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捷報,捷報

大宋東瀛行省,京都城,米脂大街。

噠噠噠噠噠...

數十飛騎排成一字長龍,快若游龍躍街而過,最令人醒目的是馬上的騎兵皆一一背插旌旗,迎風颯颯,旌旗上書大宋燕王四個大字。

數十飛騎一邊衝着麗陽門方向狂奔,一邊嘴中狂吼:

“捷報,捷報,燕王大軍捷報。”

“燕王率軍圍攻大都城,一舉定乾坤。”

“讓開,讓開,別擋住路,中原大捷,蒙古人告敗。”

“賊酋忽必烈落荒而逃,滾出了中原。”

...

...

頓時,數十飛騎所過大街之處,皆紛紛圍滿了人羣,逐一評頭論足,嘖嘖咂嘴。

報捷騎兵的重複又重複,京都城米脂大街上的百姓又怎麼會沒聽清楚呢?

蒙古人敗了,燕王收復故土,可以回家了。

有慶幸鼓掌的,有仰天長嘯的,有暗自垂淚的,更有拿出過年炮仗噼噼啪啪點響的。

爲了等到這一天,漢家百姓望眼欲穿,總算是盼到了這一天。

更有不少商販紛紛關好了店門,拖家帶口提着香燭冥紙前往後山,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此大喜之事怎能不讓列祖列宗知道呢?

中原大捷之事宛如旋風,越刮越快...

米脂大街,城中大街,東城,西城,北城,南城...

不消半個時辰,整個京都城中都傳揚了開來。

家家門前掛燈籠,聲聲爆竹慶捷歌。

整個京都城內一片沸騰,處處喧囂。

聲勢浩大愈演愈烈,也驚動了皇宮中正在和文天祥商談國事的楊太后。

...

...

“太后,大喜啊,大喜,捷報來了,燕王率大軍攻破大都城了。”

內侍李敬忠未經稟報一頭撞開婉儀殿大門,跌跌撞撞跑了進來興奮地不滯喊道。

楊太后和文天祥正奇怪爲何從宮外隱約傳來的鞭炮之聲,一聽李敬忠之言後心中頓時釋了疑。

接踵而來的是兩人臉上的驚喜之情,楊太后更是不顧平日的儀態起身跑了下來一把抓住李敬忠的胳膊問道:“真的?”

李敬忠點頭如小雞啄米般連連稱真真兒的,然後說道:“送捷報的騎兵還在殿外候着呢。”

楊太后喝道:“那還等什麼?叫他速速進來。”

李敬忠去而復返,將一名騎兵校尉帶了進來。

那名騎兵校尉走進殿中無視文天祥,直接衝楊太后跪下恭請道:“奉燕王殿下之命,特來向太后娘娘與官家報捷。”

楊太后着急地揮揮手,脆聲道:“免禮,免禮,捷報呢?燕王的捷報呢?”

那名騎兵校尉從懷中掏出捷報,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高聲道:“捷報在此。”

楊太后一把奪了過來,逐字逐字地細閱了起來,越看臉色的紅暈越是濃重,心中感慨道,真的大捷了啊!

看完之後將他遞給身邊的文天祥,示意他來檢驗真僞,畢竟事關重大容不得作假。

文天祥接過捷報打開一看,映入眼簾的是熟悉的字跡,細細看罷,笑道:“看這筆跡,正是舍弟文廷玉之筆跡,半分也錯不了。恭喜太后,我軍當真大捷!”

大捷了,

他終於做到了,真的打進了大都城。

感慨之餘心情好的無以復加的楊太后看着送捷報之人還跪在地上,連忙對李敬忠喝道:“敬忠,你還站着幹嘛?快,快快扶起這位軍士,然後帶他去驛館好生休息。替哀家賞他十兩銀子,不,十兩黃金。”

騎兵校尉寵辱不驚,抱拳致謝,然後隨着李敬忠出了婉儀殿大門。

兩人一離去之後,楊太后突然彷彿虛了一般,呆呆地坐了下來,久久不語。

整個殿內陡然陷入了沉默,一片寂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氣氛還是依然肅靜。

嗚嗚...嗚嗚...

