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

諸葛亮對鄧艾的考教並沒有多高深,多是一些基礎的比如《論語》,《孟子》,《荀子》之類的東西,鄧艾雖說口吃,但說到學問上的時候,這毛病就減緩了許多,甚至很溜。

“你就考教這些?”劉毅有些詫異的看向諸葛亮,原以爲會考教多高深的東西,誰知道只是一些書籍的內容和理解,他雖然對這幾本書一知半解,但卻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這年頭讀書人必讀之物,屬於基礎中的基礎。

諸葛亮聞言笑着搖了搖頭道:“劉兄是想讓我考教他天下大勢還是如何用兵?”

劉毅聞言不禁一怔,隨即恍然,他是拿後世已經成名的鄧艾來看的,但卻忽略了眼下的鄧艾剛剛十歲出頭,正是打基礎的時候,沒人是生下來就是大能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劉毅點點頭道:“那孔明覺得,此子如何?”

諸葛亮沒有回答,而是看向鄧母:“夫人,不知此子所學師出何人?”

“以往鄧家有專門負責教授讀書識字的,後來亡夫故去,家道中落,但家中幾本藏書卻始終不曾變賣,多半倒是他自己研讀。”鄧母連忙道。

諸葛亮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看向鄧艾的目光裡,帶着幾分欣賞道:“此子他日必有一番成就。”

見微而知著,顯然之前的問答,諸葛亮對鄧艾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可惜德操先生與龐德公年事已高,不再授徒,否則,亮倒是想將此子薦入他二人門下。”諸葛亮有些疑惑道,才學高不代表會教人,諸葛亮如今也剛剛出師沒多久。

鄧母連忙道:“若能得先生教授,已是我兒福分,不敢苛求。”雖然時間不長,但諸葛亮給人的感覺不錯,是個有智之士。

劉毅也看向諸葛亮,微微皺眉:“可是因爲新野之事?”

諸葛亮嘆了口氣,默默地點點頭道:“不瞞夫人,亮不日便要出仕,而且前途兇險難測,便是亮也無十分把握,此子若跟在我身邊,兵兇戰危,恐難顧周全。”

“這……”鄧母有些遲疑了,她雖然想要爲鄧艾尋訪名師,但鄧艾畢竟才十歲,過了年也才十一歲,這個時候要讓鄧艾身處兵荒馬亂之地,自然不願。

劉毅嘆了口氣,或許這便是命吧,正要說話,一旁的諸葛亮卻是笑道:“不過亮倒是有一兩全之策,夫人可願一聽?”

“先生請說。”鄧母躬身道。

“劉兄既然準備去往江夏落腳,不如讓此子先跟隨劉兄,劉兄雖非士人,但胸中所學頗豐,讓此子先跟隨劉兄些時日,待亮有了安身之所後,再讓此子隨我如何?”看得出來,諸葛亮是真心喜歡鄧艾,不願放走。

“我?”劉毅愕然的看向諸葛亮,有些好笑道:“我能教他什麼?讓他跟我做個工匠?”

“敢問劉兄,若你來教此子,會如何教他?”諸葛亮不答反問道。

“這……”劉毅摸索着下巴道:“若說經綸史集,恐怕大娃比我知道的都多,若跟在我身邊,我會教他如何爲人,若無才幹,最多庸碌一生,卻也總能生活下去,若不懂爲人,恐怕天下雖大,卻無立足之地。”

“這般道理,可非常人能懂。”諸葛亮看向鄧母笑道:“劉兄雖限於出身,學問未必好,然學問雖好,很多東西,卻比書簡之上的學問更重要,劉兄所長者,便在於此處。”

“毅哥也是有學問的!”鄧艾有些不滿的爲劉毅鳴不平道:“那伏牛山上,毅哥只是略施小計,便讓寨主以三百破賊數千之衆。”

“哦?”諸葛亮似笑非笑的看向劉毅。

“一羣山賊草寇,算不得本事。”劉毅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若不是事關自身安危,他當時也不會亂出招,再說,自己用的那計策,好像演義裡面諸葛亮也用過,不算自己的本事,隨即卻是皺眉道:“真的那般危險?”

