這樣的環境已經不錯了,只能等以後收成好了,再改造生活環境啦。

這兩大陳姓大族,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開荒之後,已經開出了大量的農田。接下來,雷曉飛就一邊組織他們種植防風林,一邊教他們開荒山崗來種番薯、芋頭等高澱粉的作物,預防出現天災時,有雙重的生活保障。

同時,雷曉飛還請來了一些當地的漁民,給陳姓大族這些從過來的“旱鴨子”,傳授游泳和捕魚的知識。

這過來的七萬新移民,經過了又一個月的全員奮戰之後,還真的戰果驚人。他們共開荒了水田三萬多畝、山崗近萬畝,並把這些田地,都播上了雷曉飛從帶來的作物種子。

在這段時間裡,最難解決的這七萬人的吃喝。這個問題,還真讓雷曉飛傷了一通腦筋。

七萬人就算一人一天吃半斤,每天也要消耗三萬多斤的糧食。如果按糧食類的作物,至少三個月纔能有收成來算,三個月就要淨消耗三百多萬斤糧食。大不列顛號那要樣的當代超級大船,一船也只能載十多萬斤的重量,三百多萬斤東西就要走三十多趟,而且還有陸路上運輸的工作呢。

爲了減少工作量和人力、物耗,雷曉飛就採取了從番山墟運來三分之一,沿途徵收三分之一,上島後自己解決三分之一的方法。來解決這七萬人的吃喝問題。

其中上島後自己解決的三分之一那部分,雷曉飛就親自出馬去抓。他組織新移民,在先開荒的田上,種植一部分短收成期的農作物,儘量解決一部分口糧;同時,他還加大海上撈捕作業的力度,用魚產來補充糧食的不足,然後再組織部分人上山打獵、採山貨,發豆芽、芽採等快速高產的菜類等等,用盡千方百計來解決餬口問題。

而且,雷曉飛還以身作則,衆人吃什麼,他就吃什麼,一點也沒有這片土地最高官的特殊。

捱過了兩個多月的艱苦日子之後,現在,眼看先前種下的番薯、玉米等等的農作物已經成了氣候,這糧食的問題很快就能全面解決。

安置好了這班新移民後,雷曉飛他們就向海島的深處推進,隨着雷曉飛那“以點帶線,以線成面”策略的展開,天南島那組建行政機制的工作,已經從天南島的北面,一路向中部推進。

行政機制的建立,有效地組織起了當地居民的生產,加上了雷曉飛那合理的“合作互助”生產模式,讓成立行政機制的地區,已經嚐到了甜頭,各地的開荒種植面積,直線上升。

天南島這是開荒種植的改革方針,還是雷曉飛在上天南島之前,苦思之下,從史記對海南島的一段記載中得到的啓發。那是對明初時的海南島的記載:“所以不立州縣屯所者,蓋其時黎民鮮少,山嵐瘴氣猶未消滅故也。方今生齒衆多,土地墾開,山嵐瘴氣已消滅**分”

既然有了成功的例子借鑑,雷曉飛哪能不利用?他就定下了對天南島的改革方針:以農爲本,開荒爲主。

還有一個原因支撐雷曉飛這個開荒的方針,就是由於天南島那熱帶地理位置的光、熱、水等條件優越,生物生長繁殖速率較溫帶和亞熱帶爲優,農田終年可以種植,不少作物年可以收穫2至3次。所以,雷曉飛認爲,只要有足夠的農田種植,他的改革就成功了大半。

雷曉飛把他們這一行人兵分兩路,由文武爲領頭帶一路,帶着洪彪、石頭和“文華閣”的能工巧匠、特務連的人,充當先鋒,與雷曉飛從成立行政機制的地區,挑選出來的一批幹部,向天南島的中部、南部挺進,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在途經的地方成立行政機制,並把雷曉飛的先進生產模式、先進生產技術傳授下去。

而雷曉飛他們剩下的這班人,則到已經改革後的地方,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指導當地的人種植經濟作物,並傳授當地的各種作物的種植知識和設定種植比例。

