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

哭得楊太后那叫一個肝腸寸斷,更是不明所以到底發生了何事。

只見楊太后上下輕撫着小皇帝的後背,輕聲說道:“這是怎麼了,來,官家,莫要哭了,跟哀家說說到底出了何事?有什麼委屈母后都爲你作主。”

小皇帝哭得已經進入了佳境,一邊哭啼雙肩一邊隨着哭聲很有節奏地抖動着,嘴中抽噎着:“朕這個皇帝太委屈了,朕不要當皇帝了,朕也沒臉當這個皇帝了。”

殿內同坐的端王聽到小皇帝這話,眼中閃過一絲不自然的神色,不過瞬間即過,一門心思撲在小皇帝身上的楊太后並沒有捕捉到。

楊太后被小皇帝哭得心煩意亂,冷哼道:“什麼叫不當皇帝了?你是天受皇命,怎可輕言棄位?不許哭,跟哀家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誰敢讓一國之君受委屈,哀家就抄他滿門,滅他九族,來,乖皇兒,快跟母后說說。”

聽着楊太后這殺伐的語氣,旁邊的端王顯然有了一些不自在,尷尬地咳嗽一聲,附和道:“對啊,這天下江山都是咱們趙家的,誰讓官家受委屈,我趙睿第一個不放過他。”

剛一頭扎進戲裡,差點沒有走出戲外的小皇帝聽着母后的斥責這才停止了哭啼,不過還是帶着抽噎地將萬貴妃和陳啓泰教唆的劇本重新複述了一遍,最後又在楊太后懷裡扭捏打鬧道:“母后,朕要做大宋明君,不要做軟骨頭皇帝,更不要做長不大的小屁孩。燕國公這是目無君上,這是大逆不道,嗚嗚,欺人太甚...”

嘶...

楊太后聽着小皇帝的言語,腦袋不由一陣大,竟然涉及到班師回朝,剛立下不世功業的燕國公陳靖元。

這抄他滿門,滅他九族的話在任何人身上都能奏效,唯獨放在這燕國公陳靖元身上只能收到一個反的效果。

而一旁的端王則偷摸看了一眼進殿之後默不作聲坐在一側的萬貴妃,心道,憑趙昺這個小皇帝怎會說這些話,八成就是萬貴妃這個小娘皮教唆的吧?呵呵,大宋朝真是了不得啊,宮裡的女人一個賽過一個。

對於萬貴妃此人,端王自此也開始上心了,更是下了判斷,此女子不容小覷,說不定十年之後又是一個楊太后了。

“母后,你倒是說句話呀,”小皇帝眼角掛着淚珠兒擡頭可憐巴巴地看着楊太后,催促道,“燕國公這是功高蓋主,朕要派人將他拿下,下到大理寺牢獄,以儆效尤。以後看誰還敢目無君上小瞧了朕,哼。”

嘶...

楊太后冷不丁抽了一口冷氣,這話可不能亂說,這燕國公剛立下如此開天闢地的功業,你就要做那兔死狗烹之事,那如何向天下百姓和滿朝文武交代?況且,京都城外的十幾萬大軍和十萬哥薩克鐵騎不是開玩笑的,更別說在高麗鴨綠江邊境,陳靖元還放了近十萬的雄兵。

一個不好,就會釀成兵禍,這大宋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安定局面將會徹底打破,更別說挺進中原恢復宋室了。

對這個陳家,楊太后心中也是又愛又恨,真是不好處理。

咦?

楊太后這時突然回過味來,平日裡小皇帝都不關心這些軍國大事,今日

怎麼一反常態,難道背後有人唆使不成?

心中略有懷疑地楊太后鳳目一睜,將目光瞥向了一側正襟危坐沒有說過隻言片語的萬貴妃。

深邃的目光鎖定在萬貴妃身上,萬貴妃身子沒來由的一震,彷彿自己心中所藏之勾當都要被楊太后看穿一般,急忙起身匆忙自辯道:“臣妾沒有和官家說過這些話,這是官家在御花園玩耍的時候,幾個宮女內侍私底下議論正好被官家聽見,所以...”

