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劉備祭呂布

兼愛非攻是個很超前的理念,哪怕放到一千八百年後的現代社會,那也是過於理想化的東西,更別說在如今君主集權化的時代,更是沒有生存的土壤。

劉毅這段時間翻閱墨家經典,也越能體會到墨家思想的超前,也更沒了將墨家思想在這個時代推行的打算,人生在世,不過數十載光陰,卻要想着一千八百多年以後都未必能實現的理念,可以算是一種癡妄。

劉毅認真的看着諸葛亮,這算是兩人自結交以來,首次談論這種關乎各自性命、前途以及利益的事情,他不知道諸葛亮對於自己披上墨家的外衣抱着一種怎樣的態度,所以並未將內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而是提出了反問。

諸葛亮輕搖羽扇,看着遠處連綿的山峰,悠悠道:“墨家先賢的見地頗爲深遠,亮心實慕之,但……”

扭頭看向劉毅,諸葛亮蹙眉道:“兼愛非攻,伯淵以爲,以如今之世,可行否?”

“登天或許容易些。”劉毅沒有正面回答,搖了搖頭笑道:“孔明對墨家之事,比我更清楚些。”

“諸子百家,亮都有涉獵,墨家雖然沒落,但在先秦之時,乃與儒學並列的顯學,亮讀其作,受益匪淺。”諸葛亮點點頭道。

“士農工商,孔明真的覺得,匠人位便該在士農之下麼?”劉毅看着諸葛亮,笑問道。

“亮如何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世人如何看,人心如何想,你我各有所長,或能退雄兵百萬,卻變不了人心向背。”諸葛亮搖了搖頭,階層的定位,並非他定位的,自然也不會因他而改變。

劉毅點點頭,大概明白了,諸葛亮對墨家的理念是認可的,但他更清楚,眼下的時代,沒有讓墨家生存的土壤,所以諸葛亮並不推崇,今日這般慎重的跟自己說,恐怕也是抱着讓自己放棄推行墨家的理念,否則,到最後不管誰人得了天下,劉毅都不會有好下場,縱使墨家能在劉毅手中出現短暫的輝煌,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墨學的理念,的確不適合這個時代,但卻並非完全不適合。”明白了諸葛亮並不是想坑自己之後,劉毅也看着遠處的景觀,開始談自己的想法。

“哦?”諸葛亮扭頭看向劉毅,笑問道:“我聽艾兒提起過,伯淵見事,總有新奇的看法,敢聞高見。”

鄧艾已經做了諸葛亮的弟子,只是這次卻被諸葛亮留在夏口認真讀書,並未一同帶來,但諸葛亮也從鄧艾那裡,得知了不少劉毅的事情。

“孔明覺得,這時代如何推進衍變?”劉毅看着諸葛亮,笑問道。

“很多,時代的衍變關係很多,但最終也不過人心。”諸葛亮想了想道。

“千萬年前,我等人族猶如野獸一般生活在那森林之中,與百獸爭食,此後學會了用石器打磨工具,學會鑽木取火,而後便進入刀耕火種的時代,人族開始有衣物蔽體,開始有房舍居住,開始學會織網捕魚,再然後,人族發明了各種工具來輔助人族有了更好的生活,而後方開始逐漸有了綱常倫理,百家學說。”劉毅扭頭看向諸葛亮,目光灼灼的道:“士農工商,我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工匠,然工匠的發展與演變,卻是在整個人族衍生的過程中,發揮着極大地作用。”

“所以,伯淵的墨學,便是匠學嗎?”諸葛亮看着劉毅,微笑道。

“不錯,匠學,但非一般匠學,很多時候,工匠做這些事物、機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很多道理,在墨學之中都有記載,只是墨學沒落,而這些東西又晦澀難懂,久而久之也就無人問津。”劉毅點點頭。

墨子對力學、光學的應用和理解,已經領先這個世界不知多少年,打個比方,小孔成像的原理,在西方世界是一千多年以後才逐漸發現的,但墨學中卻在公元前幾百年的時候已經有了相關記載,而且如果翻譯成白話的話,幾乎跟後世的理論一致,只可惜,翻譯之前,能看懂的人真不多,用文言文來解釋許多自然現象,實在有些拗口和晦澀,劉毅就是準備將墨學之中那些已經存在的對光學、力學的解說用白話的方式呈現出來,經典未必就要高深莫測,若能讓大多數人看明白並且認可,那才叫經典。

只有少部分人能看懂的,那隻能叫奇書,但這個時代的經學大家,卻是一門心思的將簡單的問題和道理往復雜裡說,彷彿不這樣,就不能顯示出他們文學水平的高深。

“但伯淵可想過,匠學或許如你所說,乃是推動時代衍變的學問,然而……世人是否能接受?”諸葛亮看着劉毅,一語道破其中的關鍵。

或許時代不一樣,但有些人看事情,總能入木三分,直指問題的本身,劉毅所說,最大的問題便是人心,整個天下的人都覺得當官纔是最好的,這個時代的一切都是圍繞君權來服務的,劉毅提出來的匠學雖然意義確實深遠,而且沒了墨家那些太超前的理念,也不像墨學那樣受人排擠,但如果所有人都覺得,爲匠是賤業的話,那最終,便是出現這門學問,也最多跟考工錄之類的東西差別不大。

劉毅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問題,看着諸葛亮笑道:“所以,我擬效仿儒家,在匠學之外,批些外衣,讓匠學爲君權所用,擁護君權,若能得到君王認可和推行,可事半功倍。”