諸葛亮畢竟是軍師,鄧艾跟在他身邊,當個童子,平日裡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嗯,若曹軍大舉南下,新野小城定難守住。”點了點頭,這也是諸葛亮一開始不願意,現在心動了,依舊對劉備避而不見的原因,以劉備目前的處境來看,想要崛起,實在困難,人家大勢碾壓而來,就是再有聰明才智,也難以獲勝,以少勝多的例子雖有,但要麼是對方主將腦袋不好使,要不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恰到好處,再說,劉備現在的兵力,跟沒有有啥區別?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諸葛亮既然已經動了心思輔佐劉備,自然已經考慮到很多問題,包括劉備未來要選何處作爲落腳之地,以及如何利用曹操南下這段時間,爲劉備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資本,隆中對不是張口就來的,諸葛亮這段時間就一直在收集各方情報,通過自己的人脈暗中開始拉攏各種資源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劉備會第三次來請,如果劉備覺得沒必要了,諸葛亮絕對不會巴巴的跑上去投奔的。

“嫂嫂,你看……”劉毅目光看向鄧母,這畢竟是人家的事情,望子成龍嗎,自己也不可能逼着人家把兒子放在自己這裡。

“先生乃高學之士,而且劉先生之能,此前亦見識過,只是劉先生未曾提及,吾亦不好強求。”鄧母默默地點了點頭,她倒是看不出諸葛亮有多大本事,但就算是回了宗族,也只是能讓鄧艾讀書,也找不到什麼名師,倒不如依諸葛亮所言,更何況,聽諸葛亮話語中的意思,新野即將遭受戰亂,若他們母子回去,他日難免受兵災之苦,倒不如跟着劉毅。

“還不快拜師!”劉毅拍了拍鄧艾的後腦勺。

鄧艾聞言恍然,連忙對着諸葛亮施了拜師禮:“學……學生……鄧……鄧艾,拜……拜見……恩……恩師。”

諸葛亮滿意的點點頭,待其施禮之後,方纔自書架上取下一卷竹簡,遞給鄧艾道:“方纔詢問於你,見你於兵略也頗有看法,此乃吳子兵法,你且仔細品讀,不可怠慢,他日再見,定要考教於你,若有不懂之處,可詢問劉兄。”

“我?”劉毅苦笑着看向諸葛亮,這可真是高看我了,吳子是誰自己都不知道。

“多……多謝……恩……恩師。”鄧艾恭恭敬敬的將書接過來,表情有些激動,這個年代,書籍可是寶貝,沒聽鄧母之前說麼,鄧家家道中落,爲了維持生計,之前家中財物都盡數變賣了,唯獨家中幾本藏書,卻是無論如何也捨不得變賣。

名義定下來就行了,以後鄧艾長大了到劉備手下出仕,這就是一條不錯的人脈。

劉毅達成了目的,當即站起身來,跟諸葛亮道:“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多留了,書信的話,明日讓鄧艾來取如何?”

馬車送了劉備,劉毅現在也只能重新做一輛馬車,否則一行人光靠走的,不知何時才能抵達江夏。

“可。”

……

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三百五十章 說服第六百二十八章 女裝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零三章 講條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得名第二百三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末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四百四十章 兵發雲南第一百四十章 瑜亮第二百二十三章 入漢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八十一章 興亡皆苦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第六百五十四章 雪中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假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抵達公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三十五章 潑涼水第二百三十三章 使者第二百五十三章 宿命第五十二章 心之所願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戰第五章 豐收的喜悅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四百五十章 患難見真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絕戶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五章 追到你怕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代的幸福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五百一十二章 絕地第六百一十二章 東吳使臣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四百零五章 多學點兒東西第三百六十三章 煉獄第四百九十三章 投降的套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三章 詐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情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第八章 傑作第一百九十章 意外第五百零一章 求死的將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河套大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江東之殤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封請罪第四百六十七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六百五十二章 司馬懿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孫權的欣賞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三百六十章 亂第三十二章 新模式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二百三十八章 奪關第四十一章 劉備的驚訝第二百七十二章 把城牆搬上戰場第九十五章 開始第九十八章 首戰得勝第二百六十六章 慢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五百七十二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見鄧艾第四百五十七章 悲催的孟獲第三百四十章 孫權的煩惱第四十章 瑣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劉家日常第一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三章 曹仁的反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意第八十七章 再說韓信第四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重逢之喜第四百零三章 講條件第五百四十九章 女兒愁嫁第一百九十六章 耒陽酒徒第十一章 劉備來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法正第一百四十六章 逆推第四十七章 天工坊第六百四十六章 石陣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九十七章 秋末冬初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勝第一百零一章 孔明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