靜下許久之後,楊太后沒來由的抽噎了起來,漸漸,淚如泉下,梨花帶雨般惹人憐惜。

文天祥不明所以,疑惑地問道:“太后啊,這是大喜之事,您,您怎麼哭了呢?”

楊太后輕輕搖頭,鳳釵搖曳叮噹作響,而後掏出絲絹抹了下眼角,傾吐道:“哀家這是高興,文丞相,哀家苦熬這麼多年,總算是等到這一天了。哀家,哀家這幾年嘔心瀝血,如履薄冰地維持着咱們這個朝廷,維持着趙氏江山,總算是等到了這一天。”

文天祥聽罷立即醒悟,是啊,一個女子能做到如此,當真不易,不怪太后在臣子面前失了儀態。

這時,文天祥重新打開捷報,說道:“太后,燕王在捷報中所講,大半中原已掌控手中,他請奏朝廷,立即遷都大都城,以安中原民心。”

遷都?

是呀,中原纔是咱們漢人自己的家。

楊太后心中此時悲喜參半,難以下決定,問道:“丞相以爲如何?”

文天祥深以爲然地點點頭,稱道:“遷都宜快不宜遲,燕王這事確實考慮的周全。只有朝廷正朔坐鎮了大都,纔算是大宋的中原,民心才能安撫。不過遷都之前,有一件事太后娘娘還得慎重拿出章程來。”

楊太后知道文天祥從來不會無的放矢,隨即問道:“何事?”

文天祥鄭重地說道:“就是關於此次大捷的封賞。”

封賞?

舉一反三,問琴絃而知雅意。

楊太后心中頓時明鏡兒,文天祥所說的封賞自然不會泛指大軍諸位將領和幾十萬士卒的封賞。

朝廷經過小一兩年的養精蓄銳,國庫也略見充盈,這些普通封賞,還是能夠應付自如的。

她知道文天祥所暗指的是首功之臣,燕王陳靖元的封賞。

是呀,如今他已是異姓親王,論爵位已是人臣之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論官制,他手中掌握着近如今中原大地兩百餘萬的虎賁之師,整個大宋的軍事力量盡掌他的手中。說他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一點也不爲過。

論恩寵,皇室貴胄,天之嬌女清平長公主更是下嫁於他,添居側妃。

真是,封無可封了。

這下徹底將楊太后難倒了。

該如何封賞呢?

突然,她擡頭看了眼文天祥,既然對方能夠及時想到這個問題,肯定心中已有答案了吧?

不然,千古名臣文天祥之名不就是浪得虛名了嗎?

見着太后投過來的眼神,文天祥苦笑道:“太后真是明見萬里,您怎麼知道臣心中已有腹稿了?”

楊太后見着文天祥如此說,更是篤定了自己的猜想,心情不由一鬆,嫵媚地笑道:“文天祥之名豈是白叫?”

文天祥略微一頷首,笑道:“太后此話真是要捧殺微臣了。臣有一個提議,太后姑且聽之。”

楊太后微微一擡手,示意道:“丞相請講。”

文天祥緩緩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講了出來...

最後言道:“燕王此人雖然平日裡不守理法,桀驁不馴,但是要說有不軌之心那是斷然不可能的。所以,對於這樣的臣子,太后是用之心驚膽顫,丟之卻是甚爲可惜。如果按照臣的提議,這樣的封賞勝過百鬥金千車銀。”

楊太后對於文天祥的提議也是極爲詫異,但是文天祥真是說中了她的心思,用之心驚膽顫,丟之卻是甚爲可惜。

唉,陳靖元這個混賬玩意,真是傷疼了哀家的腦袋。

腦袋疼乾脆不去想了,楊太后道:“行,就依文丞相來吧,此事就交由你去打理吧。”

