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

坐在自己的座位置上,看着一羣弟子在那裡擺弄各種材料,或是設計圖紙,推演數術,劉毅心中也多了幾分感慨。

時間真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以前無憂無慮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很慢,但當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裡的時候,五年的時間,好像並沒有太久,南中的木軌線路開始鋪設,到如今木軌已經遍佈了荊蜀之地,沒感覺怎麼過,就平白的老了五歲。

算上之前的章武元年,如今已經是章武六年了,劉備比歷史上多活了三年,不知道是心態的問題還是延年益壽的屬性發揮了作用。

但不管怎麼樣,都挺好的,如今劉備的實力在蒸蒸日上,物資充盈,而且隨着有功將士子弟可以入書院就學的佈告發出,如今荊蜀之地,人人爭先參軍,爲的就是給子嗣搏個前程,讀書的機會,在這個年代真的比錢都重要。

曹魏有九品官人法,令曹魏自曹丕登基以來,國力不斷強盛,大漢如今在這些新法之下,雖然仍舊壓抑士族,但隨着這第一批學子陸續入仕,資源被重新整合,潛力同樣無窮,孫權最近或許是受了大漢的影響,最近也在效仿這邊。

不過孫權一直沒有稱帝,這也算是個改變,畢竟如果孫權稱帝的話,這孫劉聯盟好不容易平靜了這些年,怕是又得出問題。

不過劉毅雖然身在南中,但卻也察覺到,這平靜了幾年的天下,怕是要再起戰火咯。

曹魏和劉備這邊這些年不斷改革,都有了各自的成效,國力也是蒸蒸日上,兩國國力現在都不差,實力也在不斷充實,戰爭只是缺乏一條導火索而已。

不過曹魏這些年昔日的重臣如曹彰、曹仁、賈詡、程昱相繼病故,而劉備這邊,關羽、張飛、趙雲這些人依舊健在,更有張任、楊任、嚴顏、魏延、關平、劉封這些中流砥柱撐着,年輕代的人才如關興、張苞、趙統、趙廣也相繼嶄露頭角,加上這一次各地書院大規模選拔人才出仕,在人才上,劉備這邊沒有出現斷代,若兩國開戰的話,這個時候算是劉備建立的大漢迄今爲止最強的時期,光是益州這邊,就能調集二十萬大軍,加上荊州,也確實是北伐最佳良機。

眼下,就看這導火索何時出現了。

其他學院的考覈只需要一天,天機院卻是需得三天時間,因爲這一批出院弟子相對較少的緣故,所以考覈成績次日便可以出來。

關於考覈的規則,說起來有些兒戲,並非劉毅提出,而是當初跟女兒的約定,劉明能在一年的時間裡將書院裡漢蠻之別的毛病給除去,劉毅就答應她一個自己做得到的要求。

小丫頭回去之後,翻了不少書籍,開始在書院裡建立規則,比如說將書院分級,以計分的方式,每一名學子只有學到了足夠的分數,才能晉級,學更深入的東西。

書院之中,不以身份、民族區分,只論學分,學分高的人,有特權,會受到人尊重,學分不夠的,你出身再好也是個渣渣。

建立了這套規則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書院之中只論學分,不問出身,而且爲了隔絕外界干擾,劉明還提出了封閉式管理,在放假之前,所有學子都必須乖乖的待在書院裡,她和劉誠也不例外。

有時候,合適的制度再加上強大的執行力,效果真的很強大,眼下這書院之中,學風濃郁,至於種族之別,反倒沒人會去在意,而這種習慣,也通過這些弟子,反向去影響整個南中之地的風氣。

如今五年時間,走在這南中的任何一座城池或是街道上,已經很難感受到那種明顯的民族對立的感覺了。

可惜了,是個女子,若是男子的話,說不定能夠做出一番大事業來。

本身倒沒有什麼重男輕女的觀念,只是大環境下,女子想要做出什麼事業,絕對要比男人難出十倍以上。

第一日各院考覈結束之後,大家都在忙着審閱,接下來的良田,便是天機院的考覈了,不少學子沒有立刻返家,而是選擇留下來,一來是等成績出爐,二來嗎,也看看這天機院能有何驚世之作出爐。

“有好苗子?”看到陳到過來,劉毅笑問道。

“都不錯。”陳到笑得有些開心,跟劉毅點了點頭道,顯然這一屆的質量讓他很滿意:“兵法、武藝,不說全部出類拔萃,但各有所長,尤其是這個阿力歹,不但箭術了得,力大無窮,武藝頗爲精湛,而且對兵法的理解也極高,我準備將其編入無當飛軍之中。”

陳到被派來南中,除了統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招募南中勇士,擇其精壯組成一支精銳兵馬,無當飛軍,便是陳到訓練出來的精銳。

劉毅點點頭,這一屆的弟子中,南中各族的子弟選擇武院的佔大多數,陳到這次負責考覈的,有一大半都是各族子弟。

“無當飛軍我倒是不擔心,現在擔心的是送往其他各軍的人。”

