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

張遷侯從懷中掏出一件東西,這便是他說的怪異的情報。

張遷侯不知道這是何物,文廷玉也是不知道,但是陳靖元知道,因爲他太熟悉,曾經在前世死在他手中的數十個拳手中最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佩戴過這個東西。

一條白銀製的鏈子,拴着一個銀質十字架,沒錯,這便是每個天主教徒都會佩戴的十字架。

陳靖元接過這個東西,一陣神往,沒想到在這個時代還能碰到這個東西。

現在是十三世紀,在西歐,十字軍屢次東征,天主教將權力第一次牢牢地從世俗貴族手中搶奪過來。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正式進入歐洲,此時的西方正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

張遷侯看着將十字架緊緊握在手心的陳靖元,不解問道:“侯爺可是知道是個什麼東西?”

陳靖元沒有回答,而是問道:“既然得來這個十字架,那是不是有一個老外也被你們在海邊尋到?”

張遷侯疑惑道:“老外?”

陳靖元一陣啞然,現在的人又怎麼能聽得懂老外一詞呢?

趕忙解釋道:“就是黃頭髮,藍眼睛,白皮膚的,不同於我們的人種!”

張遷侯聽罷恍然道:“哦,您說的是生番妖怪啊?是抓到這麼一個,屬下見他長得與咱們不同,嘴裡又是嘰裡咕嚕說些聽不懂的話,尋思着是不是海里游上岸的夜叉在念什麼害人咒語,就堵住他的嘴將他關在籠子裡,只要侯爺一聲令下,屬下就命人將這夜叉燒死!”

夜叉?

這老外什麼時候成了海中夜叉?陳靖元心中不禁大樂,沒文化真可怕啊!

隨即對張遷侯道:“別燒,給我將他關起來,好吃好喝供着,千萬別弄死了,我有用處!”

張遷侯不解小侯爺爲何對這麼一個生番夜叉如此感興趣,但是也沒有多問,謹守本分的答道:“屬下一會兒便下去吩咐,絕不會掉了這夜叉的一根寒毛。剛纔侯爺說也正準召來屬下,不知還有什麼吩咐?”

陳靖元又將剛纔文廷玉的破局之法說了出來,聽得張遷侯連連點頭,最後對着文廷玉服氣道:“文先生真是高才,有文先生這等能人異士爲侯爺出謀劃策,諸事無憂了!”

文廷玉自從效忠陳靖元之後,真是一改昔日的倨傲,很是矜持地點頭謙遜:“張主事謬讚,謬讚!”

張遷侯細細

思索了一番,道:“廣南路有一支頭陀軍,而在咱們老家福建路那邊最近冒出一個彌勒教,也有人稱之爲白蓮教,不知這兩股勢力能否擔起玉蚌這一重任?”

頭陀軍陳靖元並不熟悉,但是白蓮教他可是在後世各類武俠小說各種武俠電影中見過,那蠱惑百姓招收信徒之快之多可是不比某些黨派還要來的厲害,便問道:“有沒有這頭陀軍與白蓮教的詳細資料?”

張遷侯點點頭,介紹道:“頭陀軍,說起來與咱們原先在紅竹山的義軍一樣也算是同根同源了,都是民間義士拉起來的抗元義軍,聲勢浩大之時擁兵近三萬,不過自從今年年初被伯顏大軍圍剿之後首領黃華自焚身亡,他的弟弟黃福僅帶着三千頭陀軍突圍出來,如今藏身於廣南西路的山林一帶繼續抗元,不過聽說他們的日子過得很窘迫,如果繼續沒有供給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也得亡於伯顏手中!”

一旁的文廷玉搖着摺扇,讚道:“這黃氏兄弟倒真是忠義之士啊!”

陳靖元不置可否,點點頭,又問道:“那彌勒教呢?”

張遷侯又是一番介紹。

其實這彌勒教在唐武宗年間就初具雛形了,當時又叫摩尼教。後因某些野心分子的介入,受到當時朝廷的排擠而轉入地下,又經道教、白蓮宗的滲入,教義不同往昔,廣募民間信徒,漸漸形成一股與官方勢力相抗衡的民間力量。到了現如今由於教中白蓮宗的獨大而更是愈演愈烈,因此也更名爲白蓮教,信奉白蓮聖母。

白蓮教以不滿現狀,救苦救難,抗衡官方爲教義招募信徒,其發展信徒之快令人乍舌,現如今各個地方都有白蓮教的信徒,而福建一路正是今年纔開始崛起的。

聽完張遷侯的介紹,加上陳靖元后世對白蓮教的一定認知,他敢肯定這白蓮教根本不是一個抗元組織,說白了就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爲逞一己之私而壯大的組織。

縱觀白蓮教數百年來的發展史,無論是哪個當家朝廷都是白蓮教反對的對象,教下信徒多爲平頭百姓,也是懵懵懂懂,爲反對而反對。

不管有私慾還是有公欲,只要你有慾望就行,陳靖元心中已打定主意好好“栽培”這兩股勢力。

想罷,對着張遷侯道:“這頭陀軍與白蓮教,我們可有密碟滲入?”