文天祥點點頭,然後起身行了個告辭,道:“太后,趁熱打鐵,臣這就下去召集左丞相張世傑,平章政事郭敬儀,樞密院樞密使陳吊眼,還有六部尚書,一道商議關於遷都事宜。”

楊太后也悠悠起身,心道,有了文天祥坐鎮朝堂,真是省心了不少。

隨即勉勵道:“嗯,此事要抓緊操辦,有勞文丞相替哀家和皇帝分憂解勞了。”

楊太后這麼說,但是文天祥可不敢這麼應。

連稱豈敢豈敢,然後緩緩退出了婉儀殿。

待得文天祥走後,楊太后衝殿外喊道:“李敬忠可曾回來?”

李敬忠早已在殿外候着,應了一聲在。

楊太后吩咐道:“去,將官家請來,哀家要與他焚香禱告,參拜太廟,告知列祖列宗這天大的喜事。”

李敬忠到現在還沒緩過剛纔那股子興奮勁,哆嗦的答了一聲遵旨,屁顛屁顛地去御花園去找正在撲蝶兒的小皇帝去了。

...

...

就在楊太后和小皇帝趙昺焚香禱告,祭拜趙氏列祖列宗之時,陝甘行省奉元城外的一處破爛寺廟中也迎來了一批過客,約莫四五百人。

這四五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化作行走南北的商隊。

待得這幫人在破廟中安頓了下來,天色已經漸黑。

這時,一個商賈員外模樣的中年人走出破廟,自言自語地喃喃道:“趁着夜色,我也該去會一會我那位相熟二十年的老友了。呵呵,世事無常,如今他是皇帝,我卻如流竄的野狗,惶惶不可終日。”

剛走沒幾步,從破廟中跑出一個青年,追喊道:“父親大人,孩兒帶幾個僕人陪你一道進奉元城見李恆吧?”

那人輕輕搖頭,說道:“李恆好歹也是一國之君,坐擁中原大西北一帶,如果到時候真心要殺我,區區幾個僕人又有什麼何用?”

說罷,翻身上馬狠狠一甩皮鞭,披着夜色怒馬狂奔向奉元城。

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受傷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八十二章 我是侯爺,你幾品?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萬鐵蹄破開京【今日小爆發】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能硬碰硬,打場陣地戰第四十七章 堂中臨時定計第十七章 將軍難免陣上亡第一百九十三章 郭家堂兄妹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六章 忠烈祠中祭亡魂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儂我儂第六章 聖旨到!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章 出謀劃策(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古力的決定【今日爆發四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邊來人第五十二章 火燒峽谷屠萬人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邊來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火牛陣之萬牛奔騰【求月票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二百八十六章 混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六十六章 東門外敘舊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七十二章 陷入死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搏個爵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輪流做炮灰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能硬碰硬,打場陣地戰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一百九十九章 朝堂又是吵翻天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百九十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武人,但不是好軍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二百三十四章 分配任務,準備反攻第一百一十四章 琢磨陳系的文官班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平南侯真富有第三百零八章 張世傑訪燕國公府【爆發五更之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驚後喜第一百五十章 顏府有妻顏孫氏 【爆發第四更】第十一章 六月與柔孃的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做什麼?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尚書教子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一百六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二百零九章 節操何在?第十三章 吳三官大鬧聚義廳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三百零一章 亂起第三十一章 初創鷹揚軍(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二百九十章 善後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二百章 燕國郡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訪李府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顏黑水遊說李恆第四百二十七章 之後第三百八十一章 釣魚之樂不在魚,而在釣第二百章 燕國郡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講武堂比武第三百零四章 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簡易火炮的誕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十八章 圍三闕一之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衝鋒牛角號響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四百一十三章 限皇權,組內閣,軍政分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九十六章 你什麼你?胡鬧!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朝廷三巨頭梅園小聚第十八章 圍三闕一之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幽小院品茶打機鋒【爆發五更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