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翁婿夜談

回到古代玩機械

商定了穗城“合作社”的事後,丹楓還有點意猶未盡。他通過兩次與雷曉飛的接觸,對雷曉飛的才學、魄力和見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把他列入了可交談工作的人選,想把一些困擾自己的難題跟雷曉飛說說,看他有什麼好的見解。但丹楓又考慮到雷曉飛已奔波了一日,不知他需不需要早點歇息。

丹楓的猶豫,被雷曉飛察覺了,他就搶先問道:“不知丹叔叔還有什麼疑問?”

丹楓把他想法說出:“我想和雷小哥你探討一些問題,但又怕雷小哥你整日奔波累了……”

雷曉飛忙說:“丹叔叔,我不累,您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繼續挑燈夜談啊。”

既然未來岳父發話,當然要打蛇隨棍上。況且,雷曉飛也正想了解丹楓這個未來岳父呢。

“那好,我們就挑燈夜談。”丹楓有些興奮。他對高峰和丹霞說:“你們先去休息。”

兩人應聲正要出門時,雷曉飛突然想起了什麼,對高峰說道:“高二哥,明天我想去逛逛市場,瞭解一下行情,您能陪我去一趟嗎?”

高峰聽到雷小哥又叫他逛街時,馬上苦起臉來說道:“雷小哥,你就饒了我吧,陪你逛街比和一個高手大戰一場還要辛苦,你自己去行不行?”

這時,丹霞出聲道:“飛哥,我明日有空,你什麼時候去?我陪你去。”

雷曉飛想了一下,說道:“那好,我們早上下牀就去,順便買菜回來做飯。”

高峰和丹霞兩人出去後,雷曉飛喝了口茶,問丹楓:“丹叔叔,您有什麼問題要和我探討?”

丹楓把朝廷派他來兩省的目的和兩省的現狀直言告訴雷曉飛,也把一年來,自己和當地官員着力做了大量工作和頒佈了許多相關的優惠條款,就如那開荒地的條款等等,但卻收效甚微,問他有什麼良策來改變兩省目前的現狀。

丹楓現在並沒有把雷曉飛看做晚輩,而是把他當成一個可以交談心事的朋友、平輩。丹楓既然可以坐到這麼高的位置,當然就除了才學外,手段、眼光都必不可少。雖然,他不知面前這個女兒相上的年輕人,如何能的弱冠之年有如此見識,但卻沒有因他年輕而小視。這也是丹楓性格謙和的一面。

雷曉飛沉思了起來。他來到這個世間不過是短短的大半年,而且走的地方也不多,只是侷限在番山墟附近。他把這幾個月的耳聞目睹和丹楓問題有關的場景,在腦中過濾了一遍,然後坦誠地對丹楓說道:“丹叔叔,我來此地的時間並不長,對這裡的現狀瞭解的也不多,我先就我的見聞,談一下我的淺見。”

說到這裡,雷曉飛想起了林先生也曾提出過類似的問題,不過他問得沒有丹楓那麼詳細。雷曉飛就試着分析說:“我認爲首先要解決的是工具。我所見的耕種戶,使用的農具都很簡陋,就今年春耕而言,我還沒有見到有人用牛來犁田,全都是用鋤頭來耕種,而且從番山墟‘合作社’張鐵匠的鋪子裡,我也瞭解到當代的農具、工具都奇缺,古語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工具能改變落後的生產力,要改善的現狀,我認爲得先從工具着手。”

雷曉飛停下喝了口茶潤下喉嚨,順便給點時間丹楓思考。

丹楓沉思了一會,說道:“雷小哥說的有道理,農具簡陋確是當前生產的第一阻礙,現在,鐵是由朝廷直接控制,多用於做軍方的兵器,餘下不多的一些資源,就掌握在一部分鐵商的手中,這些鐵商都和朝中大臣有關係,他們的壟斷導致了民間資源的缺乏,這是一大弊病。”

“任何行業的壟斷,都因缺少競爭而阻礙行業的發展。”雷曉飛聯繫自己前世的見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接着說道:“我認爲現在的生產模式也有問題,據我所知,大華帝國當前的人口比例是男少女多,耕種是以力氣爲主的活,在這方面女人就有天生的生理上缺陷,讓她們擔當主角確是勉爲其難,這也是阻礙生產的一個因素。”

丹楓又陷入了沉思中。

過了好一會,丹楓才從沉思中醒來,感嘆地說道:“雷小哥你的分析真是透徹,這方面我就自嘆弗如,如果不是親見,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到此不足一年的年輕人,能一針見血地把這個問題看出。難怪胡老叫你天才了。我想再請教雷小哥你,如何破解這道難題?”

