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出兵否

金陵城外有秦淮河。

所以水路發達,而發達的水路,爲金陵帶來了足夠多的貿易機會。

所以,使得金陵城十分的繁華,而其繁華程度,甚至一點不亞於唐國的長安城。

在古代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起來,看交通好不好。

一般來說,有河水的地方,都很容易發展壯大。

杜如晦來到金陵城後,嚮明國遞交了國書,很快,他便接到了宮人的信,要他明天一早,早朝覲見。

對於此,杜如晦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很自然的應了下來。

第二天,杜如晦早早的進了皇宮,不過,情況跟任何一個國家的情況都差不多,他在外面等了許久之後,才終於被叫進去。

好在,金陵的春天已經很暖和了,他並沒有感到特別的難受。

進去之後,他看到了朱樟。

朱樟已經算是人到年了,不過看起來還是很精神的。

朝堂之,站在最前面的,是明國的太子朱標。

朱標大概二十來歲,長的可以說是一表人才的,只不過身材顯得有些消瘦,臉色發黃,顯然是個時常生病的主。

朱標後面,則是朱樟的第四子朱棣。

對於這個朱棣,杜如晦在來之前已經有所瞭解,知道他是朱樟衆多皇子,唯一一個可以和朱標爭奪皇位的人,而他的能力,在衆多皇子,也是最爲厲害的。

當然,說他作爲厲害,值的是在打仗方面,在治國方面,太子朱標他還要厲害一些。

杜如晦只簡單的掃了一眼,然後便前行禮:“唐國使臣杜如晦,拜見明皇。”

朱樟點點頭,道:“杜大人的名字,朕聽說過,你可是唐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你們唐國天子不是要滅楚嗎,你怎麼跑來了?”

杜如晦來此的目的,昨天朱樟已經知道了,不過,該問還是要問的,有時候,裝一下糊塗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被朱樟問,杜如晦道:“明皇,在下此來,乃是奉了唐皇之命,特來尋求幫助的。”

杜如晦並沒有耍什麼技巧,直接說明了來意。

朱樟聽了之後,淺笑:“哦,你們唐國需要我明國什麼幫助?”

“魏國正在攻打陳國,我蘇家軍在幫助魏國,不過我唐國正在滅楚,兵力有所不濟,所以,希望明國可以派兵攻打魏國,牽制一下魏國的兵力。”

仍舊說的真直接,只是他這麼說完之後,朝不少大臣呵呵笑了起來。

“杜大人把我明國當什麼了,爲何要幫你們唐國牽制魏國啊?”

“是,雖說你們唐國賣給了我們明國唐刀,但那也是我們花錢買的啊,我們可不欠你們唐國什麼。”

“…………”

明國的臣子嘀嘀咕咕的說着,對於杜如晦的這個要求,並不是很熱衷。

朱樟這裡,倒是沒有表態,道:“杜大人啊,此事事關重大,卻還需要我們明國君臣好好商議一番之後,才能夠定奪。”

言下之意,是不準備立馬決定了,而且,有勸退之意,杜如晦看到這種情況,才發覺自己過於天真了一點,不給明國好處,他們怎麼可能願意出兵?

他眼珠子滴溜溜轉了一下,然後便退了出去。

杜如晦離開,朱樟望着羣臣,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這個忙我們要不要幫?”

“聖,如今魏國與唐國作戰,可以說是兩虎相爭啊,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行了,何必插手?”

“是啊,魏國與唐國都可以說是強國,他們兩國作戰,做好鬧個不死不休,這樣我們纔有機會滅掉魏國。”

“聖,不用管他們……”

羣臣議論紛紛,基本都是不怎麼支持對魏國用兵的。

朱樟聽到這些之後,望向了太子朱標,問道:“太子,你的意思呢?”