“所以,伯淵準備出仕?”諸葛亮笑問道。

“看情況。”劉毅也沒有否認,事實上,到了如今這個時候,他出仕已經基本定了,但自己現在的身價不同了,要讓自己出仕,也需要表現出誠意的。

“墨學之事,若有需要,亮可助伯淵一臂之力。”諸葛亮聞言,微笑着扇着羽扇道。

“這是自然。”劉毅痛快的點了點頭,有這麼一尊大神在身邊,不用白不用,而且諸葛亮在墨學方面的研究,或許比自己都深,只是動手能力不強而已。

……

呂布的畫像,呂玲綺和劉備都送來一幅,很霸氣的男人,劉毅當天便在山上打了個棚子,讓人找來木材給呂布進行雕刻,至於樣貌神態還有體型,除了畫之外,劉毅還參考了一些前世的遊戲形象,類似三國無雙那種,將呂布的形象徹底立體起來。

以劉毅如今的手速和雕刻能力,呂布的雕像只一天便完成,身高九尺半,頭戴稚雞翎,三叉束髮紫金冠,身披獸面吞金鎧,肩披百花戰袍。

反正劉毅能夠想到的都做到了,但最後出來的屬性卻讓劉毅有些意外。

呂布雕像:霸氣如潮+29,戰神之威+26,栩栩如生+28,驅邪避兇+27,材質如玉+25

看着眼前的雕像,劉毅有些不敢看雕像的眼睛,真的好似一個活人一般,而且是很強勢那種,膽小些的只是在雕像面前,雙腿都不自覺地開始打顫,這也是劉毅雕刻時,本身塑造就往這方面來刻畫,但他也沒想到最終的威懾力會這麼強。

這麼一座雕塑,埋了有些可惜,不過算了,以後有機會再做一個大的,放在墨城的廣場中央,也不知道會不會給墨城帶來變化。

當劉備看到呂布雕像時,心裡一驚,哪怕他親眼見過呂布的屍首,都不禁有些懷疑是不是活了,當劉毅和諸葛亮解釋過後,劉備方纔按下心頭的驚訝,對着劉毅道:“伯淵當真有鬼神之能。”

寅時下葬,作爲女兒的呂玲綺自然要參加,魏越也在一旁,而劉毅這個時候不能跟呂玲綺同框,只能選擇迴避。

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劉毅不知道,只是聽後來回來的魏越所說,劉備在呂布墳冢之前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哪怕不怎麼待見劉備,魏越心裡面都開始對劉備有些軟化了,呂玲綺也哭了,至於是否跟劉備達成諒解,魏越沒說,但從諸葛亮的話語來看,應該不會再視劉備如仇敵了。

不過最讓劉毅糾結的,還是呂布墳冢的屬性。

建造卓越的墓冢:福澤子孫+28,極致堅固+27,世代富貴+25,鬼神祝福+29,百子千孫+26

劉毅也不知道里面只有一個雕像,算不算是呂布的墓冢,如果是的話,那自己娶了呂玲綺,也能沾點運氣,但若不是,那這算誰的?而且風水運氣這種虛無縹緲的屬性,實在很難量化,不能像弓箭那樣,按照距離算加成,誰能說出自己的運氣究竟有多少?福運又有多少?

這屬性看着挺美,但究竟有什麼效果,也只能慢慢體會了,希望能夠真的讓自己運氣爆棚吧,話說自己也該爲自己做一些掛飾什麼的,就如送呂玲綺的木雕一般,能讓人魅力大增,運氣奇佳,至少以後若真的身陷險地,被流矢誤中的概率會小很多。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距離婚期也只剩下六天了,接下來,就只需要等待了。

第一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五十六章 苦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關鍵人——魯肅第三百零四章 樊城之戰第三章 不做鹹魚第二百五十九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零三章 關羽出兵第五百四十一章 雪夜第四百一十七章 難以理解的友情第六百零八章 臨別第一百六十九章 廟第五十九章 鑄釜第四百一十四章 絕戶第六百六十四章 壯士暮年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零六章 震驚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人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一章 夫妻重逢第六百零八章 臨別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二百五十二章 未戰先怯第二百四十五章 漢中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爽出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行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魏延破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二十四章 人心不齊第三百三十八章 繁瑣第二百五十一章 暴雨第十一章 劉備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五百一十二章 絕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特權第十章 論心第三百章 幫手第五百零八章 換帥第三百零八章 江陵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露餡兒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個觀點第五百一十五章 陣斬四將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達回朝請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雄關漫道第五百二十二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五百五十章 偏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雄關漫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六百零五章 亮身份第八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九章 兩種態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張飛用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談崩第四百四十三章 開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臨第十章 論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霧第六百四十一章 李嚴掛帥第二百一十一章 劉備到來第二百一十章 完工第五百九十章 東吳戰敗第四百六十三章 孟獲出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五百二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繼續打第六百三十四章 動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二百六十章 假城計第六百五十一章 問罪第七十四章 劉毅教學第四百八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六百四十三章 濁漳水第六百章 青樓第二百八十九章 鍋從天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二十六章 露餡兒第六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章 給老丈人立墳第一百三十五章 投奔第四十九章 鑄造第三百零一章 佈署第六百章 青樓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均第四十三章 籌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朝堂第六十四章 襄陽第二百二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孔明的信第三十七章 孔明收徒第五百九十六章 天牢第六百零二章 邊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