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訛詐

陳昌文在國子監懲罰了犯紀的監生之後便直接進了宮。

在暖閣之中,朱棣笑呵呵的放下御筆,命人搬來了椅子道:“陳卿,有何話儘管說來,朕也希望朕身邊能多些敢講真話之人。”

作爲一個明君自是應當多聽些諫言纔是,朱棣對陳昌文之言最後是否採納,都應該一五一十的把陳昌文要說的話都聽完纔是。

陳昌文對宦官搬來的椅子並未就此落座,拱手道:“多謝陛下賜座,臣有話要說,陛下先聽臣說完不遲,參劾之事本不不是臣的分內之事。

但臣身爲國子監祭酒卻不得不參劾一人,臣掌管國子監擔有爲朝廷培養賢良之責,就當對國子監負責纔是,最近這段時間,國子監大部監生皆在讀回宋一書,有人甚至徹夜不眠,白日授業之時昏昏欲睡,如此下去,國子監就要毀了啊。”

朱棣倒也沒有怒氣,笑呵呵的問道:“陳卿要參劾的是新城伯吧?”

陳昌文也未藏着掖着,直接道:“是,就是新城伯,新城伯雖說與朝廷有着汗馬功勞,可卻居功自傲,視朝廷律法如兒戲,先不論近幾日所做之事,就拿回宋這小說來講,身爲朝廷重臣,不僅親筆書寫,竟還公開說講,此等粗俗不堪之言怎能被趨之若鶩,若所有讀書人都去研讀此書了,那當把我幾千年來的聖人之言放在何處?”

陳昌文痛心疾首的一番言論,好像秦光遠那小說真就是如何的十惡不赦呢。

朱棣對陳昌文的指責並沒有馬上表態,笑呵呵的道:“朕自小在馬上長大,不曾讀過幾天書,自小便十分佩服那些滿腹經綸的讀書人,文人治國,武人治兵,朝廷也離不開讀書之人的,陳卿所言很是有理。

可朕也聽說,坊間百姓之中有不少人都在傳閱此書,朕若是直接降旨封了這書,難免會有百姓不服,也是容易對朝廷升起一些動盪的,於現在的朝局極爲不利。

這樣,國子監乃是朝廷培養後備官員的重要之處,不容馬虎,陳卿身爲祭酒當嚴管國子監,莫要讓那些監生耽誤了學業,至於,陳卿所建之言,朕會仔細考量的,會盡快給卿一個答覆的。”

朱棣這些明顯就是推脫之言,秦光遠可是爲了朱棣的事情才大過年的跑到臨江的,若是朱棣這個時候就把秦光遠的小說給封了,很明顯就是在過河拆橋了。

更何況,秦光遠那回宋小說可有朱元璋親筆御賜的書名,朱棣也無需過多向着秦光遠說話,只要等到秦光遠回京,亮出那東西,整個朝中恐沒有一人敢在多說什麼了。

既然朱棣都已經這般說了,雖說偏袒秦光遠的意味很明顯,但陳昌文卻也是不能在多說什麼了,只好拱手道:“臣遵旨。”

朱棣起身走至陳昌文身邊,道:“陳卿,你當理解朕的難處纔是,朕隨坐在這位置之上,卻也得綜合各方考量,不敢亂下一道旨意。”

朱棣的捭闔之術運用到了極致,一張一合之中讓人對之心悅誠服。

陳昌文本來還心中抱怨朱棣在偏袒秦光遠,經這一番話竟也有些理解朱棣了。

這個時候若是封了秦光遠的小說,不僅不利坊間那些讀回宋小說百姓的安定,甚至還會讓人感覺兔走狗烹的淒涼,且有心之人更會覺着朱棣這是對秦光遠動手的前兆。

陳昌文立即拱手道:“臣明白了,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做好這個祭酒,不負陛下所託。”

陳昌文告退離開之後,朱棣才嘆了口氣道:“朕留下了你的小說,望你也能夠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

就在陳昌文進宮參劾秦光遠,秦光遠在臨江大搞說講之時,王成周卻是把高家的汽車開到了街面之上招搖。

自從高家購買入這輛汽車之後,無論是高大發還是高家兄弟均不捨得開着出門。

能買得起是一回事,但要真正把其開着上街,多少還是有些捨不得的,磕了碰了的,那與從自己身上挖肉也沒什麼不同。

自己都沒有開過的車,就被別人開着出了門,高家兄弟心疼不已,唯一辦法也只能是坐在車上跟着了。

本來,秦光遠是留了專門教授汽車駕駛之人的,凡是購買汽車之人,均可派出一人前往學習。

高家因秦光遠沒在汽車之上給予優惠,與秦光遠有了堪比殺父的不共戴天之仇恨,高家兄弟與高大發誰都不願意去,因而對汽車駕駛還處於磕磕巴巴的狀態之中。

這也就是大明的汽車才起步,沒有太過嚴厲的交規,普通百姓見到汽車早就躲得老遠去了,說來說去的,整條大馬路都是他一個人的,隨便開着便是。

王成周開着車,在車中除了坐着有高家兄弟外,還有他的幾個狐朋狗友,本來能坐五人的小車,卻是硬生生的塞進去十幾個人。

王成周本來就不熟練汽車的架勢,又坐着那麼多人,整輛汽車嚴重超標,在行駛了沒幾步路,又直接撞在了一買傘的木貨架之上。

那木貨架頗爲厚重,咣噹一聲撞到之後直接逼停了汽車。

高福和高祿二人率先匆匆下車查看,在車頭之處已凹陷進去了一大片,高祿怒氣難平,高福拉住高祿,道:“得罪一個秦光遠不夠,還要得罪曹國公嗎?”