雲南這邊,劉毅這幾年的努力下,漢蠻之別已經不是太明顯了,但其他地方不同啊,長相有差異也就罷了,畢竟這年頭長得奇怪的很多,孫權還是紫髯碧眼呢,關鍵這名字還不一樣,這就很容易讓別人下意識的疏離。

“軍中以強者爲尊,不興這套。”陳到搖了搖頭,不太同意劉毅的看法,這一屆的弟子,放到軍中怎麼說也能當個、屯將、軍司馬之類的職務,排斥肯定是有的,但不會像劉毅擔心的那般嚴重。

“那最好啦。”劉毅看了他一眼笑道,現在的陳到,怎麼有種護犢子的感覺。

“伯淵這邊如何?”陳到看着那些弟子在擺弄各種材料,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個說不準。”劉毅搖了搖頭:“我關心的不是匠藝,這東西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就算沒有天賦,做的多了,成就大師不易,但有所成就卻是不難,關鍵是看他們的創造力,這東西,手藝彌補不了,也是最重要的,敢想前人所不敢想,做前人所不敢做,如此,纔是推動整個天下進步的核心,我們這一行,其實是最不能相信前人的一行,敢質疑,才能進步。”

陳到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似乎的確是如此,若劉毅只是按部就班追尋前人的腳步,也不可能出現現在這樣的便捷,還有岳陽、襄陽、江陵這樣感覺上就十分先進的城池。

“那是何物?”將目光看向下方,看到一名弟子正在擺弄一架牀弩模型,陳到頓時來了興趣。

“我也不知。”劉毅搖了搖頭,他只是讓弟子們多想想這蒸汽機可以用到的地方,但具體幹什麼,並沒有限制,所以一衆弟子們做出來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這個他不會去限制,最終看成品說話。

技術不夠自然有技術好的人來完善,但發明的理念纔是最關鍵的,劉毅自己這些年獨力研究蒸汽機,雖然克服了不少困難,但限於條件,還是沒辦法做出一臺真正的蒸汽機,劉毅希望可以通過衆人的力量,啦不斷完善和克服這個問題。

已經過了一天的時間,弟子們在設計方面已經完成了,現在基本上都開始製作模型了,做出來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但劉毅粗粗掃了一圈,有不少都是製作武器的,比如陳到感興趣的這個,就是通過蒸汽機不斷撥動弓弦,將弓弦拉扯到最大,再填裝弩匣來達到連續快速射處箭簇的效果。

是個不錯的設計,但真的用在戰場上的話,弓弦怕是得經常換。

但也是個不錯的運用了。

“你也不知?”陳到有些好笑的看着劉毅。

“我又不是神仙,他們想什麼,我怎知道?”劉毅搖了搖頭笑道:“莫急,看成效吧。”

陳到默默地點了點頭,他開始有些好奇的看着那些弟子擺弄的物件兒,其實很多都是不怎麼實用的,比如加了蒸汽機的攻城車,能夠自動衝撞城門……其他不說,把攻城車送到城門下的難度,至少提高了一倍,還得考慮被那些推動攻城車的將士是否能夠承受得了高溫。

估計是看到人家做牀弩,自己也想往這方向靠,但設計上漏洞不少,實用性不高,畢竟牀弩扣動的力量需要的力氣不大,所以對蒸汽機相對較小,而這攻城車,力氣小了可撞不動城門。

終究還是未曾有太多生活經驗和戰爭經驗,太過想當然,不過劉毅對此也不阻止,事後一一點評就是了。

“如今南中大治,你我可能要被召回漢中了。”陳到好奇的打量了許久之後,方纔收回了注意力,看着劉毅笑道。

“早晚的事,不過若是可以,我想在這邊多待兩年。”劉毅點點頭道,如今南中的輕工業已經很發達,這也是南中大治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還可以更進一步的。

“這可不由你我啊。”陳到搖頭笑道。

“也是。”

第三百七十章 驕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意外的將領第四百五十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魯肅之死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五十六章 繼續打第三百九十章 沒錢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牆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三百五十三章 毀獅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第三百八十六章 漢中王第六百五十章 小人長慼慼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逢之喜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雲南第五百六十七章 談崩第九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爆更結束,求月票,求訂閱)第六百一十章 團聚第四百四十五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一十八章 法正第六百二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一章 劉備的驚訝第八十章 接人去第三百零五章 生擒第五百二十九章 未來的計劃第五十六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五百三十八章 雪中少年郎第二百一十二章 私宴第二百五十四章 奪山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府瑣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原戰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整個人都不好了第一百零一章 孔明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四百九十四章 匹馬下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贈禮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襄陽暗流第五百七十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六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一十九章 穩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工第一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第三百一十九章 反攻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三十二章 背鍋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國終章第五百六十章 好消息第六百四十章 放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厄獸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峨眉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鑰匙第七十九章 墨城第十一章 劉備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醫歸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藤甲軍的消息第二百四十六章 完工第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破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況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九原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魏的對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才輩出第三百二十章 關羽斬將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零七章 發難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手問題第六百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六十八章 延熙十六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難以理解的友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孔明的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回朝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自己想第五十二章 心之所願第三百一十八章 破襄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三百四十六章 負面屬性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