張遷侯搖搖頭,道:“沒多大用,目前滲入的都是些小角色,起不了大

的作用。”

陳靖元一聽,遲疑了一下,道:“這樣啊......”

一旁聽完張遷侯的介紹,剛將這些信息消化掉的文廷玉不同意道:“侯爺,如果想要這兩股力量摻入我們與元軍之中來,就必須走大開大合之道,在下願替侯爺去福建、廣南西路各走一遭,說服他們近期就在兩地大興干戈,將阿巴黑的目光引向這兩地。”

說客?陳靖元心道,三國看多了吧?

猶豫道:“能否管用?”

文廷玉自信滿滿地笑道:“只要侯爺給在下撥上三十萬兩銀子帶往兩地,保管大事可成!”

陳靖元醒悟道:“文先生是想資助這兩股勢力壯大,長期在兩地與元軍抗衡啊?”

文廷玉點點頭道:“沒錯,只要我們資助這兩股勢力逐漸壯大,在內陸兩路與元軍長期抵抗,在下保管侯爺三年內不被元軍所幹擾而繼續在琉球開展勢力!”

陳靖元還沒答話,張遷侯已經連連點頭,道:“侯爺,文先生說的有道理啊!”

三年?好,只要給我三年搞定琉球,我便諸事不懼了!

想畢,陳靖元道:“好,我明日讓王來寶王戶曹撥付給先生三十萬兩銀子用於資助這兩股力量,遷侯,回頭傳令下去,兩地的天機府密碟皆聽從文先生的吩咐,配合先生的行動。”

張遷侯點點頭,示意知曉。又聽陳靖元道:“我將親衛營中撥出五十人隨先生出行,以策先生安全!”

文廷玉朝陳靖元一稽首,拜道:“廷玉謝過侯爺,事不宜遲,我這就下去準備,明日一早便出發。”

說完,袖子一甩,沒有一絲拖泥帶水的走出了書房。

看着遠去的文廷玉,張遷侯讚道:“這文先生真有三國謀士之風啊,親赴險地,以三尺不爛之舌挑動天下風雲驟變。”

陳靖元默許般點點頭,對着張遷侯道:“走,去看看那老外,聽聽他說些什麼!”

說完,自先擡腳朝門外走去,後面的張遷侯追了上來,不解地問道:“侯爺還懂那夜叉的咒語?”

咒語?可不是英語嘛?

作爲混跡東南亞的黑市拳手,多數接觸的都是西方人,口語交流自然成不了大問題,隨即點點頭道:“略懂,略懂!”

這話一落入張遷侯耳中又是一陣汗顏,侯爺連咒語都懂,真不是凡人啊!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二百三十三章 告東瀛同胞書第二百章 燕國郡公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一百七十三章 奈良城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紛紛出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下馬威第一百章 高島橫的推測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貴妃牽着小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告東瀛同胞書第一百六十一章 陳靖元的雙贏之計【爆發第四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抓鬮?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來公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做什麼?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九十八章 潛入孫府的密諜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鴨綠江對面沒動靜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地營在行動【爆發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二百五十五章 翟國秀入軍營 (今日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百一十八章 抓鬮?第七十九章 平南侯爺第三百四十九章 董謙,你該死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中六元第二百五十五章 翟國秀入軍營 (今日第二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董謙,你該死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九十三章 攻城,攻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大陸公司VS東印度公司第三百四十章 宮闈事發第十二章 圖謀琉球島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一百一十章 蘇門七進士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襲(一)第一百三十章 大喬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三百四十八章 燕王駕到第三百零三章 老子也不讓進府第二十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十四章 軍中雙楊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二百八十章 高麗使者見汗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三百二十四章 丈夫見妻子有那麼費勁嗎?第四十六章 軍事會議小風波第二百八十七章 高加索戰場的落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鳩殺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皇帝要選親第二百四十二章 靈堂風波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十三章 吳三官大鬧聚義廳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露殺機的孫尚香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四百二十四章 滿月酒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堪一擊【爆發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四百二十九章 尾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九十四章 活捉羅權夫婦,斬!第三十二章 暫設平南大將軍府第三十三章 落魄貴族(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