儘管從萬貴妃蒼白地辯解中,楊太后還是聽出了撒謊,但是她並沒有戳破她的謊言,而是對着殿外的李敬忠清冷地吩咐道:“李敬忠,你現在就帶人前往御花園,將侍弄御花園花草的宮女內侍統統抓起來,無需審問,亂棍打死。看誰以後還敢在宮中亂嚼舌根。”

殿外的李敬忠應了一聲,便小步邁着離開了婉儀殿。

聽着楊太后殺氣凜然的話語,無論是殿內的萬貴妃,端王,還是殿外的陳啓泰,心中都是打着寒顫,那是十好幾條人命啊,楊太后說亂棍打死就亂棍打死,不帶一絲猶豫。嘖嘖,真夠狠的。

楊太后明知萬貴妃撒謊,卻沒有戳破她的謊言,而且無需審問,亂棍打死,這句話更值得玩味了。

萬貴妃是聰明人,她聽出了楊太后這是在敲打她,亂嚼舌根那句話就是專門說給她聽的。

僥倖躲過一劫的萬貴妃後怕的同時,心中也在暗恨,難道自己詆譭構織陷害陳靖元的計劃要再次失敗了嗎?

整個大廳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各人心中各有所思,就連還在題庫打鬧的小皇帝也被母后所散發出的森然凜冽氣息所怔住,老實了下來。

就在這時,一聲輕咳打破了這份詭異的寂靜。

原來是端王趙睿。

只聽端王輕咳完之後,對着楊太后抱拳拱手,輕聲說道:“太后,雖然那些嚼舌根的宮女內侍該死...”

說道宮女內侍二字之時,還特意看了一眼對面的萬貴妃,眼中露出玩味的眼神,看得萬貴妃再次心虛低下了頭顱。

端王停頓一下之後又說道:“但是,他們私下議論之事也並非沒有道理呀。”

哦?楊太后嫵媚的秀顏上微微露出吃驚的神色,這端王爺是話裡有話啊,暗指任憑燕國公陳靖元坐大,有朝一日真的會功高蓋主啊。

在楊太后眼中,這位和她一個輩分的端王是皇室中碩果僅存的皇叔,與魯王趙吉不同,端王爺不好名利更不好權勢,完全一個悠然自得盡情享樂的閒散王爺。

這話從端王爺嘴中說出來,楊太后便是臉上不重視,心中也重視了起來。

而心虛低下腦袋的萬貴妃也是愣了一下,猛然擡頭看向端王爺,對方明顯就是爲她站臺助戰,但是他爲什麼要幫助自己呢?

擡頭望眼間,端王和萬貴妃的眼神一個對碰,萬貴妃是疑惑,而端王則是一個善意的笑容。

都是聰明人,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臨時的無形的利益聯盟暫時建立,而這條利益聯盟的紐帶正是燕國公陳靖元的倒臺。

就這麼輕輕一對視之後,兩人的目光一一收了回來,很有默契地

看向楊太后。

全神思索的楊太后並沒有察覺一個臨時聯盟在她眼皮子底下誕生,而是蹙眉許久之後,遲疑問道:“那依端王之見該如何?”

端王這時又跟高檔一樣,擺出了一個欲拒還迎的姿態,扭捏道:“這是國家大事,更關係到朝中重臣的名聲,本王只是一個只懂得吃喝玩樂的閒散王爺,又怎能隨意發表意見呢?”

見着端王這扭捏神態,楊太后心中好笑端王拙劣的演技,但還是很給面子地誇讚端王道:“端王爺太過謙虛了,端王不僅是趙氏子孫,還是如今皇室中輩分與哀家同當的皇叔,這關係到趙氏王朝的千秋基業,你怎麼不能發表意見?”