在高價兄弟二人悄聲交流之際,王成周已下了車,道:“怎樣了?”

高福陪着笑臉,道:“沒事,沒事…能開就成。”

王成周返回汽車旁,試着發動了幾下均沒任何反應。

高福一拳打在了汽車之上,不顧自己疼痛,憐愛撫摸了幾下汽車,道:“這纔剛開,便出現此問題,肯定是秦光遠搞的鬼,誠心給了我高家一輛壞的。”

王成周哪是容易認錯之人,立馬附和道:“對,對…肯定秦光遠與你高家有仇,故意這般做,他秦光遠不是承諾負責修繕和加裝燃亮嗎?馬上去興明實業找個人過來。”

王成周此話出口之後,自是很快便有人朝着興明實業鋪子的方向跑去。

而那賣傘的小販此時纔敢出聲,道:“各位少爺,公子,這可不關小人的事,是你們自己撞上來的。”

王成周和高福高祿兄弟哪個是講理之人,這小販又如何能與之說的明白。

高福不敢罵王成周,還不敢欺負一個小販嗎?

說着便一把上前,揪住那小販的衣領道:“你說不是便不是了?告訴你今日你必須得賠。”

這汽車一看就不菲,那小販立馬慌了神,道:“小人沒錢,就是殺了小人,小人也賠不起啊。”

高福把那小販推到地上,惡狠狠的道:“那本公子便殺了你。”

此事明顯就是王成周的錯誤,好不容易纔找到了一個替罪羊,王成周又怎能輕易放過,吩咐了幾人,道:“把他看起來,若不賠銀子,就直接抓他送官。”

王成周雖說是白身,但接着李景隆的身份,那些官員總是要給他些面子的,只需要一句話,那小販便得丟掉小命。

那小販自是知曉眼前這些人不是他能夠得罪的,磕頭如搗蒜道:“求各位公子繞過小人吧,小人真不是故意的,小人家重妻兒老小還等着小人賺銀子回去呢。”

王成周和高福哪個不是冷血心腸之人,小販的這般求饒又能有多少效果,任由那小販頭磕到地上,血與泥混在一起,兩人依舊是無動於衷。

本來還有幾個圍觀之人,或許是王成周的心還在,受不了圍觀之人的竊竊私語,直接把這些人全部都趕走了,空蕩蕩的街面之上只剩下了他們幾人。

第91章 衝突第542章 立太子第191章 在王府的說講第571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39章 回到北平第205章 主動出資第554章 回北平第56章 遣送回去第357章 朱高煦的心思第554章 回北平第314章 兩軍會戰第256章 奔大寧第390章 被抓第170章 後續的商量第178章 布兵第467章 馬皇后自殺第64章 我可不是斤斤計較之人第158章 不屈的氣節第59章 版權問題第550章 臭味相投第533章 找人第245章 辦法第118章 朱棣上了東臨山第559章 春闈結束第350章 到達揚州第115章 東臨山的爆炸第537章 救出第255章 趕走吳高第542章 立太子第487章 過年了第110章 等候消息第238章 到達婁桑第22章 朱棣的邀請第56章 遣送回去第406章 又遇王成周第314章 兩軍會戰第356章 開始渡江第425章 高才闖禍第155章 包圍王府第55章 找到秦光遠第510章 臨江知府第17章 秦光遠報信第584章 雲嵐書院院長第90章 捧場之人多如牛毛第500章 黃金屋第228章 下跳棋第163章 出擊第419章 朝會第63章 周王謀反第345章 俘虜平安第144章 又去京師第322章 拿下保定第130章 選拔總旗第509章 真相如何第330章 許安仁妥協第182章 新任務第206章 兩萬兩到手第121章 與張昺的攤牌第210章 被嚇第524章 朱棣的心結第192章 請喝酒第515章 真相第305章 被困王府第184章 出發第551章 告狀第465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526章 自負的朱棣第299章 攻佔滄州第324章 回到北平第400章 被撤第473章 朱棣光臨第5章 朱高熾登門第280章 白溝河失利第426章 家譜除名第293章 進濟南城第94章 張昺其人第518章 相聚第533章 找人第570章 天大的事第299章 攻佔滄州第411章 遷都之事第257章 朱權其人第556章 父子親情第215章 覆命回來第358章 兵臨城下第198章 拿下居庸關第122章 秦光遠舅父第108章 王郎中的診斷第313章 藁城之戰第297章 準備出發第273章 廣昌歸附第499章 定下第247章 真定大戰第159 準備起兵第103章 朱棣進京第302章 東昌血戰第518章 相聚第411章 遷都之事第178章 布兵第75章 人才