雷曉飛從前世的資料中得知,這個天南島還真是個種植的好地方,大華南方的作物這裡基本全部能夠種植,比如水稻、旱稻、小麥、番薯、木薯、芋頭、玉米、高粱、粟、豆等等,他就是要在指導當地擴大種植之餘,調整當地的種植結構,來提高當地人的生活水平。

同時,雷曉飛還準備在這裡大量種植耐貯存的作物、水果,待收成之後再銷往到的那邊去。如甘蔗、麻類、花生、芝麻、椰子、檳榔、菠蘿、荔枝、龍眼、胡椒、茶等等。

雖然,以當代的交通條件,要把這些新鮮的作物、水果銷往遠處,肯定會相當困難,但如果能鋪設好了銷售的線路、網絡,用不停歇的接力運送模式,第一時間把這些收成運往銷售,那也並非不可能的事。不是有詩爲證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古人不也這樣用速度來保證水果的新鮮?

而對於一些不耐貯存的水果,雷曉飛又用出了他在巴蜀的白雲寨用過的那一套,就是製作涼果、蜜餞。不同的是,這裡的製作以涼果爲主,因爲,南方的人喜歡吃涼果多於蜜餞。

至於一些在當作還沒有開發其作用的、這裡特有的作物,如橡膠、油棕、咖啡、腰果、劍麻、香茅、可可等,雷曉飛也只能待回到了之後,開拓出市場,再決定種植的規模。

顧及到了這些,天南島上的農業發展項目,已經基本包括在內。

第263章 戰局變故第302章 箭在弦上第19章 初見洪彪第140章 下廚做飯第718章 踏浪親熱第50章 宏圖大計第630章 稟報戰果第757章 皇上批覆第136章 促成好事第559章 義助苗族第784章 苦思對策第722章 建立象郡第541章 師傅出馬第436章 遭遇異族第710章 公主懷春第833章 入侵腹地第228章 轟動全城第574章 感人場面第558章 藥材構思第74章 臣服管家第714章 禮贈洋人第853章 天才請辭第51章 股份規劃第142章 翁婿夜談第602章 千頭萬緒第473章 見雞行事第228章 轟動全城第726章 輕取穗城第813章 說服七公第290章 詠春截拳第255章 分頭行事第245章 結交七公第601章 戰事由來第345章 武林聯盟第136章 促成好事第246章 故地重遊第664章 野味野餐第85章 賞燈定情第834章 再臨暹羅第391章 比拼內力第130章 翁婿初見第226章 畫舫晚宴第426章 提前發動第470章 土法燒雞第657章 故地追思第212章 動力水車第258章 威逼利誘第384章 真相大白第256章 偵察敵情第56章 新的一天第528章 以硬碰軟第3章 穿越重生第686章 陰謀助女第189章 結交真人第457章 出任寨主第551章 收服神尼第772章 邊境告急第403章 招兵熱潮第209章 建造客棧第489章 太子急召第354章 黑道當家第290章 詠春截拳第204章 村民擁戴第79章 朝中局勢第100章 着手配料第377章 巴蜀一景第128章 特製車刀第377章 巴蜀一景第837章 斷骨續骨第72章 舊僚重聚第488章 再度誘惑第656章 河鮮野餐第284章 疊加攻擊第489章 太子急召第464章 全面完善第318章 再出妙着第107章 推當長輩第763章 陰陽調和第206章 全面開戰第615章 敵情有變第481章 製作茶葉第395章 振興丐幫第114章 流水作業第211章 浮球靈感第473章 見雞行事第579章 強手對陣第2章 回到古代第572章 深夜定計第10章 衆助天牛第344章 再試棍法第674章 洪欣求愛第432章 遣散聯軍第462章 完善設置第70章 鏖戰新春第482章 築基大戰第210章 種花栽草第96章 傷後纏綿第188章 比武過招第777章 攀登絕壁第504章 繞道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