既然楊太后都這麼給面子,端王自然要兜着了,隨即說道:“本王雖然不參與朝政,但是也聽聞陳氏父子與清流系、國舅系三分朝堂。如今國舅系日漸式微,而清流系自陸秀夫過世之後張世傑也是獨木難傾,只有陳系如日中天。假以時日,國舅系,清流系將被逐出朝堂,陳系獨掌朝堂的局面必然會發生。”

“陳系所依仗的是什麼?兩個字,軍隊。無論是城外十幾萬的步軍和近十萬的哥薩克騎兵,還是陳兵在高麗鴨綠江邊境的近十萬雄兵,但是陳家嫡系所控制。如今陳家父子沒有反意不代表將來不會。太后,人的慾望是會膨脹的,而且會越來越大。”

端王一言中的,他所分析的正是如今楊太后最爲擔心的,聽得她頻頻點頭。

於是問道:“那端王可有破解之法?”

端王趙睿沉默一會兒,說道:“徹底解除一勞永逸之法,目前而言尚不成熟,因爲陳家父子就如隱患和瘧疾在身,如果要快刀斬亂麻,徹底根除立竿見影的話就會損害到大宋如今大好的局面。所以本王說一勞永逸之法尚不成熟。”

楊太后再次點頭,端王還真是知大局懂進退,如今大宋還得靠陳靖元和他手中的數十萬雄兵來打天下匡扶宋室,確實不能操之過急。

既然端王沒有快刀斬亂麻之法,那必定有舒緩之法了?

楊太后病急亂投醫,將祈盼的眼神望向端王。

端王點點頭笑道:“中醫之道在於一個緩字,緩緩進藥一步一步就病根切除,燕國公之事也大可如此。太后何不借着此次燕國公班師回朝沒有第一時間向樞密院和兵部報稟覆命,而是在城外軍營逗留酗酒,恣意妄爲這個由頭,先敲打他一番呢?”

楊太后聽罷,再次陷入沉默,許久之後蹙眉猶豫道:“可燕國公剛連克兩國,立下天大的功勞,有功不賞,這委實說不過去吧?”

端王再次諫言道:“太后啊,功高蓋主之事咱們趙氏太祖就做過,難道您想...”

一旁的萬貴妃也自顧拉了拉宮裝領口,衝着小皇帝媚笑一下打了個眼色。

小皇帝嚥了口唾沫,拉扯着楊太后的鳳繡撒嬌道:“母后,朕要做大宋的明君,不要做傀儡皇帝。”

楊太后暗吸一口氣,重重地點了一下頭,剛想說話...

突然,殿外代替李敬忠站班的陳啓泰尖着嗓子報道:“稟太后娘娘、官家,徵北大都督,燕國公在殿外求見。”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二章 文丞相就是大手筆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七十一章 一條人命帶回來的情報第六章 聖旨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擺了太后一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十五章 突發狀況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七十二章 陷入死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一十一章 對飲三大碗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四百章 燕京城的由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訪李府第三百二十章 迎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百八十九章 殺多無益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九十八章 潛入孫府的密諜第一百三十八章 己任第八十二章 我是侯爺,你幾品?第三十九章 北洋軍的戰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楊太后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二百八十四章 衝鋒牛角號響了第二百三十章 賢二登基做天皇第二百零三章 *出使高麗國第二百二十章 戰死沙場,殺身成仁【二章合一】第十九章 元軍囤糧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大喬第三十七章 與林家的第一次接觸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國公單刀赴會【爆發五更之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方佈局你籌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四百零八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淹大阪城 (二)第九十四章 活捉羅權夫婦,斬!第五十二章 火燒峽谷屠萬人第九十章 戰前:分配任務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章 鋤奸第一百四十一章 自選題第三百零七章 清平公主的無奈第二百二十四章 輪流做炮灰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大陸公司VS東印度公司第二章 出謀劃策(上)第七十二章 陷入死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地營在行動【爆發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懷柔政策初顯威第十五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抓鬮?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二百九十八章 端王也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沅芷的崛起第九十三章 攻城,攻城!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二十五章 船艙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底誰是黑手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裝孫子的桓武天皇第三百零五章 哥薩克行省聯名上奏第二百八十五章 首戰第一百零一章 孫高聯盟,苦思計策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頓珠軍營逼婚第三百七十章 忽必烈的定計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二百七十四章 火燒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五十五章 嘉義府六縣二十四鄉第四百一十一章 對飲三大碗第二十一章 忠魂歸九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六十五章 少將軍雷霆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