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

日子一天天再過,大宋各路各州府也漸漸走上了軌道,各路大軍的職能也緩緩從征討轉化爲各地剿匪整頓地方治安。

兩個月後的一個早朝,楊太后突然宣佈即日起還政小皇帝,她則退居後宮,主持六院。

皇帝親政之日竟然比當日史官司馬齋與楊太后之約提早了一年。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中頓時吵翻了天。

有人讚許楊太后的深明大義,也有人擔心小皇帝無法駕馭羣臣。

就在朝中衆大臣不明所以亂紛紛的情況下,唯獨兩人暗中彼此對視一眼,從彼此眼神中,他們看到了希望。

此二人便是文天祥和陳靖元。

楊太后肯退居後宮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這爲他們一年後準備實行君主立憲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優越的條件。

小皇帝趙昺是什麼樣的貨色,別說文、陳二人,就連皇宮內的太監宮女都知道自家的皇帝實在是當不了這個家。

隨着楊太后的退居後宮,小皇帝的親政,文天祥和陳靖元等大臣在朝中的話語權越發的加大,皇權衰退之勢不可避免。

時間悄逝而過,又過了一個月。

某日的中午,李敬忠忽然攜聖旨來到了燕王府。

而此時的陳靖元正在燕王府後花園逗弄着幾個女兒,一聽李敬忠這個不速之客來傳旨,心中也是好不奇怪。

要知道李敬忠傳旨無法就是楊太后的懿旨。

但是今日楊太后突兀派人傳懿旨,莫非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了嗎?

李敬忠見到陳靖元之後,眼神中透着古怪與驚駭,但是他也沒說其他的廢話,直接傳了楊太后的口諭,宣燕王殿下即刻進宮,前往婉儀殿覲見太后。

陳靖元被李敬忠的眼神看得心有餘悸。

陳靖元不知道楊太后怎麼會突然召他進宮,難道還是爲了那晚之事,想將他騙進宮中埋伏擊殺嗎?

隨即他

先讓李敬忠在大門口等他,言稱稍等片刻,他準備一下便隨他進宮。

待得李敬忠前往府外門口之時,陳靖元立刻招來金和尚。

陳靖元對金和尚吩咐道:“傳本王口諭給山地營李土娃,讓他們喬裝打扮藏匿在皇宮九門之外,如果天黑之後本王還沒出來,讓他們立刻殺進宮來,聽清楚了嗎?”

金和尚乍聽,頓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王爺這是要哪出?

要鬧哪出,陳靖元委實沒辦法跟金和尚開口,這是關係到他和楊太后的聲譽,萬一傳揚出去就真要出大事了。

於是搖頭道:“只是本王心裡感覺不安而已,也許是本王小題大做了。記住,關於山地營埋伏皇宮九門外之事不許外傳,你知,李土娃知,即可。”

金和尚見着王爺沒有詳說,也不便追問,可見王爺心中有難言之隱,繼而點頭稱是立即飛奔山地營營地傳信李土娃。

做了這一手安排之後,陳靖元則正了正朝天金冠,穿戴整齊蟒袍出了府門,與李敬忠一起奔向皇宮,前往婉儀殿面見楊太后。

不消一會兒,進入皇宮到了婉儀殿門口。

李敬忠將陳靖元領入殿中,然後悄聲退出,將殿門輕輕帶上,屏退了殿外的太監宮女和侍衛,自己親自坐在殿門外的臺階上把守着。

可見楊太后之前有過一番交代。

陳靖元進了婉儀殿中,四處打量着婉儀殿內的情形,敏銳耳朵內傳來均勻的呼吸聲,聽聲音只有一人,應該就是一個人吧。

待得他照着呼吸聲的方向尋摸着楊太后的身影之時,一道聲音陡然傳來:“不用看了,殿中只有你我,你放心,哀家不會在殿中埋伏侍衛擊殺你。”

很明顯,是楊太后在說話。

陳靖元環顧找尋,聲音是從殿內正北方的一座寢宮內傳來,寢宮外隔了一道厚厚的白紗帳,楊太后顯然就在裡面。

神神秘秘,葫蘆裡到底賣的

是什麼藥?

被楊太后戳穿了心中所想,陳靖元尷尬一笑,道:“太后這麼急召臣進宮,可是邊疆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呵呵...

楊太后冷笑一聲,繼續在寢宮中說道:“燕王和文丞相坐鎮朝中,邊疆有沒有事,你難道還不清楚嗎?你莫要忘了哀家已經退居後宮,如今官家親政,後宮不能幹政,這是祖宗定下來的規矩。”

說話還是那般犀利,楊太后還是那個楊太后啊。

陳靖元聳聳肩,不再言語,只得等着楊太后繼續發招,他見招拆招了。

楊太后突兀問道:“燕王就不想問問哀家,爲何這麼急着退居後宮,讓官家親政嗎?”

對啊!

這不僅是朝中大臣們所想知道的,也是陳靖元和文天祥兩人急於知道的。

這個疑惑一直困鎖着陳靖元的心頭,縱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隨即輕聲問道:“臣愚昧,還請太后娘娘給臣釋疑解惑,臣不勝感激。”

本以爲這話說了,楊太后會再多刁難一會兒。

誰知,

哐哐鐺鐺,一陣東西亂砸的聲音從寢宮內響起。

陳靖元可以預見,楊太后肯定在用白紗帳隔住的寢宮中亂砸一通,發泄心中的憤怒。

嘶啦...

白紗帳猛然被楊太后掀開,用力過猛墜落在地,人未出來,聲音先到。

楊太后冰冷的聲音中夾雜着諸多無奈,怒罵道:“你自己造的孽,你難道還不清楚嗎?”

什麼?

陳靖元不是被楊太后的話給怔住了,而是被此時所見到楊太后的嚇住了。

老天,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陳靖元真想扇自己一嘴巴子,一巴掌將自己扇性,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見到眼前一幕,萬般事情都拋到了腦後,心中只一個疑問,爲什麼會這樣?

(本章完)

第三百零四章 大朝會第五十六章 楊、翟二人定詭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三百五十八章 統統放了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丈夫見妻子有那麼費勁嗎?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開了鍋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九章 福州馬步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想說聲靠!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百五十三章不怕噎死嗎?第四百零三章 還是你最懂朕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京淪陷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三十四章 草創北洋軍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二十八章 突襲(二)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都督戰天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國聯軍齊聚太田城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夏宮廷動亂第三章 出謀劃策(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生典禮的風波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家有女郭瑾璇第一百零一章 孫高聯盟,苦思計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九十章 戰前:分配任務第七十六章 假神父加恩休斯第二百四十三章 柔娘第一百六十六章 治安警備司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九十五章 侯爺有令,屠城三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二百五十五章 翟國秀入軍營 (今日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五章 歸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平公主冒然上門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大陸公司VS東印度公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京城保衛戰(二)【求月票爆發】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三百四十一章 漸漸揭開迷霧第三百八十五章 冥冥之中有神明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飲一啄似有天定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狡兔死,走狗烹【加長版】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姐,你要有危機感啊!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九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廟中定毒計第七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重視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一百五十八章 劍指琉球列島,*是中國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有一計破敵之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一提上日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七十一章 一條人命帶回來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