丹楓現在已完全被雷曉飛折服,擺出一種不恥下問的姿態。

雷曉飛經歷的是幾千年後的文明,雖然他只有讀小學時,在“校辦農場”幹過幾次農活,但中國始終是個農業大國,平日的資訊哪能少得了農業。所以,幾十年的耳聞目睹,也讓雷曉飛有了那種“沒有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的見識。

雷曉飛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第一道難題的破解,還要依仗朝廷,。那是體制的弊病,只有朝廷頒佈號令才能解決。至於第二難題嘛,我想,您可以搞個優化組合的生產模式,先試一試。”

丹楓來興趣了,忙問道:“什麼是優化組合的生產模式?”

雷曉飛想起了前世時,“人民公社”的生產模式。那時農村的生產模式是共同勞動、共同分配的,這個生產模式在當代也算立下汗馬功勞,那些大型的水庫、水利工程和大量的開荒地,就是這些功勞的一部分,後來,因爲一些政策上的失誤和形勢的轉變,才導致這種生產模式結束,並帶來了不少非議。

其實,“人民公社”的生產模式,開始時,人們也是幹勁十足,生活雖不算富足,但也吃得飽、穿得暖。後來,一系列“深挖洞”、“大練鋼”、“浮誇風”、“不得自由貿易”等等政策上的失誤,讓當時的人們消耗過大,供需不平,才引起了各種矛盾的惡化,直接導致“人民公社”的模式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現今丹楓描述的狀況,這種生產模式應該在這裡行得通,只要在政策上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並作出一些優惠,可以達到鼓勵生產、提高生產力的目的。

第335章 玄功新試第724章 侍郞傳旨第840章 機械踏船第328章 撤出穗城第348章 一心兩用第399章 才子才女第8章 溶入當代第56章 新的一天第286章 重敘舊事第367章 聯盟窘境第828章 決賽奪魁第590章 撤退與否第56章 新的一天第406章 組建民兵第797章 摔跤風波第759章 治理方案第105章 代人求親第581章 對陣叛徒第358章 龍爭虎鬥第638章 夜闖皇宮第142章 翁婿夜談第358章 龍爭虎鬥第708章 辭別故土第611章 官賊合作第489章 太子急召第644章 國王現身第492章 止瀉土產第682章 悟以致用第591章 拜見岳丈第381章 再戰山城第34章 開張儀式第110章 偶得啓發第365章 以劍對劍第816章 兩大頑童第653章 近鄉情怯第367章 聯盟窘境第239章 名聲大振第447章 野味宴席第138章 初到卿家第281章 鎮幫之寶第439章 收拾匪首第643章 揚武立威第749章 同意歸順第273章 趕牛犁田第526章 瞬息萬變第274章 成功制耙第604章 佳人守候第389章 合作開荒第526章 瞬息萬變第316章 一步登天第385章 以少勝多第121章 連夜趕工第200章 水車構想第684章 遊山探幽第351章 收留石頭第796章 慶祝晚宴第200章 水車構想第399章 才子才女第417章 諄諄誘導第447章 野味宴席第712章 踏足海島第55章 社團冠名第212章 動力水車第516章 馳援白雲第461章 垂直通道第462章 完善設置第193章 商討對策第809章 計劃還擊第805章 歸途遇敵第99章 共商大計第48章 改變計劃第759章 治理方案第633章 出征暹羅第253章 分析形勢第315章 發展農業第468章 再度曖昧第754章 王位變異第128章 特製車刀第331章 治理方案第543章 決定接納第490章 故人重聚第172章 決心學武第654章 踏上故土第559章 義助苗族第805章 歸途遇敵第402章 組建武裝第332章 分道揚鑣第859章 推讓皇位第760章 開始治理第493章 受命比武第222章 再引熱潮第230章 四面出擊第161章 再見府尹第211章 浮球靈感第49章 規劃發展第170章 力戰受傷第789章 遠攻見效第747章 評菜論餚第478章 望梅止飢第478章 望梅止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