朱標前,道:“父皇,兒臣以爲諸位大臣說的有道理,如今我們明國最重要的,還是發展經濟,壯大軍事實力,爲此後更大的戰爭做準備,此時唐國和魏國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插手。”

朱標因爲不善打仗,更善於治理國家,所以一般除非必要的戰爭,他都不怎麼支持,如今魏國與唐國的戰事,實在影響不了他們明國,所以他很自然的表示不支持。

而且,這種情況跟朝的其他人的想法也是一樣的。

朱標這麼說完,朝又有人表示不管此事,朱棣站在羣臣之,卻是欲言又止。

朱樟見此,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不應該插手,那這麼算了吧。”

魏國實力強大,明國輕易不想跟他們動手,同時,明國還要防範南邊的宋國,所以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他們也不想動手。

幾種情況加起來,讓朱樟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當然,還有一點是,他們沒有從唐國得到什麼好處,沒有好處的事情,爲何要去做呢,而且這事算不做,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危害,反而有一些好處。

要是他們出兵之後,魏國突然不跟唐國打了,那他們也沒有達到削弱唐國和魏國實力的目的。

羣臣這樣說完之後,朱樟命人退朝了。

早朝退去,羣臣陸續離開,朱棣離開的時候,神色顯得有些凝重,不過,他並沒有跟任何人說,離開之後,直接往自己的府邸趕去。

而在他回到自己王府的時候,一名下人突然急匆匆跑了來:“王爺,唐國的使臣杜如晦在府等您多時了。”

聽到杜如晦竟然跑到了自己的府,朱棣有點怪。

“他來做什麼?”

“不知道,非得見了王爺之後才肯說。”

朱棣哼了一聲,但還是朝客廳走去。

客廳這裡,杜如晦已經在等着了。

來到明國,見到朱樟之後,他才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容易,所以在離開宮殿的時候,杜如晦在想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讓明國同意出兵。

而思來想去,他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找朱棣了,這個明國最能打仗的王爺。他相信,只要說服了朱棣,那麼自己此行的目的能夠達到。

第1380章 抓住機會的李玄第768章 征服西域第710章 轟天雷被劫第258章 奴隸殺人事件第1756章 疲憊之第318章 女皇的邀請第1816章 番外24、戲子第539章 諸葛孔明與華佗第1757章 唐煜殺之第697章 諸葛孔明的運作第248章 新年第一事第932章 刺殺安祿山第1106章 錢財要不要第650章 鐵甲軍第1442章 絕招第458章 司馬懿的意思第36章 煉獄第1212章 閱兵第1709章 遼國退兵第1563章 分了吧第223章 改造雲梯第941章 鬥富第1408章 都來第603章 殺韓第1413章 爲了活命第1447章 紫姑娘相邀第1690章 唐煜怒第483章 諸葛孔明的危局第308章 據城以守第1615章 最後一城第74章 示好第576章 紅薯的吃法第30章 嘉獎第1270章 綁架2第1204章 納入國內第232章 捷報第1766章 風雨欲來第1424章 重組暗影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769章 南漢退兵第1595章 必須第178章 御駕親征第607章 直逼錦城第1292章 凝聚國力第340章 強國十策第1249章 新北城失守第614章 賑災都江第775章 挑唆第243章 何以解憂第872章 平定叛軍第141章 手段之快第1315章 退走無犯第828章 楊家將降唐第1823章 番外31、錢財夠第988章 挑撥2第1282章 羅馬帝國第1191章 小勝第623章 初到青州第1165章 鎮守二王城第445章 臨幸甄宓第904章 李衛到牧野第220章 吐谷渾第1589章 戶部好難第420章 初戰第859章 逃不逃第1387章 到了第1710章 米虎之戰第1149章 不安分的大食國第206章 詐營第1326章 如何處理第104章 天寒易病第1497章 洪八爺第134章 起用李藥師第1096章 殺殺殺殺第1796章 番外4、明悟第387章 七夕第784章 暗殺第1132章 後殺上來第772章 用心第1041章 找死第325章 挖掘第539章 諸葛孔明與華佗第832章 唐軍詐營第1373章 看誰厲害第1398章 如何穩定第461章 所第337章 陳平盜嫂第1446章 劍尊第1652章 兵發靈州第1525章 跟蹤他們第1100章 薨了第439章 夜襲燕城第1101章 殉葬第205章 樑雄回國第1014章 賭一把第53章 鴻門宴第1011章 折回2第1860章 番外68、不敬第234章 長安一戰第1019章 只爲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